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林纾是末代古文家的代表,他一方面顽强地守护着传统的文道观念,另一方面又将本来是本体论的文道论悄然改变为工具论,在此同时将性情作为文章的本体,并特别强调散文的无用性和审美性,这无疑是中国散文学文道范式的一次重要转变。遗憾的是,由于他坚定的古文立场,在新文化运动对古文及孔孟之道的双重冲击下,他不能不在维护古文的同时对其中的道理也一并守护,这使得他的性情说并没有悖离道理。林纾在散文学这个根本问题上的转变及其困境体现了鲜明的近代特征。  相似文献   

2.
有唐一代,曾经发生过两次文学革命运动。一次是以白居易、元稹为领袖的新乐府运动,出现在诗歌领域内;另一次是以韩愈、柳宗元为主将的古文运动,出现在散文的复兴方面。这次运动的成功,使古文成为中国文学的正宗,上接先秦两汉,下开唐宋古文八大家,经明代的归有光、唐顺之,清代的桐城、阳湖诸家,直至“五四”以前的严复、林纾等翻译大家,形成了一个源远流长、影响极为深广的古文传统,支配着中国文坛达千年之久,直至“五四”新文学运动以后,才被现代白话散文所代替。  相似文献   

3.
林纤一八五二年生于福建闽候,字瑟南,号畏庐,家境贫寒,自幼发奋攻读,涉猎广博,在历史、哲学、文字学、语言学等方面造诣精深,对自然科学也有浓厚的兴趣。林纾四十五岁那年,在游鼓山的船上偶然听到留法的学者介绍法国小仲马的《茶花女》。他想不到西洋小说竟如此迷人,于是,便有心尝试进行翻译,把它介绍给国内读者。林纾不懂外文,就让精通法文的学者对照原著逐句口述,由他用中国古文的笔法记录。这部取名《巴黎茶花女遗事》的译作发表后,不胫而走,读者争相购阅的盛况出乎林纾本人意料。这一现象实际上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的。甲午战争失败后,帝国主义列强争相瓜分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剧。当时,不少进步的知识分子纷纷主张向西洋学习,以振兴中华。严复等人已开始翻译  相似文献   

4.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就是这个道理.另外,随着诵读的深入,你对每句话的意思也会更明白,有的同学读完一句古文,这句话的意思会马上在他的眼前出现,这就是对古文相当熟悉的结果,这个步骤做得好,也为下面的句子翻译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被誉为"译界之王"的林纾,具有自己独特的翻译风格。他还致力于教育事业,成为福建工程学院的创办人。福建工程学院图书馆将林纾文化作为特色馆藏资源进行开发,力图通过多种途径打造别具一格的"文化名片"。  相似文献   

6.
回望2013年的林纾研究,可谓热闹喧哗,成果众多。从林译小说的整体研究、林译小说的专题研究、林纾文论创作研究以及有关林纾的其他研究四个方面展开对林纾研究的综合述评。总体看来,2013年的林纾研究在角度创新、思想挖掘及视野开拓等方面都颇有建树,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汉语自19世纪末开始走上漫长的欧化之路,在语音、词汇、句法等方面,汉语欧化痕迹均十分明显.汉语欧化进程中,近代散文文体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同时散文对语言欧化进程也有一定的影响.以新文体、逻辑文为例可以分析得出,政论散文由于欧化而趋向浅近、平易,表达方式趋于严谨,语意更加曲折.但是散文文体的解放仍然有限,近代散文家对古文的复杂态度,古文广泛的作者和读者基础,构成散文文体全面解放的阻力.  相似文献   

8.
2010年的林纾研究,内容丰富,成果丰硕。总览2010年世界林学,可见林纾的研究已经不囿于国内及对他的翻译的有限探讨,开始朝文化透视、多元综合的方向迈进,并愈来愈为世界各国、神州各地学人所青睐。  相似文献   

9.
林纾的翻译小说与近代社会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林纾被认为是守旧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实,无论是他的诗,还是翻译小说,都与近代社会思潮有诸多相因相合之处,如爱国主义,妇女解放,实业救国,改革维新等。林纾对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和社会进步是起过积极推动的作用的。  相似文献   

10.
苏轼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艺术家。他在诗、词、散文,乃至书、画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重要地位。就其散文而论,他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人称“东坡文章妙天下”。因此,研究苏轼散文,继承这一份遗产,对繁荣社会主义文艺是有益的。 苏轼的散文创作,强调平易近人,文从字顺,反对“求深者而至于迂,务奇者怪僻而不可读”[注三]的坏文风。他的创作理论和实践,反映了宋代古文运动的要求和方向。然而苏轼散文又自成一家,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1.
秦伟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8):120-121
《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两部作品的内容都取材于民间故事,都属于标题性音乐作品,作品曲式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对造成悲剧原因的展示有着明显区别,主、副部主题的表现和运用截然相反,音乐的主基调有较大差异,作品的整体风格迥异。  相似文献   

12.
徐辉 《科技信息》2011,(5):231-231,266
健康与运动是密不可分的,运动分为有氧和无氧,有氧运动较无氧运动更易普及和被大众接受,从人体长期参加有氧运动对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角度来阐述有氧运动对人体的良好影响。  相似文献   

13.
Dads and disomy and disease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M Little  V Van Heyningen  N Hastie 《Nature》1991,351(6328):609-610
  相似文献   

14.
欲望是作家创作的内驱力,道教对中国古代文人的欲望有什么影响,这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学理论不能不思考的问题。本文从道教的功利性,文人纷纷走近道教,文学观念中的道教因素等方面,对道教与魏晋南北朝文人的功利欲望作些专门探讨。这无疑会拓展人们研究的新视界。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沙暴、尘暴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沙尘暴易发的国家 ,进入90年代以来 ,沙尘暴有频率增加、强度加大、范围扩展、危害程度加剧的趋势。据统计 ,我国发生强沙尘暴的次数 ,50年代为5次 ,60年代为8次 ,70年代为13次 ,80年代为14次[1] ,90年代为23次[2] ,呈明显上升趋势。沙尘暴的强度及造成的损失 ,以90年代最为突出 ,发生于1993年5月5日(5.5沙尘暴)和1998年4月16日(4.16沙尘暴)的特大强沙尘暴 ,是我国近100年来所罕见 ,损失极其惨重。5、5沙尘暴锋面前移速度14~17米/秒 ,最大19.5米/秒 ,瞬时最大风…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沙尘暴易发的国家, 进入90年代以来, 沙尘暴有频率增加、强度加大、范围扩展、危害程度加剧的趋势。据统计, 我国发生强沙尘暴的次数, 50年代为5次, 60年代为8次, 70年代为13次, 80年代为14次[1], 90年代为23次[2], 呈明显上升趋势。沙尘暴的强度及造成的损失, 以90年代最为突出, 发生于1993年5月5日(5.5沙尘暴)和1998年4月16日(4.16沙尘暴)的特大强沙尘暴, 是我国近100年来所罕见, 损失极其惨重。  相似文献   

17.
辽金诗文作品中存在着大量的由佛经禅典移植而来的话语。这一现象从特定侧面体现了佛禅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渗透溶浸。其表现主要反映在借用佛禅意像、使用佛禅故实和引用佛禅语汇三方面。  相似文献   

18.
文献信息情报工作在科技工作及立项决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揭示了在当今信息市场形势下 ,文献信息情报工作在科技工作和经济立项决策中的作用 ,同时也指出 :图书馆文献信息工作者们能在强手如云的信息市场中占领一块阵地也应成为图书馆界的共识  相似文献   

19.
当前,因高校管理引发的法律纠纷呈上升趋势,究其原因是师生的法治观念在增强,另一方面说明高校在师生管理等方面也存在诸多不适应。要改变这些不适应,就要进行依法治校,更新管理理念。做到规章制度合法、管理行为合法。努力加强法制教育工作和师德校风建设,切实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网络的发展为我们带来全新便捷的互动平台和交流方式,博客是当今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因个体性、公共性、开放性、成本投入少等特点吸引着"90后"大学生广泛关注。在新形势的要求下,高校辅导员应主动占领网络博客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加强辅导员博客建设,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博客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