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20年2月,一场历史罕见的蝗虫灾害席卷东非和亚欧大陆。蝗灾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呢?2020年2月17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报告:西非、东非和南亚20多个国家已经受到蝗灾影响,索马里、巴基斯坦等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以应对蝗虫灾害。蝗灾使作物生产、粮食安全和数以百万计人的生计受到严重影响。造成这次蝗灾的蝗虫数量犹如天文数字,有4000亿只沙漠蝗虫已经飞过红海到达伊朗、巴基斯坦、印度等西亚、南亚国家。蝗虫属于直翅目蝗科,根据对化石(华希博物馆馆藏化石)的分析,蝗虫至少在1.65亿年以前就  相似文献   

2.
通过20%氯氰辛乳油防治蝗虫试验,明确了它对蝗虫的防治效果,以达到替代高毒农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巨型动物     
巨型水母:最近,科学家发现,海洋里最大的动物是水母而不是蓝鲸。他们发现有的水母有半个足球场大,面这样大的蓝鲸未发现过。巨型蝗虫:在新西兰的巴里·谷斯,有位农民在玉米田里发现一只长1.22米,重达10公斤的巨型蝗虫(蚱蜢)。他初见时不知所措,当其镇静一会后,从家里拿来鸟枪才射杀了这只巨型蝗虫。像这样大的蝗虫,从来  相似文献   

4.
张武云 《科学之友》2007,(2):150-151
通过20%氯氰辛乳油防治蝗虫试验,明确了它对蝗虫的防治效果,以达到替代高毒农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鸭子吃蝗虫,自然天性,丰年没有人特别重视.如今闹了蝗灾,聪明人想到了鸭子,来了一次鸭子大规模西征,将鸭子的自然天性发挥到极致,不仅降低了蝗灾的损失,保护了自然生态,而且也成了致富的门路. 去年5月前,新疆北部第三次发生了特大蝗灾,而且也成了致富的门路.蝗灾的总面积为200万公顷.在塔城和阿勒泰地区的重灾区,蝗虫密度已达到每平方米上万只.  相似文献   

6.
目击内蒙古草原蝗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SARS刚过,一场历史上罕见的大面积蝗虫灾害又席卷了我国包括内蒙古、新疆、西藏和甘肃等13个省市自治区在内的草原地区。在内蒙古,肆虐的蝗虫毁灭了7000多万亩刚刚恢复的草原,以及京津风沙治理屏障……小小蝗虫,为何如此猖獗?让我们来听听几位专家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卢松明  郭策  戴振东 《科学通报》2012,(26):2463-2468
基于蝗虫脚掌有利于稳定附着的主要几何形态和材料特性,设计了一种新型具花瓣型结构的机器人仿生脚掌结构,并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其进行了接触力学和抓地性能分析.同时,利用快速成型法制备了机器人仿生脚掌试样,对其进行摩擦性能实验,以验证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脚掌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仿蝗虫脚的机器人脚掌结构具有优良的地面抓附能力.在保证机器人脚一定承载能力的条件下,花瓣数目越少,机器人脚掌的抓地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8.
沙漠蝗虫的习性突变--蝗灾发生的秘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漠蝗虫是学名为Schistocerca gregaria的昆虫,外表颜色单一,性格迟钝.羞怯.常常停留在一处一动不动.碰到别的蝗虫趋向躲避.夜间飞行.不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然而同样也是学名为Schistocerca gregaria的沙漠蝗虫.外表具有显眼的黄、黑间色(或在尚未完全成熟时呈粉红色),在大白天,  相似文献   

9.
2003年4月底5月初,新疆木垒县发生严重的蝗虫灾情,受灾面积达90万亩,最严重的地区,1平方米蝗虫数量竟然达到1500头到2000头之多,一脚踩下去就能踩死二三十只。照此下去,要不了几天,无论是农作物还是牧草、野生植物,都难逃被吃成光杆的厄运。可就在这紧急时刻,一群又一群的喜食蝗虫的候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治蝗问题上与“天命论”的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驥春 《科学通报》1974,19(10):437-437
蝗虫是农业上的一大害虫,它为害玉米、小麦、水稻、高粱、谷子等多种作物。蝗虫的滋生漫延,成为我国历代农业上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远在两千六百多年前,我国就已经有关于蝗虫成灾的记载了。据不完全统计,两千多年来,历史上曾发生过八百多次蝗灾,每次蝗灾都毁灭大面积的庄稼,给广大劳动人民造成极大的灾难。  相似文献   

11.
马世骏 《科学通报》1965,10(12):1072-1072
飞蝗具有异地迁飞、集中和选择产卵地的习性,对于此种虫害的根除问题,显然不能单独依靠治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蝗虫工作组在总结蝗虫猖獗规律与各地农、林、水利等建设的关系后,于1954年提出了“改”、“治”结合的根除蝗害理论。“改”是因地制宜改造蝗区的自然面貌,以消灭适合蝗虫发生繁殖的环境条件;“治”是在蝗虫发生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及时扑灭,以防止为害。根据上述理论,于1954年拟订了根治洪泽湖与微山湖的蝗灾方案,1958—1959年在山东省  相似文献   

12.
最新研究发现,一种重要的脑部神经传导物质——血清素水平的激增,可能正是北非及中东等干燥地区沙漠蝗虫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在孤寂状态下,沙漠蝗虫一般呈绿色;而在社交聚集状态下,它们则变成暗色。科学  相似文献   

13.
《科学通报》1965,10(11):1032-1032
全国水稻病害及螟虫学术会议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于1965年9月20—28日在长沙举行了全国水稻病害及蝗虫学术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我国水稻产区13个省、市、自治区研究水稻病虫害的专家、教授、技术人员共60多人。会议认为,消灭越冬蝗虫主要是要处理好绿肥作物留种田和冬小麦田的稻根。根据各地经验,把稻田翻耕后再种绿肥作物,把绿肥作物留种田安排在旱地里或虫源较少的稻田里,并且拔毁稻根,是消灭越冬蝗虫的有效办法。安徽、湖南、湖北、江西等地经验还证明,绿肥作物紫云英青荚期一般是越冬蝗虫大量化蛹时期,这时浸水淹没禾蔸2—5天,杀螺效率也很高,这样办,对紫云英生长和种子产量也没有影响。对冬小麦田实行精耕细作,既  相似文献   

14.
<正>蝗虫危害人类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人们就已对蝗灾进行了详细记载。不少科学家更是将水灾、旱灾和蝗灾并称为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三大自然灾害。美国作家劳拉·英格尔斯·怀德(Laura Ingalls Wilder)在《倾巢出动》一书中,曾这样描述她在自家农场目睹的蝗灾景象:"这天炎热无风,一大片遮天蔽日的蝗群扑面而来,每一只蝗虫都闪着亮光。有的蝗虫落在地上的声音就像下冰雹一样,紧接着就是不绝于耳的咀嚼声,好似千万把剪刀在剪东西一样。农场的青草、小麦和燕麦被一扫而光;甜菜、豆角和土豆被吃得干干净净;柳树和李树也被拦腰咬断……目光所及,很快便看不见一丁点绿色了。"  相似文献   

15.
你知道吗?蝗虫其实是一种触角较短的蚱蜢,属于直翅目、蝗亚目昆虫。这种蚱蜢在其蚱蜢阶段,以独居的形式存在,外形和行为与其他种群的蚱蜢类似;而在某个时期,它们的生理及行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体形和大小明显变化,体色也发生较大变化,飞行距离增长。于是,它们就变成蝗虫了。  相似文献   

16.
《大自然探索》2009,(7):8-8
最新研究发现,一种重要的脑部神经传导物质一血清素水平的激增,可能正是北非及中东等干燥地区沙漠蝗虫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天敌昆虫分为捕食性和寄生性两大类,捕食性天敌昆虫的捕食策略很奇妙. 捕食性天敌昆虫的成虫和幼虫均能捕食蝇类、蛾类、蝉类、蚜虫类、蝶类、蝗虫类、红蜘蛛等多种农作物害虫.天敌昆虫能成功地捕食猎物,除了它极强的耐心外,更重要的是依靠它的口器、捕捉足以及自身的拟态.  相似文献   

18.
漫天飞舞的洛基山蝗虫大军横扫整个北美洲.这景象着实令人望而生畏。一望无际的昆虫群落铺天盖地而来.使大片的庄稼毁于顷刻之间——  相似文献   

19.
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一种新的超强蜘蛛丝,它的强度甚至超过了很多合金,尽管其主要成分仅仅是在某些蛋白质中掺入了极少量的金属.这是科学家在研究昆虫时得到的灵感,他们发现蝗虫和蚂蚁的咽部都含有较高的锌元素,这使得它们的身体特别坚硬,于是科学家试着在生物材料中添加一些金属,果然得到比天然蜘蛛丝要强许多倍的人造蜘蛛丝.  相似文献   

20.
1998年12月,北京顺义潮白河畔飞来了11只大鸟,个个1米多高,长长的脖子,黑色长而宽大的嘴,细长而暗红的腿,浑身洁白而翅膀大部分呈黑色。它们在浅水中觅食,在朔风中战栗。经专家鉴定,它们是国家一类保护鸟类,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和《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大型涉禽——东方白鹳。 鹳与鹤都是大型涉禽,但分类上属于不同的“目”,鹳形目鸟类包括鹭、鹮和鹳,均是在水泽觅食而营巢树上,鹳科鸟类共17种,国内常见的只有白鹳和黑鹳。 白鹳是一种性情安祥而机警的鸟,欧洲白鹳(嘴为红色)专门在人类的建筑物上筑巢,并受到人们的喜爱,谁家来了白鹳就被视为“福到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史料记载:“1849年6月,俄罗斯基辅芝吉林地区出现蝗虫,鹳群以稠密的行列包围了布满蝗虫的农田,到7月,所有蝗虫便被消灭。”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