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观幸福感是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估,是个体对自己的主观评价。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鄂西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主观幸福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鄂西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总体主观幸福感水平不高,其正向情感处于中等水平以上,负向情感略低于中等水平;生活满意度评价为"既满意又不满意"。体育教师的主观幸福感除正向情绪维度不存在性别差异外,其它维度上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性幸福感高于女性;中学体育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总体上高于小学体育教师,但在负向情绪维度上,前者得分低于后者;教龄只在负向情感维度上显示出了差异性;收入变量在情感维度上不存在差异,但在生活满意度和总体主观幸福感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主观幸福感是个体的一种重要的态度,是指个体在自身所确定的标准的基础上对其整体生活质量的综合评价,反映了人们对生活总体的满意程度。对中小企业青年员工主观幸福感现状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中小企业青年员工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且在不同的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差异。因此,中小企业应从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公平的薪酬福利制度等方面提升青年员工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3.
采用自制问卷,对山东省部分高校600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调研,考察了山东省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状况,并对主观幸福感与各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男女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正性情感和自我满意感三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2)主观幸福感主要是由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和生活满意度决定的;(3)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是直接的,而生活满意度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既有直接作用效果,又有充当“中介变量”角色的间接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82,自引:0,他引:82  
在运用《国际大学调查》(ICS)问卷(分A卷和B卷),对广州市200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考察了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若干因素.结果表明:(1)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2)个体的社会关系会影响主观幸福感;(3)个体的价值取向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4)性别、个体的家庭经济收入以及个体过去的生活事件等不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量表法研究130名青年(其中包括在校大学生和同龄社会青年)的主观幸福感状况。结果显示:大学生群体与同龄社会青年的主观幸福感并无显著差异,但在社会信心、目标价值和家庭氛围三个维度上,大学生群体的得分显著低于同龄社会青年的平均水平。研究认为。该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与当前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压力有关,应从社会、学校和大学生自身三方面共同做出努力,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特质.以提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51名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锻炼实验研究发现,体育锻炼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提升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建议学校、体育教师及家长应通过共同努力,积极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锻炼意识及技能,进而有效促进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郭慧 《山西科技》2006,(6):70-72
幸福感是衡量生活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尤其对于低收入家庭的生活质量,需要社会予以更多的关注。本研究采用量性研究的方法,在同一社区中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对该社区中低收入家庭和高收入家庭的主观幸福感进行了对比,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揭示低收入家庭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命质量和幸福感,各个群体的幸福状况也成为了我们所想了解的情况。体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教师职业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于体育教师来说职业生涯是否幸福,将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师的生命质量。文章为了了解昆明市乡镇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状况,挖掘其幸福与不幸福的原因,对昆明市乡镇中学体育教师几个维度进行调查统计,掌握这个群体的整体状况。  相似文献   

9.
胡慧 《科技信息》2011,(5):161-162,56
本文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在了解其社会支持、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的基础上重点探讨社会支持与自尊是如何影响主观幸福感,目的在于一方面充实了对主观幸福感研究的理论成果.另一方面为教育工作者做好初中生心理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等特殊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听力障碍等残障大学生的人数也与日俱增。听力障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对其自身学习和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听力障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研究发现:听障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女生的积极情绪显著高于男生;独生子女听障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大一大二听障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大四学生;城市听障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农村学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的相互关系.方法:对125名中医大在校贫困生进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生活事件与总体幸福感量表的测试.结果: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负性事件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与负性事件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社会支持与负性事件与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良好的社会支持和改善负性事件有助于提高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2.
主观幸福感是反映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的心理参数,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尺度之一。研究高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主观幸福感、自我价值感的特点及其关系,对做好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淮安钵池山公园不同体育锻炼量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各维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小、中、大锻炼量三组老年人的总体情感指数、生活满意程度、主观幸福感总分均值间差异均不具显著性,但随体育锻炼量的增加,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均值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了解军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状况。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对603名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的在校本科生进行测试。军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军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总体情感指数在大学生类别上存在显著差异,而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总体情感指数在专业上均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罗晓玲 《科技信息》2006,(12):79-81
研究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有助于认识和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在对主观幸福感的概念、构成、测评工具予以介绍的基础上,回顾了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状况,对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包括人格因素、生活事件、健康状况、家庭因素等)的研究进行了介绍,并对该课题今后的深入研究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郝建英 《科技咨询导报》2009,(20):220-220,222
主观幸福感(简称SWB)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整体生活质量作出的判断,它既包括情感反应,也包括认知评价。本文旨在介绍SWB的概念,结构,重点探索属于主观范畴的人格因素(外向性(E)、神经质(N).开放性(O).有爱心(A).认真(c))。及属于客观范畸的生活事件(社会关系、经济收入、健康状况)对SWB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五台山景区旅游非正规就业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从社会认同的视角研究非正规就业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旅游非正规就业群体的社会认同及其认知维度、情感维度和价值维度能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旅游非正规就业群体的社会认同及其价值维度能正向预测自尊;自尊在社会认同及其价值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宇婷 《科技信息》2013,(17):491-491
主观幸福感,即人们对他们生活的情感性与认知性评价,包括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人格特质,特别是外向性和神经质,被认为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探讨苗族成年人在不同变量上主观幸福感的现状以及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各影响因素。方法:用人脸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对324名苗族成年人进行测查。结果:苗族成年人主观幸福感整体水平较高(26.10±8.349),男性在各变量上的得分高于女性,但只有家庭内支持存在显著差异(t=-1.996,p=0.047)。主观幸福感与生活满意度及社会支持呈显著相关(r=0.635**,0.625**,0.312**,0.349**,0.366**),婚姻自评和个人收入能预测主观幸福感。结论:苗族成人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但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差异依然存在,提高主观幸福感,要注意社会支持、婚姻状况和个人收入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探讨谦虚心理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关系,为主观幸福感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注入新鲜的血液。方法:运用大学生谦虚心理问卷和主观幸福感问卷中对南昌市4所高校的43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谦虚心理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高达0.542。谦虚倾向、谦虚效应、谦虚防御、谦虚真诚及谦虚规范五维度与主观幸福感的生活满意和正性情感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249-0.437),与负性情感呈显著的负相关。谦虚心理对主观幸福感有着显著的解释力。结论:谦虚心理能有效地预测主观幸福感,是主观幸福感的积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