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螺沟冰川正在迅速"瘦身",而地球上其他地方的冰也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著名的"乞力马扎罗之雪"巳经融化了八成以上,到本世纪末将不复存在;喜马拉雅山的冰川正快速后退,到2035年,中部和东部大部分的冰川可能消失殆尽;北极的海冰在过去50年中已经显著变薄,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熊面临灭绝危机。  相似文献   

2.
极地的冰一直在融化,与地球温暖化相关的常识人们也早已耳熟能详。每年,由南极大陆飘流出来的巨大冰山被分割成若干冰岛,边往海洋奔泻边融化。这样,海面在急剧上升,沿岸一带蒙受水淹,孤岛在慢慢往海水里沉降……位于加里福尼亚州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研究所的专门研究雪冰的科学家乔伊,对这一人们司空见惯的常识却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他曾对南极的罗斯冰棚实地勘察并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罗斯冰棚区里的冰,每年以200亿吨的融化量在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探索》2012,(8):5-5
前不久,在阿根廷冰川国家公园里,有游客亲眼目睹了一座巨大冰山迅速移动、翻转的全过程。这种现象其实并非罕见,冰山发生翻转的原因是冰山在融化和变形过程中失去平衡。从游客拍摄的不到两分钟的录像来看,首先是冰山顶部沉人海里,当它消失于海面之下时,此前看不见的冰山底部升上海面.激起浪花飞溅。这座冰山所在的冰川绵延60千米,曾经是南美洲最大的冰川.但研究暗示它正以每年200米的速度消失。  相似文献   

4.
《大自然探索》2005,(9):12-13
2000年3月,一块巨冰从南极的罗斯冰架上坍塌下来,这是一个庞然大物,它的面积有11655平方千米,相当于整个牙买加的国土面积,科学家把它命名为B15.同年11月,B15冰山一分为二,随后又再次分裂,其中B15A继承了B15的绝大部分,它长约115千米,面积为2500平方千米,大约相当于整个卢森堡公国的国土面积,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冰山.科学家估计,如果B15A全部融化,它提供的淡水足以供英国人60年之用,或者让尼罗河奔腾不息80年.  相似文献   

5.
冰川分裂     
不久前,科学家乘飞机对南极洲松岛冰川的裂冰事件进行测量并绘制了三维立体图。这次考察的裂冰缝隙长达30千米以上,平均深度为73米,裂谷底部几乎与阿蒙森海的水位平齐。科学家预计,这次裂冰事件将产生一座新的冰山。松岛冰川的上次大裂冰出现在2001年,2011年10月它再度出现明显的裂冰迹象。  相似文献   

6.
《科学24小时》2012,(10):39
科学家宣称,他们发现北极地区的冰雪正以比我们设想更快的速度消融。欧洲空间局(ESA)的科学家们表示,最新的卫星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中,这一地区有超过900立方千米的冰已经消失。  相似文献   

7.
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由于海冰不断融化,冰山刮擦南极洲海床的频率正在显著增加。这种割擦将会摧毁生活在海面500m以下的动植物。这是第一次有科学家研究沭山刮擦作用与冬季海冰形成之间的关系。研究者说,尽管这种现象确实为海洋动物鱼造了更大的生存空间,从而促进了生物的多样性,但太多刮擦可能会改交重要物种的分布,影响生活在南极海域生物奇弋种类和数量,  相似文献   

8.
煤、石油和其它含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废气——二氧化碳,是全球主要的温室效应气体,是造成全球温度升高,并导致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和影响农作物增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人类能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或者干脆捕捉住二氧化碳以阻止全球气候变暖呢?近20年来,人类已经向这个目标奋进。例如,尽量限制矿物燃料的使用,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保护和扩大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的绿色森林面积。日本科学家还提出用遗传工程的方法,让海藻和海草的生长速度比过去快10倍。这些海藻和海草通过在空气中进行光合作用,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干净。此后,人们再把这些摄入大量二氧化碳的海藻和海草埋入采掘殆尽的煤矿坑中,为千万年后未来的人类提供可燃烧的能源。美国科学家别出心裁,正在设想利用空间技术给地球撑把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最近称,全世界冰川融化速度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冰川正以秒计的速度缩小,许多冰川将在几百年内消失,而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  相似文献   

10.
为了拯救地球,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设想出了十大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的"怪招". 给格陵兰岛盖张"毯子" 科学家们警告称,北极冰连续融化,将会使海平面上升,从而在全球引发大面积的洪水.诺贝尔奖得主、美国俄亥俄州大学伯德极地研究中心科学家贾森·波克斯教授相信,可以通过一种最简单的方法来防止冰河融化,那就是用巨大的毯子将它们盖住,不让它们照射到太阳光.事实上,一些阿尔卑斯山滑雪胜地为了防止积雪融化,已经在使用类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冰为什么这么滑对冰为什么这么滑这一问题,科学界似乎多年前就给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复:冰刀或鞋底的压力使冰的表层融化,使冰面湿润,当然就会滑了;压力消失,冰的表面液体再度冷凝。这个解释看来非常完美,多年来竟没有人仔细地验证过其真伪。最近,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的化学家萨姆和物理学家胡福终于发现上述解释并不尽完美。这两位科学家认为,他们对冰的平滑特性的解释达到了原子水平。他们利用电子束轰击冰面,同时使用仪器记录下从冰面弹回的电子的角度和速度。出乎意料的是,电子弹回的轨道并没有预计的那样简单,和从固体表面弹回的物体所沿循…  相似文献   

12.
<正>你是否想过全球变暖的种种后果?冰山融化、海平面升高、部分物种消失……现在又多了一大影响:闪电频率明显增加。美国科学家对近十年的全球气温和闪电频率的关系进行了测算,结果发现,全球气温每上升1℃,闪电频率就会增加12%。我们绝不能仅仅将闪电视为大自然中的一种普通现象,它不仅会引发野火,还会引发大气中的化学反应,产生一种氮氧化合物的温室气体,从而进一步改变大气成分。  相似文献   

13.
近日,南美国家智利再次出现湖泊突然消失现象。由于全球变暖,智利南部的融冰导致一个冰川湖涨满,随即又突然漏光,导致流经的河流发生“海啸”,所幸无人伤亡。科学家说,科隆尼亚冰川的融化,导致卡谢特湖涨水,冰架受压骤增。  相似文献   

14.
美国政府终于认可了"巴厘岛温室气体减排路线图"计划,使全球联手遏制温室效应成为可能。瑞士阿尔卑斯山上的冰雪正在消失,那里的技术人员已经开始用绝缘泡沫包裹部分冰川。有180个阿拉斯加沿岸村庄正处在冰山和永久冻结带融化所带来的威胁之中。比这些更可怕的是,多数人以为地球变暖是政治家关注的事情,从未想过个人能为节能减排做点什么。  相似文献   

15.
徐新明 《科学之友》2007,(17):54-55
受地球温暖化影响,被融化的冰山和冰川作为庞大诱人的"沉睡资源"倍受全球垂涎.空前激烈的能源争霸战正在悄然演义……  相似文献   

16.
徐新民 《科学之友》2007,(9A):54-55
受地球温暖化影响,被融化的冰山和冰川作为庞大诱人的“沉睡资源”倍受全球垂涎。空前激烈的能源争霸战正在悄然演义……  相似文献   

17.
科学家发现.气候变暖正在促使部分高山上升得更快,原因是气温上升融化了沉重的冰川,地壳在摆脱了冰川的重量后上升得更快。科学家解释说,厚重的冰川迫使地壳下沉,一旦冰川消失,地壳便会反弹,失去冰川覆盖的山体会相对迅速地上升。  相似文献   

18.
<正>经过多年观测,科学家宣布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地区85%~90%的冰川都在退缩,严重威胁到未来数十亿人的生产生活。有关专家表示,"全球变暖冰先知",以青藏高原为主体的"第三极"被誉为"亚洲水塔",与南北两极地区一样,"第三极"正经历着以变暖和冰雪融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青藏高原的冰川变化将会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相似文献   

19.
甲烷爆发     
《大自然探索》2009,(11):6-6
最近,科学家发表声明称,西伯利亚永冻土的解冻速度已经加快,超过了他们在2006年时的保守估计。科学家称,如果永冻土融化引起甲烷大量释放,将会拉开一场关于全球升温的正反馈,世界将变得非常炎热。那里现在到处可见不停地冒出水泡释放甲烷气体的湖泊。  相似文献   

20.
英国科学家最近指出,海洋底下和永久冻土中的大块冰态气体融化,将可大幅加快21世纪的全球暖化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