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月对美国是流年不利的月份。在这个月的最后一星期,美国对华政策接连遭受到两个重大打击,政治上是5月24日台湾爆发的反美示威,经济上是英国5月30日单独宣布放宽对中国的贸易限制。本来已经走入穷途末路的美国对华政策,经过这两重打击,更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在美国国内,报纸掀起了一片要求重新审查美国对华政策的呼声,主张对中国采取“新面貌”政策。所谓“新面貌”政策就是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洛克菲勒攻击肯尼迪使美国“陷入了困境”,是属于“狗咬狗”,那么,美国代表史蒂文森在联合国大会上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大肆诬蔑,却是属于“狗咬人”了。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能够代表六亿五千万中国人民。联合国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只会丧失自己的威信。这本来是一个最起码的政治常识,也是全世界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认识。但是,敌视中国人民、霸占中国领土台湾的美帝国主义,硬要阻挠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硬要把联合国  相似文献   

3.
外交部发言人就少数国家向联合国提出所谓台湾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发表谈话:近日,尼加拉瓜等少数国家致函联合国秘书长,提出要求审议所谓台湾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企图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这是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恣意践踏,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我们对此表示强烈谴责。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论述了抗战时期美国的“中国通”与抗战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关系问题。指出:以史迪威事件为界限,前期,“中国通”与美国对华政策是一致的,即“扶蒋抗日”。但后期,美国对华政策则为“扶蒋反共”,而“中国通”却形成了自己的见解,从而与美国对华政策存在一定的分歧和矛盾,最终成为所谓“丢失中国”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5.
研究冷战时期的中美关系,不容忽视的是对美国中国通命运和作用的研究。在20世纪60—70年代初,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时期,美国的中国通的命运也有了改变。中国通在肯尼迪时期开始回到美国国务院任职;学术界的中国通也通过在约翰逊时期的“富布赖特听证会”作证、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出版中国问题研究的专著等不同方式,教育公众和政要、影响舆论和新闻界,最终促使美国政府改变对华政策。  相似文献   

6.
总统与白宫     
5月13日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发表了4月22日至28日一周间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起居注”。英国《泰晤士报》等资产阶级报刊纷纷予以转载。美国总统个人的起居为什么受到如此的重视呢?这是因为这一份“起居注”,不仅透露了肯尼迪的工作方法和独揽大权的作风,并且还表明白宫已经成为美国官僚政治的神经中枢了。  相似文献   

7.
苏联部长会議主席赫魯曉夫和美国总統肯尼迪在維也納举行会談前夕,美国各大报刊纷紛发表评論。下面节譯的三篇文章(标題都是原有的),在不同程度上透露了肯尼迪为什么在国际形势越来越对美国侵略政策不利的条件下,到维也納去同赫魯曉夫会晤。苏兹貝格认为肯尼迪此行是为了“消除”“美国保卫广泛散布的利益的决心已經不那么大了”的印象;賴斯顿叫嚷人們“不要对美国采取行动的意志判断錯誤”;李普曼則警告說不要“低估美国的力量或美国的决心”!苏玆貝格甚至公开承认,肯尼迪到维也纳去的目的是“在逆潮的时候堵塞堤壩”。这說明美帝国主义力图在接连遭到慘重失败之后,取得喘息时間,以便加強其所谓“实力地位”。——編者  相似文献   

8.
今年1月30日,剛剛上台的美国总統肯尼迪在他的第一个国情咨文中叫嚣,为了对付一連串的“挑战”,必須重新檢查和調整美国軍事、經济和政治的全套工具。几个月以来,肯尼迪政府不断鼓吹采取所謂“处理世界关系的新态度”。肯尼迪政府的“新态度”究竟是什么呢?人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所謂“新态度”乃是更加阴險毒辣、更加疯狂凶狠地施展反革命两手。今年三月分肯尼迪下令正式成立的“和平队”,也正是这两手的一个表現。  相似文献   

9.
赖肖尔     
肯尼迪上台后选拔了一批所谓“名流学者”,充住美国駐外使节。今年3月間任命的驻日本大使埃德溫·赖肖尔就是其中的一个。美国的一些报刊吹嘘賴肖尔的这次被起用具有特别的意义。“新聞周刊”评论说,这是因为日本是“美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已成为美苏政治交易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自成立之后,一直被美帝国主义利用来推行它的侵略政策和战爭政策,成为美帝国主义反对社会主义国家、干涉和鎮压民族解放运动、推行新殖民主义的工具。近几年来,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活动到处遭到惨重失敗,于是联合因便被它当作一根救命草紧紧抓住。肯尼迪在总結美国利用联合国对刚果(利)的侵略时就曾說过,“只有通过联合国,才能最好地推行美国的目标”。赫魯曉夫修正主义集团执行苏美合作主宰世界的路綫。他們从現代修正主义集团的  相似文献   

11.
王鹏 《世界知识》2023,(9):35-37
<正>拜登政府上台执政已两年有余,其对华政策不仅全盘继承特朗普政府时期的极限打压,更冠以“战略竞争”的名义在策略、手段层面不断“推陈出新”。理解拜登政府对华“战略竞争”的实质是我们精准把握美国对华政策并积极、有效应对的前提,而拜登政府频繁使用的out-compete China(“汰逐中国”)一词,为我们供了一个观察、研判、定性美国对华政策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杨霄 《世界知识》2022,(8):60-61
<正>俄乌局势紧张以来,台湾再次成为国际关注焦点。美国新保守派政客将台湾与乌克兰相联系,一时间,坊间“今日的乌克兰就是明天的台湾“论调甚嚣尘上。然而,台湾问题和乌克兰问题根本没有可比性。实际上,在俄乌冲突爆发前,美国战略界对台湾问题的讨论就不断升温:一些人疾呼必须通盘考虑欧亚大陆地缘格局的东西两线,尽快结束对台“战略模糊”;  相似文献   

13.
美国利益集团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参与和影响很大,这一点在中美关系的曲折发展中尤其明显。在冷战年代的中美关系中,美国国内的院外援华集团几乎都持亲台反共的主张,“百万人委员会”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现截取肯尼迪时期“百万人委员会”所从事的一些活动,作为个案来分析在美国的对华政策中,美国国内因素是如何影响政府外交政策的。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没有“两个中国”。全中国人民都坚决反对“两个中国”。全世界有正义感的人,任何稍有历史地理常识的人,也知道地球上从来就只有一个中国,没有“两个中国”。美帝国主义制造“两个中国”的阴险意图,是第一步先分裂中国,孤立台湾,第二步托管台湾,以便美国把台湾变成它的永久殖民地。但是,不管美帝国主义玩弄什么阴谋诡计,甚至进行武力威胁,在强大的六亿五千万中国人民坚决一致的反对之下,它的任何一厢情愿的打算,都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从企图独霸中国到搞“两个中国”美帝国主义是极端仇视中国人民,一贯想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的。抗日战争胜利以后,美国就立刻支持蒋介石集团向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解放区展开了疯狂的进攻,企图消除把中国变成美国殖民地的最大的反对力量。但是,斗争的结果,被消灭的却是美国  相似文献   

15.
“肯尼迪的外交政策的象征”在肯尼迪葬礼后,美国新总统约翰逊曾举行招待会,向从各国前来吊唁的总统、王子、首相和外长表示感谢。在招待会上,紧紧地跟随着约翰逊的是一个胖胖的、秃顶的人,这就是美国国务卿迪安·腊斯克。当时他引起了人们的特别注意,因为据说他将继续担任约翰逊政府的国务卿。不出人们所料,腊斯克果然继任国务卿,成为约翰逊政府继续执行“肯尼迪的外交政策的象征”。其实,腊斯克在肯尼迪活着的时候,还不能说是白宫的头等红人。大家都知道,肯尼迪曾经搜罗了一大批以哈佛大学教授邦迪为首的“智囊”,在白宫里面建立了一个“小国务院”。许多外交政策方针都出自这个“小国务院”,而并不由国务院提出。不仅如此,在“古巴危机”时期,肯尼迪还曾对腊斯克有过一些不满。  相似文献   

16.
美国报刊最近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约翰·肯尼迪在白宫连任两届美国总统以后,将由他的大弟罗伯特·肯·尼迪来接替。罗伯特执政八年后,再把白宫的宝座移交抬小弟弟爱德华·肯尼迪,等到爱德华两届任期精束,今天向在褪释中的肯尼迪儿子小钓翰已  相似文献   

17.
由美国教授斯卡拉庇諾于1959年在“康倫报告”中所提出来的“纵深外交”,其后又被罗伯特·肯尼迪称之为“纵深冲击战术”的外交战术,目前正为肯尼迪政府的海外工作人員、尤其是驻外使节所广泛采用。美国《时代》周刊为此欢呼:“新型的外交活动已經展开”。近来美国与論界更肆意渲染,美其名曰:“新边疆外交”。“纵深外交”究竟是个什么玩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在美国,每当白宫更换主人的时候,总会在政界引起很大的人事变动。约翰逊继肯尼迪为美国总统还不过两个来月,美国报刊对于华盛顿和白宫的人事变迁,已经在传说纷纭了。当然,从表面上看,目前美国的内阁班底和白宫幕僚人员尚无多大变化,但由于每一个美国总统都代表着一定的财团背景、地区范围和政治势力,都有自己的亲信知交,他就必然要起用、安插和倚重自己的人员。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是如此,肯尼迪是如此,约翰逊当然也不会例外。约翰逊是在罗斯福“新政”时期起家的一个老政客,代表得克萨斯财团和美国南部垄断资本寡头势力,在民主党内属于“保守派”。他才学疏浅,平庸无能,在政治上只有实际经验而少独创见解,跟政  相似文献   

19.
肯尼迪的新花招 1960年底,美国举行了大选。肯尼迪和尼克松在竞选的电视辩论中,似乎都全神贯注地把金门、马祖当作大问题来谈,他们一致表示将毫不动摇地支持台湾的蒋介石政权。肯尼迪上台后,美国在全球推行咄咄逼人的攻势。苏联在1966年苏共“二十大”上全盘否定了斯大林后,与中国共产党产生了严重分歧。这种分歧逐渐公开化。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日趋险恶。中国国内由于大跃进的错误,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苏联又撕毁合同、撤走专家、停止经援,中国大陆正经历着严重的经济困难。这时的会谈仍象一块无法推动的巨石,毫无进展。在肯尼迪就职3个月后,我和比姆又在华沙会谈。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美国是中国的两个最主要的盟国之一,曾给中国以经济军事上的援助和政治上的提携,但我们不能因此而认为美国战时的对华政策就是对中国的友谊,相反,仅仅是美国推行全球战略的手段。美国战时对华政策的目标就是独占中国,变中国为其实行全球战略的工具。我们认为,早有把美国战时的对华政策与其全球战略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才能弄清问题的实质所在。 一 美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帝国主义国家,自一战以来一直觊觎着世界霸权,而独占中国、称霸亚洲是其既定目标。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旨在吞并中国、独霸亚太区域的侵华战争。这不仅威胁到了美国的在华利益,更是对美国谋求远东霸主地位的挑战,对此美国是绝对不允许的。“七·七”事变后,罗斯福在芝加哥连续三次发表对“无法无天”的侵略者采取“防疫”措施的演说,其用意就在于警告日本:美国不容忍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