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2)
正乔瑞,1979年出生,安徽淮南人,教授,硕士生导师。2002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化学教育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有机化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受聘于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所。2008年6月,受聘于阜阳师范大学。现任安徽省化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光动力药物设计与合成、小分子荧光染料合成。 相似文献
3.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
<正>张开银,男汉族,1973年2月出生,山东曲阜人,博士,教授,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1997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2000年在吉林大学物理系获得硕士学位,导师蒋占魁教授;2001年在南开大学物理学院师从许京军教授短期访学;2007年在以色列 相似文献
4.
6.
论教授治校与教授治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春燕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3(1):60-62
介绍了现代大学管理制度中,教授治校与教授治学两种主要的内部管理模式。认为两者的内涵基本一致,都是发挥教授的作用,教授主要是治理学术问题。教授治学是教授治校的体现,教授治校更多地放大了教授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
陈竹昌,男,1938年2月生,福建福州人,汉族clop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公路与城市道路专业。现任同济大学地下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海洋工程与振动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上海土木工程学会地基基础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上工织物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土工织物分网理事 相似文献
8.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9(4)
博士生导师孙章教授简介
孙章,男,1939年11月生,江苏太仓人,汉族。1962年7月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应用力学专业。1992年6月~1993年1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美国南伊利诺大学(SIUE)进修。出国前任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回国后先后任上海铁道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上海铁道大学副校长、副教授、教授,2000年5月任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孙章教授长期从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创办了《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主持创办了全国第一个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主编出版了《城市轨道交通系列丛书》(共9本)。孙章教授与他人共同提出的关于上海提前建设地铁11号线以形成环线的建议已被采纳,这就是已完成一期工程的轨道交通明珠线。他所主持的"新亚欧大陆桥系统分析"的国家科委研究课题完成后,不仅在新亚欧大陆桥国际会议上作报告,《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对此发了内参,《人民日报》和《文汇报》均作了公开报道。孙章教授在教学、科研之余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例如,1996年10月在韩国汉城举行的环太平洋城市发展第8届学术年会上,作了学术报告,题为"上海的跨江靠海城市发展战略";1998年7月在国际公共交通东京会议上,向与会者报告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制式与选型;1998年10月在香港举行的交通运输学术会议上,作了"中国铁路与中国发展"的学术报告;还应邀为香港"高级铁路工程与管理培训班"讲课;2000年9月参加第8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在台湾成功大学会场作了题为"磁悬浮技术的交通功能定位"的学术报告,受到欢迎。
孙章教授作为长期分管科技工作的大学副校长,对科技管理以及管理学也有一些独到的见解。由他主笔的《科学学基础》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后,被台湾学者评为"最受台湾读者欢迎的十本大陆书"之一;他的《领导创造论》在北京出版后,上海的《报刊文摘》、《社会科学报》等都作过介绍。
博士生导师李尧臣教授简介
李尧臣,男,1943年3月生,浙江宁波人。1965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水电站建筑系,后被分配到甘肃省生产建设兵团勘测设计队工作。1978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固体力学专业,1981年12月取得硕士学位。1987年赴美国Notre Dame大学航天与机械工程系留学,1989年5月再获硕士学位。1991年5月获博士学位,又从事了18个月的博士后工作。1993年3月回国后到上海铁道学院土木系工作。1995年赴美国Notre Dame大学任访问教授,1997年7月再次回国。现为上海力学学会和中国力学学会会员,同济大学工程力学与技术系教授,工程力学博士点博士生导师。
李尧臣教授的主要科研方向有断裂力学、多孔介质(岩土)力学、板材冲压成型等,对有限单元法技术的应用尤为娴熟。主要贡献有:提出了韧性材料中裂纹起裂的双参数准则,多孔介质中变形、渗流与传热耦合的变分原理与有限单元法,无限大介质中扩散方程的近似解析解和无限大单元,板材冲压成型过程中接触问题的摩擦圆理论等。并将这些理论成功地应用到油田二次开发和飞机零部件的抗裂安全分析上。已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10篇被EI和/或SCI收录。1994年12月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合作的研究项目"裂纹尖端的弹塑性应力应变场及断裂准则"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8年12月由中国力学学会授予全国优秀力学教师称号。主讲本科生课程"材料力学",研究生课程"弹性力学"、"塑性力学"和"有限单元法"等。目前正在从事压电材料中裂纹起裂准则、铁道车辆零部件的冲压加工及岩土工程的数值计算等研究。
博士生导师齐从谦教授简介
齐从谦,男,1945年4月生,安徽太和人。1968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机制工艺及设备专业。1981年安徽工学院机制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89~1992年赴法国巴黎第六大学机械工程系机器人实验室留学,并先后在法国THOMSON、LAMARQUE公司从事数控机床和CAD/CAM方面的研究和工作。1992年9月起任安徽工学院科研处处长,1994~1997年担任安徽工学院副院长。1997年7月在上海铁道大学工作,现任教于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齐从谦教授长期从事现代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先进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对Bezier曲线面理论、B样条理论及NURBS曲线面理论进行了较深刻的研究;基于计算几何和样条函数理论提出了针对三维空间型值点进行拟合、插值的可调控C2连续(三次、四次)参数方程的数学模型及曲线和曲面造型设计,并把这些理论研究与数字控制技术相结合,应用于机车、汽车车身设计,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和制造中。对工程设计领域中概念设计理论和技术创新方法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一些现代设计方法的新观点和新思路。并把这些设计理论和方法应用在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中,如机车外形设计,可变画面巨型灯箱广告机的设计。开发了一系列CAD/CAM系统,如MAP5.0CAM软件、SPOL-C车床数控自动编程软件、柴油机机体缸盖CAM系统等。
1984年起承担机械部"微型计算机在数控机床上的应用"、"SPOL-C数控车床自动编程系统开发"、"柴油机机体缸盖加工中心应用软件开发及夹具CAD"、安徽省"九五"科技攻关项目"汽车覆盖件模具CAD/CAE/CAM一体化技术研究及应用"以及铁道部科研基金项目"人体复杂骨骼医学图像三维数据重建技术研究"等课题。在上述研究领域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1篇,EI收录2篇;出版专著l部,主编高校教材3部;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4项,专利3项。1998年指导的本科生毕业设计,获得"上海市高校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大奖赛"一等奖。1993年获国务院颁发的对高等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之政
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5(3):F002-F002
生于1945年.四川开江县人.中共党员,校掌术带头人.兼任四川省高级经济管理咨询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终身研究员。2004年12月晋升为经济学教授。 相似文献
18.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7)
<正>陆继东(Lu Ji-dong),汉族,江苏常熟人。1978年进入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连续完成了本科、硕士、博士3个阶段的学习,于1988年6月获得工程热物理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