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危险品运输属于特种车辆运输,它涉及人、设备、管理、环境等诸多因素,特种车辆是油田作业中不可缺少的配套设备,特种车辆安全管理的效果直接影响油田企业的效率和安全。因此,加强对危险品车辆的安全管理,是确保油田企业作业安全平稳运行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小危险品运输过程中各人口聚集区域间风险分布差异,提出了一种多源-目的(OD)间同时进行危险品运输时考虑风险公平的车辆调度优化方法.提出了采用标准差来衡量各人口聚集区域间风险差异的风险公平性评价方案.设计了考虑风险分布公平的车辆调度数学模型,通过获取周期性调度方案来减小人口聚集区域间的风险差异,实现区域风险分布公平的目标.为了降低求解难度,将模型分解并增加决策者交互环节后,设计了两阶段算法求解.通过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在不同OD间同时运输危险品时,通过调节运输车辆选择不同路径运输的频次,在保证运输总成本和总风险可接受的前提下,达到风险公平性最优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车辆的智能控制提供理论基础,研究了碰撞预警算法.在分析不同驾驶员的驾驶行为的基础上,确定碰撞预警算法的报警准则,用于指导报警算法做出合理的报警.基于报警准则采用模糊神经网络方法,提出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的协作预警算法模型,用于支持碰撞预警系统.利用实测数据对预警算法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算法能够对车辆碰撞进行有效的报警,对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交通流量、行程时间、受影响的人数等不确定条件下,研究了危险品运输车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双目标路径规划模型.对于可靠性目标,考虑了路段的随机通行时间、路口等待时间以及路段和路口通行时间相关性的3个因素的可靠路径搜索问题.对于安全性目标,不仅考虑危险品运输车辆所经过路段附近受影响的人数,还考虑了事故发生后该路段上的车辆中受影响的人数以及其相关性.由于目标函数的不可加性,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不等式放缩技巧和K短路算法的启发式算法,对双目标函数进行求解,节约了计算量,并给出了搜索非支配解(non-dominated solution)的方法.数值算例的结果说明与传统的模型相比,若忽略信号交叉口的随机延迟和相关性会导致寻找可靠最短路径和最优安全路径的结果存在偏差,导致路径选择不准确,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环境危害.最后,通过数值演示了该算法在现实道路交通网络中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在智慧机场迅速崛起的背景下,自动驾驶车辆的广泛部署要求有一个高效的安全运行系统。本项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基于碰撞概率的机场无人驾驶车辆碰撞预警方法,以ADS-B数据为基础,考虑了在滑行道路段和交汇点处飞机与车辆的交互情况,分别对这两种交互环境进行碰撞概率方法分析;然后通过对单车预警仿真图进行分析设置不同级别的预警阈值,当碰撞概率时,跟随车辆进入二级预警状态,车辆制动加速度取值范围为;当时,跟随车辆进入一级预警状态,车辆制动加速度取最大值为;并根据设定的预警阈值分别对同一滑行道和交汇点处进行仿真分析;仿真测试显示,基于碰撞概率的碰撞预警方法能够计算出车辆在滑行道上行驶发生碰撞的概率,并根据相对应的预警阈值进行减速制动,有效降低了碰撞事故的可能性;通过蒙特卡洛随机模拟实验,得到交叉口处不同驾驶方式下的碰撞概率变化图,利用分级预警进行仿真分析,仿真实验表明无论哪种驾驶方式,该预警算法都能有效避免碰撞冲突,进一步证明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运用通讯技术、控制技术和交通流理论,研究了一种基于超声波测距和单片机控制的车辆防碰撞预警及自动刹车系统,并且在降低系统虚警率、误警率和系统参数设置等方面作了相关研究,该系统能够减少最具代表性、事故发生率最高的追尾碰撞事故的发生,同时可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相似文献   

7.
人车碰撞风险预警是保证行驶安全的关键技术。该文基于突变理论提出一种动态系数的人车碰撞风险实时预警模型。通过行车记录仪图像分析及车辆仪表等设备实时获取车辆动态基本参数,针对行人位于车辆左右两侧的情形,建立行人过街决策概率Binary Logistic模型;基于突变级数法建立碰撞系数模型,根据突变级数计算结果确定模型系数,构建人车碰撞风险实时预警模型。将模型计算结果与TCCS风险矩阵判定结果、人工评定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准确率高,且符合安全导向原则。  相似文献   

8.
车辆行驶中,常因跟车过近引发碰撞事故,针对这一问题,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和深度学习的车辆碰撞预警算法。首先,利用图像处理方法对车道线进行检测,根据不同车速设置不同范围的安全区域。再利用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对视野中车辆目标进行检测,当目标侵入安全区域时发出碰撞预警提示。实验结果表明,文章算法能有效地对潜在碰撞威胁进行预警,对碰撞威胁检测的查准率和查全率有着较好的表现。将其应用在车辆驾驶中可有效地提高行车安全,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了监控在途运营的危险品车辆,设计了一套危险品车辆在途监控预警系统.该设计主要包括系统构架、数据库设计、通信协议设计、系统功能等内容.该系统对危险化学品状态和运输车辆本身进行监测,实现对危险品车辆的实时定位、监控预警和碰撞、倾覆、超速等的状态监测,通过监控中心对报警的车辆进行应急处理,有效地遏制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主动安全研究中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与前车的碰撞危险判定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车辆碰撞模型。基于针孔成像原理,分析图像中目标车辆与世界坐标系中实际车辆的映射关系。检测图像中路面消失点与车辆底部的位置,并以其差值作为车辆尺寸特征。分析多帧图像中车辆目标尺寸特征的变化规律,从而分析出车辆行进趋势,并估算出前车同本车的相对碰撞时间。该碰撞模型既为驾驶员反馈了碰撞时间信息,又通过分析加速度避免虚警。与已有模型相比较,该文模型在车辆距离大于30 m时效果不稳定,在距离小于30 m时误差低于5%。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备较强的实用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危险货物包装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是运输安全的重要保证之一,为了检验危险货物运输包装是否符合要求,各运输机构都规定了相应的包装试验方法,本文就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专家委员会推荐的包装试验要求的有关规定进行分析和探讨。结合多年的危险货物包装试验和研究结果,提出危险货物包装试验条件和方法,以使该项工作更趋合理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公路隧道防火安全等级的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目前中国公路隧道建设的实际状况和技术水平,建立了公路隧道防火安全等级体系。提出了影响公路隧道防火安全等级的5个因素和4种关系,认为公路隧道防火安全等级的划分必须同时考虑隧道长度和交通量。选取隧道的特征长度分别为0.5、1.0、3.0、5.0、10.0 km,隧道的断面交通量按照高速公路的最低要求取10 000 veh/d,将公路隧道防火安全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5个等级,并给出了与之相对应的防火设施配置和运输危险物品时的交通控制表。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一种危险货物仓储状态实时监测系统,实现相关环境参数采集、发送和分析,对各种危险隐患实现预警并报告监控中心. 根据危险货物的特性,运用传感技术实时采集参数,并通过现场LIN总线网络将环境参数数据汇集到具有GPRS无线传输功能的现场主模块. 现场主模块利用GPRS网络将数据无线传输到监测中心的上位机,上位机应用程序对环境参数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存储. 监测中心值班人员通过上位机应用程序可以动态掌握危险货物的仓储环境状态,从而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用于交通事故分析的汽车碰撞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汽车总量的增长,我国已成为交通事故发生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根据事故现场痕迹结合汽车碰撞规律判定汽车碰撞前车速,已成为事故鉴定和汽车安全性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分别在动力学和刚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维碰撞的速度模型,阐述了二维碰撞运动模型,并通过对一个正面碰撞案例的验证说明了刚度分析法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我国道路危险品运输的种类繁多、运输量巨大,相应交通事故频发,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从系统的角度出发,针对道路危险品运输企业、运输车辆、事故应急指挥中心三方信息沟通不畅的问题,搭建了由上述三个子部分构成的监控、预警、报警、救援一体化信息系统,实现了定位运输车辆位置、监控运输车辆状态、异常状态预警、危险报警、应急救援决策等功能,最大程度地保障了道路危险品运输的安全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伍佳妮  侯晶  石家豪  杨磊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4,24(36):15736-15742
跨境运输与多式联运为风险程度本就居高的危险品运输带来了更为复杂的风险环境。为有效地评价危险品跨境多式联运风险,在“人、机、管、环”4M因素(变量)的基础上,将跨境多式联运中的“转运”和“国际关系”这两个因素考虑进去,并将这6个因素作为决策问题中的属性;在指标因素具有随机性和模糊性的基础上,运用云模型实现定性概念与定量数据之间的相互转换,从而对危险品跨境多式联运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实例验证。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对危险品跨境多式联运安全影响较大的风险因素有安全规则明确程度、操作规范程度、气象环境、国际政治和经济等因素,需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患于未然;同时验证了提出的定量评价方法能够全面地剖析事故产生因素。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车对车碰撞的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依据对车辆停止位置进行优化的方法反推车辆碰撞前的运动状态。结合使用Pc-Crash软件来实现车对车碰撞事故在计算机上的模拟再现,通过该方法在具体事故案例中的应用,验证了其对于车对车碰撞事故类型分析的有效性,从而为该类事故的分析鉴定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及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合理选择危险品运输路径,降低危险品运输事故的发生概率,以危险品运输路径选择问题为研究对象,对运输网络的时变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动态路阻运输路径的思想。考虑到危险品运输不一定满足时间依赖网络FIFO特性,因此本文建立了包括时间阻抗、费用阻抗和风险阻抗在内的综合阻抗最小的危险品运输路线模型,采用综合阻抗最小化与时间依赖非FIFO网络最短路径综合算法对模型优化求解。给出的算例表明,不同时间段内的最优路径会发生变化,验证了该模型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分析航行环境中主要因素的作用,重点讨论了交通密度、能见度等因素与碰撞事故的关系及航行环境对操船者的影响,总结出碰撞事故随航行环境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