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冷战结束后.美国国内对华“强硬派”和对华“接触派”之间,围绕执行一条什么样的对华政策更符合美国人的根本利益,展开了一场大辩论。两本书反映了两个派别1997年2月,两名美国前驻北京记者理查德·伯恩斯坦和罗斯·芒罗合著的《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简称《冲突》)一书出版,立即被舆论界炒得火热。据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将经济遏制战略的首要目标指向前苏联,同时积极调整对中国的贸易管制政策,逐步实行对华技术转让政策。前苏联对美国全球战略的挑战,是美国对华实行技术转让政策的根本原因;前苏联对美国亚洲安全的威胁,是美国实行对华技术转让政策的重要原因;中国的对美倾斜外交,是美国实行对华技术转让政策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3.
布什新政府上台后,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政策,声称中国不是美国的“战略伙伴”,而是“战略竞争对手”。布什新政府貌似改变了上届政府对华“接触”政策,实则不然。布什新政府对华政策仍然是合作交往为主的“接触”政策,但加强了对华的“防范、遏制”。  相似文献   

4.
对华政策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点。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政府就开始对中国实行孤立、封锁的政策,屡遭失败后,又实行联华反苏以至在扩大对华接触中利用经济手段对中国实行种种压力的政策。美国对华政策的种种变化其目的就在于保住并发展其在世界格局中的霸权地位。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然而,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和国际关系的变化,美中之间的关系也必将在矛盾和摩擦中逐渐得到协调、改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陶文钊 《世界知识》2010,(22):16-17
中美关系在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阴晴不定。难道是对华强硬派得势了,改变了美国的对华政策?中期选举以后,中美关系又将怎样发展?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风云变幻,大国关系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兴衰交替,大势使然。目前大国关系的重新调整虽然还没有完全到位,种种舆论却已先行。美国率先推出“大国的兴衰”、“历史的终结”、“文明的冲突”等代表性观点,从而推动了一系列关于美国对外政策的大辩论,试图给美国在未来的世界事务中  相似文献   

7.
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竞选战已经拉开帷幕。冷战结束后的美国总统大选,每次都对中美关系形成明显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在克林顿和小布什上台前后,中美关系都曾经历了严重的下滑。从目前态势看,此次总统竞选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与以往有相同之处:由部分极端保守派和自由派联合形成的对华强硬派仍将试图炒作中美之间的分歧和矛盾,但又与以往有明显的区别:炒作的焦点将从政治和战略安全角度转向中美经贸关系,其主要缘由是美国对华贸易赤字对美国制造业和就业形成不利影响。早在今年年初,美国制造业界就开始不断向媒体、国会和政府官员进行游说,声称美国…  相似文献   

8.
冷战后,美国已日渐将中国视为主要的潜在对手.对中国在保持接触的同时加强战略遏制,成了美国在新世纪初对华战略的主基调.为了应对美国的挑战,中国有必要进行一定的战略调整,并在策略的选择上思考和处理好一些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争夺全球霸权,美苏展开了长达40余年的冷战。为了赢得冷战,美国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严格的出口管制及高新技术转让限制政策,处心积虑挥舞科技遏制大棒,其在当时的所作所为对现今我们观察、研判美国对中国正在展开的科技围堵具有重要的历史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曾是盟友的美苏很快演变成了对手。苏联虽然在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但是它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了,领土扩大了,特别是它进军东欧,在战争结束后仍驻扎在大部分东欧国家,这对美国的全球争霸计划是极大的威胁。这时,杜鲁门政府内有关对苏联要采取强硬政策的叫嚷甚嚣尘上。与美国国内当时的这种思想相呼应,美国著名的外交家乔治·凯南首次提出了遏制理论。从杜鲁门开始,“遏制”作为美国的安全战略指导了战后几十年的美国对外关系。40多年后的今天,当布什政府的“超越遏制”政策引起人们注意时,曾被称为“遏制之父”的凯南又为美国朝野人士记起。  相似文献   

11.
<正>《世界知识》:目前中美关系的真实氛围是怎样的?吴心伯:我感觉,美国对中国崛起的"不适应"正在充分释放出来。以前,主要是美国战略学界和军方内部的保守派、强硬派经常会讲些很负面的话。但今年以来,华盛顿的中间派、谨慎派,甚至一些我们眼中的友好人士,也开始公开表达他们的疑虑。这就给大家造成一种直觉:中美关系是不是变坏了?美国的对华态度是不是到了一个转折点、临界点?我认为,这里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它由具体事件引起,  相似文献   

12.
特朗普执政以来,随着原有对华接触战略框架的解构和终结,美国国内大致形成与中国进行战略竞争的战略共识,战略合作让位于战略竞争。美国国内对华政策的舆论环境出现非常消极的改变,主张对华采取强硬政策的声音成为主流。中美关系的基础变了中美关系的基础条件已经发生非常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冷战”以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笼作为起点,到1989年12月美苏首脑马尔地会晤标志其结束,经历约半个世纪.“冷战”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方针,是美苏两大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上进行一系列对抗的独特形式,是战后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东西方矛盾冲突的一个主要表现.它历人是国内外国际关系史家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冷战结束了,世界正朝着和平与发展的方向迈进,占据世界外交舞台40年的“冷战”是怎么发生的呢?最近,克林顿政府决定延长我国最惠国待遇,但“不会改变对华遏制政策和演变政策。”“从长远来看两国仍然…  相似文献   

14.
去年5月12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得克萨斯农业机械大学发表讲演谈到东西方关系时,宣布美国对苏联将实行“超越遏制”政策。以后布什在公开讲话中又多次提到这一新概念,从而引起了东西方舆论界的注意。苏联的评论认为“超越遏制”是老调重弹,没有什么新东西,而西方舆论界对“超越遏制”则大肆渲染,  相似文献   

15.
在谈论当前的美苏关系时,人们对布什总统5月所提出的“超越遏制”投以了极大的关注,而且诸多评点。我认为美国的“超越遏制”还不能说已经有了一个很清楚的理论框架,但它的提出确实表明美国对苏政策已作了进一步调整。首先,美国决策层开始认为,苏联的改革已经出现符合西方利益的发展势头,西方应抓住这一“历史性机会”,从以往在军事、政治、经济各方面对苏实行全面“遏制”的战略思路中跳出来,在确保美国安全战略稳定的前提下,对苏联的改革给予“支持”,以促进苏联内部进一步发生有利于西方的变化。第二,美国认为苏联仍然是它的主要对手,苏联对美国长期构成战略威胁这一事实不会改变。因此,美国不会放弃以往“行之有效”的“遏制”战略。在这个意义上“超越遏制”只是策略改变,是在新的条件下对“遏制”战略的补充和发展。它是建  相似文献   

16.
美国新保守主义的外交思想及政策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和强烈的进攻性。冷战后,新保守主义者仍然奉行冷战思维,鼓吹"中国威胁论",主张对华奉行强硬的"遏制政策"。他们通过参与政治实践、操纵媒体引导舆论、控制国会影响立法等手段,影响克林顿、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使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具有明显的新保守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17.
略论中美关系中的美国利益集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对外政策的制定模式日趋多元化。美国的利益集团作为美国政治体制的产物,也是当今美国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美国的对华外交中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选取了几个对中美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利益集团加以分析,以求认识与了解利益集团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2020年大选期间,特朗普将"结束对华经济依赖"作为其"第二任期"的重要目标,其政策团队大肆鼓吹政治、科技、金融、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全面脱钩"和对华新冷战。拜登赢得这次大选上台后,其政策团队反对"全面脱钩"论调,但认为美国必须减少关键领域的中国依赖。在此背景下,如何阻止中国获得在供应链中的主导性优势,又维持同中国"必要的"技术和贸易联系,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然而,在离太阳最近的这片土地上,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分裂与反分裂斗争一直未能终止。近代以来,西藏是西方殖民者特别是英俄两大国争夺的对象。新中国成立后,西藏成了美国对华实行遏制战略的一个棋子。在美国排兵布阵的棋盘中,中央情报局(CIA)充当了开路前锋。这是一段尘封多年的历史。与老牌殖民态度不同与其他西方列强一样,美国势力渗入西藏也是从传教士和探险家开始的。1887年,美国传教士柔克义怀着对西藏的向往,来到青藏高原东部。1891年,他抵达西藏圣地拉萨。西藏神秘的宗教与文化感染了他,他先后写下《…  相似文献   

20.
正2020年7月23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约巴林达的尼克松图书馆发表了最新的对华政策演讲。蓬佩奥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发表演讲,一个重要原因是明年将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50周年。然而,蓬佩奥演讲的主旨不知是否会让九泉之下的老总统"辗转反侧"。在演讲的开头,他开宗明义宣布,自尼克松以来的美国历届政府所实行的对华接触战略已告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