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奇怪的遗嘱 美国有一位冷冻学教授,在他临死之前曾嘱咐家属:"我死以后,不要火化,将我的遗体放在液氮中冷冻,以备有朝一日起死回生."他在不久后死去,他家里人果然遵嘱办事,把他的遗体送进一家医疗科研单位,像标本那样冷冻了起来.在这家人体冷冻研究单位里,迄今为止共有15具男女尸体,像千年古尸和木乃伊那样赤裸裸地冷冻在大玻璃液氮试管里.  相似文献   

2.
张运输 《科学之友》2009,(10):20-21
奇怪的遗嘱美国有一位冷冻学教授,在他临死之前曾嘱咐家属:"我死以后,不要火化,将我的遗体放在液氮中冷冻,以备有朝一日起死回生。"他在不久后死去,他家里人果然遵嘱办事,把他的遗体送进一家医疗科  相似文献   

3.
死后将遗体冷冻在液态氮容器中,等待若干年后科技发达时再“起死回生”。这种“复活梦”显然只有少数富翁才能做,因为每年的冷冻保存费用可说是一笔不菲的费用。然而,美国“人体冷冻协会”提出的一种人寿保险支付协议,可以确保普通人每周只需缴纳10英镑保费,死后也能享受冷冻遗体盼“复活”的待遇。许多英国中产阶级家庭如今都纷纷和“人体冷冻协会”签署了死后冷冻遗体的协议,  相似文献   

4.
每周缴纳10英镑,普通人死后也能冷冻盼"复活" 死后将遗体冷冻在液态氦容器中,然后等若干年后科技发达时再"起死回生",这种"复活梦"以前显然只有少数富翁才能做,譬如<美国偶像>评委西蒙·考威尔就已经签署了一份死后冷冻遗体协议,盼望未来的高科技可以在他死后若干年令他"复活".不过,美国密歇根州克林顿市"人体冷冻协会"提议的一种"冷冻复活"人寿保险协议,却可以让普通人也能享受到死后冷冻遗体盼"复活"的待遇!  相似文献   

5.
2013年,牛津大学3位哲学教授选择了死后冷冻。今年8月,比特币先驱哈尔·芬尼去世后,其遗体也被送交一家机构冷冻,期待有朝一日复活。这些新闻再次引发公众对人体冷冻技术的兴趣。现代社会,长生不老也许已不是大多数人的梦想,更多的人希望自己健康到老,寿终正寝,不要病榻缠绵。人们将战胜疾病寄托于科技的进步,如果现阶段无法治愈的疾病,希望自己能穿越到未来进行治疗。如何能让自己抵达未来?冷冻遗体以待复活,究竟是科技创新还是异想天开?  相似文献   

6.
贺进朝 《科学之友》2001,(10):17-18
有趣的启示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有趣的现象给人体冷冻以启示:如在冻土层中发掘出来的千年前的藻类、真菌孢子等能够在常温下复活,花金鼠冬眠时体温接近0℃,而春风一到它们又会恢复正常的生命活力。科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金鱼从水中捞出,待表面稍干之后,立即将其放入-269℃(接近绝对零度-273℃)的液氮中冷冻。经过10秒钟,将速冻后的金鱼放置温水中,金鱼竟奇迹般的"死  相似文献   

7.
美国亚利桑那州首府菲尼克斯城有28个"生命被挂起来的人。",采用低温冷冻技术将他们保存在液氮中,等待医学进步,癌症和爱滋病等不治之症被征服时回到人间。存尸房位于距菲尼克斯机场不远的一幢办公大楼后一隐蔽处。在高约3米且装有轮子的低温大脚瓶中浸泡着11具完整的尸体,17个神经病患者脑袋则  相似文献   

8.
目前全世界在超低温冷冻中等待复活的人体数千具,这些人生前与相关机构签订协议,花巨资保存自己的尸体,希望日后科学难题攻破后,使自己重新复活。有人将复活冻尸列为继曼哈顿计划、阿波罗计划、人类基因计划之后的人类第四大科学计划。并预言用不了30年就会得到突破性进展。到那时,谁抢占机谁将获得世界1/10的财富,因为没有一个人不想长命百岁的。那么,复活人体真的可行吗?在冒着白烟的液氮中沉睡的尸体真的能在未来的某一天开口说话吗?  相似文献   

9.
江于 《自然与人》2014,(6):38-40
人刚死的时候,99%的细胞还是有生命的。现代医学只是没有办法让细胞重新启动,于是才出现了人体冷冻学,把刚"死亡"的人马上冷冻起来,以便医学发达时让他们复活。人体冷冻或人体冷藏技术,是一种试验中的医疗科学技术,即把人体或动物在极低的温度下冷藏保存,梦想在未来能够借助于先进的医疗科技使他们解冻后复活及治疗。下面介绍俄罗斯和美国两国专家有关人体冷冻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两年来,京东大地广为流传着一件奇闻:河北省香河县农村一位叫周风臣的老人,从死至今已有三年,遗体却一直不腐,在自然环境中演化成"肉身"。这一特异现象引起了我国社会各界的关注和人体科学专家的浓厚兴趣。1994年3月2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率先披露了这一消息,继而《北京晚报》、《河北日报》也相继作了报道,随后,河北电视台又发了图像新闻,从而在海内外引起轰动。人体科学专家认为,人体不  相似文献   

11.
将人体在低温下冷冻并寄希望于未来医学技术能够将其恢复的想法一直都是科幻小说的主题,然而,人体冷冻法是否真的可能实现在未来的"死而复生"?尸体冷冻的过程当一个人被宣布法律上死亡,尸体冷冻保存公司接到通知就会发配一个应急小组试图保存这个人的血液泵。尸体被保存在冰里并注射不同类型的化学物质以减少血液凝结和对大脑的损伤。一旦尸体到达人体冷冻公司,就会被冷却到冰点,血液被抽走,取而代之的是器官保存溶液。尸体的血管被注射冷冻保护剂并阻止器官和组织的冰晶形成,尸体被冷却到-130℃。最后一步  相似文献   

12.
艾萨克·阿西莫夫郁达夫曾盛赞房龙的笔“有这样一种魔力” ,“干燥无味的科学知识 ,经他那么的一写 ,无论大人小孩 ,读他书的人 ,都觉得娓娓忘倦了。”阿西莫夫的科普作品风格与房龙殊异 ,但它们却同样令人娓娓忘倦。例如 ,2 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交 ,西方国家中对“人体冷冻学”的兴趣日见其增。阿西莫夫在其《科学指南》中对此作了言简意赅的介绍 ,然后坦陈了他本人的态度 :“实际上 ,把人体完整地冷冻起来 ,即使完全可能使他们复活 ,也没有什么意义” ,“不论是通过人体冷冻法 ,或是……几乎没有人不乐意接受长生不死” ;但是 ,“如果地球…  相似文献   

13.
早在20多年前,美国就开始对身患绝症而目前医学又无法救治的病人实施冷冻,至今已有10多具人体保存在液态氮中。美国尚无禁止冷冻人体的法律,不过46岁的数学家托马斯·多纳尔特森的情况有些特殊。他患二期脑癌,亦不可能施行手术,放射治疗也收效甚微。统计资料表明,类似患者最多能活上1—3年。数学家希望能在肿瘤侵害大部分脑细胞之前将他冷冻起来。多纳尔特森向加利福尼亚州最高法庭提出要求,希望通过法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史密森学会其所属的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NMNH)于7月8日发起了一项倡议,即计划采集并冷冻来自全世界一半植物科的植物组织(将装有新鲜植物组织样本的试管保存在液氮中),为植物基因组学和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样本。参与该项目的研究人员称:随着该计划的进展,未来两年有望采集全部的植物科以及一半的植物属。  相似文献   

15.
奇云 《科学之友》2002,(10):33-34
2002年7月5日,美国传奇棒球明星泰德·威廉姆斯逝世。这位83岁的老人生前怎么也不会想到,家里的儿女竟然为是否冷藏自己的遗体而闹上法庭。面对这一离奇的诉讼案件,让我们再次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倍受争议的“人体冷藏”。  相似文献   

16.
<正>低温生物学家希望纳米技术有一天能令冷冻人体复活的梦想成真。纳米技术可以利用显微机器操单个原子,构建或修复人体细胞和组织。相信未来的纳米技术不仅能修复冷冻过程造成的细胞损伤,还能修复老化和疾病造成的细胞损害。一些低温生物学家甚至预测,第一例人体冷冻复苏者有可能出现于2045年。  相似文献   

17.
1.在开始进行人体冷藏之前,患者必须由一位医生正式宣布临床死亡。2.一旦患者被证明死亡,一组人体冷藏学家立即将药物注入尸体内,以把细胞衰竭减低到最小。这些药物通过心肺复苏技术在尸体内循环。3.尸体被迅速降温后一被送往手术室。在那里,外科医生将对尸体实施‘’透析”,即用与器官移植中用以保存器官的溶液类似的冷冻利(温度约为5℃)替换尸体中的血液。4.迅速冷冻大脑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大脑温度太高,就会发生损坏及肿胀。另一方面,如果大脑温度过低,就会形成冰晶,冰晶会损坏细胞。5.完成“透析”之后,已经冷冻至5℃的…  相似文献   

18.
随葬马守护着她的陵墓,丝绸装饰着她的遗体。2400年已经过去,她却被冻结在了时光里。她是一名祭司?还是一个无畏的女战士?现在,让我们来揭开“西伯利亚冰美人”的奥秘。  相似文献   

19.
随葬马守护着她的陵墓,丝绸装饰着她的遗体。2400年已经过去,她却被冻结在了时光里。她是一名祭司?还是一个无畏的女战士?现在,让我们来揭开“西伯利亚冰美人”的奥秘。  相似文献   

20.
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的遗体保存至今,这一事实就是一个奇迹。从1924年1月22日那天起,关于列宁的遗体就有许多传闻。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水晶棺里的遗体是用模型代替的吗? 这种谣传从列宁墓一开放就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