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观察了野生大豆大、小孢子发生、雌雄配子体发育以及胚和胚乳的发育,其主要结果如下: 1)雄性孢原为表皮下多列细胞。2)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孢子主要为正四面体型,少数为左右对称型。3)成熟的花粉粒为二细胞型。4)花药壁的发育属基本型。花药壁为五层细胞组成,从外向内依次为表皮层、药室内壁、二层中层、绒毡层。5)绒毡层细胞为单核,属分泌型绒毡层。6)单子房、倒弯生胚珠,双珠被、厚珠心,亚表皮下多孢原。7)大孢子四分体为线型排列,少数为“T”型排列。合点端大孢子为功能大孢子。胚囊发育属蓼型。8)大孢子发生较小孢子发生稍晚,但其发育速度较快、后期、雌、雄配子体同步成熟。9)胚的发育为柳叶菜型。10)核型胚乳,初生胚乳核先于合子分裂。11)胚乳发育的中、后期,合点端存在胚乳吸器。12)胚珠的合点部位存在着承珠盘结构。  相似文献   

2.
膜荚黄芪的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膜荚黄芪花药壁的发育属单子叶型,腺质绒毡层,单核。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为四面体型,二细胞花粉;弯生胚珠,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四分体直线排列,合点端第一个大孢子有功能,蓼型胚囊;受精作用属有丝分裂前配子融合类型;核型胚乳,具胚乳吸器。胚的发育为柳叶菜型,具发达的胚柄。  相似文献   

3.
本文描述了半野生大豆(Glycine gracilis)胚胎学的发育过程,结果如下: 1.花粉发育起源于多孢原。2.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型为同时型,四分体呈四面体排列。3.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4.花药壁的发育属基本型,药壁由5层细胞组成,即:表皮、药室内壁、中层、绒毡层。5.胚珠为单心皮、厚珠心、双珠被、弯生。6.胚囊发育属于蓼型,受精前,二极核融合为次生核,受精过程属有丝分裂前配子融合类型。7.合子第一次分裂为横分裂,胚的发育属柳叶菜型。8.胚乳为核型胚乳。胚囊合点端胚乳保持游离核状态,成为胚乳舍点吸器。9.胚柄存留时间较长,发育至双子叶胚后期。  相似文献   

4.
大豆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大豆(Glycine max L. Merrill)“黑农26号”的胚胎学进行了观察,主要结论是:1.雄性的孢原为表皮下列多细胞;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多数为四面体形四分体,少数为两侧对称形四分体;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型,表面具三个萌发孔;花药壁发育为基本型,绒毡层为分泌型,其细胞始终保持单核。2.单室子房,2—4个胚珠,弯生,厚珠心;亚表皮下分化出多个大孢子孢原细胞;大孢子四分体多数为直线形排列,少数为“T”字形排列;蓼型胚囊。3.胚的发育为柳叶菜型;核型胚乳;胚柄在胚发育的主要阶段长期存在;合点端存在胚乳吸器。  相似文献   

5.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常规石蜡制片方法,对黄苓(Scutellaria baicalensisGeorgi)的胚胎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其主要结果如下:1,雄蕊—4,2强。前对花药较长,是四个小孢子囊;后对花药较短,具两个小孢子囊。幼嫩花药横切可见,表皮下具一个或多个孢原。花药壁由四层细胞组成,由外向内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绒毡层,其发育方式为双子叶型。绒毡层细胞部分来源于初生壁细胞,部分来源于药隔的基本组织。绒毡层细胞最初为单核,后分裂为双核。分泌型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是由次生造孢细胞分裂后发育而来的。其减数分裂中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的排列主要为四面体型,也有交叉型。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2,子房二心皮、四室、每室一个胚珠,中轴胎座,单珠被,薄珠心,倒生型胚珠。孢原细胞一个,孢原细胞直接发育形成大胞子母细胞,后者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线形排列的四个大孢子中,有功能的大胞子的数目及其位置不确定。胚囊发育为蓼型。助细胞具钩状器结构。极核在受精前融合为次生核。反助细胞在受精前开始退化。3,胚发育属柳叶菜型。其发育历经原胚期、心形胚期、鱼雷胚期至成熟胚期。胚柄在球胚早期达到最高度发育,鱼雷胚晚期开始退化。胚柄很长,球胚早期,胚柄已将胚经狭窄的胚囊中部推入到宽大的合点区。胚乳发育为细胞型。  相似文献   

6.
用PAS反应对辣椒花药发育过程中淀粉粒分布的特征进行研究.在造孢细胞时期,仅药隔薄壁细胞开始积累少量的淀粉粒.在小孢子母细胞时期,药隔薄壁细胞、表皮和药室内壁细胞中积累了少量淀粉粒,小孢子母细胞、绒毡层细胞和中层细胞中没有淀粉粒.在减数分裂时期,药隔薄壁细胞中积累的淀粉粒明显增多,绒毡层细胞中仍然没有淀粉粒.减数分裂后,药隔薄壁细胞中积累了许多细小的淀粉粒,绒毡层细胞液泡化、体积明显增大和细胞中没有淀粉粒;在小孢子时期,药隔薄壁细胞中淀粉粒体积增大,绒毡层细胞明显退化;在二胞花粉时期,随着花粉大液泡的消失花粉中出现淀粉粒;花粉成熟时,其细胞质中积累了丰富的淀粉粒.  相似文献   

7.
利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对甜菜无融合生殖单体附加系M14品系(Beta vulgaris L.)小孢子发生、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孢子为四面体形.2.单核小孢子经两次有丝分裂,产生营养细胞和两个精子,成熟的花粉粒为三细胞型.单核小孢子第一次有丝分裂后,80%的花粉败育,可育花粉只有20%.3.花药壁由五至六层结构组成,表皮,药室内壁,2至3层中层,绒毡层为分泌型.4.同一朵花中,在前期,雄蕊的发育早于雌蕊的发育,在后期,当花粉成熟时,雌配子体也达到成熟.提供了花蕾的大小与雌、雄蕊发育的相关数据。  相似文献   

8.
对早开堇菜(Viola prionantha Bunge)大孢子的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的观察结果显示,早开堇菜子房1室,3心皮;心皮腹面壁上着生多数胚珠,胚珠为倒生型;侧膜胎座;大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线状大孢子四分体,合点端的大孢子或第一大孢子具功能.胚囊发育属蓼型.  相似文献   

9.
对银边吊兰小孢子发生及花粉发育的细胞学变化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小孢子4分体以线型排列为主,花粉第一次有丝分裂前细胞质定向集中,生殖细胞定向移动,游离在培养细胞质内后,细胞壁消失。  相似文献   

10.
昼/夜24℃/22℃的的温度处理下,小孢子发育正常。29℃/26℃的温度处理下,部分减数分裂出现异常,民子败育主要发生在单核期,开花时镜检为典败。日均温在30℃以上高温条件下,小孢子母细胞发育到中、晚期出现败育、开花时镜检为无花粉型败育,结果表明,小孢子发育的不同时期对温度的敏感性不同,其中减数分裂期对温度最敏感。  相似文献   

11.
甘兰型油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花粉败育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兰型油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花粉败育发生在四分体至单核花粉粒阶段。引起花粉败育的原因是绒毡层细胞的异常活动,如细胞过度肥大以及推迟解体。花粉败育的过程从四分体开始,细胞质内液泡逐渐增大,接着细胞器解体,细胞核解体。最后原生质体消失,仅留下残存的花粉壁。  相似文献   

12.
应用脱色苯胺兰诱导荧光法观察了蒙古黄芪大孢子发生期间细胞壁胼胝质的变化。结果如下:1.大孢子母细胞在二分体形成前,二直未见有胼胝质。2.二分体时期,只二分孢子的横壁中存在胼胝质。3.四分孢子间的横壁存在胼胝质。功能大孢子缺少胼胝质,退化的大孢子细胞壁积累大量胼胝质。4.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期间,侧壁一直缺少胼胝质。  相似文献   

13.
萱草花粉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传统的细胞学方法,对萱草的花粉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花粉粒的发育过程和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相似,小孢子核从中央位置移于一端后,花粉开始第一次有丝分裂,形成生殖细胞和营养细胞,生殖细胞游离在营养细胞质内后壁消失,成熟花粉属于二胞型。  相似文献   

14.
Brassica napus的花粉粒,在不同发育时期超微结构的特征如下:1)单胞花粉粒有一个球形的细胞核和明显的核仁,细胞质内出现液泡,缺少典型的淀粉粒。2)双胞花粉粒的营养核多为球形。生殖细胞纺锤形,无细胞壁,细胞核比例大,细胞质呈薄层,细胞器少。3)三胞花粉粒有一个裂片状的营养核和两个纺锤形的精细胞,精细胞无壁,以两层质膜与营养细胞的细胞质相隔。每个精细胞的一端有多条索状、弯曲的原生质外突。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光学显微镜对东北黄芪双受精作用以及胚与胚乳的发育进行了细胞形态学观察。东北黄芪的成熟花粉是二细胞型的;珠孔端受精,受精作用属于有丝分裂前配子融合类型。胚的发育类型属于柳叶菜型;核型胚乳,胚乳核分裂速度快于胚细胞的分裂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