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锯材大花序桉生长和材性的综合指数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大花序桉是锯材培育的潜力树种,以锯材利用为选育目标,生产选择出生长和材质兼优的大花序桉种源和家系。【方法】以广西玉林市林科所9.5年生的大花序桉种源/家系试验林为研究材料,采用Smith-Hazel综合指数选择法对胸径(D)、树高(H)、单株材积(V)、生材密度(ρGD)、基本密度(ρBD)、抗弯弹性模量(EMOE)、抗弯强度(σMOR)和顺纹抗压强度(σc)进行多性状综合选择。【结果】D、H、V、ρGD、ρBD、 EMOE、σMOR和σc平均值分别为20.6 cm、20.0 m、0.307 m3、1.109 g/cm3、0.659 g/cm3、14.7 GPa、158.2 MPa和63.3 MPa。生长和材性性状种源间差异极显著,种源内家系间差异显著。生长性状间呈极显著的遗传正相关,生长性状与材性间呈负的遗传相关,材性性状间呈正的遗传相关。胸径对单株材积间接选择效率达174.3%,基本密度对其他材性性状的间接选择呈正向效应。多性状综合指数法选出较好的种源为南部近沿海种源。【结论】9.5年生的大花序桉木材力学性能跟家具用高级木材紫檀属的相似。大花序桉生长性状对材性性状间接选择效果不好,基本密度对其他材性性状的间接选择效果较好。多性状综合指数法可以选择出部分生长和材质兼优的家系。  相似文献   

2.
施肥处理对尾叶桉生长量和木材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6 a 生尾叶桉单株材积、年轮宽度、密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从髓心向外,6 a 生尾叶桉年轮宽度呈逐渐减小趋势,基本密度呈逐渐上升趋势;施肥处理可以显著加快6 a 生尾叶桉的生长速度,提高尾叶桉的生长量;而造林当年施肥不仅加快尾叶桉当年的生长速度,对后期生长也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各施肥处理与对照材木片密度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分析了陆地棉[Gossypium hirsrtum L.,2n=4x=52,(AD)1]×斯特提棉[G.sturtianum willis,2n=2x=26,C_1]和海岛棉[G.barbadense L.,2n=4x=52,(AD2)]×斯特提棉二个种间杂种F_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染色体行为,并观测了杂种F_1的花粉粒大小和生活力。根据各杂交组合染色体配对表现,讨论了这些棉种间的亲缘关系和棉花种间杂种的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4.
对柳桉41个家系生长性状、抗逆性状、形质性状和木材品质进行测定与分析,并经多性状综合选择出适合福建省中亚热带山地发展的GB000002等9个优良家系和60个优良单株,其4a生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家系平均值为12.43 m,12.32 cm,0.072 17 m3,单株平均值为15.7 m,16.0 cm,0.134 6 m3,且形质性状和木材品质兼优.为闽西北地区推广柳桉造林、无性繁殖和种子园建设等提供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制的高压静电场装置和超高频电磁场装置系统分别对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菌悬液进行处理,然后用平板涂布法测定细菌的数量.结果表明:高压静电场处理20min细菌总数比处理前不减反增,但处理40min对细菌抑制率可达84%;超高频电磁场处理20min对青枯菌的抑制率达84%,处理40min时的抑制率达95%.经高压静电场处理的桉苗接种青枯菌,其过氧化物酶活性比对照增加最高可达70%.结果表明:高压静电场和超高频电磁场对青枯菌处理一定时间都会对其菌量增殖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高压静电场处理还能明显提高桉树苗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从而有利于植株增强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6.
桉树多树种无性系综合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20个桉树无性系的生长性状、形质性状进行差异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性状在无性系问差异均极显著,各性状的无性系重复力为61.46%~93.84%,在较大程度上保持着年度间的持续稳定。各生长性状间均呈紧密的表型、遗传和环境正相关关系,形质性状中仅分枝与生长性状呈紧密的负相关关系。5.5年生最优无性系TH9113单株材积达0.09208m^3,是最差无性系CP01的407.80%,是所有无性系均值的196.29%;无性系TH9510形质性状表现最优。应用主成分分类方法将参试无性系分成4类,速生类材积是慢生类的264.99%,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吉林省中东部蒙古栎(Quercusmougolica)天然林和人工林平均优势木的树干纵向解析材料研究表明:蒙古栎不同林分个体的生长变异与成、幼龄生长性状的相关系数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长.其中天然林生长变异增长率和相关系数增长率均在35a时最高,以后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少并趋于平稳,而人工林为18a.综合分析蒙古栎不同性状的生长变异规律、早晚期相关及选择效率,初步确定天然林和人工林的最性早期选择年龄分别为35a和18a并用此时的胸径生长量对伐期的材积进行早期预测。  相似文献   

8.
西瓜枯萎病抗性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者针对枯萎病菌对西瓜幼根的侵染过程进行研究,对西瓜感病、抗病品种受感染后细胞学特征变化进行了观察.实验结果表明:枯萎病菌多从根部受损部位侵入,穿过薄壁组织后进入维管组织,在菌丝体生长处,薄壁组织多坏死,木质部导管中相继出现侵填体及-些灰褐色物质,并发生管壁加厚现象,在筛管中筛板加厚形成胼胝体这种现象在感病品种与抗性品种中都能见到,但在抗性品种中发生更早、频率更高.  相似文献   

9.
尾叶桉二代种子园家系选择及遗传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尾叶桉二代种子园22、29个月生的32个家系进行性状分析与遗传评估。结果表明:尾叶桉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在家系、区组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保存率、干形、分枝及开花量在家系间存在显著差异;经性状综合评定认为,第21,11,1,26,27,40,18和10号家系是该种子园内综合表现最好的家系,测试结果可为二代种子园实施良种分类定向供种和间伐强度提供依据;在25%入选率条件下,种子园材积遗传增益为12.96%~13.67%。  相似文献   

10.
桑青枯病是一种土传性细菌病害,从广东省桑园发生青枯病的桑树根部分离得到1株病原菌G12-9;经鉴定确定该菌为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该病原菌在TZC固体培养基上呈圆形及不规则圆形,菌落中央呈现淡红色,革兰氏染色成阴性。对G12-9分离株内切葡聚糖酶基因的克隆、序列测定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桑青枯菌G12-9内切葡聚糖酶属于糖基水解酶家族12。青枯菌最重要的致病性分泌系统为Ⅱ、Ⅲ、Ⅳ型分泌系统,内切葡聚糖酶属于细菌Ⅱ型分泌系统,内切葡聚糖酶对于青枯菌的定植及寄主植物的致病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明确该酶在糖基水解酶家族的分类地位对桑青枯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Logistic模型在桉树生长过程估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Logistic累计分布曲线方程为模型,从Logistic模型的生物学意义出发,对桉树人工林的现实最大生产潜力进行了研究,以探求最大生产潜力的求算方法,确定最佳生产力的时期。结果表明:在雷州半岛Ⅰ类立地类型上培育的短周期桉树人工林在现有的经营技术条件下已获得较佳的生产力水平,现实林分的蓄积量与最大生产潜力之间的差距未超过15%,最佳生产力时期在造林后3年左右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