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9年12月,伊朗总统鲁哈尼访问了日本,这是对当年6月安倍访伊的回访,也是时隔19年再有伊朗总统访日。2019年9月,安倍与鲁哈尼还在纽约联合国大会期间会晤。然而就在日伊关系快速发展之时,发生了美国击杀伊朗将军苏莱曼尼、伊朗向美国驻伊拉克的军事基地发射导弹事件,海湾局势骤然紧张,尽管没有爆发战争,但也折损了日本作为美伊关系"调解人"的面子。不过,美伊矛盾加剧对日伊关系影响不大,安倍为维护日本能源安全继续在中东奔走,又于2020年1月中旬访问了沙特、阿联酋、阿曼。  相似文献   

2.
奠基人在某种意义上,现年79岁的沙特国王法赫德是沙特与美国联盟关系的奠基人。虽然费萨尔国王时期,沙美关系已比较紧密,沙特与伊朗同为美国在海湾的两大支柱;但相比较而言,美当时更倚重伊斯兰革命前的伊朗,在军事援助沙特问题上有所顾忌。沙美关系更多还是靠经济利益捆绑在一起的。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使沙特面临的海湾安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时任王储的法赫德  相似文献   

3.
2020年1月11~15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中东三国——沙特阿拉伯、阿联酋与阿曼进行了穿梭访问。联想到此前不久伊朗总统鲁哈尼访日、日本充当美伊之间"协调人"而频频进行的一系列外交活动,不难看出,安倍的中东外交走的是一条"平衡外交"之路:在美国与伊朗之间搞"平衡",既不触怒美国,也不得罪伊朗;既要照顾到伊朗面子,又要均衡顾及沙特等中东其他大国的利益。  相似文献   

4.
正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伊朗伊斯兰议会国家安全与外交政策委员会发言人莫赫谢尼萨尼日前表示,伊朗安全部队已抓获沙特驻德黑兰使馆遭袭事件的主要组织者。莫赫谢尼萨尼称,目前已成功抓获多名袭击参与者。他表示,袭击使馆事件的组织者在入境时已被拘留,现在正在审理其案件。他表示,袭击事件不是自发性的,嫌犯受到了境外组织的指使。沙特阿拉伯内政部1月2日宣布处决包括知名什叶派教士尼姆尔在内的47人后,伊朗与沙特阿拉伯的关系迅速恶化。这一事件在伊朗  相似文献   

5.
正沙特将伊朗列为头号敌人,与以色列缓和关系,是对自身国家利益和安全威胁再评估的结果。从新的起点上开启民族构建,对于沙特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近期,沙特阿拉伯官方对巴勒斯坦问题的表态犹如过山车,引发广泛关注和强烈争议。4月2日,正在对美国进行为期21天的超长访问的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在接受美国  相似文献   

6.
田文林 《世界知识》2011,(22):34-35
伊朗:中东新“暴风眼” 10月11日,美国司法部长霍尔德“爆料”,美方挫败一起有伊朗革命卫队参与的阴谋刺杀沙特驻美大使祖贝尔的恐怖案件。根据美国司法部的描述,整个情节宛如一部好莱坞大片:主犯阿巴布希尔拥有美国和伊朗双重国籍,今年5月,他支付150万美元聘用墨西哥毒贩暗杀沙特驻美国大使。不料这名“毒犯”是美国毒品管制局卧底线人,将其泄露给美国。据称阿巴布希尔的亲戚是伊朗革命卫队属下“圣城军”高层领导人,  相似文献   

7.
<正>半官方的伊朗学生通讯社8月23日报道,伊朗外长扎里夫表示,伊朗与沙特阿拉伯两国间即将展开外交互访。互访有望在今年麦加朝觐结束后进行。9月3日伊朗外交部发表声明,证实伊沙将分别派遣外交使团互访,但只会到访各自所在对方国家的原使领馆。此消息一出,引发外界浮想联翩:伊朗和沙特即将缓和关系吗?!沙特与伊朗算是公认的地区宿敌。一直以来,沙特对伊朗的政策立场十分坚决,并一直宣称沙伊之间绝  相似文献   

8.
赵军 《世界知识》2023,(12):50-51
<正>近年来,中东地区长期以来的紧张局势呈现持续缓和势头,多国走向和解。2023年3月10日,伊朗和沙特阿拉伯这一对“中东夙敌”在中国的积极斡旋下宣布同意恢复外交关系,这将中东地区国家“和解潮”推向高潮,其中最引发国际舆论关注的是以沙特为首的阿拉伯国家与叙利亚关系改善显著,5月7日,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发表声明同意恢复叙利亚的成员国资格。  相似文献   

9.
《世界知识》2023,(9):12-13
<正>2023年3月10日,在中国的积极斡旋下,中国、沙特、伊朗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宣布沙特和伊朗同意恢复外交关系。4月6日,沙特、伊朗外长相聚北京,宣布即日起恢复在2016年断绝的外交关系。沙伊这一对“中东夙敌”宣布复交,在全球激起广泛积极反响。它不仅意味着中东地区以沙特与伊朗为首的两大对抗阵营走向和解,也反映出“后美国时代”中东地区秩序正加速深入演进,随之而来的一系列中东国家和解进展令国际社会目不暇接,新的中东地区格局正在酝酿。  相似文献   

10.
<正>2022年1月19日,伊朗总统莱希应邀对俄罗斯进行为期两天的国事访问,并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晤,这是时隔五年伊朗总统对俄罗斯的再次访问。此前1月15日,伊朗议会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委员会成员贾利勒·拉希米·贾哈纳巴迪曾在推特上表示,伊朗与沙特阿拉伯准备重新互相开放大使馆。而在前一天,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江苏无锡同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举行会谈,双方宣布启动两国全面合作计划落实工作。  相似文献   

11.
范鸿达 《世界知识》2023,(14):47-49
<正>7月4日,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在北京举行伊朗国旗升旗仪式,欢迎该国正式成为上合组织第九个成员国。进入2 0 2 3年以来,伊朗在外交领域动作频频,不时有积极消息传出。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3月10日,伊朗与沙特阿拉伯在北京达成和解协议,并于6月6日正式重开其驻沙特使馆。6月17日,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也在七年来首次访问伊朗,据报道,沙特驻伊朗使馆与驻马什哈德领事馆将于7月后正式重新开放。当前,伊朗的外交“成绩单”在国际舞台上颇为抢眼,而这由内外多重因素共同推动。  相似文献   

12.
<正>2023年4月6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北京集体会见来华举行外长会晤的沙特阿拉伯外交大臣费萨尔与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会晤后,两国宣布即日起恢复在2016年断绝的外交关系。此前的3月10日,在中方积极斡旋下,中国、沙特、伊朗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宣布沙特和伊朗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并将在至多两个月内重开双方使馆和代表机构、安排互派大使等。此消息公布后,在全球激起广泛积极反响。沙伊这一对“中东夙敌”宣布复交,不仅意味着中东地区以沙特与伊朗为轴心的两大对抗阵营走向和解,也反映出“后美国时代”中东地区秩序正加速深入演进,新的中东地区格局正在酝酿。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新年伊始,中东又毫无悬念地成为了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1月2日,沙特阿拉伯内政部宣布,该国司法机关于当天处决了47名犯有恐怖主义罪行的囚犯,这些人违反伊斯兰教规、煽动教派间仇恨与暴力、破坏国家安全与稳定。引人关注的是,这47人中包括知名什叶派教士尼姆尔。尼姆尔1959年出生于沙特东部什叶派聚居区,曾赴伊朗和叙利亚学习。因反对沙特王室、要求给予什叶派少数群体更多权利等言论,尼姆尔与沙特  相似文献   

14.
唐恬波 《世界知识》2022,(11):39+42-43
<正>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沙特阿拉伯外交动作频频。例如,3月初,沙特不仅拒绝应美国要求额外增产石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小萨勒曼)还拒绝与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4月21日,沙特与“宿敌”伊朗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就双边关系正常化举行了第五轮对话,并取得积极进展;4月28日,自2018年沙特记者卡舒吉在沙特驻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领事馆遇害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首次访问沙特。这些外交动作是沙特外交若干长期优势在短期内的集中体现,同时也反映了王储小萨勒曼个人权力的巩固。  相似文献   

15.
2020年伊始,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将领苏莱曼尼遭美军空袭身亡,事件给原本就很紧张的美伊关系火上浇油。作为报复,伊朗在1月8日使用战术导弹袭击了美军位于伊拉克境内的军事基地。就在世人担心美国可能会采取进一步军事举动、中东地区紧张局势升级之际,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表讲话表示美国"准备好拥抱和平"。表面看来,美国和伊朗在2020年初的这一轮交手似乎偃旗息鼓,但两国暗中较劲则是愈演愈烈。伊朗核问题走势是研判美伊关系的重要指标,在美国袭杀伊朗高级将领后特别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6.
正5月10日,伊朗外交部首次公开证实,伊朗与沙特阿拉伯于4月初在伊拉克巴格达举行了会谈,这是沙特与伊朗两国在2016年断交之后的首次直接对话。据伊拉克总统萨利赫透露,双方进行了"不止一次"会谈。作为海湾地区两个大国和对手,双方外交关系无疑对于整个海湾地区乃至中东地区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此次两国关系"破冰"引发外界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7.
<正>自4月以来,美国与伊朗之间的紧张关系迅速升级。美国先是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定为"外国恐怖组织",后又吊销中国、印度、土耳其等继续进口伊朗石油的豁免权,5月初更向波斯湾派出航母战斗群。5月8日,伊朗通知美国以外的其他伊核协议签署方,伊朗决定减少履行伊核协议下的"部分承诺"。伊朗总统鲁哈尼表示,伊朗并不是要退出伊核协议,并表示欧洲有60天时间与伊朗举  相似文献   

18.
<正>9月14日,沙特石油设施因遭到无人机和巡航导弹的大规模袭击而被重创。袭击发生后,也门胡塞武装在第一时间宣布对此负责,但美国和沙特坚称伊朗才是始作俑者,伊朗则坚决否认,海湾地区形势更加紧张。虽然现在被袭石油设施上空的黑烟已经散去,但是本次袭击事件的余波仍在扩散,引发各界人士思考。  相似文献   

19.
言论     
正事件:习近平出访中东三国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从2016年1月19日起,开始对中东三国沙特、埃及和伊朗进行国事访问。外媒高度关注习近平出访,中东媒体纷纷表达热切盼望之意,埃及总统塞西更是强调此访非常重要。外媒观点:英国路透社:这是自2009年以来,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出访沙特。路透社对中国在中东地区不选边站的态度也给予肯定。法新社:此次中东之行将是习近平当任主席以来首次到访该地区。中国呼吁沙特和伊朗保持冷静克制。沙方感谢中方在地区事务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阿拉伯国家对美国和伊拉克爆发的危机反应不一,主张各异,内外关系出现了新的分聚离合。到2月19日,阿拉伯国家对美伊危机立场分三种:一是沙特、科威特等海湾国家和以色列,支持美开战;二是叙利亚、伊朗、巴勒斯坦等,基本反对动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