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Cu在非晶合金Fe—Zr—B结晶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场离子显微镜-原子探针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Cu在非晶合金Fe-7Zr-3B-1Cu初晶转变过程中的行为,结果表明,结晶前有富Cu的原子团簇形成,结晶过程中富Cu的原子团簇为α-Fe相提供形核位置,有效提高了α-Fe的形核密度。  相似文献   

2.
马氏体相变的形核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原位拉伸实验观察Fe-NiV-C合金中α马氏体的形核过程,并利用原位冷却跟踪实验证实所观察到的特殊的位错组态是马氏体核胚,在相变过程中,一个核胚转变为一个小叶片,一群平行的叶片组成一个大马氏体片。马氏体相变过程是往复切变过程,相邻核胚往往以相反的方向切变,采用约化胞方法确定观察到的马氏体核胚的晶体结构为面心正交,采用马氏体形核机制解释了马氏体核胚晶体结构。晶体学分析证实了所提出的  相似文献   

3.
合金凝固列状晶/等轴晶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考虑合金组元局部线性叠加的基础上, 结合计算相图, 对多元合金凝固枝晶列状/等轴生长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通过考虑枝晶生长界面前沿的形核生长及竞争, 发展了一个适用于多元合金凝固列状晶/等轴晶转变的理论模型, 其与实验结果能很好的吻合.  相似文献   

4.
采用DeePMD计算方法和落管快速凝固实验技术,研究了液态Ti41.5Cu37.5Ni7.5Hf5Sn5Zr2.5Si合金的非晶凝固机制.分子动力学计算结果显示,液态合金原子的总第一近邻配位数随系统温度的降低而增加,而Ti原子的第一近邻原子数则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少.同时,随着系统温度的降低,液态合金中二十面体和类二十面体团簇的数量显著增多,但中心Ti原子的比例却发生了衰减.在非晶凝固过程中, Ti原子表现出与大尺寸原子的弱亲和性和对二十面体团簇的弱构建性.在自由落体实验中,合金液滴所能达到的过冷度随液滴直径的减小而增大,其凝固组织主要由少量的富Cu相、极细的非规则(Ti2Cu+TiCu)共晶和非晶相组成.当合金液滴直径减小至566μm时,合金凝固组织中开始出现非晶相,相应的临界过冷度?TC为312 K (0.27TL).非晶相体积分数随着液滴尺寸的减小而增大.如果合金液滴直径小于317μm,晶体相的形核与生长被完...  相似文献   

5.
利用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高分辨电镜(HREM)对Zr60Al15Ni25块体非晶合金在室温轧制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 实验发现XRD衍射峰的半高宽FWHM和DSC曲线上的晶化放热焓ΔH的值在较小变形度ε(约为20%)的情况下小于铸态值; 当e 增大到一定值(大于30%)后, FWHM和ΔH的值又大于铸态值; 当ε进一步增大到约85%时, FWHM和ΔH的值又大幅减小. 实验结果表明, 在轧制过程中合金原子的组态发生了有序化和无序化之间的可逆转变. HREM图像进一步证实了这种可逆相变. Zr60Al15Ni25块体非晶合金在轧制变形过程中出现的可逆相变是扩散控制的有序化和剪切应力诱导的无序化两个相反过程之间竞争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研究了聚丙烯腈原丝和预氧丝横截面超薄切片的微观组织,揭示了预氧化过程中原丝组织结构的演变机理。结果表明,晶区的非晶化转变是原丝在预氧化过程中组织结构演变的主要形式;而晶面间距的逐渐变宽则是导致非晶化转变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7.
Mg和Ag元素对二元Al-Cu合金时效析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旼  肖代红 《中国科学(E辑)》2006,36(11):1283-1290
研究了微量Mg和Ag元素对二元Al-Cu合金时效析出的影响. 研究表明, 单独加入Mg或Ag元素没有显著地改变合金的时效析出相, 但影响了析出相的形核速率和生长速率. 然而, 当Mg及Ag元素共存于二元Al-Cu合金时, Mg和Ag元素相互吸引强烈, 在Al基体{111}面形成原子簇. 这种原子簇促进了Cu原子沿基体(111)面的偏聚与非均匀形核, 降低了给基体带来的晶格畸变能, 从而使得Mg原子簇成为Ω相的优先形核区域, 抑制了θ′相的形核.  相似文献   

8.
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冷却速度对银最终构型的影响规律.通过分析银的径向分布函数、HA键对和最大晶体团簇中的原子数,确定出了银凝固后形成非晶的冷却速度.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周期性边界条件下银在凝固过程中亚临界晶核和晶体团簇的平衡结构.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冷却速度范围内,银熔体凝固后得到的组织是晶体团簇与非晶的混合体,最大晶体团簇尺寸随冷速的增加而减小,当冷速达到一个临界值时,晶体团簇完全消失.银熔体在凝固过程中的晶体团簇及结晶后的晶体是由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构成的层状偏聚结构.该层状偏聚结构起源于熔体中的晶胚,在形核阶段就已经生成,并非在生长阶段才开始产生.  相似文献   

9.
钢的氢致沿晶断理解理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氢通过应力诱导扩散富集在晶界降低沿晶裂纹形核表面能;与此同时通过氢促进局部塑性变形使应变局部化,从而降低塑性变形动。  相似文献   

10.
注意到非晶转变实际上是在严重的非平衡凝固条件下发生的一种物理现象,运用非线性理论分析了快速凝固条件下的非晶转变的动力学过程,并建立了非晶转变的分支理论模型,结果表明:由于冷却条件严重的非平衡性及凝固速度与凝固温度之间的非线性耦合,在快速凝固条件下,凝固纱可产生多定态现象,而这种多定态现象可以被理解为非晶转变,该交好地解释发生非晶转变时的实验特点,并能预测金属及合金形成非晶的临界冷却速度及非晶转变点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熔体快淬工艺及添加元素Ti对Sm—Fe合金相的形成及结构的影响,成功制备了Sm3(Fe,Ti)29Nx/α-Fe双相纳米耦合永磁材料.研究发现,快淬薄带由Sm3(Fe,Ti)29和α-Fe两相组成,晶化前在纳米晶周围存在部分非晶相,晶化后的晶粒间晶界平直光滑、且晶粒间结合紧密没有界面相,为晶粒间直接接触耦合.对甩带后的样品采用750℃保温10min的晶化退火得到的颗粒比较细小且均匀.氮化磁粉磁滞回线的第二象限没有出现明显的台阶,表现为单相永磁材料的特点,说明硬磁相Sm3(Fe,Ti)29M与软磁相α-Fe晶粒之间的交换耦合作用已形成.  相似文献   

12.
FAD非晶金刚石薄膜的场电子限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真空磁过滤弧沉积技术制备得到了无氢的非晶碳膜。由于非晶碳膜中数量极高的四面体键的存在,这种非晶碳膜也可被称作非晶金刚石薄膜。报道了这种非晶金刚石膜的场电子发射特性,并对其能带结构和发射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阈值电场为15V/μm的情况下,测得的场发射电流超过了20μA,薄膜的电子发射行为符合Fowler-Nordheim场发射理论,非晶金刚石膜是有负电子亲合势和较小的有效功函数,如此  相似文献   

13.
在Al基非晶合金中,Al-Ni系的非晶形成能力(GFA)相比其他系列较佳,但是目前对Al—Ni二元合金系的原子排列、玻璃转变和堆垛密度与成分之间的内在联系,至今还未形成系统的认识.本文利用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AIMD)模拟方法对AlxNi100-x(x=80,83,85,86,87,90)二元非晶合金的原子堆垛结构和密度进行了研究.双体分布函数和Voronoi多面体分析表明,在该非晶合金系中存在明显的拓扑和化学短程有序,拓扑短程序主要是由以Al原子为中心的类似二十面体结构和以Ni原子为中心的三棱体覆盖三个半八面体(TTP)结构组成.在该合金系非晶中A-与Ni原子间存在强烈的化学交互作用,Al—Ni原子对键长小于原子半径和,化学有序随着Ni含量的增加呈现增加的趋势.AIMD计算结果表明,当x=85时,合金的堆垛密度出现了峰值,偏离了直线规律.综合结构特征和密度特征,从理论上推断,当Al含量为84%~86%时,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较好,可以推广至多元合金体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熔体快淬工艺及添加元素Ti对Sm-Fe合金相的形成及结构的影响,成功制备了Sm3(Fe,Ti)29Nx/α-Fe双相纳米耦合永磁材料。研究发现,快淬薄带由Sm3(Fe,Ti)29和α-Fe两相组成,晶化前在纳米晶周围存在部分非晶相,晶化后的晶粒间晶界平直光滑、且晶粒间结合紧密没有界面相,为晶粒间直接接触耦合。对甩带后的样品采用750℃保温10min的晶化退火得到的颗粒比较细小且均匀。氮化磁粉磁滞回线的第二象限没有出现明显的台阶,表现为单相永磁材料的特点,说明硬磁相Sm3(Fe,Ti)29Nx与软磁相a-Fe晶粒之间的交换耦合作用已形成。  相似文献   

15.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Fe-Ni-Mn和Cu-Zn-Al合金贝氏体形貌和亚结构。证实贝氏体相变单元的存在。贝氏体通过相变单元的应力应变诱发形核伸长,通过沿缺陷面方向的扩展实现增厚。贝氏体相变单元的横向尺寸差和贝氏体沿缺陷面的滑移,错动形成了贝氏体/奥氏体相界面台阶,台阶阶面与缺陷面对应,难以进行侧向迁移。  相似文献   

16.
Fe-Mn-Si合金γ→ε马氏体相变Ms的热力学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借助于3种成分Fe-Mn-Si2合金层错几纺的X射线测量,计算了层错几率与合金成分Fe-Mn-Si三元系的层错几率的倒数1/Psf-一个表达式。结合层错形核的热力学模型,经回归得Fe-Mn-Si合金γ(f.c.c)→δ(h.c.p)马氏体相变的临界相变驱动力和层错几率的关系为ΔGC=67.487+0.1775/Psf(J/mol),显示临界相变驱动力与层错几率存在线性关系,并随层错几率下降而增加。  相似文献   

17.
用喷射成形工艺成功地制备出了总体直径为380mm、最大厚度为12mm,中心区域半径(最大厚度区域半径)为150mm的盘状La62 Al15.7(Cu,Ni)22.3块体非晶合金。DSC实验检测其玻璃转变温度(Trg)以及过冷液相区(△Tx)均比采用甩带法或铜模吸铸法制备的同成分非晶合金高。利用ANSYS有限元方法模拟了沉积坯温度场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合理控制喷射成形工艺参数的情况下有可能制备出更大尺寸的La62Al15.7(Cu,Ni)22.3块体非晶合金。  相似文献   

18.
采用-FS多体势形式,拟合了B2型有序金属间化合物高温合金NiAl的势参数。并利用Rose等提出的经验P-V关系,对势函数进行了进一步修正。作为对势函数的验证和应用,运用分子动力学方法,计算了NiAl合金中点缺陷的性质。  相似文献   

19.
在三维高强超声场中实现了二元Al-12.6%Si共晶合金的动态凝固过程,探索了其组织演变机制.结果表明,静态凝固条件下形成典型的共晶组织,其中(Si)相呈不规则薄片状,而α(Al)相为枝晶状.三维超声作用下,空化引起熔体过冷和声流改变温度场和溶质场的分布特征,使两共晶相独立形核,从而形成离异共晶组织.超声的高频振动效应增加了(Si)相的孪晶生长几率,导致大量交错孪晶(Si)相产生.由于超声降低了两相之间的界面能,共晶组织平行生长取向程度升高,同时其显微硬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利用特殊设计的恒位移装置,可以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中原位观察腐蚀前后裂尖前方位错组态的变化以及应力腐蚀裂纹的形核过程,结果表明,黄铜在水中以及Ti-24Al-11Nb在甲醇中SCC时,在裂纹形核前腐蚀过程能促进位错从裂尖发出,增殖和运动,并形成无位错区,随着腐蚀促进位错从裂尖发出,增殖和运动,并形成无位错区,随着腐蚀促进位错发射和运动的进行,弹性DFZ不均匀减薄,当某处的应力达到原子键合力时,纳米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