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高校贫困生现状出发,分析助学渠道并不畅通的原因,并提出了在疏通助学渠道方面,如何完善疏通助学渠道政策的建议,如对助学贷款将贷款源由现在的商业银行资金向社保资金主体转移等,以进一步完善新疆高校贫困生助学政策,资助高校贫困生完成学业,创和谐高校校园,促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钱利清  姚丽丽 《科技信息》2011,(18):I0036-I0036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和谐校园建设成为各高校重要任务之一。贫困生作为高校特殊群体,对整个和谐校园建设有着重大的作用。文章主要围绕贫困生在资助体系中角色的特点,结合贫困生特点,提倡资助体系中应该把贫困生作为帮困助学的主体,把培养贫困生成才作为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事关教育公平、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面临着风险性、公平性和实效性等一系列挑战。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对现有的助学体系进行创新研究,以帮助贫困生健康成才为目标,以经济资助和精神资助为抓手,通过提高个人技能水平、创建经济实体实践平台,健全精神资助体系,构建提高贫困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4.
邢鹏飞 《中国西部科技》2009,8(27):86-86,9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高校推行收费制并扩大招生规模,高校中的贫困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同时国家助学解困力度也大大加强。针对贫困生认定工作中存在的认定标准难统一、方法较单一、职责难理清等新问题,提出以学校认定和生源地证明相结合,通过学生民主监督,结合学生自身情况,积极地开展贫困生认定工作,为和谐校园的创建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贫困生已发展成为高校中一个庞大的群体。对于这个群体,国家已经初步建立起以"奖、贷、助、补、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体系。在这个资助体系下,调查研究表明:1.贫困生总体学习情况稍好于非贫困生,但在外语与计算机学习上相对困难;2.大多数贫困生的生活消费支出仅仅维持生存;3.贫困生心理压力较一般学生大,社会支持脆弱。对现行助学制度下贫困生工作的建议:国家可在个别学校试点——以提高学费来大幅增长奖学金、助学金,以资助依然很贫困的学生;加强现行助学制度的规范与完善,增加执行中的透明度并在工作中要统筹考虑贫困生的情况;除积极开展对贫困生的团体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咨询以及多种多样的励志教育外,应加强以团结、友爱为主题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支持贫困生自办社团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与成才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卫朋 《科技信息》2009,(36):I0073-I0074
高校贫困生日益增多,贫困生资助工作作为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压力的同时,还应该通过资助工作这一工作平台加强贫困生成才教育。本文试图探讨如何结合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资助工作促进贫困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7.
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及解困助学工作是当前高校日常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各级政府、高校和社会各界对贫困生解困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关心,贫困生资助体系日趋完善,但仍存在很多问题。针对贫困生资助体系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增设奖项,扩大奖学金来源以改善奖学金难以很好地解决贫困生问题的现状;进一步完善当前国家助学贷款的相关政策;规范勤工助学活动,加大工作力度,以增加助学岗位,拓宽资助面。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家正通过发放助学贷款、助学金等措施大力资助高校贫困生。然而在具体的操作中,由于覆盖面越来越大,存在着贫困生界定困难的问题。本文采用针对复杂社会问题的ISM研究方法来帮助界定贫困生,提高了效率,也从一定程度上排除了主观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家正通过发放助学贷款、助学金等措施大力资助高校贫困生.然而在具体的操作中,由于覆盖面越来越大,存在着贫困生界定困难的问题.本文采用针对复杂社会问题的ISM研究方法来帮助界定贫困生,提高了效率,也从一定程度上排除了主观因素.  相似文献   

10.
刘洁  王慧磊 《科技信息》2011,(13):119-119,147
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日益增加,国家助学解困力度也大大加强。贫困生认定是落实国家资助政策的关键。当前贫困生认定工作存在缺乏统一认定标准、证明材料真假难辨等新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须从多方面完善认定体系。  相似文献   

11.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关系到高校贫困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开支的维持,而现实工作中因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高校贫困生界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面对贫困生界定难的事实,高校资助工作应建立以"扶贫"和"扶志"相统一的帮困助学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2.
谭向阳 《科技信息》2006,(4):206-207
对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关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话题,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国家对贫困生的资助体现了社会关爱的一个方面,而对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则是这种关爱的深入,是国家资助政策取得良好社会效应的保障。本文试以资助为切入点,探析有针对性地对贫困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引导,内化、升华思想品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前,贫困生的诚信教育已成为社会和高校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高校贫困生诚信缺失的现状及成因分析,提出了合理开拓助学渠道,以诚信教育结合完善的资助政策,探索培养贫困生成长成才的路径,从而推进高校贫困生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詹中新 《甘肃科技》2013,29(6):66-67,100
随着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校的贫困生问题日益重要。国家非常重视贫困生工作,建立了资助贫困生的一系列助学制度,在经济资助的同时,加强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构建贫困生就业资助体系,开展贫困学生就业心理健康辅导,有助于培养贫困生良好的就业心态,克服自卑心理,实现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5.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形成了"奖、助、补、减、免"多元资助模式。本文分析该模式下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假贫困生现象,资助资金短缺,奖学金设置欠合理,助学贷款困难等,并提出了规范贫困生界定标准,吸收社会资助力量重新审核教育成本、积极鼓励奖学金、营造良好的贷款环境以及完善贷学金制度等政策。  相似文献   

16.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十几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助学贷款还款违约率较高的问题一直存在。本文从贷款制度、贷款对象、贷款机构等方面分析了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成因,并针对高校这一国家助学贷款"桥梁",讨论了贷前、贷中、贷后三个阶段防范助学贷款违约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经济发达地区也不例外,贫困生无力支付学杂费和基本学习生活费用。当前各高校采取的助学模式在具体操作中存在不少问题,没有起到真正助学作用。经济发达地区高校如何利用地理和自身优势完善“奖、贷、助、减、免”扶持体系,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已成为高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蒋庆玲 《科技信息》2011,(34):116-117
贫困生认定既是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一道难题,也是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基础。因此确立贫困大学生认定标准是高校贫困生资助的首要和核心问题。但从长期的工作实践来看,由于对贫困生的鉴定一直缺乏一个科学、严谨、行之有效的贫困生认定办法,贫困等级的界定也困扰着各高校的学生工作人员,或多或少出现了家庭确实贫困的学生没有得到资助,不是真正家庭贫困的学生却得到了利益,从而影响了贫困生资助的效果。所以研究当前高校贫困生有效的认定模式是助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目前助学体系亟待解决的子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王品  刘勇 《科技信息》2012,(36):110-111
近年来,国家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力度越来越大,但是如何发挥资助育人功能仍是高校资助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结合高校贫困资助工作中的几个环节,分别从贫困生认定、奖助学金发放、勤工助学、助学贷款发放等方面探索了如何发挥高校贫困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的几个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张燕青 《科技信息》2011,(1):I0186-I0186,I0168
国家加大助学力度,作为高职辅导员如何帮助在校贫困生克服心理阴影,愉快渡过高职学习生活,是保障校园和谐稳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其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