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汉两种语言都存在着大量的禁忌语。本文从发展的观点出发,对中英禁忌语的表达形式及其文化内涵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揭示英汉禁忌语的异同之处及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2.
英汉委婉语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委婉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是特定社会和文化的一面镜子.本文从英汉委婉语的起源、社会价值取向和表现手法等几个方面对英汉两种委婉语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3.
恭维语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它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是人们用以维系和促进各种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英汉恭维语还具有其他的功能,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中起到不同的作用。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英汉恭维语在其功能、使用和制约因素等方面有共同之处,但由于中西方文化取向、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英汉恭维语在使用方面也存在着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戴素敏 《科技信息》2012,(17):219+243-219,243
委婉语是人类使用语言过程中的一种现象,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中都存在着这一现象。英汉委婉语既有相同点,也存在着不同之处。本文通过对两者的比较,找出异同点,并且分析英汉委婉语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5.
高丽娟 《甘肃科技纵横》2012,41(5):164-165,140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部分,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历史文化会有不同的语言禁忌。禁忌普遍存在于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中,并反映在英、汉语言中。本文从禁忌语产生的原因和演进着手,通过对英汉禁忌语的异同比较,指出英、汉语在宗教、性、"死"、体貌以及种族、民族及性别歧视禁忌语等方面都存在禁忌语,而英汉禁忌语的差异又主要体现在隐私、称谓、老龄和数字四个方面。英汉禁忌语的异同折射出不同的社会习俗和文化内涵,有助于英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6.
礼貌,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不同文化中具有文化差异性。在英汉礼貌准则的理论准则上就存在异同,在语言文化中的差异表现在称赞语、自谦语、致谢与道歉语、称谓语、禁忌语和委婉语等方面。比较英汉两种语言中礼貌用语的异同,揭示它们的语用差异,可以进一步理解礼貌用语的这种文化差异性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禁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并反映在各民族语言中。不同民族的禁忌既有共性也有个性,这是因为世界各民族存在着明显不同的文化和习俗。同样,中西方在禁忌方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着差异,这些均在英汉禁忌语中有所体现。本文主要探讨了在跨文化交际中,英汉禁忌语的异同,以及在这些异同基础上二者的互译。  相似文献   

8.
中英委婉语简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大量的委婉语,两种语言在此有许多相同之处。本文将把委婉语的社会及文化心理作以分析,并比较出英汉委婉语的相同,从而促进交流。  相似文献   

9.
语言的社会属性及文化属性反映到称呼语中表现出语用习惯的不同和文化价值的差异性。比较英汉两种语言中称呼语的文化差异,使我们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本文对比研究英汉称呼语,分别从交际称呼语、职衔称呼语、恭敬称呼语、亲昵称呼语等角度对比研究其异同,并讨论汉语中特有的拟亲属称呼语。  相似文献   

10.
张琴 《科技信息》2010,(35):I0138-I0138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英语和汉语中均存在大量委婉语,这两种语言中的委婉语在表达形式以及所蕴涵的文化内涵既有相同之处,也具有很大的差异。本文就这一共同的语言现象进行对比分析,以加深对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学习语言也是在学习文化,英汉词汇在文化内涵上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别。英语词汇学习中,应学习和正确使用委婉语、禁忌语。还应在文学名著和历史典故中学习和掌握英语词义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马正堂 《科技信息》2010,(22):I0146-I0149
模糊限制语作为模糊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之一,本文从英汉对比理论出发,首先讨论模糊限制语的分类。其次,以英文"some"与汉语中的"一些"进行实验并对比讨论其在翻译过程中的不同生成结果。最后,本文探讨了英语和汉语模糊限制语的相同和差异之处。  相似文献   

13.
根据标记理论,幽默语言是一种有标记的语言。英汉幽默语言作为标记性的特殊语言,其标记性体现在语言的很多方面。英汉幽默语言在日常英语或汉语交流中的使用,都带着某些特定的明确目的。这种目的性明确的特征,就是英汉幽默语言标记性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14.
委婉语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多重功能。委婉语的得体使用能体现人的个人素质、个人文化素养,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同时也使得人际交流变得倍加愉悦,人际关系变得愈加和谐,社会变得更加文明。正确使用委婉语和阐释其功能成为一项有益的尝试。本文紧扣英汉实例阐释委婉语的避讳功能、移情功能和礼貌功能等语用功能来提高语言使用者的本土文化素养和跨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5.
朱竹雨 《科技信息》2009,(22):98-99
幽默语言是非常有趣味性的问题,对幽默的研究历史悠久。本文着重从双关、文字游戏以及文化三方面对英汉幽默语言各自的特点进行分析,以解释为什么有的外来幽默并不能为本族人所理解或无法翻译。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待这类幽默语言必须在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采取替换和注释等策略,并提出有些幽默具有不可译性。  相似文献   

16.
陈巧云 《科技信息》2010,(22):139-139
存现句作为一种句法现象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普遍存在,英汉存现句有相似点也有差异之处。本文分别从英汉存现句的结构和形成机制进行分析,探讨英汉存现句的差异性以及英汉存现句之间的互译。  相似文献   

17.
孙常亮 《科技信息》2011,(15):J0266-J0266,J0303
英汉习语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在习语翻译的过程中做到归化和异化的统一,既有利于源语文化向目的语文化渗透,又符合译语的习惯。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从认知范畴化的视角探讨习语翻译的归化和异化的关系,认为英汉习语的翻译不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更主要的是认知范畴的移植。  相似文献   

18.
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在英汉政治、经济文章中,习语的翻译是比较复杂和困难的,因为翻译过程既是语言的转换过程,也是不同文化符号的转换过程。本文撷取翻译实践中的一些实例,分类探讨政治经济习俗语翻译中遵循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在翻译过程中,不仅原语与目标语语言上的差异会给译者带来困难,而且原语文化同目标语文化的差异也会给译者造成障碍。分析了英汉互译过程中英汉文化的差异给译者在词汇、表达、语篇层面上带来的障碍。  相似文献   

20.
巫坚贞 《龙岩学院学报》2005,23(Z1):131-132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大量的委婉语.它们既有相同更有差异.本文对英汉委婉语的表达形式、文化内涵进行对比分析,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