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5406”菌肥,肥力大,肥效长,制造简便,成本低廉,深受广大贫下中农欢迎。我县桃源公社刘门山、九间廊等大队的贫下中农,遵照毛主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教导,发扬敢想、敢于、敢革命的精神,利用蚕沙(蚕粪)代替油饼堆制“5406”菌肥,肥质与油饼堆制的基本相同,为大搞“5406”菌肥,争取粮食高产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2.
《石河子科技》2013,(6):60-60
用科学的方法积存农家肥,可有效防止肥效的挥发损失,帮助磷的吸收,成倍提高肥效。方法是:在堆沤肥料时,每100公斤堆肥中拌人5公斤至10公斤的过磷酸钙,经过10天至20天的堆沤,可增加磷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项目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农学院草皮生产专家胡雪华教授主持的“草坪基质的研究与开发”课题组以鸡粪、砻糠灰、木屑等工农业生产中的多种废弃物为原料,研制成有利于草皮生长的营养基质“土”,使草皮生产既不破坏耕地,又能提供质量更好的草皮卷。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制备泥炭无机腐铵肥料的数据。指出,氨水对泥炭肥料中微生物区系的繁殖强度的影响程度,取决于氨水的加入量和堆沤的时间,推荐了泥炭肥料的制备方法。在泥炭无机铵肥料的生产过程中(用氨水和磷—钾肥料对泥炭进行加工),发生着化学和微生物反应,由于这些反应,原料经受了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5.
好氧堆肥是有机废物资源化处理利用途径之一.然而,好氧堆肥过程中释放的氨气不仅带来严重的恶臭污染,而且还导致堆肥肥效降低,这已成为堆肥产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概述了好氧堆肥过程氨气释放和氮素转化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好氧堆肥氨气释放控制和保氮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农村蔬菜废物的分散化微生物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解决蔬菜废物快速降解问题,通过实验室小型模拟堆沤装置,从堆沤材料中富集并筛选出一批高效纤维素分解菌,共25种表现型。用接种纤维素来分解复合菌的方法处理自然堆沤蔬菜废物的定性和定量实验研究表明:接种处理能够快速启动蔬菜废物的液化;以正交实验方法对不同的菌株组合进行配比,得到了效果明显、且菌株种类简单的理想组合;用该组合处理自然堆沤的蔬菜两周后,其固体残留率为7.10%,比对照少16.71%。黑麦草发芽实验结果显示,该沤肥产物不表现明显的植物毒性。  相似文献   

7.
亚麻脱胶菌的分离、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云南亚麻沤麻水、种植土、沤麻残渣堆积土中粗筛获得具有果胶酶活性的菌株51株;通过几种酶活性测定,获得果胶酶和木聚糖酶(主要的半纤维素酶)活性较高、无纤维素酶活力且脱胶周期短的目的菌株4株.基于4个菌株的果胶分解能力、沤麻周期长短以及沤麻的效果等指标,最终确认YN1.1是优良的亚麻脱胶菌株.经16S rRNA基因测序和生理生化鉴定,该株菌为芽胞杆菌属的地衣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8.
沸石在国外研究已有一定的历史,在工农业上有着广泛应用。我国近几年来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其中缙云县用沸石粉保肥改土已经取得显著成绩。据介绍,沸石粉拌氨水或碳酸氢铵施用,有很多好处:1.能减少氨气挥发和铵离子流失,起到保肥和保护农作物作用;2.调整土壤酸碱度,提高土壤中阳离子交换容量,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能;3.吸收和保持水分,提高抗旱能力。根据试验对比,水稻、大小麦、玉米、番薯等,拌施沸石粉后,一般都  相似文献   

9.
氨水是一种液体速效氮素化肥,挥发性很强。如果贮存不当,氮素很容易挥发损失,使肥效降低,甚至失效。在氨水贮存过程中,广大贫下中农遵照毛主席“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教导,积累了不少经验。山东省荣成县黎明公社杨格庄大队,贮存氨水的方法简便易行。作法是:把瓷缸放在室内,缸内盛上氨水,然后倒入柴油,这样油就浮在上面,形成一层保护层,可大大减少氨的挥发。在取用氨  相似文献   

10.
利用有限元方法,探求长期反复堆卸载过程中桩土相互作用的应力应变情况.研究堆卸载过程中被动桩与土体不同时刻的水平位移、变形、沉降、孔隙水压力变化,以及桩身弯矩等对反复荷载下桩土相互作用的规律,通过改变不同的条件来判断影响桩土相互作用的因素.结果表明:土体在反复堆卸载下不同于静力荷载的应力应变表现,在每个堆卸载过程后,都有...  相似文献   

11.
遂昌县湖山公社二大队第二生产队贫下中农,以路线斗争为纲,狠批“种田靠化肥”,“大老粗不能搞科学”的错误思想,遵照毛主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教导,大搞群众性的科学试验。他们在当地供销社的帮助下利用当地盛产的油茶饼,在田头、地角、灰铺、仓库堆制了二万多斤“五四○六”固氮抗生菌肥,首先用于培育壮秧,肥效显著。接着,他们针对菌肥肥力持久的特点,及时施用于早稻田中作耙面肥和第一次追肥,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某软土基坑工程实例,结合有限元分析,验证了在软土基坑工程中,以复合土钉墙为支护结构,加上在基坑坑底堆砂包的组合方案具有经济合理和安全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电离子土壤固化剂加固土的压实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电离子土壤固化剂(Ionic Soil Stabilizer,简称ISS)、石灰和水泥加固广州吉山粉土质砂(SM),通过对不同配比、不同闷料时间的击实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探讨ISS加固土压实性能和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ISS加固土的最大干密度随闷料时间的增长而增大,从而可以增大其承载力;加固土含水量对干密度的影响因固化剂而异,建立了ISS加固土最大干密度与闷料时间、ISS石灰加固土强度与压实度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4.
首先总结了“天然水沤麻”脱胶方法的演变、改进及其特点,然后概括了人工加菌厌氧微生物脱胶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和脱胶液成分的变化规律.天然水沤麻存在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质量不稳定、污染环境等缺点.改进的天然水沤麻法由于最终离不开天然水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沤麻带来的污染问题.人工加菌厌氧微生物脱胶法,尚未大批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5.
李鹃  唐润娟  石得杰 《广东科技》2013,(20):156-157
蔬菜“2+X”田间肥效试验是确定蔬菜施肥方法及数量,完善并优化施肥技术及配方的根本途径和基本环节。“2”是当地常规施肥和优化施肥基础施肥试验,“X”是蔬菜养分吸收规律、施肥量等未知因子的动态研究。按照2012年临桂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示范工作的要求,我们在四塘镇横山村委油塘尾村进行蔬菜“2+X”肥效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一、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使用。有机肥(农家肥)养分齐全,肥效持久,无机肥(化肥)养分单一,但含量高,见效快。两者配合使用能取长补短,提高肥效。据试验,猪、牛栏粪与氯化铵、过磷酸钙、氯化钾配合施用,比单施等量化肥增产10%以上。  相似文献   

17.
含油污泥微生物堆制处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微生物堆制法对延长油田含油污泥进行处理,以除油率为指标,分别研究了不同菌种、接种量、调理剂及堆制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堆制时间与接种量,除油率提高.经过35 d堆制处理,YC-1菌与YC-13菌的除油率分别达43.41%和54.02%.YC-1菌采用土作为调理剂时除油率为40.01%,优于采用土+荞麦皮的19.05%,而YC-3菌采用土+荞麦皮作为调理剂时除油率为32.55%,略优于采用土作为调理剂的25.38%.  相似文献   

18.
高含水率疏浚淤泥生石灰材料化土闷料期内强度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3种初始含水率疏浚淤泥添加不同比例生石灰,经不同时长的闷料期,其击实土的强度及变形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击实生石灰淤泥材料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闷料期增大而增大,且强度增加速率和掺灰比有关,掺灰比越大,强度增加速率越大.对应不同初始含水率的疏浚淤泥,掺灰比存在临界点,该临界点是生石灰淤泥材料化土应力-应变关系由塑性向脆性转化的转折点.小于该掺灰比,生石灰淤泥材料化土单轴压缩下是理想弹塑性变形,大于该掺灰比,击实生石灰淤泥材料化土是脆性破坏变形.对于小于临界掺灰比的生石灰淤泥材料化土,延长闷料期,其击实土应力-应变关系有由塑性向脆性转化的趋势,但是改良效果缓慢;对于大于临界掺灰比的生石灰淤泥材料化土,延长闷料期,其击实土的强度有显著提高.实际工程中如果场地条件及工期允许,可以通过延长闷料期改善土性,从而减小掺灰比,以节省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目前我国园林植物废弃物的利用状况,特别对园林植物废弃物的堆沤处理过程与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探讨了园林废弃物的利用途径与发展方向,结合国内废弃物处理的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园林植物废弃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5406”抗生菌肥是应用“5406”号抗生菌接种饼土培养制成的一种生物性肥料。它不仅能抑制多种作物病菌的生长,起到防病增产的作用,而且还能刺激作物生长,提早成熟。同时,饼土经接种“5406”抗生菌混合培养后,还可以提高肥效数倍。“5406”抗生菌肥的推广,是符合毛主席提出的“备战、备荒、为人民”和“自力更生”的方针。但当前有些地区,由于缺乏饼粉,不能迅速上马。我们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教导,按照对立统一规律,大胆进行了猪、牛粪代替饼粉的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