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抽样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存在着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利用二年时间从体育锻炼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进行了研究,证明合理的体育锻炼对维持或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有显著性,通过体育锻炼与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来揭示科学的锻炼方法有助于改善与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体育锻炼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该文针对一部分大学生心理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经试证实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进而提出通过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大学生精神压力过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关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  相似文献   

4.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大学生精神压力过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关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兴趣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性关系,体育锻炼的形式对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体育锻炼类型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影响,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存在着明显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6.
应用元分析方法对我国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共15项进行定量化综述研究。结果表明,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群体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群体相比较,前者的心理健康综合指标得分值优于后者0.29个标准差。体育锻炼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7.
体育锻炼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诚 《南昌高专学报》2008,23(4):155-157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关注和重视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大学生体育锻炼,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是十分重要而迫切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当代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现状研究的分析,期待为高等学校的体育教育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对调节和缓解大学生因学习负担过重而造成的心理压力有良好的效果.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安徽、河南两省的3所高等院校的73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研究,对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与全国常模、高等学院进行了比较,另外还研究了运动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证明体育锻炼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确有很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探讨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通过量表评定、问卷调查、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状况与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平顶山高校大学生有35.96%的学生存在轻微的心理健康问题,8.69%的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分析法等,研究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发现部分大学生不重视体育锻炼,不重视体育锻炼是部分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原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应改善体育教学,增强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增加体育锻炼知识,引导积极投身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1.
为考察体育参与程度、体育锻炼频度、体育锻炼负荷等不同体育参与行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心理测量法(SCL-90)对大连市高校的421大学生的体育参与行为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常性的有规律地参与体育锻炼,有助于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整体水平的提高和改善.在经常性参与体育锻炼的前提下,保持一定频度(每周3次以上)的体育锻炼方式更有利于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在大学生群体所处的年龄阶段,不同的锻炼负荷对心理健康状况并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表现进行分析与研究,详细阐述了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效应,并通过体育锻炼的各种项目治疗、减缓或消除一些心理障碍和疾病,从而达到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3.
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就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本文试图通过学校体育教育功能尤其是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的积极作用,探讨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广军 《韶关学院学报》2005,26(12):117-118,136
高品位的心理素质已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人才资源要素,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阐述了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指出了体育锻炼对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当前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问题,阐明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准,认为体育锻炼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6.
浅析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晓东 《科技信息》2010,(26):256-256
文章探讨了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认为体育锻炼有降低抑郁、缓解焦虑、提高自尊等作用,并针对国内外关于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体育锻炼能够改善大学生的情绪和人际关系,从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作用.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加大体育锻炼的分量,特别是要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提高心理适应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18.
梁艺潇 《科技信息》2011,(20):270-271
随着社会的发展,节奏快、效率高、竞争强的时代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女生。通过对体育锻炼对河南大学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作用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适量的体育锻炼对调节和缓解大学生因学习负担以及其他而造成的心理压力有良好的效果;而过量的体育锻炼则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体育锻炼能够改善大学生的情绪和人际关系,从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作用.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加大体育锻炼的分量,特别是要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提高心理适应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体育锻炼知行与其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诊断量表>和自编的<大学生体育锻炼知行调查问卷>对3 26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65%的大学生心理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的状态;2)运动群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非运动群体,重点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非重点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随着年级升高呈下降的趋势;3)81.7%的大学生对体育锻炼对健康重要性的认知高,但却有60%的大学生并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4)大学生知行程度不同,其心理健康水平也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