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潮汐、内波沉积的特征与鉴别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何幼斌  高振中 《科学通报》1998,43(9):903-908
内潮汐,内波沉积是深水牵引流沉积中的一种新的重要类型,根据已发现的内潮汐、内波沉积,可将其归纳为5种岩相类型或沉积类型:(i)双向交错纹理砂岩;(ii)单向交错层和交错纹理砂岩;  相似文献   

2.
汪亚平  高抒  贾建军 《科学通报》2006,51(3):339-348
使用MIDAS-400用户化数据采集系统在江苏王港潮滩进行了现场观测, 获取了多层位的流速和悬沙浓度的同步数据, 并将高分辨率的压力波动记录转换为波浪数据. 分析结果表明: 潮滩区域的表观粗糙长度远大于底床沉积物粒径量级, 接近于沙纹高度; 浪流联合作用产生的底部切应力大于单纯的潮致切应力, 是导致紊动混合作用和再悬浮作用加剧的主要因素; 潮周期内观测到多个悬沙峰值, 主要与涨潮前锋的水体强烈紊动和再悬浮有关, 平流作用、极端天气状况(如暴雨、强风)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在涨潮或落潮时间异常延长、水流成为准单向流的较长时段内, 可产生较大的悬沙净输运量. 研究表明, MIDAS-400系统可以实现浪流联合作用下的潮滩水动力和沉积动力特征的高分辨率观测, 所获数据适用于物质输运过程和机制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我国发现内潮汐沉积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近百年来海洋学对内波和内潮汐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特别是近30年来的海洋学调查表明,海洋中普遍存在内波和内潮汐作用,内波是一种水下波,它存在于两个不同密度的水层的界面上,或存在于具有密度梯度的水层之内,它的振幅、周期、传播速度和存在深度有很大变化。内波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类型,是其周期等于半日潮或日潮者,叫做内潮汐。内潮汐和内波是海洋中重要的地质营力,对沉积物的搬运和沉积有重要影响,它必然会保留在沉积记录中。然而,沉积学研究没有及时吸收海洋学这一重要研究成果,更未将其应用于对古代沉积的研究中。直至1990年,高振中和Eriksson对美国阿巴拉契亚山脉芬卡斯尔地区奥陶系进行研究时,才在地层记录中鉴别出该类沉积,并首次使用“内潮汐沉积”(Interna-tide deposit)这一术语。在这里识别出了两种相类型:(Ⅰ)双向交错纹理极细砂岩相,被解释为内潮汐引起的沿海底水道上下交替流动的沉积产物;(Ⅱ)单向交错层和交错纹理中细砂岩相,被解释为  相似文献   

4.
宋天锐 《科学通报》1988,33(8):609-609
在北京十三陵前寒武纪碳酸盐岩地层内,存在许多异常的沉积构造,作者认为其中存在一套可能的地震-海啸序列。 异常沉积构造中包括了一系列的软沉积变形,不仅具有地质突变事件的意义,而且在某些  相似文献   

5.
库车前陆逆冲带异常高压成因机制及其对油气藏形成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综述沉积盆地内异常高压形成机制的基础上, 对库车前陆逆冲带的异常高压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库车前陆逆冲带之西部克拉苏构造带异常高压主要分布于下第三系至下白垩统中; 构造挤压作用及其构造侵位是其异常高压形成的主要机制, 下第三系膏盐岩层的封闭也是其重要原因. 东部依奇克里克构造带的异常高压主要分布于下侏罗统阿合组, 其异常高压不是由欠压实、而主要是由生烃作用引起的, 构造应力也起了重要作用. 不同的异常压力分布和成因机制对油气藏的形成具有不同的作用. 克拉苏构造带K-E储层为一它源的异常高压系统, 成藏的条件之一是烃类(T-J烃源岩)沿断层向上运移至K-E储层, 并在其中聚集成藏, 而这一运移和聚集过程受到K-E储层异常高压系统的控制. 依奇克里克构造带异常高压封闭体系是造成T-J储层溶蚀孔隙不发育, 导致储集物性差的主要原因; 而依南2号构造T-J储层物性差是该构造缺乏石油聚集、形成天然气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罗飞  王雅伟  王潇  陈晓伟 《科学通报》2024,(11):1390-1392
<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rteri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SCVD)是当今全球范围内的头号健康威胁,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和中风等多种疾病,其危害极为严重[1].ASCVD的发病机制涉及动脉内脂质物质的异常沉积和炎症反应,导致斑块形成,最终引发血管狭窄、血栓形成乃至栓塞等并发症.在ASCVD的发展过程中,血脂异常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3].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在血液中的异常增高会导致其过度沉积于动脉内,形成斑块,  相似文献   

7.
苏北陆区潮成沙体的古流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家强 《科学通报》1997,42(22):2408-2410
众多钻孔揭示,苏北滨海平原在冰后期泥质沉积区中存在一个以东台为顶点,呈扇形展开,面积约3000km~2的沙质沉积区,颇类似现今以掠港为顶点的海域辐射沙洲分布之势。沙体西薄东厚,最厚处达30余米。沙层中发育泥质条带、脉状层理、双向交错层理等潮汐沉积构造,并具有与海域辐射沙洲类似的粒度和矿物特征,证明该沙体为潮流成因。苏北海域辐射沙洲形成于辐聚辐散潮流场,陆区沙体是否也形成于辐聚辐散潮流场?这是个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在该沙质沉积区已相继打了多口全取芯浅钻,本文选择其中南(丁河孔)、北(东套孔)两口钻孔岩芯(图1)作了沉积磁组构和剩磁测试,旨在揭示该区古水流方向,探讨沙体沉积时的古潮流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8.
祝跃飞 《科学通报》1995,40(9):769-769
近10年来,单向函数(one-way function)在密码领域已经显示出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尤其是在各种公钥体制和伪随机发生器方面.事实上,现代密码学正是基于单向函数存在的假设下发展起来的,置换的单向函数称作单向置换,这是特别感兴趣的一类单向函数.在文献[2]中,Kaliski首先建议用椭圆曲线作为构造单向置换的工具,且提出两种方  相似文献   

9.
南海表层沉积中有孔虫壳体的碳同位素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南海40个站位表层沉积中112个有孔虫样品的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 δ13C值和不同属种间的同位素差值在东北和南部存在的两个低值区, 与研究区及周边的营养分布格局相关, 可能反映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对南海水流以及海水化学成分的影响. 季风一方面为南海上层水体带来丰富的营养, 另一方面也减少了上下水层之间的差异. 这种影响在南北两端最为明显, 向中部逐渐减弱. 碳同位素在南海表层沉积中的分布格局是东亚季风的反映.  相似文献   

10.
追踪边缘海的生命史:“南海深部计划”的科学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品先 《科学通报》2012,(20):1807-182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南海深部过程演变"简称"南海深部计划",于2011年年初启动,是我国海洋科学第一个大规模的基础研究项目.它以"构建边缘海的生命史"为主题,从现代过程和地质记录入手,解剖一个边缘海的发育史,从深海盆演化、深海沉积、生物地球化学过程3方面开展研究.在海盆演化方面,要利用现代技术重新测定南海磁异常条带,探测深部结构,争取钻探大洋壳,系统研究火山链;在深海沉积方面,要观测现代深部海流和海底沉积过程,实现深海过程研究的古今衔接,从深海沉积中提取边缘海古海洋学演变的信息;在生物地球化学方面,采用包括深潜探测在内的各种手段,认识海底溢出流体与井下流体的分布与影响,揭示微型生物在深海碳循环中的作用.与开放大洋和其他边缘海相比,南海具有研究海盆生命史的一系列优势;同时,南海的研究还将为理解亚洲和太平洋相互作用的变化提供无可替代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1.
夏维洪 《科学通报》1983,28(17):1078-1078
以圆弧曲线构成的固体边界在高速水流作用下极易发生水流的空化和固体边界的空蚀破坏,这是水利工程中极待解决的问题,但是目前对圆弧曲线上水流空化原因尚不清楚,因而不能在已定的固体边界条件下预测空化的发生。我们对此问题作了一些研究,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木栓质是一种主要由含氧脂肪酸和芳香族化合物组成的疏水性生物聚合物.木栓质聚合物的合成起始于多种C16~C24链长度的脂肪酸,通过脂肪酸伸长和氧化还原过程,形成木栓质单体,经过内质网和质膜的运输,在细胞壁内侧沉积形成木栓层.木栓质主要沉积在根部的内皮层和周皮内,通过形成重要的机械屏障,控制根部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运输,防止病原体的入侵和有毒气体的扩散等.木栓质的沉积可以帮助植物抵御各种胁迫,提高根系的保水能力,对植物适应复杂多样的外界环境从而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等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系统综述了木栓质的沉积定位、化学成分分析与检测、生物合成及其调控的相关动态,重点总结了木栓质的生物功能,可为木栓质的深层次研究和开发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三角洲第一古土壤层的孢粉、藻类及其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覃军干  吴国瑄  邓兵  李从先 《科学通报》2002,47(17):1347-1350
通过对上海CY孔晚第四纪沉积样品的孢粉和藻类分析,从长江三角洲地区古土壤层中分析出较丰富的孢粉、藻类化石。共鉴定得孢粉、藻类55个科属,根据其组合特征,进一步讨论了古土壤层形成时的环境,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古土壤成因研究提供了生物化石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古土壤的形成主要受到水流作用。古土壤层中环纹藻与陆生草本植物粉含量互火消长的孢粉、落类组合序列,证明了该地区古土壤形成期间曾经历水泛和水退的环境交替。水泛时期环纹藻大量发育,而到了水退期,暴露的陆区发育陆生草本植物。这也反映了本区古土壤形成时环境条件多变,造成了古土壤成土特征的多期性。化石组合中海水生沟鞭藻以低含量存在,表明CY孔所在地区在古土壤母质沉积时曾受到海水影响。  相似文献   

14.
颜文  汤贤赞  陈忠  陈木宏  古森昌 《科学通报》2001,46(17):1476-1480
南沙群岛南永2井珊瑚礁古地磁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发现:“黑色沉积夹层”的底界(99.69m)与布容正极性/松山反极性(B/M)转换、δ^18O曲线冷/暖(19/20)气候变换界限相对应,距今年龄约0.78Ma;“红色沉积夹层”与留尼汪事件I(Reunion I)地球磁场极性漂移(反转)相对应,距今年龄约2.04~2.01Ma.相对于正常的浅色礁岩沉积,黑色沉积层的磁化率(χ)、剩余磁化强度(Mr)以及MnO和Fe2O3含量均呈明显正异常;红色沉积层的磁化率(χ)、剩余磁化强度(Mr)和Fe2O3含量也出现正异常,结合古生物的分析结果,认为这一对特殊而典型的“沉积夹层”与古气候的突变有关,即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所伴随的地球磁场极性反应,直接影响到古生物的生境状况,同时也影响到某些化学元素,特别是Fe和Mn等氧化还原敏感性元素的分散与富集,如当气候突然变暖时,冰期时浓缩的Fe和Mn等金属会大量氧化稀释;而当气候突然变冷时,原来被氧化的高价铁等又高度浓缩,这可能是珊瑚礁与“红与黑”沉积事件产生和消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崩岸是上荆江河段河床变形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与近岸水流冲刷及河岸土体特性等因素密切相关.三峡工程运用后该河段河床冲刷下切显著,导致局部河段的崩岸现象较为突出.本文改进了河岸崩退过程的概化模型,耦合了坡脚冲刷、潜水位变化及河岸稳定性计算模块,并在稳定性分析中考虑了侧向水压力、孔隙水压力及非饱和土体基质吸力的作用.采用该模型计算了2005年上荆江典型断面(荆34和荆55)的崩岸过程,计算结果表明:这两个断面的河岸分别发生6次和4次崩塌,且多发生于洪峰期和退水期;总崩退宽度为27和20 m,且计算与实测的岸坡形态较为符合.最后开展了相关河岸土体参数的敏感性数值试验,分析了土体物理力学特性变化对崩岸过程的影响:河岸崩退次数、宽度总体上随土体抗剪强度及渗透系数的增大而减小,前者基本呈单向变化,而后者还与崩塌时坡脚的冲刷幅度有关;此外潜水位滞后于河道水位的变化特点,降低了退水期的河岸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孙枢 《科学通报》1991,36(3):161-161
一、80年代我国沉积学研究进展 80年代我国沉积学研究在学术上取得了很大发展,它在我国沉积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了便于说明,还要看一看国际的和历史的背景。 现在通常认为沉积学奠基于上世纪末,在它发展的早期曾有过瓦尔特、索贝、范特霍夫和穆雷等的著名工作。50年代初开始了现代沉积学或沉积学的复兴,其重要的标志是将现  相似文献   

17.
孙永革 《科学通报》1995,40(11):1019-1019
异常热作用(如火山喷发、岩浆侵入)对沉积有机质演化的影响已被广泛地受到重视,目的在于了解这种热烘烤所引起有机物质化学结构的变化,从而对煤和石油的演化能获得较好的认识.研究表明,这种异常热作用对油页岩的主要影响则表现为石油烃的生成以及其从邻近岩层的排出,残留烃具有高芳香度的特征.本文以我国辽河盆地东部凹陷下第三系烃源岩为研究对象,首次揭示了该区域早第三纪火山活动对油气生成、聚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来水来沙对潼关高程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吴保生  王光谦  王兆印  夏军强 《科学通报》2004,49(14):1461-1465
研究了来水来沙变化对潼关高程的影响和变化规律. 结果发现, 潼关高程的升降取决于库区水流能量的大小, 汛末潼关高程与考虑前期水流和运用条件的线性叠加水流能量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 在入库水量变化小、坝前水位变化大时, 水位对库区冲淤和潼关高程变化起主要作用; 相反, 如果坝前水位变化不大, 而来水量变幅较大, 则潼关高程变化和库区的泥沙冲淤主要受入库水沙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赤道太平洋大气低频振荡与海表水温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80年代赤道太平洋地区海表水温资料及欧洲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中心大气资料的分析,发现热带大气低频振荡,与赤道太平洋SST异常存在反相变化特征,SST正异常对应弱的大气低频振荡,SST负异常对应强的大气低频振荡。相关场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这种负相关,并指出印度尼西亚地区大气低频振荡的异常对赤道中东太平洋SST变化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冬小麦叶水势-蒸腾速率关系的滞后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明斌 《科学通报》1995,40(12):1137-1137
植物叶水势和蒸腾速率是判断和预测植物水分亏缺的2个常用生理指标.在稳态水流条件下,对其关系的研究人们已做过大量的工作,普遍接受的结论有二:一为线性关系,即系统内的水流阻力为一常数;二为非线性关系,即系统内的水流通量较小时,有较高的水流阻力,而当水流通量逐渐增大时,水流阻力趋于定值.然而,系统内的水流通量除受控于势梯度和水流阻力外,还受系统内的水容影响,是瞬态流而非稳态流.因此,在瞬态水流条件下研究植物叶水势与蒸腾速率的关系就更具有实用价值.为此,本文以冬小麦田间试验和生长箱内的模型试验为基础探讨了这一关系.结果发现在一定的有效土壤水势范围内,叶水势与蒸腾速率间存在滞后效应,并借助于非线性网络模型,对其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