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实变函数论是现代分析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 .通过类比建构帮助学生系统掌握lebesgue测度理论 ,并注意教材中所讲授内容与习题之间的相互补充与渗透及 (R)积分与 (L)积分的对比 .  相似文献   

2.
运用技术创新理论(TRIZ)冲突矩阵,分析恶化参数、改善参数,得出对应原理来解决微型机电系统(MEMS)器件变形问题.经过分析得出,增加芯片折叠长度可以解决LED芯片变形问题,进而解决红外摄像机寿命短的问题.通过解决MEMS器件变形问题可以促进芯片倒装焊技术的发展,继而推动TRIZ理论在林业装备的进一步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3.
幅相不一致性对自适应阵列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自适应阵列的输出信干噪比(SINR)为对象,研究了通道幅相不一致性对它的影响.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幅相不一致性主要对期望信号的增益有一定的降低,但不影响对干扰的抑制,由此所造成的SINR损失很小.仿真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定常不可压阀Navier-Stokes(N-S)方程两重网格算法(TGM)的收敛性. 给出了误差估计.得出了如果粗细网格尺寸h和H满足H=O(h/1(3-s))(s=0(n=2);s=1/2(n=3))时,这种算法和标准有限元算法(FEM)具有相同的收敛精度,但是由于TGM的简单运算,节省了计算量.给出了试验数值,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对于非过渡元素分子及离子的立体结构,可由一个简单的方法,即价电子对互斥理论(简称VSEPR理论)来做定性研究。这个理论在1940年首先由西奇威克(N.V.Sidgwick)和鲍威尔(H.M.Powell)提出,近些年来又为加拿大Mcmastavev大学的吉莱斯比(R.J.Giuespie)和尼霍姆(R.S.Nyholm)所发展,但这个理论目前还停留在定性阶段。我们找出一个经验公式,只要通过定量计算,对MX型共价分子的结构都能得到满意的结果,与VSEPR理论判断的结果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遗传算法(GAs)的参数选择问题,分析了自然进化各阶段对物种的影响,探讨了影响模式生存的各种因素,引入了模式形成概率(PCS)的概念.通过分析模式的形成概率对算法性能的影响,从理论上建立了遗传算法参数与其性能之间的联系.提出了一种基于逻辑算子的遗传算法(GALO),并在实验中从多方面对GALO进行性能测试.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静电场理论一般处于电磁场理论的开篇位置,其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整科电磁场理论的教学成败.设计了一个静电场边值问题的典型案例.为克服概念抽象、过程复杂等困难,教学中应用求解方法(解析法与数值法)的对比,教学方法(讲授法与演示法)的对比和教学手段(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的对比等方法,提高了教学效果,为电磁理论的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主要利用非线性泛函分析中的变分方法,结合临界点理论,研究2阶非线性差分方程△n(rt-n△nxt-n)+f(t,xt)=0(1.1.1)周期解的存在性与多重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求解带有边值条件的二阶非线性微分方程的方法.文中利用再生核(RKM)理论结合Adomian分解法(ADM)来求解此类问题,并且给出此类方法的收敛性分析及误差估计,同时通过算例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多点边值问题的正解的存在是常微分稳定性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本文运用Krasnoselskii不动定理论与Leggett-Williams不动点理论研究二阶m-点的边值问题u″(t)+a(t)u'(t)+b(t)u(t)+h(t)f(u)=0,t∈(0,1),u'(0)=0,u(1)=∑m-2i=1αiu(ξi).得到多重正解存在的一些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1.
基于DEM的闽东南荔枝寒(冻)害精细化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和GIS技术,构建福建省越冬期极端最低气温(Td)和4个等级冻害指标-2Td≤0℃,-3Td≤-2℃,-4Td≤-3℃, Td-4℃)发生频次空间分析模型,根据荔枝寒(冻)害评价指标,对闽东南荔枝种植区进行区划.结果表明:1)闽东南荔枝种植区可分为最适宜区(微寒害区)、适宜区(轻度寒害区)、中等适宜区(中度冻害区)、不适宜区(重度冻害区),其中最适宜区、适宜区划区结果与实际荔枝种植分布较吻合;2)闽东南荔枝种植最适宜区主要分布在诏安至连江东南沿海平原,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与东南丘陵过渡地区,中等适宜区、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适宜区以西海拔较高地区。  相似文献   

12.
滇产百日青(Podocarpus neriifolius D.Don)叶的甲醇提取物经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柱层析以及反相柱层析等分离方法反复分离纯化得到5个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分别鉴定它们的结构为异香草醛(isovanillin)(1)、对羟基苯甲酸(4-hydroxybenzoic acid)(2)、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3)、松甾酮A(ponasterone A)(4)、stigmast-5-ene-3β,7α-diol(5).其中化合物(1)、(3)、(4)、(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海南产三叉苦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产三叉苦[Melicope ptelefolia(Champ.exβenth.)Hartley]茎用质量分数为75%的乙醇提取,提取液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和正丁醇充分萃取,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反复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phthalicaciddibutylester)(1),香兰素(vanillin)(2),β-谷甾醇β-sitosterol(3),木栓酮(riedelin)(4),β-胡萝卜苷(一-daucoster01)(5),leptonol(6),苯甲酸正丁异丁酯(phthalicacidbutylisobutylester)(7),methylleptolA(8),异吴莱萸酮酚(isoevodion01)(9),leptenA(10),evodione(11),东莨菪素(scopoletin)(12),其中化合物(2)、(4)、(7)、(12)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云南西双版纳产扁枝石松(Diphasiastrum complanatum L.)干燥全草用甲醇提取,利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和反相柱层析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6个Lycopodine型生物碱化合物,根据现代波谱技术和理化性质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鉴定结构为:6β-hydroxylycopodine(1),lycopodine(2),6α-hydroxylycopodine(3),4α-hydroxylycopodine(4),lycoclavine(5),15α-methyl-lcopodane-5β,6α-diol(6).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西双版纳产扁枝石松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编制有效评定青年婚育观的量表.方法:通过文献分析、结构式访谈、开放式问卷调查、专家咨询分析,建构青年婚育观的基本理论维度,在此基础上编制包含72个题项的青年婚育观初测量表.通过对440名青年群体预测进行项目分析及探索性因素分析.通过对1141名青年群体正式施测,而后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青年婚育观正式量表共有41个题项包含8个因素,分别为:心理资源等价观、性生理资源等价观、外在生理资源等价观、社会资源等价观;婚姻态度契合观、婚姻角色契合观、婚姻关系契合观、育儿态度契合观.8个因素可解释总方差变异量的54.984%;问卷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898(p〈0.001);分半信度为0.839(p〈0.001);各因素与总分间的相关在0.3-0.8之间;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拟合指数表明问卷的8个维度与理论构想模型拟合良好.结论:青年婚育观量表信度较高,结构稳定,拟合良好,适用于青年婚育观调查.  相似文献   

16.
勐仑翅子树(Pterospermum menglunense Hsue)枝叶用工业甲醇提取.提取液用乙酸乙酯萃取,通过硅胶柱层析、MCI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和C-18反相柱层析反复分离纯化得到9个化合物.利用现代波谱法结合理化分析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teraxeryl acetate(1),β-sitosterol(2),7β-hydroxysitosterol(3),daucosterol(4),24-ethylcholesta-7,22-diene-3β,5α,6β-triol(5),24(S)-24-enthyl-5α-cholestane-3β,5,6β-triol(6),6β-hydroxy stigmast-4-en-3-one(7),(22E,24R)-23-methylergosta-7,22-diene-3β,5α,6β-triol(8),glycerol monopalmitate(9).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分离得到,其中(3)、(5)~(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在活性追踪指导下,综合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分离技术,从海南青梅茎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4个白藜芦醇类化合物.根据ESIMS、NMR波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并通过与文献对照,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diptoindonesin G(1),(+)-ε-viniferin(2),hopeahainol(3)和hopeahainol C(4),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抗肿瘤活性表明,化合物1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和人肺腺癌细胞(A549)均具有微弱的增殖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36.1,20.4μM.  相似文献   

18.
2008年春季毛脚鵟活动节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季毛脚鵟白天活动时间大部分用于栖停(36.60%)捕食(3.56%)飞行(32.04%)滑翔(11.00%)悬停(7.61%)戏耍(2.36%).毛脚鵟一天有两个活动高峰,分别在上午(9.00—10.oo)下午(15.00—16.oo),通过对行为发生时间的相关分析,发现活动高峰主要由栖停和飞行等行为组成.并通过观察得出毛脚鵟迁徙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采用活性追踪分离的方法,综合运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等,从红树尖瓣海莲(Bruguiera sexangula var.rhynchopetala)来源的一株青霉属真菌Penicillium sp.(3126)的发酵产物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NMR波谱方法等,并通过与文献对照,鉴定出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麦角甾-22-烯-3β-醇(ergosta-22-triene-3β-ol)(1),麦角甾-5,7,22--烯-3β-醇(ergosta-5,7,22-triene-3β-ol) (2),过氧化麦角甾醇(ergosterol peroxide)(3),对羟基苯甲酸(4-hydroxybenzoic acid)(4)和对羟基苯甲醛(4-hydroxybenzaldehyde) (5).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尖瓣海莲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活性测试表明,甾体类化合物1、苯衍生物4和5都具有较强的卤虫致死活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三江平原连年耕作大豆田的土壤(DD)、连年耕作水稻田的土壤(SD)、未开垦过原生态的土壤(XYZ)、耕作过又被退耕还草的土壤(C)4种土壤类型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及数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三江平原土壤中微生物主要由8种优势细菌菌属组成,微生物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趋势是表层(0~20cm)〉亚表面(20~30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