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科学真理     
一方面科学理论被普遍地认为是真理的典范;另一方面科学史告诉我们,无论多么成功的理论都逃脱不了最终被推翻的命运。这种"悲观的元归纳"表明,就其本性而论科学理论并非为一般人们所认为的那种符合论真理。关于科学理论本性的争论一直在进行中。本文在深入分析、谨慎运用相关专业资料的基础上,对"科学理论是否为真理",以及"如果是真理,它是一种什么意义上的真理"等问题进行了尽可能系统而清晰细致的讨论和论证。  相似文献   

2.
当代哲学在信念的评判上处于两难境地,哲学家们要么陷入重建真理概念的泥潭中艰难自拔,要么选择抛弃真理原则的工具主义。信念评判问题发源于真理的概念直觉与信念的真理评判困难之间的矛盾,时至今日仍然悬而未决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处理好真理和合理信念的关系。根据"真理"词项日常语言中的主流用法,坚持认识论的直觉,按照对象符合论理解真理概念,把认识对象看作要查明的世界或其中某类或某个事物的结构、属性、关系、功能、规律等,把真理看作与对象相符合的信念,理清真理与合理的辩证关系,既能坚持认识论的基本原则、又能恰当地评判现实的信念,它灵活地维护了信念的日常语义学理解,也达到了真理理论上的融贯。  相似文献   

3.
作为多重关系理解的真理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理问题是西方科学哲学各个流派争论的一个主要问题。本文认为在西方科学哲学中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对真理的理解,一种是物理学意义上的,一种是逻辑学意义上的,一种是语言学意义上的。而在当代,真理虚无论则是一股强大的否定真理的思潮。本文认为,这三种不同的对真理的理解都存在着欠缺,真理虚无论的理由则难以成立。本文认为,真理是一种多重关系基础上理解的范畴,第一,我们应当从人与客观对象之间互相符合的角度来理解真理;第二,真理是一种条件关系;第三,真理是一种人类生存需要基础上人与对象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传统知识的三元定义认为,确证、真理和信念是构成知识的三个要素.然而,有实证数据发现,对不真的命题,普通人也愿意归赋知识;针对知识概念的问卷也发现,普通的中国人不愿把真当作是知识的最重要的三个特征之一.实验研究似乎证明了真理非必要性论题."知识"概念的崇高地位,最新的实验证据以及"知道"的日常使用都为真理是知识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自然语言中真理概念的语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语用学的基本原则分析“真理”一词在自然语言中的用法,从而阐明“真理”的意义。“真理”的语用学分析表明,第一,简单符合论的真理观对真理的定义是不完全的;第二,实用主义的解释对于真理意义的阐明是不可缺少的;第三,精致符合论和实用主义真理观并不相互冲突,而是同一种真理观的不同表述,融贯论并不构成一种独立的真理观,而是真理所必须满足的许多要求之一。同时,这种语用学分析还导出一个推论:理论性的知识是可以证实的,但不可以证伪。  相似文献   

6.
莫得林基于其对"有根性"概念的重新阐释,构造了关于真概念的新型最小不动点理论,从而把饱受批评的克里普克最小不动点理论重新置于真理论的建设性视域之中。莫得林真理论对克里普克真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源于对"有根性"之阐释的继承与发展。继承之处导致两种理论都属于关于真概念的内在不动点理论,而发展之处导致两者陈述真理论的方式之根本性差异。而通过分析莫得林的真理论可以看到,运用"可允许性"概念,他实际上是以一种外在的方式阐述其内在理论,这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内在理论和外在理论的优点。然而其理论仍然具有重要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张东荪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自己多元交互主义知识论,注重知识所受的社会文化影响.他认为,知识是一种解释,知识之真是一种文化满足,真理是在某种境况决定下不得不信的理论.这是中国学界引入与运用知识社会学的最早理论尝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研究真理问题的理路.  相似文献   

8.
戴维森的真理论经历了一个从"塔尔斯基式符合论"最终到"不可定义论"的心路历程.早期他反对传统的事实符合论,赞同塔尔斯基的满足符合论,后来转向一种融贯式符合论;受罗蒂的批评,戴维森呈现出一种"客观性实用论"的真理观;最后戴维森以对霍维奇的冗余论的批判为例,认为任何人都没有也不可能提出一个一般性的真之定义,主张"真之不可定义"的思想.通过这一历程,戴维森表明了真之概念的有用性、客观性、实践性和基始性特点,从而为其真之语义论立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论证.  相似文献   

9.
真理概念处于人类文明的核心。但阐明真理概念的本性的工作 ,虽经历代哲学家们殚精竭虑的努力 ,迄今仍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这显示了真理概念的深度和复杂性。从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 ,真理概念可分为常识真理和科学真理 ,常识真理又可细分为一般真理和实指条件下的真理。实指条件下的真理概念是本义的真理概念 ,它仅是符合论适用而其他真理理论并不适用的领域。本文力图通过对实指条件下真理概念之基本语义作用的深入系统的分析 ,阐明构成本义真理概念关键环节的“符合”直觉之实质内容 ,以此对其他真理概念的语义分析奠定一个稳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揭示了弗雷格逻辑主义的核心问题如果拓展康德的分析真理到范围更广的逻辑真理。能否涵盖某一范围的数学真理?弗雷格相信通过对逻辑真理范围的扩展,有可能对算术真理进行重新定位。弗雷格是从证明论的角度拓展康德的分析命题的。此外,本文通过对函数连续性概念的详尽分析,例示了弗雷格的概念词的析出法,指出康德概念论的局限在于如下一个简单的事实如果约束变元的值域是无限的,我们不可能把包含量词的表达式改写成合取范式或析取范式。  相似文献   

11.
从符合论的观点看逻辑真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真理符合论的观点看,逻辑真理与一般的事实真理有本质的不同.我们认为,逻辑真理不应看作是真理,而只是一类逻辑有效式,它们与逻辑推理的普遍有效式是一致的.逻辑学的任务就是探寻逻辑真理.  相似文献   

12.
从逻辑哲学看弗雷格的"真"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弗雷格的“真”理论主要包括真的范围、性质、表达、本体论地位、真与思想的关系以及真在逻辑中的地位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理论。它不仅直接为创立现代逻辑提供了哲学上的辩护,而且还为意义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基本的概念和方法。因此,这个理论在弗雷格逻辑哲学中占有核心的地位;整个弗雷格逻辑哲学是围绕这个中心理论展开的。无论是从历史的维度看,还是从蓬勃发展的现实看,弗雷格的“真”理论对于现代逻辑与现代西方哲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真理与似真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似真性的基本意思是感觉上的真、证明为真或信以为真,以程度的区别,真则是客观的,与是否有相信,是否得到证明无关,没有程度的区别。真的命题或理论的不同是命题或理论的不同而不是真的不同,近似真理或相对真理只能理解为真的理论的不完善性不能理解为理论的真性的缺乏,认识是朝发现越来越多的真命题,真的命题越来越精确,真的理论越来越完善发展而不是朝似真性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真理与简单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学研究的实践中,许多科学家都偏好简单的假设.而在理论选择问题的规范研究中,也有一些哲学家把简单性作为一个认识原则.但长期以来面临的一个困难是:如何阐明并辩护简单性原则.本文首先叙述简单性问题及其困难,然后介绍近年来福斯特和索贝尔提出的一个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戴维森的核心成果之一是其真值条件语义理论,该理论通过给出句子的真值条件以解释其意义。因此,在这一理论中,戴维森的真之理论扮演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众所周知,戴维森的真之理论来源于塔尔斯基的真之定义。但在塔尔斯基的真之定义中,自然语言应排除在外,因为它会导致语义悖论;而且,塔尔斯基的真之定义不能直接被用来解释语言的意义,因为在给出真之定义的过程中,塔尔斯基已赋予解释优先地位。因此,戴维森必须对塔尔斯基的真之定义进行修改。但令人遗憾的是,修改后的真之理论实际上仍然不能满足其意义理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自然选择保证人类认知能力具有适应上的可靠性,但后者并不能保证认知能力在获得真理上是可靠的。由于我们不具有确切的证据肯定真信念比假信念更能增加有机体的总适应度这一前提,因此连接自然选择与认知能力真理可靠性的原始论证是不成功的。但对该前提的某些质疑大多是没有真正根据的,而在归纳意义上的“诱人论证”可能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   

17.
真与意义是从逻辑与哲学的不同视角对语句真的两种不同解读,戴维森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点,并成功地以经典逻辑的真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其成真条件意义理论,实现了对自然语言意义的彻底解释。戴维森对自然语言中意义理论的探寻方式,无疑也给了我们很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真”是逻辑和语言哲学中无法绕开的语义概念。塔尔斯基为真所提供的语义说明对逻辑语义学和语言哲学的核心理论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体现了逻辑技术对解决哲学问题的不凡助力。有的研究文献对其主要成果的通俗表述容易使人混淆一些概念。本文将对照塔尔斯基关于真之定义的两篇著名论文,澄清塔尔斯基所说的“本质丰富”的意思,以此展示对真之语义说明起关键作用的语言分层级的思想。这一思想方法还有助于我们理解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