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羧甲基淀粉糊液透明度的影响因素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用乙醇溶剂法合成取代度为0.8901,透明度为89.2%羧甲基淀粉(CMS)。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原淀粉、CMS的结构及形貌进行表征,并探讨了合成因素对其溶液透明性的影响,得知CMS糊液透明度受取代度及醚化均匀度双重因素影响。淀粉羧甲基化后糊液透明度比原淀粉提高了53.8%,且糊液冻融稳定性、存放稳定性均好于原淀粉。CMS水溶液透明度在碱性环境中变化不大,但随着酸性增大而逐渐下降,且高取代度的耐酸性优于低取代度CMS。最后考察了不同食品添加剂对CMS糊液透明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NaCl、柠檬酸将导致其水溶液透明度降低,而葡萄糖、蔗糖的加入会提高其透明性。  相似文献   

2.
羧甲基淀粉糊的性能及其透明度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采用乙醇溶剂法合成了取代度为0.890 1、糊透明度为89.2%的羧甲基淀粉(CMS).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环境扫描电镜对原淀粉和CMS的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合成因素对糊透明度的影响,发现:CMS糊透明度受取代度及醚化均匀度双重因素的影响.淀粉羧甲基化后糊透明度比原淀粉提高了53.8%,且糊的冻融稳定性、存放稳定性均优于原淀粉;CMS糊的透明度在碱性环境中变化不大,但随着酸性的增大而逐渐下降,且高取代度的CMS的耐酸性优于低取代度的CMS.文中还考察了不同食品添加剂对CMS糊透明度的影响,发现添加氯化钠、柠檬酸将导致CMS糊透明度降低,而葡萄糖、蔗糖的加入则会提高糊透明度.  相似文献   

3.
以玉米淀粉和氯乙酸为主要原料,以乙醇为介质,采用有机溶剂的分步加碱法自制羧甲基淀粉(CMS).全面考察原料配比、水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各种工艺条件对羧甲基淀粉(CMS)取代度和黏度等理化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合成改性淀粉的最佳工艺参数,即乙醇浓度97%,氯乙酸与淀粉的摩尔比为1.25,氢氧化钠与淀粉的摩尔比为2.8,碱化温度37℃,碱化时间1h,醚化温度65℃,醚化时间4.3h.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羧甲基淀粉的取代度为0.88,质量分数为4%的原糊黏度为6 650mPa.s.通过对羧甲基淀粉(CMS)黏度、流变性、印花得色量和脱糊率等理化性能和印花效果的测试,发现其作为活性染料印花糊料具有假塑性好、稳定性高的优势,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取代海藻酸钠.  相似文献   

4.
羧甲基化对淀粉颗粒糊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糊化是淀粉的重要性质。本试验用一氯醋酸与原淀粉反应,得到不同取代度的羧甲基淀粉,研究了羧甲基化淀粉颗粒糊化温度、遇水膨胀性和偏光十字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程度羧甲基化淀粉颗粒糊化影响不大;较高程度羧甲诺化对淀粉粒糊化影响显著,使淀粉的糊化温度大为降低,颗粒遇水易膨胀,偏光十字消失,甚至常温能遇水湖化。  相似文献   

5.
羟丙基淀粉消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应用In-Vitro模型研究了羟丙基淀粉颗粒及其糊的消化性能,结果表明:羟丙基化能够提高淀粉颗粒的消化速度,增加消化产物;对于羟丙基淀粉糊,则随取代度增大,消化速度减慢,消化产物减少,取代度大于2.0的高取代度羟丙基淀粉,相同条件下其消化速度远远小于低取代度淀粉糊,甚至小于取代度的淀粉颗粒。  相似文献   

6.
羧甲基化对淀粉消化性能和抗酶解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淀粉经羧甲基化变性,不仅能改变理化性质,而且会影响其消化性能和抗酶解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羧甲基基团的引入可以加快淀粉颗粒的总碳水化合物平均消化速度,但却大大降低淀粉期的这一速度,羧甲基淀粉中的抗酶解淀粉含量低于原淀粉,取代度同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7.
高取代度羧甲基淀粉醚合成实验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影响羧甲基淀粉醚取代度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并初步探讨了各种因素对淀粉羧甲基化反应机理的影响。在淀粉的羧甲基化反应中,丝化反应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应采取一定措施提高丝化反应的转化率。在所确定的最佳反应条件下,能制备取代度为1.10的羧甲基淀粉醚。  相似文献   

8.
影响淀粉渣羧甲基化产物取代度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马铃薯淀粉渣与氯乙酸进行羧甲基化反应的一般规律,探讨了配件比例、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各种因素对羧甲基化产物取代度的影响关系,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马铃薯淀粉渣资源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吴琼 《长春大学学报》2009,19(10):66-68
采用化学修饰法,对碱溶性银耳多糖进行羧甲基化,提高其水溶性。并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其取代度和水溶性的影响。获得最高取代度羧甲基化碱溶性银耳多糖的条件为:乙醇浓度75%,氢氧化钠/氯乙酸2.0:1,醚化温度55℃,醚化时间4h。最高取代度为0.4713,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38mg/mL。红外光谱证明修饰成功。  相似文献   

10.
以乙醇溶液为介质,分析乙醇浓度、乙醇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nNaOH/nAGU 、nMCA/nAGU等因素对羧甲基玉米淀粉取代度的影响.通过Box-Behnken实验设计和SAS确定羧甲基玉米淀粉合成的最佳反应条件:乙醇浓度93.5%、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265min、nNaOH/nAGU =2.6、nMCA/nAGU =1.25,在此条件下合成的羧甲基玉米淀粉的取代度为0.914、原糊质量分数为4%时的黏度为6590mPa· s .  相似文献   

11.
羟丙基淀粉合成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羟丙基淀粉的合成工艺方法及各种工艺因素对改性淀粉粘度、取代度及剥离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菱粉为原料,经过氧化、醚化处理所获得的烃丙基淀粉,具有粘度低、稳定性及粘接强度好等特点,可用于纸加工涂布胶粘剂、织物上浆及无纺织物胶粘剂等。  相似文献   

12.
交联淀粉醋酸酯的制备及特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相似文献   

13.
淀粉磷酸单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湿法由玉米淀粉和酸式磷酸盐制取淀粉磷酸单酯。探讨了淀粉浓度、磷酸盐的用量、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物取代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条件,淀粉磷酸单酯的取代度可达0.184。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粉条加工中甘薯淀粉不纯,混掺玉米淀粉造成碎粉率增加的弊端,根据玉米淀粉与甘薯淀粉组成结构的不同,二种淀粉遇碘制剂呈现不同的显色反应原理,将纯甘薯淀粉、纯玉米淀粉以及含有不同比例玉米淀粉的混合淀粉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淀粉试液,在各种淀粉试液中加入一定剂量的复合碘制剂,根据其颜色变化的不同,确定甘薯淀粉中是否混掺玉米淀粉。用光电分光光度计测定混合淀粉试液的吸光率值,通过数据回归方程确定混合淀粉中玉米淀量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相转移催化法合成羧甲基淀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在相转移催化剂作用下,以甲醇为溶剂,采用两次加碱法,合成较高取代度的羧甲基淀粉。研究了影响甲基淀粉取代度和粘度的各种因素,确定了适宜的反应条件。本研究可使氯乙酸的利用率大于75%,羧甲基淀粉的取代度大于0.75,粘度大于1.8Pa·S。  相似文献   

16.
淀粉与多元醇共混物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选用单螺杆挤出机制备淀粉与多元醇的共混物,研究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通过X-衍射和DSC的测试证明,淀粉与多元醇在共混过程中淀粉的结晶度降低,玻璃化温度Tg下降,多元醇可以作为淀粉的增塑剂,改善淀粉的热加工性质,使淀粉具有热塑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含碘方便面的配方、加工工艺、以及产品特点  相似文献   

18.
金属离子对淀粉/丙三醇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单螺杆挤出机,研究了胡 直 直 盐等其它对淀粉/丙三醇共混物力学性能及流变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证实了第三组分的加入可以明显降低淀粉的结晶度,第三组分的加入同增塑剂作用相比,对淀粉的塑化作用起协同增塑作用。  相似文献   

19.
Adhesive capacity of quaternary ammonium starch and starch phosphate to the polyester / cotton fibers was studied by means roving method for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sizing performance and decreasing the cost. By introducing different amount of quaternary ammonium or phosphate groups onto starch molecules, the modified starch with a series of defferent degree of substitution was prepared. Therefore the regularity of adhesive capacity, extended property and size-absorbing ability with the change in degree of substitution (DS) was obtained through the researches. The experiments demonstrate that the DS of the two modified starches show a marked influence upon the properties mentioned above. The starch phosphate is superior to quaternary ammonium starch as warp size for polyester / cotton yarns from the viewpoint of adhesive capacity and cost, although both of them are better than natural one. To improve the adhesive capacity to polyester / cotton fibers, DS≥0.027 is necessary for quaternary ammonium 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