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终风>篇的诗旨历来歧说众多,文章一方面对此作了分析汇总,同时通过对文本的重新解读,提出了不同前人的新说,认为此诗是一怀春女子在阴雨天由于思念心上人而作.  相似文献   

2.
《诗经·唐风·椒聊》的主旨,目前共有四类解读:一是以《毛诗序》为代表的晋与曲沃斗争类观点;二是朱熹主张的无解类观点;三是闻一多用花椒喻多子的妇人,提出欣妇人多子说;四是今人所谓的民间恋歌与贺歌两说。第一种解读将诗置于晋国曲沃伐翼历史背景下,有一定道理,但张冠李戴,把讽刺对象弄错了;第二种怀疑《序》说,又未给出明确说法,于题旨解析无益;三、四类观点完全摒弃晋国史实,虽是新解,总似无源之水,难以服人。通过文本细读并结合晋国史料,可知《椒聊》是一首高度关注现实的作品,诗中之子指曲沃桓叔,诗虽表面极言曲沃之强,实则深忧晋君昭侯之弱,言在此而意在彼。  相似文献   

3.
关于《唐风·葛生》的主旨,历来主要有四类观点:《毛诗序》以为刺晋献公;郑玄不指实于晋献公,而以为是丈夫久役丧亡,妻子居家独思的一首诗;严粲提出悼亡的观点,今人多认可;还有人认为是闺怨诗。比较众说,"刺晋献公"与"闺怨"的说法,或附会、或臆测,较难服人。通过解读文本,分析诗歌的内容与结构,可知《葛生》是妻子悼念亡夫的一首诗。诗用对比、递进、并列等手法,表达了独居女子愿百年之后与丈夫同归共穴的强烈愿望,体现了"《唐风》之厚"的美好品格。其伤存悼殁最哀,对后世悼亡诗深有影响,堪称悼亡诗之祖。  相似文献   

4.
在解说《诗经.国风》诗旨方面,魏源《诗古微》颇具新颖独到之处:一是注重《诗经》诗篇本意的探讨,否定《毛诗》美刺说,大胆解说爱情诗,有助于恢复《诗经》的文学审美;其次,魏源论诗注重地理风俗视角,但没有停留在泛论层面,而是和具体诗篇的诗旨分析密切相连;同时,魏源没有古今汉宋的门户之见,在吸收《毛诗》合理因素的同时,大胆采用三家诗说,广泛吸收宋儒诗说,可谓融贯群言,兼采各家诗说。  相似文献   

5.
《野有死麕》诗旨历来解读颇多,主要观点有恶无礼、刺淫奔、述杀礼、赞贞女、叙民风、寄托言等。诗中麕白茅朴樕等名物,反映先民思维观念与先秦风俗礼制,为传达诗旨的重要意象。结合《诗经》编修原则与历史语境,《野有死麕》之诗旨应为恶无礼。  相似文献   

6.
历代学者对《诗经·国风》主旨都有着不同的解释和阐述,汉代《毛诗序》从政治观念出发,对《国风》的解读与政治事件紧密结合,宋代《诗集传》从情感方面解读,将《国风》中涉及到男女爱情的诗歌评为“淫奔之诗”。《诗经原始》通过“反复涵咏”的方式对诗歌文本进行分析,力图推究诗人原意。三者虽各有偏颇,但都为解读《国风》提供了新角度,都有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作为《诗经》宋学的集大成之作,朱熹的《诗集传》对《毛诗序》多有批判,突破《毛诗序》"美刺言《诗》"对诗旨的牵强附会,主张"以诗言《诗》",试图从文本出发探求诗的本义,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诗的本来面目。朱熹虽对序是否合乎诗旨产生怀疑,主张不依序说诗,但在具体释诗过程中存在并未完全废序的现象,带有明显的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8.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详细记录了殷周时期,尤其是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其中描写爱情的篇幅占了很大比重,而且《诗经》中的爱情诗内涵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9.
摆在案头的这套《荆楚文化普及丛书》,由湖北省政协王生铁主席担任总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一共4册,包括夏日新所著的《荆楚百处名胜》,张硕所著的《荆楚百位名人》,周至、吴艳荣所著的《荆楚百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陈绍辉、董元庆、黄莹所著的《荆楚百件大事》,洋洋80万字。该丛书综合、立体、全面、深入地展示了荆楚文化的丰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0.
《诗经》中有许多寄托怀人情感的诗歌,而这些诗歌中经常出现思念之人的一个动作,那就是“采”,诗人常以“采摘”作为思念怀人的一种方式。我们把诗中出现“采”字,且“采”字具有摘取、折取之意的诗歌,归类为“采摘诗”,并将它们分为以“采”字起兴的诗歌、采集某种植物表达思念之情的诗歌、记录采摘的过程来表达喜悦之情的诗歌三类。  相似文献   

11.
《定势》篇是理解《文心雕龙》全书的“关捩”。“势”的真正内涵是“势”的“症候、症状”说。“势”是文体的症候,它是由文章风格和文体风格所统一形成的,是由作者的创作个性和“体”也就是体裁所要求的语体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
《诗经》中有许多寄托怀人情感的诗歌,而这些诗歌中经常出现思念之人的一个动作,那就是"采",诗人常以"采摘"作为思念怀人的一种方式。我们把诗中出现"采"字,且"采"字具有摘取、折取之意的诗歌,归类为"采摘诗",并将它们分为以"采"字起兴的诗歌、采集某种植物表达思念之情的诗歌、记录采摘的过程来表达喜悦之情的诗歌三类。  相似文献   

13.
郑畅 《科技信息》2009,(25):I0173-I0173,I0153
《马丁&#183;伊登》是美国作家杰克&#183;伦敦最优秀的长篇小说。运用文体学这一文本分析工具可以对小说的文本表征进行研究,从而展现这位伟大作家极具特色的语言的美感特征,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作家使用某种语言手段的意图是在于表达更加丰富的语境意义。文字和意义是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14.
15.
《科技智囊》2004,(3):107-108
  相似文献   

16.
感受是一种心境。 布谷鸟叫的时候,我们感受杨柳轻飚的飘逸,草长莺飞的怏然,这是春天赐予我们的快乐;芭蕉临窗的时候,我们感受荷塘旖旎的绿光,树密枝繁的茂盛,这是夏天带给我们的幸福;梨园飘香的时候,我们感受红叶飘飞的轻灵,天碧风轻的澄澈,这是秋天捎给我们的甜蜜。  相似文献   

17.
《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所写的一部重要的字典,其中收录《酉部》字共75个,内容包含了与酒有关的不同词,从该书之释不仅得知这些字的形体和本义.而且这些字里又能折射出中国博大而源远流长的酒文化。本文试图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酉部》字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科技智囊》2004,(2):106-107
  相似文献   

19.
小易 《科技智囊》2007,(11):81-81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这句话是在前一章节的基础上继续对《易》的理解阐述,字面上不难理解。《易经》既广且大,涵盖的内容无边无际。在《易经》里面,说到“远”的概念就是无边无际,句中的“御”就是边际的意思,不御就是没有边际,那是真正的远;  相似文献   

20.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由于其时代久远,对诗歌内容的诠释,分歧很大。而“美刺”说与“淫诗”说是传统的对《诗经》认识的两大误区,用历史的民俗的方法,辩驳了“美刺”与“淫诗”说。指出《诗经》中许多婚姻诗情诗,反映的是当时原始乱婚遗俗的孑遗。而儒家的礼教,就是对乱婚现象的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