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钢铁表面常温黑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钢铁表面的三种常温黑化剂配方的试验,研究了三种黑化剂的工艺条件和膜层性能。结果表明:CuSO4.5H2O,NiCl.6H2O均为2g.L^-1;H2SeO3,Zn(H2PO4)2均为4g.L^-1。  相似文献   

2.
在某型机的生产过程中发现,从韩国进口的2024、7075等铝合金型材在经过正常的热处理后经常出现黑化现象,即在热处理后的零件表面出现一层难于去除的黑膜。为此,笔者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了充分调查和分析研究,发现其表面存在不易观察到的极薄的透明保护膜,经过多次试验发现,该透明保护膜为无机物质,可以通过碱除油+三酸酸洗很好的去除掉,除掉透明保护膜后再进行热处理则不会出现黑化,很好的解决了该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冬虎 《科技信息》2011,(16):355-355
昆虫的黑化现象在自然界是十分普遍的,在20世纪的工业革命后昆虫因为工业污染导致的黑化现象称为工业黑化,其中蛾类为工业黑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蛾类对工业污染的适应成为研究达尔文自然选择原则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4.
应用激光闪光法测量薄膜材料的热扩散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是将用于测量片状试样的热扩散率的激光闪光法推广至测量薄膜试样。应用15纳秒脉冲Nd:YAG激光及响应时间0.9微秒的(Hg,Cd)Te红外探测器等建立了闪光法热扩散率测量系统,并应用此系统对微米量级厚度的不锈钢薄膜进行了测量。同时针对将激光闪光法应用于薄膜时所出现的问题,如激光的有限脉站时间及有限吸收厚度效应,测量系统的滞后效应,以及增强红外吸收及辐射用表面黑化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压延铜箔表面黑化处理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在等离子显示领域中的应用受到极大限制。为了促进等离子显示屏(plasma display panel,PDP)用压延铜箔的发展,对其表面黑化处理工艺进行综述。通过阐述等离子显示屏的工作原理,总结归纳出PDP用压延铜箔的相关性能要求,着重介绍了PDP用压延铜箔的表面黑化处理工艺,为后续PDP用压延铜箔的研究提出结构致黑这一新的思路。最后通过分析PDP用压延铜箔表面黑化处理的生产现状,提出实际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促进PDP用压延铜箔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钢铁常温黑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钢铁在铜盐-钼酸盐体系中的常温黑化机理,考察了各种配位剂的影响。结果显示:使用配位剂对苯二酚可有效地控制溶液离Cu^2+的浓度,当PH=3-4时,其适宜的氧化速度导致致密CuO黑膜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城市道路(黑化)改造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产生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处理方案或防治措施,以提高城市道路(黑化)改造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钢铁材料传统的发黑液毒性大、稳定性低,所得发黑膜的耐腐蚀性差,以及发黑工艺能耗高、工序繁多等问题,通过对A3铜样片表面发黑膜的耐腐蚀试验和形貌分析,研究了高温无毒发黑液的最佳配方和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9.
铝合金表面装饰性阳极瓷质氧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铝合金在草酸钛钾的酸性溶液中进行阳极氧化可得到具有装饰效果和防护作用的瓷质氧化膜。研究了铝合金直流电解的电压、电解时间、阳极氧化液温度,以及草酸钛钾和草酸含量对瓷质氧化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了瓷质氧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氧化膜的防护性能、氧化液主要成分的消耗速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的瓷质氧化膜耐腐蚀性高,具有独特的装饰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先常温发黑后中温磷化的方法研制出了1种有效的黑膜磷化工艺.重点讨论了黑化液和磷化液的主要成分以及后处理工艺对Q235钢黑膜磷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发黑剂A对钢铁的发黑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三氯化铁、钼酸铵、酒石酸对黑化膜的形成也各有不同的作用,最佳发黑时间为3.5~5min;在磷化液中磷酸二氢锌浓度不宜超过9.09%,硝酸钙、促进剂、络合剂和硼酸与黑色磷化膜的质量也有一定的关系;经皂化、油封等后处理后,黑色磷化膜的耐硫酸铜点滴时间可高达35min以上.  相似文献   

11.
分别研究了用普通时间t描述的二维静态时空和用爱丁顿时间v描述的二维动态时空中的对称黑洞,得到了局部事件视界、黑洞温度和热辐射谱。进一步研究时间尺度变换的补偿效应发现,补偿场的纯规范势有2个分量,一个是黑洞温度,另一个是与温度的分化变化率有关的量。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们提出,黑洞热力学第零定律的恰当表述应该是“事件视界是同时面的类光极限”。“视界连通分支上的表面重力κ是常数”,只不过是黑洞热力学第零定律在稳定时空中的一个特殊推论,原则上应该存在κ不为常数的事件视界。我们已经知道动态黑洞的κ是随时间变化的。然而,对动态情况,到目前为止人们只能计算球对称黑洞的温度,它虽然随时间变化,但在同时截面上仍是一个常数。我们认为,原则上还应该存在κ随空间  相似文献   

13.
1.INTRODUCTIONAs a kind of agriculture residues, straw occupies an important status in the non-wood papermaking material in China. Straw is herbaceous plant yearly, and composed with successive and organized cell groups that is similar with others plants. The construction of straw fiber has three obvious layers and the sequence is lamella, primary wall and second wall. Because the organization is loosen andporous, the lignin content is lower and the cooking liquor is easer to penetrate so…  相似文献   

14.
黑大豆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黑大豆皮中提取的天然黑大豆黑(紫)色素是一种安全,无毒的食用色素。本文研究了黑大豆色素最稳定的pH值范围,高温加热,光照时色素的变化,以及食品添加剂、金属离子、氧化剂等常用共存物质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黑液体系是由碱法造纸黑液(B)、石油磺酸盐(PS)和聚丙烯酰胺(HPAM)组成的复合体系。黑液中的碱与地层岩石接触时发生溶蚀作用及离子交换、矿物转换等,易造成碱耗,其中的石油磺酸盐和聚丙烯酰胺则可通过吸附作用而损耗。用药耗等值图法研究了黑液体系的三种成分与岩石接触过程中损耗量的大小、产生损耗的原因及减小损耗的方法,同时对黑液体系的碱耗、石油磺酸盐损耗和粘度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液体系的碱耗主要与碱和岩石的作用、聚丙烯酰胺的水解相关;石油磺酸盐损耗主要与岩石表面的吸附相关;黑液体系粘度变化则与聚丙烯酰胺的吸附和水解相关。另外,黑液体系中优化驱油配方(23配方)的碱耗、石油磺酸盐损耗和粘度变化率都低于文献值,说明该配方的药耗符合驱油要求  相似文献   

16.
给出了变加速直线运动带电黑洞的HM效应和事件视界以及相应的温度.发现带电黑洞的Hawking温度不仅依赖于时间,而且依赖于极角.利用York的方法讨论事件视界和Klein-Gordon方程,结果得到进一步约化,物理意义也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准静态史瓦西黑洞的蒸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准静态史瓦西黑洞的热辐射,在准静态过程中,史瓦西黑洞的视界面分裂为2个,因此所采用的乌龟坐标变换和解析延拓方法,不同于超臆受丁顿坐标描述的动态黑洞,准静态史瓦西黑洞的霍金辐射温度可以回到熟知的静态情况。  相似文献   

18.
1.INTRODUCTIONWheat straw is the main raw material in northern China, and its black liquor is blamed for contributing serious pollution to the environment. A technical breakthrough has been achieved in the field of chemical recovery for wheat straw pulping after more than twenty years' developments and practices. Wheat straw pulp chemical recovery projects with the pulping capacity of 75-100t/d have been put into 132--production gradually in recent years. Evaporation of wheat straw pulp…  相似文献   

19.
以超辐射散射为模型,计算了黑洞辐射的能量、能层中能量的最大值以及在辐射过程中黑洞热力学参量的变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