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分析了学生在古代诗歌阅读鉴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考诗歌阅读鉴赏的复习策略,以及对复习策略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3.
文学鉴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通过作品的文学语言把握艺术形象,具体地认识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面貌和本质,体会其中所蕴涵着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感到欢欣愉悦。它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也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自1991年以来,高考语文则把古代诗歌作为测试“文学鉴赏能力”的主要内容。2002年以前,都是从选择题型进行考查,新《考试说明》改为笔答题型, 相似文献
4.
《毛诗序》作者说:“诗者,志之所在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那么,对于古代诗歌思想内容的评价和鉴赏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呢? 相似文献
5.
情与景是诗歌创作中的两个要素.中国古代诗歌往往通过情景交融,而使诗情画意高度融合,从而增加诗歌的美感而耐人寻味.同是情景交融之作,不同的诗人在写法与风格上,却各呈异彩,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6.
情与景是诗歌创作申的两个要素。中国古代诗歌往往通过情景交融,而使诗情画意高度融合,从而增加诗歌的美感而耐人寻味。同是情景交融之作,不同的诗人在写法与风格上,却各呈异彩,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诗歌艺术最基本最重要的艺术单元—-意象入手,对中学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的意象解读这一论题作一些相关的研究与探讨。指出诗歌鉴赏教学中,找出意象性语词是引导学生鉴赏诗歌、解读意象的第一步;然后,将意象串联起来,进行整体解读,这样才能领悟诗歌深层次的意蕴,感受诗歌的整体审美效应。 相似文献
8.
这里所说的鉴赏,主要指文学鉴赏,即读者为了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对文学作品所进行的带有创造性的感知、想象、体验、理解和评价活动。鉴赏主体凭借自己的审美经验、生活感受、知识积累和文学修养,发掘、领悟文学作品的内在意韵和艺术表现,在对作品的感知中获得美的享受。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它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培养审美能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并能提高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诗歌鉴赏既具有文学鉴赏的基本特点,同时,由诗的本质所决定,又具有自己的特殊规律。下面,笔者针对诗歌的特性谈谈诗歌鉴赏中应注意的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9.
诗歌鉴赏的“客观性”是作者与读者之间心灵相通的交流和结合。要完成传达与解读这一完美的任务,需要经过读者的直觉感受,逻辑思考和比较评价等相互交融才能达到美妙的和谐,产生审美的共鸣。戴望舒的诗歌作品《雨巷》、《我的记忆》、《我用残损的手掌》,是诗人三个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对这些作品进行比较和欣赏,对于“客观性”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一门独特的学科。语文的独特与唯一体现在它与艺术的接壤和交融上,而艺术的第一特质即是审美特质。而《新课程标准》也再次强化了审美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诗歌作为一种最纯粹的文学样式又是文学审美活动中的最高级层面,重视诗歌鉴赏中的美育,对学生在审美能力的培养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古代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朵美丽的奇葩,同时,古诗也是传承中国文学的重要形式和研究中国文学发展史的重要内容。在高中语文课程中,古代诗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由于高中学段的学生对文学作品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鉴赏能力,同时,他们也有了一定量的古代诗歌积累。所以,在高中语文中的古代诗歌教学中,要求教师除了教授鉴赏古诗词的方法之外,教授的诗歌的内容还要有深度。那么,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提高自身对古代诗歌的文本解读能力,掌握诗歌解读方法。教师要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基础上,完善的将古诗表达、传授给学生,进而帮助学生掌握诗歌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诗歌解读能力。 相似文献
12.
黄凤显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3,(3)
“三字结构”是单音节和双音节的实义语词按词序组成的诗句结构。它与语言的发展同步 ,滥觞于较早的散文和诗歌中。屈原大量使用“三字结构”所创造的奇偶相谐的诗歌句式 ,不仅构成了屈辞新诗体的要素 ,而且对于中国古代诗歌句式及其语言形式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论述了诗歌鉴赏中意象分析的重要性,并以现代诗作鉴赏为例,探讨了意象分析的可能性与方法,指出意象分析的两个方面,即具体意象探究与意象群落的系统而整体的赏析,前者应注意意象构成的三种类型,后者要注重意象群落组合的关系与表现。 相似文献
15.
16.
吴建民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2,21(5):68-70
“知人论世”、“以诗解诗”、“识鉴诸家”是古代诗论家提出的三种主要诗歌批评方法,它们有不同的理论内涵,体现了诗歌批评的基本规律和特征,这些方法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赵帝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2):90-93
关于"金灯花"在文学上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见江淹的作品《杂三言·构象台》《金灯草赋》。自唐代金灯花开始入诗,到宋代发展至高峰,至明清以金灯花为题的诗作日渐稀少。金灯花因从佛经中来故其和佛教关系甚密,许多诗中以"曼花"指代金灯花来书写佛理。 相似文献
18.
【考点透视】古诗词鉴赏是文学作品阅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历年来各地中考的考查热点之一。《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 相似文献
19.
20.
谢赫的六法论是中国绘画的重要理论,而气韵生动是其关键,通过对气韵生动的内涵,美学价值艺术境界等各个方面的了解,论述了气韵生动在中国人物画鉴赏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以便于画家对客观形象进行悉心的体验、睿智的理解和感情的抒发,有助于理解和把握中国人物绘画艺术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