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聚乙烯苄胺与2-氯甲基吡啶反应,成功地合成了聚苯乙烯系胺甲基吡啶螯合树脂,在pH为2的硫酸铜溶液中对铜的螯合容量>0.5毫摩尔铜/毫升树脂。本文探讨了各种反应条件对产物螯合容量的影响,还初步测定了树脂对铜、铁离子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2.
交联羧甲基壳聚糖制备及对Cu(Ⅱ)的螯合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先将 N,O-羧甲基壳聚糖与 Cu2 + 螯合 ,然后用戊二醛交联 ,再洗脱 Cu2 + 的方法合成了交联 N,O-羧甲基壳聚糖树脂 ,研究了它对 Cu2 + 的螯合性能 ,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螯合前后树脂表面形貌的变化 .结果表明 ,该树脂对 Cu2 + 有较大的螯合容量 ,在 Cu2 + 初始浓度为2 .4 133× 10 - 4mol/ L的稀溶液中 ,可达 14 0 mg/ g树脂 ,是一般壳聚糖饱和吸附量的 5倍左右 ,而且可以再生和反复使用 .  相似文献   

3.
二价铜离子在水溶液中与氨生成深蓝色稳定的络合物;这一事实是用氨作铜离子的鑑定试剂及比色法测定铜离子浓度的基础。铜离子在水溶液中和含氮的杂环化合物吡啶及4—甲基吡啶也形成有色络合物,B.J.Bruehlman及F.H.Verhock用pH法测定了这些络合物的稳定常数。且Cu~(++)与吡啶形成有色络合物的反应已在定量分析中用来代替氢作为铜离子的比色测定,因为氨的发挥性高,浓度容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一种合成4-三氟甲基-2-乙酰甲基吡啶的路线,实现了吡啶环上2,4-位取代基的取代与转化,讨论了反应物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预热温度等条件对反应产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新化合物席夫碱N-2-羟在苄叉对氯苯胺及对甲基苯氧基二硫代甲酸铜。用红外光谱对所合成样品进行了表征。将席夫碱分别与丙二酸铜,邻苯二甲酸铜,对甲基苯氧基二硫代甲酸铜及与二乙基二硫代氨甲酸铜4种铜盐配位后溶于乙醇中生长晶体。通过对所得晶体进行元素分析后发现,该席夫碱与4种铜 盐的配位方式不完全相同,由于邻苯二甲酸铜的螯合性能较强,只有一个席夫碱分子与其配位,而其他3种铜盐与席夫碱反应时,有2个席夫碱与铜离子配位,且席夫碱上的羟基取代了原理铜盐上的阴离子。  相似文献   

6.
六甲基二硅烷与碘反应生成三甲基碘硅烷.在三甲基碘硅烷作用下,头孢噻肟酸与2,3-环戊烯并吡啶反应生成硫酸头孢匹罗.采用盐酸直接结晶法制备中间体头孢匹罗氢碘酸盐,并选用新型离子交换树脂进行转盐反应获得硫酸头孢匹罗,其收率和质量明显提高,总收率约60.5%.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三齿钳形配体2,6-二(4,4-二甲基唑啉-2-)吡啶与氯化铜反应,得到了开环不对称唑类配体与铜配位的六配位单核铜的配位化合物,配位化合物通过了红外,核磁等表征,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了其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8.
以疏松型聚氯乙烯为骨架,选择合适的溶胀剂,用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多乙烯多胺等进行胺化。选择出最适合的条件,进行多乙烯多胺螯合树脂的合成,井测定了其结构.结果表明:用聚氯乙烯和多乙烯多胺反应,制得的螯合型离子交换树脂,每克干树脂的交换容量可达9meq以上;交换容量的大小取决于聚氯乙烯的型号,多乙烯多胺的种类和浓度,溶胀剂的种类和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加简洁高效制取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2-甲基吡啶,以乙炔与乙腈为原料反应合成2-甲基吡啶,通过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宜反应条件,即反应温度为180℃,催化剂用量为200 mg,反应时间为12 h,目标物收率可达53.43%.反应生成的混合物水溶液通过过滤、间歇精馏制得含量≥98%的2-甲基吡啶产品,该工艺路线步骤简单、收率高、且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新试剂2-乙酰吡啶缩(2'-吡啶亚胺基)肼的合成与鉴定,系统研究了该试剂与铜的显色反应条件及应用,建立了2-乙酰吡啶缩(2'-吡啶亚胺基)肼光度法测定微量铜的新方法.在pH8.00左右的弱碱性介质中,Cu2+与2-乙酰吡啶缩(2'-吡啶亚胺基)肼反应生成摩尔比为1:1的黄绿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430 nm,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430=1.12×104 L·mol-1·cm-1,铜含量在0.200~5.00 g·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该方法可用于环境水样中微量铜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6.9%~99.4%之间.  相似文献   

11.
根据桥联配体的特性,通过中间体二(2–吡啶甲基)胺(DPA)的合成,设计并合成3个含N、O的配体,分别是:三(2–吡啶甲基)胺(TPA)、二(2–吡啶甲基)(6–氯甲基–2–吡啶甲基)胺(TPA-Cl)、N–苯甲酰–2–甲苯羟胺(BOTHAH).合成DPA和TPA时,采用醛胺缩合形成席夫碱并进行还原,即"一锅法".再以2,6–吡啶二甲酸为原料通过酯化、还原、氯变、取代反应合成2,6–二氯甲基吡啶,与DPA反应生成TPA的衍生物.同时,以2–硝基甲苯为原料,通过锌粉还原生成2–甲苯羟胺,2–甲苯羟胺与苯甲酰氯发生酰化反应,合成异羟肟酸型的N、O配体BOTHAH.并用1H,NMR分别对DPA、TPA、TPA-Cl、BOTHAH配体进行结构表征分析,采用红外吸收光谱表征相关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2.
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法研究了2-萘酚在α-甲基吡啶修饰的大孔聚苯乙烯树脂(Mpy)上的吸附行为,并与Amberlite XAD-4树脂的吸附行为进行比较,探讨了树脂结构和化合物性质对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Freundlich和Langmuir方程很好地拟合了2-萘酚在Mpy树脂上的吸附行为,2-萘酚在Mpy树脂上的吸附过程存在化学作用,为一级动力学吸附.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以水作溶剂,用大孔型氯甲基化聚苯乙烯球体与硫脲合成聚乙烯苄硫脲螯合树脂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下所合成的树脂,含硫量可达12.55%,功能基转化率可达理论值的98.76%。该树脂对Au~(3+)的吸附容量的平均水平为1615mgAu~(3+)/g树脂,其中最高吸附容量为1746.5mgAu~(3+)/g树脂(pH=2,2S℃)。焚烧1.0000g树脂可得纯金1.694g。通过X光电子能谱的实验证明,树脂中直接与Au~(3+)螯合的配位原子是硫和氯。本实验还进一步探讨了树脂中硫和氯的含量对树脂吸附容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二氧化硒为氧化剂,以3-甲基吡啶为原料经液相氧化法合成烟酸,适宜的反应条件为:3-甲基吡啶与二氧化硒摩尔比为1:1.6,3-甲基吡啶浓度2 mol/L,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120 min,此条件下产品收率达到40.3%,所得产品达到国家GB14757—93标准.  相似文献   

15.
6-氯吡啶-3-甲醛的简便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Komblum反应原理,采用二甲亚砜(DMSO)氧化2-氯-5-氯甲基吡啶,一步反应得到6-氯吡啶-3-甲醛.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确定了较佳反应条件:2-氯-5-氯甲基吡啶加mmol,碳酸氢钠40mmol,碘化钾10mmol,DMSO100mL,反应时间8h,反应温度100℃,产物收率可达到76.2%.  相似文献   

16.
以4-氯-N-甲基-2-吡啶甲酰胺和对氨基苯酚为原料,经亲核取代反应一步合成索拉非尼关键中间体4-(4-氨基苯氧基)-N-甲基-2-吡啶甲酰胺,考察了溶剂、温度、碱和催化剂对反应收率的影响.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叔丁醇钾为碱,碘化钾作催化剂,120℃时反应收率为90.5%.目标产物经IR,1 HNMR,MS得到确证.  相似文献   

17.
以甲苯为溶剂,无水溴化锌为催化剂,苯甲醛与4-甲基吡啶进行缩合反应生成了反-4-苯乙烯基吡啶.最佳反应条件是,苯甲醛与4-甲基吡啶物质的量的比为1.0∶1.5,无水溴化锌与苯甲醛物质的量比为2.0∶3.0,反应温度为85℃,产物收率为68.32%.研究还发现,在相同条件下,以无水氯化锌为催化剂,可以得到一种晶体(4-甲基吡啶)氯化锌,X-单晶衍射分析表明,该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为a=1.434 1(4)nm,b=0.789 3(4)nm,c=1.350 4(9)nm,β=100.656 0(10)°,晶胞内分子数为4.作为配体4-甲基吡啶不与苯甲醛发生缩合反应.  相似文献   

18.
以壳聚糖为原料,通过两段加碱法制备出取代度1.0以上的N,O-羧甲基壳聚糖,对其螯合Cu2+机理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取代度、脱乙酰度、样品用量、溶液初始Cu2+浓度及pH值等因素对螯合能力的影响,以及螯合物的解附.结果表明,取代度直接影响螯合能力,高取代度羧甲基壳聚糖对Cu2+螯合能力很强,其螯合反应在几min内便接近平衡,且取代度为1.63时,在Cu2+初始浓度4.8266×10-4mol/L的稀溶液中,螯合容量可达189mg/g样品.  相似文献   

19.
508树脂吸铀机理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应用红外光谱与紫外光谱实验手段报导了508树脂吸附铀酰离子反应机理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初步得到以下三个结论: (1)由701预聚浆与5NAP生成508树脂的反应是生成醚键的化学反应,反应产物是R-O-R ??树脂母体,代号为701树脂). (2)紫外光谱方法证实,5NAP不吸铀.而508树脂却是一个优良铀吸附剂. (3)508树脂吸铀机理,是508树脂醚键与-NH_2基和UO_2~(2 )进行螯合. 以上结论,在国内外尚未见正式文献报导.  相似文献   

20.
采用2-氯-4-碘-5-三氟代甲基吡啶为起始原料,与正丁基锂溶液反应制备5-三氟甲基-2-氯-4-吡啶硼酸。实验研究了合成反应过程几种反应条件对合成产率的影响情况,采用HPLC,FTIR,1 H NMR等方法对产品的纯度和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2h,反应物料配比n(2-氯-4-碘-5-三氟代甲基吡啶)∶n(硼酸三丁酯)∶n(正丁基锂)为1.00∶1.20∶1.20,溶液pH值为9.0时,5-三氟甲基-2-氯-4-吡啶硼酸的收率为83.10%,纯度可达98.6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