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学生作文过程中,我们往往要求学生要写得感情真挚.要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写周围的真人真事。仔细想来.要把学生所记的人或事控制在“真人真事”的范围内,本就是无法做到的。写作之前,无法规定操作规程,把所记之人或事完全控制在“真实”的范围内;写作过程中,也没有办法可以随机调整,使所记之人或事不逾越“真实”的围城;写作完成之后,几乎也无法验证其所记之人或事是否“真实”。其实,马克思早就说过,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就是“杂取种种合成一个”,我想,既然如此.我们应该在有效控制作文教学的德育目标的前提下.从  相似文献   

2.
一 梁衡对散文创作理论的探讨,与他的散文创作几乎是同步的。他的散文新颖别致,一篇《晋祠》曾感动了多少莘莘学子的心怀。他的散文创作理论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梁衡反对虚构的散文,认为真实是散文的生命。他一再强调散文必须真实,但并不认为散文应该等同于现实生活,像镜子一样再现生活,刻板模形,一丝一毫也不能有差异。他在强调散文应该表现真人、真事、真景、真情的同时,也多次谈到散文是艺术品,创作散文应该像制作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一样,一方面需要生活,另一方面需要创作者完满人格的投入和参与,需要创作者的精雕细刻。散文,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同于生活原态,其中,渗透了创作者对生活的选择、浓缩和再创造。用一个老掉牙的比喻,创作散文就如同酿酒,创作者将“生活之米”在自己的头脑中反复酝酿,奉献给读者的,是比“生活之米”更浓郁、更芳香的“美酒佳酿”。梁衡虽然并未直接界定散文是“再现”或是“表现”,但从他的文章中不难看出,他是服膺“表现”说的。  相似文献   

3.
散文的品位     
对于创作主体而言,散文即“情文”,是一种抒情写意的东西,或者更形象一点地说,是作者渲泄感情的窗口.写人也好,如《雪浪花》、《山村小姑娘》、《背影》、《我的老师》……都不是单纯地写人以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而是通过写人来表达“我”的情感体验,或敬慕、或钦佩、或思念……;写事也好,如《挥手之间》、《儿行千里》、《最难忘却的一件事》、《也不是一味地叙述故事,构筑情节,而是通过故事或片断或一鳞半爪来写,此事对“我”的震动、影响、感染,或鼓舞或悲恸或无奈……写景状物更不必说,无“情”之景,无“意”之物,从来都不能称作散文,只能是说明文的一种.因此,作家冯骥才说“散文最终只是写一点感觉,一点情境,一点滋味罢了”,流水也说:“散文,是独白,心灵的独白,散文是漫步,思想在人生与文化的广场上散步”,“感觉”、“情境”、“滋味”、“心灵独白”集中体现了一点作者对内情的抒写,因此,从文体特征上理解,对于作者而言,散文是情文!  相似文献   

4.
余秋雨的"大历史文化散文"在新时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的散文大都从"文化"的视角写人状物,寄托对于历史与人生的思考,具有很强的文化反省意识。散文语言追求典雅,议论、描写、抒情融会贯通,形成一种几乎不变的感伤情调。但由于这种感伤没有抵达历史的复杂真实,而更多是作者的一种主观想象,因而不免让人感到矫情。  相似文献   

5.
新古典主义主导了我国文坛半个多世纪,对扬朔的散文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有人认为杨朔散文过于诗意化的意境,几近于歌功颂德,并不是对社会现实的真实描写,也有人认为其散文过于模式化,显得单调,而这些地方恰恰是新古典主义特征在杨朔散文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1948年,青年黄裳在开明书店出版了一册《旧戏新谈》,书成时,他又自买宣纸印制了一册“拟古董”的书:马叙伦的题鉴用木板雕成,册前有绫制书鉴,并用蓝色泥金纸作封面,宣绫包角,外加锦套。这几乎使我们忘了做这件事的人是一位受过良好的现代文明洗礼、工科出身、懂英文的现代青年,这也几乎要使我们忘了这本书的内容其实并不“古骨”这一事实。这件事暗出示黄裳身上的两重性:一方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热爱,另一方面又不缺少现实感,不放弃对现实社会和人生的关注。这种两重性也相应体现在黄裳艺术散文的创作里,构成他艺术散文一以贯之的美学风貌,即古典情趣、书卷气与现实社会人生感受的融合,雍容,优雅,精致。传统文人的生活、文化情趣与现代知识分子的现实社  相似文献   

7.
在新文学的园地里,冰心十分钟爱那种“平凡的小小的花”——散文。她自己曾经说过:“我知道我的笔力,宜散文而不宜诗。”客观地说,在冰心六十多年的创作中,散文的艺术成就最高,并且最能体现她那“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的艺术风格。善于描写景物,是冰心散文的一大特色。她运用清丽轻柔、婀娜多姿的文笔,溶情于景,丝丝入扣,描绘出一幅幅浓淡得宜、幽美深沉的图画。她娴熟地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在散文中开拓、烘染出一种诗的意境。本文拟就冰心散文写景艺术的几个方面,作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鲁彦是刻苦自学而成功的现代著名作家之一。他的散文清新、朴素。尤以艺术描写见长,独具形象美和意境美;注重艺术构思,表现出精巧、自然、新奇的特色;善于运用“画眼睛”等多种艺术手法,凸现人物的优美心灵。  相似文献   

9.
1990年初,《散文》及《散文百家》两家编辑部联合发起“中华精短散文大赛征文”活动,共收到稿件11万多件,刊登了114篇。经过专家评定,其中的24篇获“优秀奖”。(篇目见《散文》1991年第5期)。这次赛事,历时将近一年。其时间之长,参赛面之广,主张之鲜明、独特,均为我国散文界近年来所少见。我国当代散文沉寂,已  相似文献   

10.
当代散文史中,杨朔以散文的诗意创造著名于世。他的散文善于以托物言志的手法、匠心独运的构思形成鲜明的特色。以历史的眼光,观照杨朔散文的审美境界,审视杨朔散文从诗意的创造到诗意失落的嬗变,会看到理性的规范对散文艺术特质的损害。真实是散文的生命。作家在否定主体“小我”而抒发“大我”之情时,无疑削弱了艺术作品的魅力和生命,这是时代赋予的烙印,是一种无奈的艺术选择。  相似文献   

11.
陆九渊的文道观一方面是实本文末,一方面是文道一体。在肯定文学抒情本质的前提下,陆九渊强调散文内容要真实、充实。陆九渊重视文学形式,表现在散文上,即是重视散文的气象,赞赏简畅自然的文风,关注炼字及作文法度。陆九渊对散文创作的指示是强调要发明“本心”。  相似文献   

12.
对现代散文美学特征的总体把握离不开对现代散文内涵的科学诠释。散文易写难精,散文的含义也同样易于概括却难于精当。把散文喻为文学体裁中的“轻骑兵”,固然抓住了散文灵活、轻倩的特点,却并未令人满意地回答“散文是什么”的问题。朱自清先生说,散文“那是与诗、小学、戏剧并举,而  相似文献   

13.
散文中的时间,是指散文的叙述和描写过程,即时间的切入、线索发展、抒情主人公的情绪变化,被描写对象的心理历程、浓缩与扩展,回叙与跳跃,暂断与延伸等等。本文着重探讨在散文创作的形式构架上引进时间思维的问题,这对繁荣散文创作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游记散文是记叙、描写旅游见闻感受的一种记实性散文。它在魏晋时初具雏形 ,经过唐、宋、明、清的发展 ,逐步成熟并成为我国散文体裁中的一个分支。游记散文的题材十分广泛 ,它可以描写日月星辰、山河湖瀑、花草树木等自然景物 ,也可以描述名胜古迹、民俗风情、神话传说等。当然 ,具体到一篇作品 ,其题材更是各不相同。不过 ,描写山川风物仍是游记永恒的主题 ,所以人们常把游记称为“山水游记”。游记一般篇幅短小 ,内容含量不是很大 ,因此要写出特色 ,就必须注意题材的搜集和筛选。刘勰曾说“综学在博 ,取事贵约” ,意思是搜集材料要多 ,运…  相似文献   

15.
“寻幽探胜”,可以说是贾平凹生活的追求和爱好.从他的散文作品来看,无论是《对月》《品茶》,还是《读山》《访兰》;无论是《走三边》《登鸡冠山》,还是游《黄土高原》观《天上的星星》;无论是对《人病》的研究《关于树》的对话,还是对《闲人》《弈人》《名人》的描写;无论是《看人》《哭三毛》《念蒙万夫老师》,还是《祭父》《独白》《守顽地》……都是贾平凹这种追求和爱好的真实写照.从天上地下,漫漫环宇,到社会人生,群体个人;从外在人事的方方面面,到内心世界的角角落落,他都细细观察、细细刻划,给读者呈现了一个又一个新奇美妙的艺术世界.散文创作如此,在散文理论的研讨上,贾平凹也是如此.“寻幽探胜”,善于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善于提出别人尚未提出的,以形成自己独特新颖的散文观.理论、实践互相结合,创作、研讨齐头并进,这是贾平凹散文理论永褒绿树长青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6.
散文中经常都有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写景不是照抄自然景物,它需要把客观景物艺术化,需要将它上升为美的艺术形象;这当中,自然是有讲究的。这里,仅就下面三个问题谈一谈。一、动用新奇的比喻描写常用比喻。好的比喻是一种创造,它不但给  相似文献   

17.
散文中的“散”更多的是指散文的形式,它具有四层含义:一是指语言的自由;二是指取材广泛;三是指表达方式的多样;四是指结构的灵活。散文的“聚”更多的是指散文的思想感情。散文的特征有“小”、“活”、“真”。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散文的定义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包含了太多的非文学成份。散文无非是一种感情的语言艺术.唐敏的散文就是以心情支配情节和叙述的典范,且具有很强的女性化特征。如果你已经厌倦了几千年来男人散文的所谓“闲知”,所谓“小题大做”,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那么.不妨读一下唐敏的《纯净的落叶》。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散文的定义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包含了太多的非文学成份。散文无非是一种感情的语言艺术,唐敏的散文就是以心情支配情节和叙述的典范,且具有很强的女性化特征。如果你已经厌倦了几千年来男人散文的所谓“闲知”,所谓“小题大做”,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那么,不妨读一下唐敏的《纯净的落叶》。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文学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散文作为一个巨大的文体系统,有着自己发生发展的客观进程,深化嬗变的基本轨迹。而与散文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因素则是“外部动力”与“内在规律”。所谓“外部动力”,指制约和影响散文发展的种种客观因素;所谓“内在规律”,指散文文体系统自身在演变发展中所呈现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现象。与此有关,涉及到散文史中的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全面看待制约和影响散文发展的客观因素;二是如何对待“外部动力”与“内在规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