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建立灾害统计是实践提出的新课题。本文在对灾害现象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挽计基本理论,对建立灾害统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灾害的涵义与分类,灾害统计的任务、研究对象、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以及灾害统计指标体系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天灾人祸在所难免。天灾指由自然变异引起的自然灾害,人祸则指由人为因素引起的人为灾害,灾害包括人为灾害和自然灾害。灾害发生有突发性和缓和性两种形态。  相似文献   

3.
雷电灾害调查鉴定是雷电防护研究的基础,也是雷电轨道业务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在技术层面上缺乏有指导意义的规定,本文从的雷击发生地的气象、环境、历史、建筑物和防雷设施状况以及雷电发生过程中伴随的热效应、机械效应、电磁感应和目击等方面,对如何开展雷电灾害调查鉴定进行论述,对开展雷电灾害调查鉴定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昆明地区地学灾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昆明地区地学灾害的主要现象,以灾害的形成原因作了分析并提出了了减轻灾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的灾害及减灾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的灾害包括自然灾害和社会 (人为 )灾害两大类 ,这些灾害又可以分为显性灾害和隐性灾害 .显性灾害是在其发生的当时或短时间内 ,能够被觉察到的灾害 ,如大多数自然灾害和部分社会灾害 .隐性灾害则是在其发生的当时和短时间内 ,没有被察觉到的灾害 ,如医疗事故和教育事故 .自然灾害的预防需要在研究其形成规律的基础上 ,依靠科学地管理来完成 .社会 (人为 )灾害的预防需要提高各阶层人士的素养 ,依靠完善管理制度来实现 .隐性灾害往往不易被民众察觉 ,但其对人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更广泛、更深远的影响 ,也是需要下大力气加以解决的 .  相似文献   

6.
对地震次生山地灾害进行了界定。它是指在山区由地震直接引发的或者由于地震作用的影响而引发的灾害性地貌过程。“汶川大地震”引发了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主要灾害类型以崩塌和滑坡为主,具有灾害类型齐全、破坏严重,带状分布、成片发育,堰塞湖险情严重,潜在地质灾害发育等特点。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具有一定的时效效应,可划分为同震次生山地灾害、短期次生山地灾害和长期次生山地灾害。分析认为,“汶川大地震”重大次生山地灾害发生的成因是地球内外动力地质耦合作用的结果。针对不同时期的次生山地灾害,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广东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及其防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东沿海地区是风暴潮灾害频发的区域,该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近年来风暴潮灾害造成的损失巨大。本文初步探讨了广东沿海风暴潮灾害的主要成因和一般规律,认为本区风暴潮灾害的综合效应主要取决于气象、水文、地形等要素,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风暴潮灾害成因、预防对策的研究,以便更有效地抵御潮灾和尽量减轻潮灾危害。  相似文献   

8.
简论灾害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灾害评估是以灾害事件或灾害系统为评估对象的,通过对灾害事件或系统的深入分析,确定反映灾害事件或系统本质特征和评估者价值偏好的指标体系,来度量灾害事件或系统的行为过程。灾害评估的核心是度量指标体系的确定。分析了灾害评估概念与灾害评估系统的组成,并论述了灾害评估的基本过程。  相似文献   

9.
汶川地震震中区崩塌发育规律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研究区为汶川地震的震中区,是研究地震崩塌最为典型的区域。通过详细的野外实地调查,结合遥感解译的成果,分析震中区崩塌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崩塌灾害发育的重要因素,揭示了震中区崩塌灾害的发育规律。研究区内崩塌灾害在平面分布上,主要沿水系沟谷两岸呈线状分布,并且多位于断裂带的上盘;剖面分布上,崩塌的发生存在明显的背坡面效应和断层错动方向效应。斜坡坡形、坡向、坡高、坡度以及岩性是影响斜坡崩塌灾害发育的重要因素。区内崩塌失稳机制以滑移式和倾倒式为主。  相似文献   

10.
探讨2022年6月1日四川省芦山Ms 6.1级地震次生灾害的发育特点及不同活动性断层地震次生灾害的发育规律。通过地表调查并借助无人机、机载雷达等手段对次生地质灾害集中发育区进行实地调查,发现灾害异常区位于宝兴县东河两岸,表现为大量崩塌及少部分滑坡,灾害分布呈短椭圆形,以高位崩塌为主,滑坡发育于斜坡上部的残坡积发育部位。由于背坡效应和斜坡结构的耦合作用,致使此次地震造成的次生灾害集中发育在宝兴县东河一带。  相似文献   

11.
关于日本阪神地震震害现象的几点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5年1月17日发生的日本阪神地震为线索。在对主要震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避免类似震害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天文学与自然灾害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多天文因素对某些自然灾害有一定的调制和触发作用,深入开展天文因素与自然灾害的相关研究,对认识自然灾害现象和提高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简述天文学与自然灾害相关研究的现状和进展,并对如何发展这一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气象灾害对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灾害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与发展,气象灾害尤甚.据中国气象局资料统计,在各类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损失大约占到70%以上.本文在对中国气象灾害时空分布及趋势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中国31个省(市)2004—2013年的气象灾害数据及次年社会经济数据,分析了气象灾害对各省(市)次年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直接经济损失和受灾人口为度量的气象灾害,短期内,会对各省第二年GDP增长率产生较为显著的正面影响,这种正面影响受到城市化率、开放程度、教育水平、交通状况、医疗卫生水平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灾难报道最能体现一个新闻媒体的伦理道德准则。我国媒体十分重视灾难报道,在报道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社会主义伦理道德标准,报道手法逐渐成熟,报道效率不断提高。但现实中也存在着新闻职业道德缺失的现象,如传播虚假信息、不择手段报道等,导致新闻失真、客观性不足、人文关怀不够,对我国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对此,应加强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加大监管力度,加快新闻媒体立法进程,促使我国新闻媒体沿着法制化、规范化、伦理化的轨道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新闻媒体在灾难事件中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满足国家建设和人民群众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由于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异常,我国地域范围广,地理条件复杂,因此频受自然灾害袭击,同时,我国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自然灾害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为此,国家颁布《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在防灾减灾方面,要求重点研究地震、台风和暴雨、洪水、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重大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风险分析技术,并部署了一大批科技项目。本文就《纲要》实施以来,对我国重大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工作取得的阶段性的成果进行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16.
杨牧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新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就杨牧少年罹难失学,青年流浪新疆,中年崛起诗坛的不平凡经历,总结并解析包括"政治现象"、"文化教育现象"、"诗人自我超越现象"、"文人当官现象"等在内的杨牧现象.  相似文献   

17.
采空区上覆岩层诱发矿震及预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大面积采空区垮落灾害案倒及文献资料,探讨了近年来出现的一种特殊矿山煤岩动力灾害现象:采空区顶板火面积垮落诱发矿震与气体动力灾害。论证了矿震发生前期的动力演变与时空尺度。应用能量转换与守恒理论,详尽地揭示了采空区矿震表征及动力灾害构成要素的时空关联尺度。针对矿震的发展及形成过程提出将声发射监测技术作为矿震预报的基础,并提出运用线定位法和任意平面三角形定位法对震源定位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8.
次声是频率小于20 Hz的声波,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在孕育、发生、发展过程中均伴随有次声波的产生,并且不同物理现象所产生的次声波有着各自固有的频段,随着监测手段的逐步完善和CTBTO全球次声检测系统的逐步建立,次声波在灾害监测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介绍了次声监测的常用装置和定位方法,阐述了不同灾害在孕育阶段和发生阶段所产生的次声波的频率,并通过介绍多种灾害在孕育、发生阶段产生的次声波,分析了对于同种灾害在酝酿期和发生过程中所产生的次声波频率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信息共享与减灾合作机制、防灾减灾能力与基础、灾害机理与防灾减灾技术研发、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控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带一路”防灾减灾国际合作对策建议:构建包容、共享、高效、科学的“一带一路”防灾减灾国际合作机制;推进“一带一路”防灾减灾行动计划,提高沿线国家防灾减灾能力;构建“一带一路”重大工程灾害风险防控机制与模式,巩固“一带一路”建设成效;建设“一带一路”防灾减灾科技创新平台,提升沿线国家减灾科技能力;设立“一带一路”防灾减灾人才计划,持续提供“一带一路”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云南初春极端冷暖灾害事件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云南1961~2009年2月的平均气温资料,采用异常指数对云南2008,2009年初春出现的极端低温雨雪冰冻和极端高温少雨干旱灾害事件做了空间分布、历史排位、冷暖异常趋势分析;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云南省2008年和2009年初春极端冷暖异常灾害事件天气成因.结果表明:2008年初春是近40年来的最冷年,2009年初春则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暖年;云南初春东部平均气温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向暖异常演变的趋势,2000年以来,极端暖异常现象十分突出.北半球东亚中高纬500hPa高度距平场2008年2月呈"正负正"、2009年2月呈"负正负"的相反分布.乌山阻高异常偏强,冷空气活动频繁,南支槽异常偏强,导致2008年初春云南极端异常低温冰雪灾害;而乌山阻高偏弱,东亚大槽异常偏东,冷空气主体偏东,印度副高异常偏强,南支槽异常偏弱,导致云南2009年初春极端高温异常干旱灾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