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公藤内酯醇对T淋巴细胞核因子-κB及其抑制分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雷公藤内酯醇对T淋巴细胞中核因子 κB活力及其抑制分子IκB的影响 ,进一步阐明雷公藤内酯醇免疫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 .利用凝胶移率实验 (EMSA)检测不同浓度的雷公藤内酯醇对于普通培养状态下和同时使用PMA/PHA激活的Jurkat细胞中NF κB活力的影响 ,并以逆转录 半定量PCR方法检测了雷公藤内酯醇处理后两组Jurkat细胞中IκBα 的mRNA水平的改变 .研究发现 :①在普通培养状态的Jurkat细胞核内存在一定活力的NF κB ,使用PMA/PHA处理可使NF κB活力显著升高 ,雷公藤内酯醇可以降低两种培养状况下的Jurkat细胞中NF κB活力 ,并以激活状态下更为显著 ;②雷公藤内酯醇可以上调Jurkat细胞中IκBαmRNA的表达水平 .雷公藤内酯醇上调IκBα 基因转录有可能是其抑制细胞内NF κB活力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氨茶碱对哮喘豚鼠模型肺组织核因子 κB的影响.方法 雄性豚鼠24只,随机分为哮喘组、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核因子 κB的表达.结果 哮喘组豚鼠肺组织核因子 κB的表达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治疗组核因子 κB胞核阳性细胞(18 4%±2 9%)与哮喘组的相比(29.5%±5.6%)明显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8.2%±2.3%),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核因子 κB的激活在哮喘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氨茶碱能够抑制哮喘豚鼠核因子 κB的表达,这可能是氨茶碱治疗哮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密度泛函方法对NF分子基态势能函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原子分子反应静力学的有关原理,推导出了NF分子基态的合理离解极限;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在相关一致基cc-PVnZ(n=2,3,4,5)及aug-cc-PVnZ(n=2,3,4,5)基组下,对NF分子基态的平衡几何、离解能和谐振频率进行了优化计算,利用B3LYP/aug-cc-PV5Z对NF分子的基态进...  相似文献   

4.
探讨模拟航天飞行失重状态下大鼠免疫功能的变化和傣百解的免疫调节作用.将Wistar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吊尾组、吊尾加傣百解低、中、高剂量组.连续吊尾21 d后比较各组大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免疫相关细胞因子分泌水平,以及脾淋巴细胞中NFκB和IκB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吊尾组大鼠脾淋巴细胞刀豆蛋白刺激后的增殖能力减弱,细胞因子IL-2、IL-6、IFN-γ释放减少,而且NFκB信号通路激活水平低于正常组.傣百解能够提高失重大鼠脾淋巴细胞的NFκB信号通路激活水平,诱导淋巴细胞增殖和释放细胞因子,具有改善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德伟  朱红 《中国西部科技》2010,9(16):40-41,50
目的:研究银杏黄酮磷脂复合物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中NF—κB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线栓法建立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模型,分别于缺血90min后再灌注6h、24h、72h。缺血前1h及随后每6h灌胃给药。测定脑组织中的NO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组织内NF—κB的表达。结果:NF—κB明确表达于脑缺血再灌注组手术侧半球的海马及皮质,NO水平明显升高。银杏黄酮磷脂复合物可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NF—κB的表达和NO含量。结论:银杏黄酮磷脂复合物预处理可以通过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中NO水平和NF-κB的表达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不满足BCNF的关系模式是由于需求分析中的关系冗余引起的,不满足4NF的关系模式所导致的数据冗余是可以接受的,不满足5NF的关系模式导致的异常只在使用视图时出现,所以,实际应用中关系模式满足3NF即可.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比研究不同湍流模型在预测挡板绕流过程中的准确性与差异性,基于所设计的新型抛光粉尘湿法处理系统,分别选取了标准(Standard)κ-ε、重整规划群(RNG)κ-ε、剪切应力传输(SST)κ-ω以及雷诺应力模型(RSM)等4种雷诺时均(RANS)湍流模型,对该系统内不同挡板参数下绕流流动中的涡旋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试验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上述湍流模型均能较好地刻画装置内部气相旋转流动的主要特征,其中Standard κ-ε与RNG κ-ε模型在涡旋结构预测方面更为准确;在进出口压降及压力分布的对比中,基于Standard κ-ε模型的计算结果较其他3种湍流模型偏差要大;RNG κ-ε模型对涡旋纵向速度的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最为接近,而在横向速度的预测中,SST κ-ω模型则表现出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动态与静态试验方法对芳香聚酰胺纳滤膜(NF)与反渗透(RO)膜去除饮用水中四环素物质(TC)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NF膜和RO膜对水中TC具有吸附作用;NF膜和RO膜对TC的吸附质量分数分别为35%和40%,且与水中TC的质量浓度成正比,平衡吸附率与初始质量浓度无明显关系;TC在NF膜和RO膜表面的静态吸附特性均遵循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通过膜表面的红外光谱图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发现,NF膜和RO膜对TC的吸附作用较为显著,膜表面存在多种吸附位点,膜孔吸附造成膜的不可逆膜污染.  相似文献   

9.
证明了当A,B为弱拟三角Hopf代数时,张量代数A κB为弱拟三角的;当A为弱拟三角Hopf代数时,卷积代数Homκ(H,A)是弱拟三角的.  相似文献   

10.
以化学工业原料气中硫化氢的脱除为目标,对NF型脱硫剂进行多次吸附和再生的试验,研究NF型脱硫剂吸附时的气体停留时间与净化度的关系,以及采用常温空气进行再生,再生温度、再生气速、再生气量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为工业放大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最佳4NF的总体逻辑模型自动化设计算法.在概念设计的基础上给出DBMS相关的数据库逻辑模式对内部数据模型(即推导出来的最小覆盖集)进一步的优化,找出保存原有全部信息,但关系数目最少的一组4NF关系,即最佳4NF关系组.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实验室分离的一株硫酸盐还原菌(B13菌株)的生长特性,采用静态培养的方法研究了接种后培养液中细菌数量、硫酸根离子质重农度和pH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B13菌株的生长过程与其他微生物相似;对硫酸根离子的去除是共沉淀、生物絮凝吸附和生物代谢转化等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生长过程中pH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3.
将酞菁表面功能化纤维素纳米纤维材料CoPc‐NF应用于活性艳红X‐3B染料废水的脱色处理。实验发现CoPc‐NF对染料分子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溶液中有H2 O2氧化剂存在时,CoPc能快速有效地使活性艳红X‐3B溶液催化氧化降解脱色。利用单因素实验方法研究了染料溶液的最佳脱色条件。结果表明:CoPc为365μmol/g、溶液pH =2、反应温度为50℃、H2 O2为8 mmol/L时,经过90 min催化氧化反应,CoPc‐NF/H2 O2反应体系可使活性艳红X‐3B溶液浓度下降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关系模式需符合一定的规范化要求,才能避免建立数据库时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本文着重介绍了第三范式(3NF)与BOYCE-CODD范式(BCNF)两者之间的关系,证明了BCNF范式比3NF范式更为严格。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更能准确描述早期肿瘤生长的数学物理模型,探讨几种典型的模型与实际肿瘤生长的差异,以及标度律对肿瘤生长的影响,采用与实体肿瘤生长相似的、结合扩散原理的多细胞肿瘤球体模型(MTS模型)来描述早期肿瘤的生长,引入标度律对MTS模型进行修正,得到与实际数据吻合的单位体积氧气消耗速率函数,进而具体探讨了肿瘤生长中其新陈代谢速率与肿瘤尺寸的关系。结果表明:区别于前人研究肿瘤,对多细胞球体肿瘤的生长引入标度律得到的肿瘤单位体积氧消耗速率Q和半径的关系与实际较一致,说明标度律对肿瘤生长的影响明显,指出肿瘤生长到休眠态时的临界尺寸可视为是氧气消耗速率B和扩散速率I二态竞争的结果,并可由方程B=I得到。  相似文献   

16.
本文定义了一种新的范式-3.5范式,它介于简单范式和同时满足BCNF和W4NF的范式之间,且严格弱于4NF和强于3NF,故称为3.5范式.本文还给出了把一个关系模式分解成3.5范式,且保持函数相关性和关于函数相关性是无损连接的算法.  相似文献   

17.
析氧反应是水分解反应中的一个重要反应,而开发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催化剂对于非贵金属催化剂的实际应用至关重要.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生长在泡沫镍上的三维花瓣状Ni Fe-LDH/NF、Co Fe-LDH/NF纳米片,其层状多孔的泡沫镍为层状双氢氧化物提供了较大的电化学活性表面积和丰富的电化学反应活性位点,而Ni2+与Fe3+之间的协同作用优化了制备的催化剂的电子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其析氧反应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碱性溶液中,Ni Fe-LDH/NF和Co Fe-LDH/NF比其相应的单金属化合物具有更强的电化学活性;在电流密度为20 m A/cm2时,Ni Fe-LDH/NF的过电位仅为180 m V,其Tafel斜率为47. 4 m V/dec,优于大多数非贵金属催化剂; Ni Fe-LDH/NF在电化学耐久性测试中表现出了优异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在0. 8 V的阶跃电位下持续电解36 000 s,其电流密度为63m A/cm2,且无明显衰减.  相似文献   

18.
利用回归方法,建立表征纳滤膜分离性能常用的有机分子的Stokes半径(rs)与分子量(Ms)之间定量关系方程.根据提出的纳滤膜截留分子量(Mp)所对应的分子Stokes半径与膜的等效细孔半径(rp)相等的假设,得到Mp与rp之间的关系方程,即只要知道纳滤膜细孔半径就能求得Mp.通过NF270纳滤膜对葡萄糖和蔗糖的透过实验,采用细孔模型(SHP模型)和S-K模型对NF270纳滤膜的rp进行了估算,进而计算出NF270膜的截留分子量为540左右,与供应商提供的截留分子量基本相符.利用文献数据计算了几种纳滤膜的Mp,与文献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因此,为膜截留分子量的估算提供了一种更加方便、实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从原位褐煤中筛选本源菌并分析其降解特性是探索原位微生物降解转化煤炭的有效途径。经过原位取样,富集培养,纯化分离得到一株本源真菌,以形态学观测和ITS测序,确定为镰刀菌属(F.spp.NF01)。通过本源菌F.spp.NF01生长曲线、pH-t曲线及褐煤的降(溶)解实验研究了其生理学特性,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电子顺磁共振分析了残煤表面形貌、官能团及自由基。结果表明:在MM-SGC培养基中,本源菌F.spp.NF01生长液呈现碱性,菌液含煤时pH值达9.41,0.5 g褐煤可被生长6 d的气生菌丝溶解,且褐煤的降(溶)解率随pH值升高而增大;本源菌F.spp.NF01作用后的残煤,表面离散颗粒更小,粗糙和裂隙度更大,芳环侧链基团、醚键、芳香族■、脂肪族—CH_2—和—CH_3—吸收峰强度减弱,自由基浓度Ng、朗德因子g值和线宽ΔH明显增大。说明本源菌F.spp.NF01可以降(溶)解褐煤,使其形貌和结构改变,产生的碱性物质参与了褐煤的降(溶)解。该研究为本源菌降解褐煤的微观结构研究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协同刺激分子B7-H4是B7家族重要的负性刺激分子,B7-H4通过抑制T细胞增殖、调控细胞周期对T细胞免疫应答进行负性调控,使肿瘤细胞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促进肿瘤生长,B7-H4的异常表达与许多恶性肿瘤密切相关.阐述了免疫共刺激分子B7-H4的结构、免疫调节功能及其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