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试论大学校园中的体育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体育精神是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现代文明的产物,校园体育精神在大学校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成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在净化高校人文环境;倡导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引导大学生的本质力量和精神的健康发展中产生着积极的影响。本文对体育精神中所蕴含的教育功能进行分析,充分挖掘现代体育运动中所富含的人文理念和文化精神,通过优化体育课程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来塑造当代大学校园的体育精神,积极倡导健康的体育精神,以推动大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品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体育精神的培养与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体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精神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与手段。体育精神的培养.主要是体育的竞争精神、意志精神、协作精神和遵纪守法精神的培养。通过体育精神的培养、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培养他们的坚强意志,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培养他们的集体协作精神和遵纪守法品德。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即是在进行造就全面发展人才.使学生确立正确人生哲学和培养优秀民族性格等方面的精神明建设。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精神培养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引入奥林匹克运动的学习、深化教学改革、注重教学实践、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培养学生体育精神的途径,以促进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传统教育普遍忽视对中学生体育精神要素的挖掘,忽视对中学生进行体育精神的启迪和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精神的教育,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中学生的人格形成,为全面地发展学生的人格精神起重要作用.阐述了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并从五个方面论述如何利用体育精神进行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5.
於振朋 《科技信息》2011,(10):I0242-I0242
体育精神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本文对高校体育精神文化的含义与内容、特征与功能进行了分析,旨在倡导科学精神、培养良好的体育价值观,全面提高高校的体育人文质量。  相似文献   

6.
郭寰宇 《科技信息》2009,(23):272-272
在知识技能为上的当今社会,强健体魄、培养体育精神逐渐流为一种形式,不被社会大众重视。而体育也是一种文化,需要继承和发扬,特别是学生的体育精神的塑造尤为重要,本文论述了我在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爱国主义、拼搏进取、乐观自信、公平竞争、团结协作体育精神的塑造。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中存在着学生事实上的片面发展、大学生的体育素质普遍较低,以及高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疏离等问题.经过反思,提出在高校体育的发展中,应当注重竞技体育的教育作用,努力谋求大学生的健全发展,具体可通过体育理念的更新、体育教学的落实、体育精神的培育和体育教师的修为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研究从体育精神的概念及体育精神的宗旨分析入手,对高校校园文化的概念与特征进行了探讨,接着对校园文化的功能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体育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和作用,最后在结论中指出,在高校个性化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重视校园体育文化设施的建设,促进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为实现个性化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多做实事。  相似文献   

9.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应注重通过体育与健康常识教学为途径,引导大学生形成终生体育意识,树立并体现科学体育精神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马克思哲学为视角对体育能否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体育能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在生物层面,体育在维护人类机体健康的作用不可替代,是人类生物体得以继续进化的最后自我救赎手段;在社会层面,体育是培养现代社会合格公民的利器和促进和谐社会的催化剂;在精神层面,体育精神已成为最普适的价值观被全人类所接受,同时体育是人类克服精神异化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是把学校各类课程教学与我国现行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教育内容相结合,使政治思想教育与课程知识相结合,促进现代教育价值的提升和发展。将课程思政融入公共体育排球课程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排球课的教学内容,加深课程学习,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排球精神,启发学生对体育精神的探究。对课程思政融入公共体育排球课程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探讨和思考,并提出改革路径,为课程思政更好地融入排球教学提供理论支撑,从而有效提升高校公共体育排球课课程思政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为切实提升教学效率,从根本上满足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更高要求,需相关体育教育工作者认清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之间的内在关联,充分发挥出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体育精神。该文主要对高校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概念、异同点以及互补关系进行相关概述。  相似文献   

13.
民族传统体育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及中华体育精神培育有积极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进入高校具有现实的意义。根据教学对象,精选出具有代表性、普及性和特殊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运用到高校体育教学中,既充实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内容,又发展了民族传统体育,促进人类文明。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在我国大学体育教学中引入空手道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认为,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引入空手道运动项目,符合阳光体育精神,能满足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能丰富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能让学生体验健康体魄、良好自我保护能力,积极主动的危机意识、良好的心理压力调节能力的学习生活乐趣.  相似文献   

15.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对学生灌输终身体育思想,以体育精神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团结协作精神等,职业院校中体育教师不仅要重视教书育人的重要性,更要开动脑筋、挖掘素材,利用其特殊的有利条件,将德育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6.
张家嗣 《科技信息》2011,(11):174-174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舜口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体育精神文化、体育物质文化和体育文化建设机制等方面论述了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论述体育教学应重视体育精神的教育,通过体育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完善学生的人格形成,追求学校体育教学的高层次目标。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在培养体育兴趣、学习体育精神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高校体育教育要从以技能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融合身体与精神两者因素,强调个体的自由发展,培养人格健全的人.  相似文献   

19.
高校体育教育是我国高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高校体育教学中,应试教育仍普遍存在,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与现代教育观念已不相适应。确立以培养大学生科学的人体观、体育观、价值观为核心的教学指导思想,并努力构建高校体育教育柔性管理模式是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徐成娟 《科技信息》2009,(20):244-244
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培养学生体育精神、体育意识和体育技能,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宗旨而发展的各种各样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它在培养身心健康和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现代化人才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