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文以南方民族史研究中的族源、族属、科技成果、民族地区现代化等4个方面论述了人类学在探求人类行为与其文化的整体关系上开展整体综合研究的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2.
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在民族史的撰述上有杰出的成就。《史记》在体例上有开创  性贡献 ,为我们研究这些民族的史事留下了最早最有权威性的历史资料 ;《史记》反映了司马迁进步的民族  史观。《汉书》继承《史记》对民族史的重视 ,也为各民族立传。班固在史观、史识方面比不上《史记》 ,但仍  取得了很多成就 ,在整齐体例、扩充材料等方面 ,大大丰富了民族史传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藏族和纳西族在历史上有悠久而密切的关系,纳西族《创世纪》中说藏族、纳西族、白族是三兄弟,藏族是老大,纳西族是老二,白族是老三。藏、纳两个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有长期的密切交往,也有因封建中央王朝的介入或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冲突而引发的战事纠葛。两个民族在喜马拉雅边缘地区谱写了灿烂的历史篇章,写下了中国民族关系史上意义非凡的一页。如今藏学和纳西学成为举世关注的显学,由于历史上文化的相互渗透影响,苯教和东巴教的研究成为相互缺一不可的交叉学科,唐巴地区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教派的发展、茶马古道上的经济贸易史也…  相似文献   

4.
最近,笔者拜读了由民族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的《瑶族文化变迁》一书,觉得该书是一部充分反映瑶族文化研究新进展的力作作者玉时阶教授是广西民族大学瑶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科带头人。作者多年来一直从事民族历史与文化研究,已经取得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李霖灿怀着对纳西民族文化的热爱,依据东巴典籍中所述的纳西民族迁徙路线,跋山涉水探访文化的起源地,对纳西族的语言文字、歌谣、民间故事、民间信仰、婚丧习俗等进行调查,其许多论著堪称纳西文化研究的典范。  相似文献   

6.
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范文澜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立足中国历史的实际,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对民族史的若干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的观点:汉民族形成于秦汉时期;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国历史;历史上的民族融合是自然趋势,同时伴随着民族问残酷的斗争,等等.这些创见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史的研究,为民族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益的参照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云南迪庆藏族、丽江纳西族的服饰和居民建筑与云南滇西北特殊的自然环境、宗教、经济等相衬,形成了独特的服饰和建筑风格.在迪庆藏族、丽江纳西族的服饰和居民建筑中蕴藏着藏民族与纳西族人民对生活的希冀,也蕴含着许多的数学文化,值得我们去探析解读它.  相似文献   

8.
《闽台民族史文辨》一书上由陈支平主编的“台海历史文化研究丛书”中的一本。该丛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福建、台湾海峡两岸以及东南沿海地区人文历史的丛书。闽台民族史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具有突出的民族史研究类型学价值。主要由闽而台,再由台而南洋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初期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以梁启超、王桐龄、吕思勉、林惠祥、宋文炳、李济等人为首的学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中国民族史研究,产生了许多成果,使中国民族史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获得了独立的学科地位,成为了有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明确的研究对象和丰富的研究内容的学科,为20世纪后半期的中国民族史学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学术基础并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纳西族尚武精神的历史变迁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尚武精神始终贯穿整个纳西民族历史发展过程;各阶段尚武精神因社会历史时期不同而各有差异;尚武精神从"狭隘"小民族思想走向爱国主义精神境界。建议:整理尚武精神历史资料,促进对本民族尚武精神的了解;挖掘尚武精神内涵,使尚武精神具体化;尚武精神与时俱进等。  相似文献   

11.
丽江纳西族地区,殉情作为一种独特的现象曾一度盛行,在众多文化现象中自成一格。纳西族的殉情受民族文化中多种力量的影响,对此从社会心理、悲剧审美等方面,结合世界自杀文化对丽江纳西族"殉情文化"现象进行解析与反思。  相似文献   

12.
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强调了"历史"和"整体"的观点,为"族别"范式的民族史与民族文化研究带来了新的理念和视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术研究的深入,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愈来愈为人们所认识。但"多元一体"并非是自我封闭的学说,20年来,它一直在接受学术界的检验,并持续地有所深化和发展。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东北民族与疆域研究中心把"多元一体"理论运用到对东北民族的研究上,最近组织部分从事民族学研究的博士生进行了一次学术笔谈,从不同的角度畅谈了他们对"多元一体"理论的体会和见解。这组论文为"多元一体"理论积累了来自东北民族、地域、文化的实证性研究案例,有助于推动这一理论的深入发展。本刊编辑部"民族学"栏目特在本期刊出。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纳西族传统体育现代化历程进行剖析,发现具有以下特点:具有纳西族文化内涵的项目,在体育现代化历程中极具生命力;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多数纳西族传统体育项目成为历史;拯救纳西族传统体育必须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建议:深化纳西族传统体育作为纳西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必须保留体育项目中具有的纳西族文化内涵;让纳西族传统体育逐步走进学校。  相似文献   

14.
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强调了"历史"和"整体"的观点,为"族别"范式的民族史与民族文化研究带来了新的理念和视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术研究的深入,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愈来愈为人们所认识。但"多元一体"并非是自我封闭的学说,20年来,它一直在接受学术界的检验,并持续地有所深化和发展。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东北民族与疆域研究中心把"多元一体"理论运用到对东北民族的研究上,最近组织部分从事民族学研究的博士生进行了一次学术笔谈,从不同的角度畅谈了他们对"多元一体"理论的体会和见解。这组论文为"多元一体"理论积累了来自东北民族、地域、文化的实证性研究案例,有助于推动这一理论的深入发展。本刊编辑部"民族学"栏目特在本期刊出。  相似文献   

15.
淮夷变迁     
淮夷变迁杨东晨淮夷是以淮水流域为中心,包括其以北、以东地区民族的总称。它在创造这一地区灿烂文化中,卓有贡献。探讨其渊源、发展及衰亡,不仅对研究山东、江苏、安徽三省相邻地区的民族史有益,而且对东夷的研究,也是大有益处的。一、淮夷与东夷的关系东夷最早的首...  相似文献   

16.
满族汉化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强调了"历史"和"整体"的观点,为"族别"范式的民族史与民族文化研究带来了新的理念和视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术研究的深入,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愈来愈为人们所认识。但"多元一体"并非是自我封闭的学说,20年来,它一直在接受学术界的检验,并持续地有所深化和发展。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东北民族与疆域研究中心把"多元一体"理论运用到对东北民族的研究上,最近组织部分从事民族学研究的博士生进行了一次学术笔谈,从不同的角度畅谈了他们对"多元一体"理论的体会和见解。这组论文为"多元一体"理论积累了来自东北民族、地域、文化的实证性研究案例,有助于推动这一理论的深入发展。本刊编辑部"民族学"栏目特在本期刊出。  相似文献   

17.
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强调了"历史"和"整体"的观点,为"族别"范式的民族史与民族文化研究带来了新的理念和视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术研究的深入,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愈来愈为人们所认识。但"多元一体"并非是自我封闭的学说,20年来,它一直在接受学术界的检验,并持续地有所深化和发展。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东北民族与疆域研究中心把"多元一体"理论运用到对东北民族的研究上,最近组织部分从事民族学研究的博士生进行了一次学术笔谈,从不同的角度畅谈了他们对"多元一体"理论的体会和见解。这组论文为"多元一体"理论积累了来自东北民族、地域、文化的实证性研究案例,有助于推动这一理论的深入发展。本刊编辑部"民族学"栏目特在本期刊出。  相似文献   

18.
丽江纳西族文化是多民族多宗教的文化.从纳西族的文化发展看,道教的传播和影响与其自身文化的延续有着相互渗透的作用.这种作用在纳西族的生死观、和谐达观的审美姿态和纳西古乐等方面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9.
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强调了"历史"和"整体"的观点,为"族别"范式的民族史与民族文化研究带来了新的理念和视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术研究的深入,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愈来愈为人们所认识。但"多元一体"并非是自我封闭的学说,20年来,它一直在接受学术界的检验,并持续地有所深化和发展。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东北民族与疆域研究中心把"多元一体"理论运用到对东北民族的研究上,最近组织部分从事民族学研究的博士生进行了一次学术笔谈,从不同的角度畅谈了他们对"多元一体"理论的体会和见解。这组论文为"多元一体"理论积累了来自东北民族、地域、文化的实证性研究案例,有助于推动这一理论的深入发展。本刊编辑部"民族学"栏目特在本期刊出。  相似文献   

20.
十 多年前 ,笔者在人类学系将少数民族的研究转入汉民族社区的研究时 ,对相关的文献进行了检索 ,没想到有关汉民族的论著寥寥无几。而《汉民族历史和文化新探》一书是当时最全面探讨汉民族的专著之一。从此作者徐杰舜的名字就刻在了我脑海中。后来 ,又拜读了《中国民族史新编》(1989年 ) ,这是一本将汉民族与其他兄弟民族融于一体论述的著作 ,打破了研究中国民族史不包括汉民族的怪圈 ,填补了学术的空白。正所谓“十年磨一剑” ,1992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汉民族发展史》一书是徐杰舜先生对汉民族研究的总结 ,该书全面、完整地论述了汉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