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二连浩特艾力格庙地区蓝片岩相岩石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二连浩特艾力格庙地区的古生代混杂岩带内发现了蓝片岩相岩石.矿物化学成分分析表明,岩石中的角闪石有钠-钙质和钠质两类:前者为镁红闪石、蓝透闪石和冻蓝闪石,后者为镁-钠闪石.蓝片岩相变质作用的温度约为400~450℃,压力约为0.7~1.0 GPa.研究区蓝片岩相岩石的发现表明内蒙古中部双冲碰撞造山带的北带可向西延伸约200 km,也表明华北板块与南蒙微大陆之间的缝合带位于艾力格庙到苏尼特左旗南一线.  相似文献   

2.
江南造山带东段高压变质蓝片岩及其地质时代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舒良树 《科学通报》1993,38(20):1879-1879
在江南造山带东段,笔者曾发现高压变质岩石的零星露头,分布在德兴一弋阳一带,以蓝闪石片岩最为典型.近年研究表明,它们出露在九岭构造区与赣浙皖边境火山岛弧的交接处,产在赣东北断裂带内的晚元古代蛇绿混杂岩中(图1).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榴辉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在羌塘中部的白云母蓝闪石片岩和石榴石白云母片岩中发现透镜体产出的榴辉岩, 大地构造位置位于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的南侧. 蓝闪石40Ar-39Ar年龄为220 Ma, 白云母40Ar-39Ar 年龄221.9 Ma. 榴辉岩主要由石榴石、绿辉石、多硅白云母和金红石等矿物所组成, 绿辉石含有32.7%~38.95%的硬玉分子. 地质温压计估算表明, 榴辉岩相变质作用发生在温度不超过500℃, 压力在1.56~2.35 GPa的条件. 青藏高原羌塘榴辉岩的发现进一步说明羌塘中部可能存在印支期的板块缝合带, 对探讨羌塘地区的古板块体制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西天山蓝片岩榴辉岩形成和抬升的40Ar/39Ar年龄记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学通报》2000,45(1):89-89
40Ar/39Ar 年龄表明: 西天山哈斯阿特岩片榴辉岩相岩石形成于泥盆纪早期(401 Ma); 泥盆纪中期, 已被抬升至绿片岩相构造层次(381 Ma). 阿克萨依岩片蓝片岩的形成与抬升限定在泥盆纪晚期(370 ~364 Ma). 高压变质带中不同构造岩片经历了不同的抬升历程.  相似文献   

5.
北祁连山九个泉硬柱石蓝片岩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激光40Ar/39Ar同位素定年方法, 对北祁连九个泉绿帘石蓝片岩和硬柱石蓝片岩中的蓝闪石和白云母单矿物进行了多颗粒一次性熔蚀的40Ar/39Ar同位素年龄测定, 所获得的硬柱石蓝片岩40Ar/39Ar等时线年龄为(413±5) Ma, 绿帘石蓝片岩40Ar/39Ar等时线年龄为 (415 ±7) Ma. 结合变质作用峰期温压条件计算,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分析, 413~415 Ma的年龄应代表北祁连低温蓝片岩带由硬柱石蓝片岩相向绿帘石蓝片岩相转化的递进变质作用年代的下限. 该研究进一步表明, 北祁连山九个泉硬柱石蓝片岩可能是在冷俯冲带中角流作用下形成的, 代表了古祁连山洋残留洋盆最后闭合的时间, 即华北板块和柴达木板块聚合在一起的时代.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冈玛日地区出露有含典型蓝闪石的蓝闪石片岩, 其岩石学、矿物学研究显示其变质条件为高压低温变质作用. 对两个蓝闪石片岩中的蓝闪石单矿物进行了40Ar/39Ar年龄测定, 坪年龄分别为(275.0± 0.9)和(282.4 ± 0.8) Ma, 等时线年龄分别为(275.0± 1.3)和(287.6± 2.3) Ma, 坪年龄与等时线年龄一致, 这与整个区域的晚古生代特提斯洋的俯冲时代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邓希光 《科学通报》2000,45(21):2322-2326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冈玛日地区出露有含典型蓝闪石的蓝闪石片岩, 其岩石学、矿物学研究显示其变质条件为高压低温变质作用. 对两个蓝闪石片岩中的蓝闪石单矿物进行了40Ar /39Ar年龄测定, 坪年龄分别为(275.0 ± 0.9)和(282.4 ± 0.8) Ma, 等时线年龄分别为(275.0 ± 1.3)和(287.6 ± 2.3) Ma, 坪年龄与等时线年龄一致, 这与整个区域的晚古生代特提斯洋的俯冲时代相吻合.  相似文献   

8.
西天山蓝片岩榴辉岩形成和抬升的40Ar/39Ar年龄记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40Ar/^39Ar年龄表明,西天山哈琪 特岩片榴辉岩相岩石形成于泥盆纪早期(401Ma);泥盆纪至绿片岩相构造层次,阿克萨依岩片蓝片岩的与抬升限定在泥盆纪晚期(370-364Ma),高压变质带中不同构造岩片经历了不同的抬升历程。  相似文献   

9.
西藏羌塘中部蓝片岩青铝闪石~(40)Ar/~(39)Ar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羌塘中部蓝片岩分布于改则县的果干加年山、角木日和双湖办事处纳若、恰格勒拉等地,东西向断续分布300余公里。蓝片岩带北侧为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蓝片岩寄主岩石为晚石炭世的砂岩、粉砂岩、玄武岩夹少量灰岩,并夹多层冰海杂砾岩。  相似文献   

10.
西藏羌塘中部蓝片岩青铝闪石40Ar/39Ar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才 《科学通报》1997,42(4):448-448
<正>羌塘中部蓝片岩分布于改则县的果干加年山、角木日和双湖办事处纳若、恰格勒拉等地,东西向断续分布300余公里。蓝片岩带北侧为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蓝片岩寄主岩石为晚石炭世的砂岩、粉砂岩、玄武岩夹少量灰岩,并夹多层冰海杂砾岩。  相似文献   

11.
柯伊伯带是20世纪90年代的重大天文发现之一。位于柯伊伯带主带之外的散射盘天体,以其所具有的与彗星相似的轨道大偏心率和高倾角,吸引了人们的注意。这些天体的来龙去脉,以及与奥尔特彗星云的关系,成为当前一个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的争论课题。本文的轨道演化模拟显示,已知的散射天体中的大多数是非常稳定的,它们很可能起源于该区原始星云;亚稳和不稳定散射天体的大部分来源于散射盘外部,远至奥尔特云区域,极个别来自太阳系内部;在今后至少6 000万年内,当前观测到的散射盘天体不会走近太阳成为彗星。  相似文献   

12.
内蒙狼山新元古代酸性火山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在内蒙狼山西南段原定为中元古代沉积建造(渣尔泰山群)中, 新发现呈层产出、具有变余聚斑状和斑状结构、斑晶主要由石英和钠长石组成、岩石化学成分富钠低钾的酸性火山岩, 其顶、底板均为细晶方解石大理岩(或结晶灰岩). 两件代表性样品的锆石呈短柱状-长柱状, 内部环状结构发育, 具有较高的Th/U比值, 表明是岩浆成因. A8-0样品20粒锆石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816.9±4.5) Ma. A14-5样品也测定20粒锆石, 15粒锆石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805±5.0) Ma, 其余5粒锆石(3.1, 6.1, 7.1, 20.1, 21.1)依次为(867.0±10), (829.1±8.0), (849.7±9.8), (839.2±9.7), (830.7±9.3) Ma. 这证实酸性火山岩属于新元古代产物, 其年龄区间正好在 Rodinia(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的时限范围内. 且酸性火山岩轻稀土富集, 重稀土亏损, 铕负异常明显, 高场强元素(HFSE)富集, 大离子亲石元素等相对亏损, 稀土和微量元素组成与华南扬子块体西缘和浙江次坞地区裂谷环境的新元古代酸性火山岩总体相似(但华南酸性火山岩的高场强元素Th, Nb, Ta, Hf, Zr均明显相对亏损), 具有形成于张性裂谷盆地的特征. 这表明内蒙狼山西南段存在与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裂解作用相呼应的海相火山-沉积变质建造, 内蒙狼山地区可能有与Rodinia超大陆裂解作用相呼应的构造-岩浆-热事件发生. 这一发现, 结合在西部阿拉善邻区发现的晋宁期花岗岩年龄(814~872 Ma)和金川超基性岩体的年龄(827 Ma)及华北地台邻区新元古代岩浆(火山)活动的最新研究成果, 对进一步研究Rodinia超大陆的构造演化历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赋存深度对岩石力学参数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赋存深度对岩石物理力学参数的影响,对于认识深部岩体变形破坏规律,以及分析深部工程灾害事故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在北京门头沟矿区大台井同一岩层进行现场取样,获得了赋存深度处于410~1010m的7个深度水平上的同一层玄武岩,将其加工成77个标准试件(其中单压21个、三轴35个、劈裂21个),借助MTS815和RMTS150岩石力学实验系统,分别进行了单轴压缩、三轴压缩和巴西劈裂实验,获得了玄武岩密度、单轴抗压强度、单轴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黏聚力、内摩擦角等基本岩石物理力学参数随赋存深度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统计意义上玄武岩密度、弹模、单拉强度、单压强度、黏聚力、内摩擦角随赋存深度的增大而线性增加,仅泊松比随深度增加而线性减小.另外,还简要分析了造成不同深度同一岩层物理力学参数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胶带输送机作为煤矿生产中一种主要运输设备,跑偏是输送机运转过程中极易出现的故障。文章指出要防止胶带输送机跑偏,安装与调试过程中应抓好几个重点步骤,并从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出发,对胶带输送机常见的跑偏现象的判别与调整方法进行了总结和介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陆岩石圈的形成、演化与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万天丰 《自然杂志》2012,34(4):196-200
中国大陆岩石圈是由37个以上的小地块所组成的,各地块统一结晶基底的形成时期各不相同。它们从元古宙到新生代一直在运移、变位:古生代处在以离散为主的状态,都位于特提斯洋内;古生代晚期、中生代与新生代则为逐渐聚合的过程,最后就汇聚成现在的中国大陆岩石圈。在周边板块运动的影响下,中国中部与西北部形成基本正常的大陆岩石圈,东部在侏罗纪以来则形成具有陆壳洋幔型的、较薄的岩石圈,而西南部的青藏地区形成陆壳增厚型岩石圈。中国大陆岩石圈内部可以发生多圈层的滑脱作用,除岩石圈底面的滑脱作用之外,还可以在莫霍面与中地壳低速高导层等界面发生滑脱,使岩石圈的内部结构变得十分复杂,并由此派生出较强的构造变形、岩浆活动与内生成矿作用。针对中国大陆岩石圈的特殊性,深入研究岩石圈演化的具体特征,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也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全球板块构造学说。  相似文献   

16.
岩石的抗拉强度是岩石的重要力学性质指标,在工程上,将劈裂法试验规定为测定岩石抗拉强度的必做试验。文章在论述抗拉强度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劈裂法及其试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运用劈裂法测定岩石抗拉强度试验的过程,即试验设备、试验操作步骤、试验数据工程处理及试验结果。试验表明,运用劈裂法来测定岩石抗拉强度的试验结果是可行、可靠的。  相似文献   

17.
高新华 《科学通报》2014,59(4-5):319-322
利用UCAC4星表(the fourth U.S. naval observatory CCD astrograph catalog)提供的高精度自行数据分析了疏散星团M67的运动学性质. 分析显示有1颗质量约0.8~0.9 MΘ;的小质量恒星以约30±;9 km/s的高速相对于星团运动. 这颗高速星距星团中心的投影距离约0.4 pc, 位于星团核心区. 其速度是星团核心区理论逃逸速度的16倍, 处于高速逃逸状态. 该星在颜色-星等图上的位置、空间投影位置以及视向速度表明它极有可能是M67的成员星. 在M67中发现高速星对理解星团内部动力学演化以及太阳系的起源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杜雅娟  冯添  康志海 《科学通报》2013,58(3):254-259
基于时域组合模型建立了中国北方季风边缘区万象洞及黄爷洞石笋δ18O时间序列的动态模型, 并对未来20年的降水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 研究结果表明, 时域组合模型较好地提取了时间序列的周期信息, 用其拟合实测数据精度较高; 用其预测时间序列的变化情况, 和现代气象观测记录相吻合, 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同时通过中国北方季风边缘区树轮的预测结果对比显示, 该地区在2012~2013年前后降水最少, 随后20年里将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沉积岩新种——偏岭石粘土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长龄 《科学通报》1979,24(13):611-611
粘土新矿物偏岭石发表后,作者等又于1964年去偏岭等地区进行工作,通过研究,有些新的认识,现仅从岩石学方面的研究简要报道如下: 一、偏岭石粘土岩的地质产状 偏岭石粘土岩一般呈单矿粘土岩产出,与上下围岩呈平行整合接触,均属上石炭统陆相沉积岩层。上部地层是二迭系陆相碎屑岩、粘土岩与侏罗系  相似文献   

20.
四川侏罗纪恐龙化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奎  谢卫 《大自然探索》1997,16(1):66-70
文章将四川株罗纪恐龙划为四个相关的恐龙动物群:(1)_早侏罗世禄矸龙动物群(Lufen-gosaurusFauna);(2)早株罗世资中龙动物群(ZizhongosaurusFauna);(3)中侏罗世蜀龙-峨眉龙动物群(Shunosaurus-OmeisaursFauna);(4)马门溪龙动物群(MamenchisaurusFanua)。文章还根据动物群特征以及与国外同时代恐龙的对比,四川盆地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