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河豚与河鲀是两类不同的动物,这在科学分类上已有明确定论。河豚指哺乳动物纲鲸目河豚总科河豚科(淡水豚科)动物,如白鳍豚、扬子江豚等;营淡水生活;其中的白鳍豚是国家保护动物,不允许捕杀,更不存在加工利用问题;脏器无毒,不存在毒索之忧。河鲀指硬骨鱼纲纯形目纯总科鲀科鱼类(也有少数认为指鲀形目),生活于近海及河流入海口;有些种(如东方鲀属等)的脏器有毒,称河鲀毒素,可作医药之用,加之肉质鲜美,故有加工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由于读音相同,"豚"和"鲀"长久以来在使用上存在着混乱,特别在指称日常食用鲀类的用法上很不一致.本文在分析"豚"和"鲀"字义差别的基础上,从动物分类学的角度分析认为"河豚"作为鲀类的俗称易与哺乳动物中一些种类相混淆;同时,鲀类中仅有少数种类可以进入淡水产卵,多数种类营海水生活,使用"河鲀"一词指代鲀类亦不恰当.  相似文献   

3.
由于读音相同,“豚”和“鲀”长久以来在使用上存在着混乱,特别在指称日常食用纯类的用法上很不一致。本文在分析“豚”和“鲀”字义差别的基础上,从动物分类学的角度分析认为:“河豚”作为纯类的俗称易与哺乳动物中一些种类相混淆;同时,鲀类中仅有少数种类可以进入淡水产卵,多数种类营海水生活,使用“河鲀”一词指代鲀类亦不恰当。  相似文献   

4.
淡水石斑鱼(Cichlasoma managuense)是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的慈鲷科鱼类,其体型体色优美,最早是作为观赏鱼引进到国内,俗称“花老虎”;而后,因其具有耐低氧、抗病力强、肉质鲜美等特点,被作为食用鱼进行推广养殖。但由于淡水石斑鱼繁殖能力强,在养殖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繁殖过剩、密度过大、生长速度较慢、个体过小且大小不均等不利情况,严重影响了养殖效益。 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水产研究中心团队,针对淡水石斑鱼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亲鱼强化培育、水泥池育苗技术、鱼苗雄性化诱导技术、网箱健康养殖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5.
Lacerta vivipara Jacquin 是爬行纲动物中的一种,隶属于有鳞目、蜥蜴亚目、蜥蜴科、蜥蜴属.但其中文名在不同的动物志或文献资料中却往往不统一,常常造成读者理解上的错误.在季达明等编写的<辽宁动物志>(1987)和赵尔宓等编写的<中国动物志>(1999)中Lacerta vivipara Jacquin中文名为"胎生蜥蜴";但在赵肯堂等编写的<内蒙古动物志>(2001)中,其中文名为"胎生蜥".在公开发表的文章中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如<胎生蜥蜴在我国的分布、形态及生活习性的观察>(1983,方俊九等)一文中,"胎生蜥蜴"一词则是指"Lacerta vivipara Jacquin",也就是说是一个种名;而在<中国的胎生蜥蜴>(1985,赵肯堂)一文中,"胎生蜥蜴"是指所有行卵胎生的蜥蜴的一个总称,并非是Lacerta vivipara Jacquin.此外,还有许多资料中存在这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科学家们近日在匈牙利发现了一种距今已有8400万年历史的淡水怪兽化石。这种新发现的生物虽然不是很像传说中的尼斯湖水怪,但已经很接近了。它属于一类古老的水生爬行动物——沧龙类,外形介于鳄鱼和鲸鱼之间。沧龙类没有像蛇颈龙那么细长的脖子,后者正是许多尼斯湖水怪形象的来源。科学家认为,这种被命名为Pannoniasaurus的动物可能一生都在淡水里生活,这在沧龙科中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青海的应对之策不仅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也关系着国家生态安全。地处“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省,被誉为“中华水塔”,是我国重要的淡水供给地,每年为18个省(区、市)和5个周边国家提供近600亿立方米的优质淡水,是数亿人的生命之源。然而气候变化影响下,近年来,  相似文献   

8.
口蹄疫 (foot and mouthdisease ,FMD)是一种主要侵犯偶蹄动物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有这种病的动物 ,首先出现发热 ,继之在口和蹄部发生囊泡与糜烂。这种病比其他动物性疾病更具传染性 ,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 ,传染很快。这种病主要侵犯家畜 ,包括牛、羊、猪等。野生和家养的偶蹄动物和鹿、象、豪猪和大鼠也是易感动物。目前发现引起口蹄疫的病毒有 7种类型 ,产生相似症状 ,仅仅在实验室能够将其区分。口蹄疫具有高度传染性 ,可以通过与感染动物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 ,或通过被感染动物污染的饲料传播。病毒大量存在于囊…  相似文献   

9.
远去的犀牛     
<正>从已有的证据看,除了貘科,马科和犀科都曾在青藏地区生存过。其中犀科动物的种类最多样,存在的时间也最长。从地质时代由新到老,分别有披毛犀、独角犀、大唇犀和近无角犀。反刍动物是哺乳动物演化史上非常成功的类群——凭借着复杂的消化系统和强大的吸收能力,它们成功逆袭,最终代替了新生代早期风光无限的奇蹄动物。这种此消彼长的背后,是气候环境变化这只看不见的推手,它改变了地表的植被类型,悄然决定了这两类动物的命运。而经历了从热带低地到高寒冰缘的青藏高原,这种演替显得更加彻底。  相似文献   

10.
现存的一些动物看起来与它们远古祖先别无二致,这些“活化石”在数百万年的时间里是否一直没有变化?例如,难得一见的欧氏尖吻鲛鲨鱼,其因其非常奇特的外观——粉红色的躯体以及头部前面突起的长而扁平的尖吻,而被人们当中新闻来报道.不过,欧氏尖吻鲛让人更感兴趣的是它们特殊的演化史.作为尖吻鲛科唯一物种的它们,在长达1.25亿年的历史中几乎没有变化,似乎意味着它们的演化完全停滞了,因此,欧氏尖吻鲛可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1.
正爬行动物是强大力量的象征,又饱含着种种神秘的色彩,也许正因为这矛盾的统一,才让我们的祖先塑造出了"龙"的传统形象。·图书简介:DK爬行动物探秘·作者:英国DK出版公司·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定价:45.00元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象征祥瑞和皇权。传说中的龙能走、能飞、能游泳,它到底是一种什么动物呢?世界上迄今为止没有发现真实存在的"龙",这种大气磅礴的动物只  相似文献   

12.
<正>味道鲜美的长江鲥鱼与刀鱼、河豚合称"长江三鲜",然而近30年却一直不见其踪迹,专家称鲥鱼已经功能性消失。日前,记者花费近1个月的时间,沿长江而上,在该种鱼类曾经出没的江西、湖北和湖南等地寻找长江鲥鱼的踪影。然而,辗转多地,记者除了在博物馆中看到了鲥鱼的标本,再无所获,长江鲥鱼仿佛成为神话。作为洄游性鱼类的鲥鱼,每年4到5月份都会准时地按照固定的路线从海里洄游到江中产卵。在中国,鲥鱼大部分是从东海洄游到长江产卵。每年端午节前  相似文献   

13.
可怜的指狐猴,在全球最丑动物排行榜上,是上榜频率最高的动物之一.不幸的是,它现在也是地球上濒临灭绝的动物,也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要和指狐猴说再见了.这种产于马达加斯加岛的动物不太可能赢得任何选美大赛,但它非常珍贵,而且因为很多原因正变得越来越稀少.尽管1000年前似乎有过"宗亲",但它现在是指狐猴科唯一的成员.  相似文献   

14.
正成千上万头患病猪被扑杀,身穿白色防护服的检疫人员夜以继日奋斗在疫病防控第一线,不要吃猪肉等流言也在四处传播……人们不禁在问:非洲猪瘟到底是什么?它的可怕之处在哪儿?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虽然不感染人(FAO的说法是"只有猪科动物易感。人对非洲猪瘟不易感"),对人的生命安全没有直接威胁,但它却是一种可能对中国的养猪业、乃至中国人的整体饮食结构,产生巨大负面影响的  相似文献   

15.
正短短一会儿工夫,漫天飞舞的风雪遮盖了站区所有建筑物、车辆,一眼望出去是一片白色的世界。来之不易的淡水虽然地球上的淡水72%存在于南极,但基本上是以冰的形式存在的,因此淡水在南极还是极其宝贵的。在南极中山站,站区有一个淡水湖——莫愁湖,主要是用来做发电机冷却水和日常生活用水的,因稍有污染并捎带咸味,所以不能做饮用水使用。为啥莫愁湖的水冬天还能使用,难道它不结冰吗?其实,莫愁湖的水冬天一定会结冰的,  相似文献   

16.
在淡水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利用太阳能进行海水(或苦咸水)淡化,已愈来愈受到重视,太阳能淡化海水的优势在于,不消耗常规能源,不产生二次污染,运行费用最省,所得淡水纯度高等.  相似文献   

17.
《科学大观园》2022,(5):42-45
树袋鼠 树袋鼠是生活在树上的袋鼠科动物,主要分布在新几内亚北部及西部的森林.它们不像普通袋鼠那样擅长奔跑,但却非常善于爬树,灵巧程度甚至要超过很多灵长类动物.树袋鼠现已知约有12种,毛色及大小有显著不同.与绝大多数有袋动物一样,雌性树袋鼠有个大大的育儿袋,树袋鼠幼仔在妈妈子宫里发育大概44天后以胚胎状态出生,之后在育儿...  相似文献   

18.
<正>自然界是否存在真正“免费的午餐”呢?答案是否定的。当森林缺乏氮的时候(营养不良),获取氮是生物本能的反应。但是,当森林里面的氮已经很丰富的时候(营养过剩),就会适得其反。人体需要不断地补充营养物质,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同样也需要不断地补充营养。与人类相似,在森林这个大家庭中,植物和动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很多,比如氮、磷、钾、钙、钠、镁、铁等。其中,氮是最基础并且非常重要的一种元素。这是因为没有氮就没有蛋白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相似文献   

19.
发表于《科学进展》的一项新研究显示,暴露在淡水或盐水中数周的微塑料颗粒更易被实验室小鼠的细胞吸收,这表明环境中的微塑料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容易进入细胞. 关于摄入微塑料对动物的潜在影响,研究人员通常使用清洁或"原始"的微塑料颗粒.然而,这些粒子并不能完全等同于自然界中存在的微塑料,因为自然界中的微塑料颗粒会被环境中的其他...  相似文献   

20.
在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和口译工作中 ,偶尔发现一些汉译不妥或者完全译错了的英语词汇 ,如eagle即是一例。“动物名称在科技术语中为数不少 ,在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也同样不少。”[1] eagle作为动物名称在文学作品中使用的频率远比在科技术语中出现的频率高 ,因此造成的误译也更多。大学英语词汇表 1~ 4级词汇中列有eagle一词 ,其译义为“鹰”[2 ] 。当给学生指出此乃误译时 ,一些学生便查阅他们随身携带的各种词典 ,包括《朗文英汉双解活用词典》 ,给出的译义皆为“鹰” ;有的年轻同行试笔的译文在投稿前请笔者过目 ,我便将译文中的“鹰”(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