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陈独秀一贯主张抗日救国,他提出了很多抗战思想,其中民众抗战思想以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为界,有着明显的变化,对为何提倡民众抗战、如何进行民众抗战都有着自己的见解。他的民众抗战思想又与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有着紧密联系:与中共主张的异同、对国民党政府的反对与拥护。总之他的民众抗战思想是其个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客观科学地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各地妇女纷纷参加抗日战地服务团、妇女救国会、抗日救亡协会等组织,积极投身到全民族抗战的大潮流中,妇女逐渐成为抗战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在谢冰莹女士的组织号召下,有志为抗战奉献一份力量的妇女们纷纷加入到“宜昌妇女抗战训练团”的组建和训练当中,训练团在抗战时期完成了艰难的训练、救护和抗战动员工作,为前线抗战将士们提供了强有力的伤兵救护服务、民众动员等后方支持,在唤醒当地民众、宣扬抗战、妇女解放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初期,为了支援抗战,各地抗战爱国民众团体和后援组织纷纷建立。陕西省内也出现了一些爱国民众团体和后援组织,而由国民党陕西省党部发起成立的陕西省各界抗敌后援会是其中影响较为突出的一个抗敌后援组织,该组织成立后积极开展抗敌宣传、民众动员、抗战募捐和劳军运动,在鼓舞士气、组织陕西民众在人力物力上支援抗战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的抗日战争期间,作为国家战略大后方的藏族聚居区为这场民族解放战争做出了特殊贡献,新闻传播也成为抗战的一“个方面军”。文章试图从“藏族聚居区与中国抗战”“和藏族聚居区的抗战与新闻传播”两个层面,解析抗战时期“边区(”藏民族聚居区)抗战情势和新闻传播状况,并在中国抗日战争和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历史上的特殊位置。  相似文献   

5.
朱自清先生作“序”和叶圣陶先生作“跋”的马君的《北望集》,是一本抗日战争时期出版的新诗集。和当时许多慷慨激昂、充满战斗力量的抗战诗歌相比,它是属于另类的沉郁风格的诗。在新时代重新发掘、审视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学(尤其是诗歌)的今天,这本风格独特的诗集,是对以往抗战诗歌的一个补充,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作为西南大后方重要屏障的贵州,抗战之前就已成为西南陆路交通中心,其战略地位日益突出。在抗战的不同阶段,贵州公路一直承担着国际援华战略物资运输的重任,扮演着向大后方及抗战前线运输军需民用物资“转接”作用的角色,成为连接抗战大后方、抗日前线与滇缅公路、“驼峰”航线及中印公路等国际大通道的重要桥梁和战略纽带。  相似文献   

7.
《茶话》中抗战文学的美学特征呈现出时段式的历史演变。整体上说,在抗战胜利之时,抗战文学的美学特征恢弘而悲壮;在新的内战爆发后,抗战文学的美学特征平实而客观;在内战胶着及民生凋敝之际,抗战文学的美学特征新奇而诙谐。这种美学特征的嬗变与时代概况与社会风习的变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包得行》是洪深于抗战前期创作的一部多幕话剧。该剧是抗战文学中较早出现的兵役题材作品,对役政作了全面、集中的反映,是兵役题材的集大成之作。同时,该剧较早地克服了抗战文学初期作品的公式化、概念化缺陷,塑造出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地方色彩,现实性与艺术性兼具,在抗战文学史上占有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9.
十七年抗战文学将日军描绘为"鬼子"的形象.新时期文学强调人道主义和人性化书写,新时期的抗战文学开始走出十七年文学"鬼化"日军的思维模式,从人的角度塑造日军的形象。  相似文献   

10.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始终如一地以抗战文化为锐利的武器 ,配合广西的抗日斗争 ,在推动桂林文化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巩固 ,争取广西当局坚持团结抗战和持久抗战 ,动员民众、鼓舞士气以及劳军和战地服务方面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是广西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武汉地区第四纪地质构造,古地理环境的综合研究,论述了长江武汉河段的发育。  相似文献   

12.
通过构建武汉市城市水环境风险指标体系,综合运用AHP和灰色评价法对当前武汉市水环境总体风险、及其形成原因和结果表现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武汉市水环境风险总体处于"风险较高"水平;2)成因方面,社会发展对水环境有一定负面影响;3)表现结果方面看,水污染负荷程度较高.最后,基于评价结果和武汉市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基准情景"、"优化情景"和"绿色低碳情景"进行假设,并对科学制定武汉水环境管理战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VB的MAPGIS组件式二次开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MAPGIS微机地理信息系统是武汉中地信息工程有限公司开发的GIS基础平台软件系统,提供了多种二次开发方式,用户可以在MAPGIS上进行二次开发,开发出适合自己需要的应用系统。VISUAL BASIC语言简单易学,功能强大,易于实现,本介绍了利用VB语言进行MAPGIS组件开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市居民近四代的职业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此,针对在武汉市居住超过十年且下一代已经参加工作的中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武汉市家庭内部四代人之间的职业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父代对子代职业选择的影响逐代减弱,不同代际之间的职业变化率均高于职业继承率;总的代际职业变化中,职业结构自身的变迁作用不断减弱,而社会开放程度的影响则逐步增强;职业的社会地位向上流动性逐代减弱,而向下流动性逐代增强;四代人整体的职业社会地位在不断提高。研究结论对解决金融危机局势下的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目标定位与历史使命之一就是构建"两型社会"。而构建"两型社会"就必然使各项工作法治化,这不仅是理论之使然,也是历史的选择,同时也是构建"两型社会"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6.
虽然四句为一偈之说广见于历代佛教经疏中,但一偈并非皆由四句构成。随着佛教渐然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之中,“偈”逐渐用来命名具有宗教意味的哲理诗。汉魏以来的七言佛偈的译入,尤其是东晋南朝大量七言佛偈的传译,为七言偈颂式诗歌提供了“通体七言”和“两句两句衔接贯连”的结构形式,加之与本时期中土四言及五言诗“隔句押韵”方法的长期共同作用,为梁代作家如萧绎、庾信、刘孝威等人提供了可以遵循的成熟的七言诗范式。这一范式的形成奠定了七言诗发展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7.
以长江中游开放开发为背景,分析了武汉市作为中国内陆最大城市在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武汉经济协作区中的地位和作用,利用空间互作用模型研究了武汉市城市影响域;讨论了武汉中心城市经济影响域的衰减,扩延新特征,旨在为研究武汉在加快长江中游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东中西部差距中的战备地位和作用提供一些新的佐证。  相似文献   

18.
夏商周时期,中国先民已进入文明时代,尤其春秋战国时期乃中国历史上的“轴心时代”,经济疾进,社会发展迅猛,诸子百家风起云涌,学派林立,理论纷呈。管理思想不断生成,其代表人物有夏禹、周公、吕尚、李耳、庄周、孔丘、孟轲、荀况、孙武、孙膑、墨翟、韩非、子贡、白圭等。  相似文献   

19.
结合地面颗粒质量浓度、金属元素含量、垂直消光系数和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后轨迹模型及天气分析图, 分析2014年5月25-26日湖北武汉市监测的沙尘天气过程。结果表明, 这次沙尘暴源起新疆南部塔卡拉玛干沙漠和内蒙巴丹吉林和腾格尔沙漠, 随着冷空气向东向南传输, 兰州和银川PM10小时浓度分别超过2000 μg/m3 和1000 μg/m3, 武汉PM10小时浓度超过500 μg/m3, 沙尘在传输过程中逐渐减弱。沙尘期间武汉市以粗颗粒污染为主, PM10浓度陡升, PM2.5占PM10 的含量下降到约35%。沙漠粉尘示踪元素Ca, V, Ba和Fe 浓度增加4 倍以上, 所占的总量百分比也增加一倍以上, As, Se, Cr, Cu, Zn 和Pb 等当地的人为污染源排放的金属元素浓度约为先前的1/5~2/5, 所占总量百分比下降明显。激光雷达观测到两次明显的沙尘沉降过程, 在近地面层(500 m 左右)存在均匀的消光系数大值区(最大0.086 km-1)。以此例说明结合气象和环境的多种观测手段综合分析输入型空气污染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武汉沌口地区PM_(10)及PM_(2.5)化学组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沌口地区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地。经过近20年的发展,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武汉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经济发展的同时,大气环境质量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用大气颗粒物采样器、PM10及PM2.5切割器采集沌口地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对其化学组分进行粗析定性识别其来源,进而为政府部门制定大气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确定污染治理重点提供科学依据,为武汉两型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