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萍乡哥老会起义历时二十多天,震惊朝野,后来被清政府残酷镇压,但在镇压过程中却暴露出清政府在应对危机时的种种不足与缺陷,这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政府权势的衰微;二、政府重视不足、防范不力;三、地方政府横向合作协调机制缺失。总之,面对萍乡哥老会起义,清政府在处理危机时存在诸多问题。二百多年的大清王朝最终走向灭亡,上述因素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2.
村治精英在传统和现代乡村社会的治理中都扮演者总要的角色。特别是建国后.村治精英随着国家基层治理体制的变化。经历了政府主导型、合作型和自治型等治理模式下角色基行为的调试和变迁过程。在新的环境下又面临新的困境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对依法治农和推进乡村社区建设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介绍"县政.乡派.村治"乡村治理模式的主要内容,从具有约束机制下的村民合作、县政府和村委会的委托—代理关系两个方面分析了模式中的利益主体,并建立相关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得出:"县政.乡派.村治"模式充分调动了村委会的自我激励特性,同时也让政府的监督能力得到施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社会管理经历了“官民共治”的士绅宗族治理、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建政原则下的政治社会化治理、人民公社化时期的全能主义治理和当下的“乡政村治”等四个时期。但因路径依赖的影响,“乡政村治”模式的制度性缺陷日显。基于此,众多社会管理专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管理模式,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管理理念,如法治、文治和多元化的民生理念。而文化管理作为路径选择一旦成行,将有利于农村自治力的提高和“公民社会”的成型。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新桂系村治管理制度的分层和深入分析,探求新桂系村治管理制度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总结村治管理制度建设中的普遍规律,以历史为鉴,为当代村治管理制度建设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杨增新统治新疆十七年 (1911— 192 8) ,在新疆实行无为而治的愚民政策 ,在司法统治上 ,他也多是因循旧制。但笔者通过大量阅读当时的史料 ,发现杨增新虽然将新疆司法纳入到他的独裁之下 ,但在他统治的过程中 ,对新疆的司法也做过不少改进。本文将通过杨增新生前留下的一些公文 ,对这一问题作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7.
“三治”方略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有效方略,其内涵、体系、内在机理三方面包含着乡村治理高效化、民主化、协同化、德教化和法制化目标。在乡村治理现代化中实施“三治”方略的进路是:通过强化法治秩序保障机制,强化乡村法治化治理的支持力度及加大法治化宣传;通过构建“多元主体协同自治”平台格局及网格化治理模式的搭建实施自治化;以完善的机构和形式作为载体,优化政策,支持、保障乡村治理德治化建设,注重村礼文化的培育和传承,以合力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介绍“县政·乡派·村治“乡村治理模式的主要内容,从具有约束机制下的村民合作、县政府和村委会的委托-代理关系两个方面分析了模式中的利益主体,并建立相关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得出:“县政·乡派·村治“模式充分调动了村委会的自我激励特性,同时也让政府的监督能力得到施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相关统计与分析方法,通过对赣州市18个县的3 781个行政村的地名所能体现的地理意义进行分析,得到赣州市行政村名分布的地理特征.通过对地名类型的统计、归纳和分类,展开了对赣州市行政村名语源类型的研究,本文将赣州市的行政村名的主要类型分为自然类村名和人文类村名.地名是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社会文化的体现,通过认真对各个类型的地名进行剖析,探讨地名的命名原则与规律,能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赣州市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加深对地区的认识,对该区的发展有一定的带动与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新桂系村治管理制度的分层和深入分析,探求新桂系村治管理制度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总结村治管理制度建设中的普遍规律,以历史为鉴,为当代村治管理制度建设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杨增新主政新疆期间,创立了医学、政治和维文研究所,这三个研究所是医务人员和地方官员的培训机构,有别于当时内地正规的医学专科学校和法政学校。它们的创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培养新疆医务人员,改善新疆吏治环境,这也是杨增新重实情、讲实效办学方针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年末,我国基层自治制度得到确立,但以往行政嵌入管理模式的依旧强势使得农村社区自治功能孱弱,内生性村治主体难以生成。在此背景下,"新乡贤"顺应了对有效内生治理主体的实际需要而回归村治领域。研究发现,太仓"新乡贤"治理的参与成员以"有闲群体"为主;组织运作依托于农村社区残存的公共性与关联性;监督机制是一种村两委与"新乡贤"之间的双向"政治性"监督。研究发现,该模式还存在人才类型单薄、制度规范缺失、行政干预程度较高等问题,并提出相关针对性建议,旨在探索"新乡贤"参与农村社区多元共治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潍坊学院学报》2020,(1):43-45
食品安全事关全社会民众共同利益,但仅靠政府单方力量以传统方式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管和治理,效果难尽人意。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是食品安全治理的必然选择。潍坊市在政府、行业协会、媒体、消费者方面,协调合作,形成食品监管的强大合力,才是突破潍坊地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困局之当务之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坝上高原沙化严重地区的实地调查与资料分析,分析了该地区沙化现状,分析了该地区沙化的自然原因及人为原因,提出了保护林地草原,治理沙化土地,调整农业结构,加强立法管理,提高群众素质等防沙治漠对策。  相似文献   

15.
解决好农村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具备良好的治理主体和完善的组织结构,是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核心和基本依靠。通过审视当前农村社会多元化的现实及单一经济能人治村遭遇的困境,提出三种治理主体合作治理农村的构想并从制度安排和对策建议两个方面进行分别阐述。在制度安排方面,设计了多主体治理农村的组织结构并对其治理的积极意义进行了分析。在对策建议上,提出了坚持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改革现有村级组织结构;加强基层党组织在农村中的领导核心作用;重视和发挥传统治理资源——乡贤的作用以及稳步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等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6.
民勤绿洲因其荒漠化迅速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而引起国家高度重视。而刘家地村已成为民勤县最缺水,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通过典型抽样和访谈式调查相结合的环境社会科学方法,对刘家地村生态环境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其生态退化的主要成因,并就生态环境治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丰 《科技资讯》2007,(32):174
班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复杂程度不亚于太湖治理工程.因为一个是治人,一个是治物,人比物复杂,烦琐.有人说像太湖治理的话岂不是举步维艰?我想,那还不是归根结底治理最终要面对的还是形形色色的人嘛!本文谈了笔者对班级管理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8.
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用大量的篇幅对于阗的情况做了论述,其中有三则耐人寻味的故事,将对鼠壤坟传说、蚕种传入故事、龙鼓传说进行探讨,并挖掘这三则故事的文化内涵。三则故事对于阗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们同时出现在丹丹乌里克佛教遗迹中不是偶然的。在中西、中印文化交流中,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于阗文化。  相似文献   

19.
以大都市近郊美丽乡村建设中常见的政府、国企和乡村社区合作治理的发展模式为研究对象,以江苏省南京市黄龙岘村为例,通过非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探讨此类乡村振兴模式的地方重构特点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黄龙岘村美丽乡村建设在延续原有空间肌理、茶叶种植功能、社会关系网络的同时,通过无地方景观碎片拼装和地方营销强化“茶村”地方特色,将种植茶叶的村庄建成“金陵茶文化旅游村”,提升了村庄人居环境和村民参与获利水平,增强了村民与地方的功能性和情感性联系,实现地方意义的强化。(2)政-企-村三方合作治理是黄龙岘村地方建造得以将当地的传统与环境以新的规划和建设方式进行诠释,并强化黄龙岘村作为“茶村”独特性的重要原因。地方政府通过社区赋权和项目精准投放,为地方特质延续奠定基础;国企通过地方营销与社区赋能,增强了黄龙岘村的“茶村”特色;社区通过参与治理和村民日常实践,助力“茶村”特质的强化。  相似文献   

20.
“三治融合”与智能治理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颇具研究价值的崭新议题。一方面智能治理可提升“三治融合”治理的智能化水平;另一方面“三治融合”亦可为智能治理提供再治理的全面观照,故而两者呈现的是一种相互融合、相得益彰的合作关系。在今天智能化时代,有必要在基层社会治理领域将“三治融合”升级扩展为融入智能治理的“四治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