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端粒酶特异性核酶对乳腺癌细胞MCF-7端粒酶活性、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设计合成RZ基因,构建人端粒酶锤头状核酶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 )-hTERT-RZ,测序鉴定.提取MCF-7细胞总RNA,RT-PCR扩增靶基因的cDNA片段,插入载体pMD18-T并测序鉴定.将核酶重组体及hTERT载体体外转录,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Rz的切割活性.核酶载体转染乳腺癌细胞MCF-7,RT-PCR法检测核酶重组子转染效率及核酶转染细胞中hTERT mRNA的表达量,TRAP法测定细胞端粒酶活性,MTT法、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增殖及凋亡.结果 测序表明peDNA3.1( )-hTERT-Rz和pMD18-T-hTERT构建成功.5%琼脂糖凝胶电泳表明体外转录出Rz和靶基因hTERT,Rz对靶基因hTERT具有切割活性.构建好的核酶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发现其潜伏期延长,对数生长期减缓,S期细胞比例降低,G1期细胞比例增高(P<0.01).端粒酶活性检测发现端粒酶活性明显降低.结论 端粒酶催化亚单位特异性核酶对靶基因hTERT在体外和体内均有催化切割活性,该核酶在乳腺癌MCF-7细胞中抑制hTERT的表达和细胞增殖,为核酶应用于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和新型工具酶.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有效地切割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以降低端粒酶活性 ,从而使肿瘤细胞生长变慢 ,凋亡增加 .方法 设计并合成了 2个针对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的锤头状核酶基因htertRZ及htert 5’RZ ,构建了核酶基因的体外转录和真核表达质粒 ;并将核酶转染致肿瘤细胞中 ,检测其对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结果  2种核酶在细胞内均能明显地抑制端粒酶活性 ;核酶htertRZ稳定转染细胞后 ,使细胞生长变慢 ,倍增时间延长 ,但无明显促细胞凋亡作用 .结论  2种核酶可望成为有效的端粒酶抑制剂 ,在抑制肿瘤生长中发挥作用 .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切割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为抑制端粒酶活性,设计合成了针对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的核酶基因htert RZ及htert-5'RZ,构建了核酶基因的体外转录和真核表达质粒,将核酶转染至肿瘤细胞中,均能抑制端酶活性,核酶heterRZ稳定转染细胞后,使细胞倍增时间长,但无明显细胞凋亡,因而,二种核酶可望成为有效的端粒酶抑制剂,用于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4.
5.
核酶M1GS-T6对HCMV UL97基因RNA片段体外切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M1GS核酶对HCMV UL97mRNA的体外切割作用.方法:针对HCMV UL97 mRNA T6位点设计与之互补的引导序列(Guide Sequence,GS),将其共价结合至大肠杆菌核酶P催化亚基(M1 RNA)的3'末端,构建M1GS-T6核酶,并用其对UL97基因亚克隆片段转录产物进行体外靶向切割实验.结果:核酶M1GS-T6具备特异性切割靶分子UL97 mRNA的能力.结论:核酶M1GS-T6具备特异性切割活性,为进一步研究HCMV病毒基因功能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桥序列在构建人工核酶M1GS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检验连接的Gs序列是否会影响M1RNA高级结构而导致M1RNA活性改变,对核酶的催化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通过软件模拟对M1GS进行结构分析,筛选了一段独立折叠的桥序列连接M1RNA与GS,并通过体外切割实验检验有桥和无桥序列的核酶的活性。结果:有桥序列的M1GS具备体外特异切割底物的核酶活性,而无桥序列的M1GS核酶未表现体外切割活性。结论:证实桥序列对维持M1RNA高级结构和保持人工核酶M1GS的体外切割活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发夹状核酶结构中G 11 特定核苷酸对于其体外切割活性的影响,用 32 P标记长度为267nt含有乙型肝炎病毒C区pKC的体外转录物作为靶RNA,把合成的G 11 位突变的发夹状核酶基因片段克隆入自剪切核酶载体p1.5内形成pHpRz;利用 32 P标记pHpRz的体外转录物,凝胶电泳进行核酶的鉴定和纯化.把未标记的各种核酶与同位素标记的靶RNA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切割反应,凝胶电泳,放射自显影分析反应结果.切割结果显示与底物的靶序列完全互补的发夹状核酶具有最高的切割活性,随着与靶序列的互补能力降低发夹状核酶的切割活性逐渐下降,甚至消失.这表明发夹状核酶结构中的G 11 位点对于发夹状核酶的切割活性不是必需的,所以与发夹状核酶的G 11 位点相对应的靶序列的选择不受此位点的限制.  相似文献   

8.
9.
根据特异性切割马铃薯卷叶病毒中国分离株 ( PLRV-Ch)复制酶基因负链 RNA的锤头状核酶 ,设计、合成了编码与其相应的突变核酶的 c DNA,并克隆到质粒 p GEM-4 Z中 ,经序列分析及体外转录表明得到完整的突变核酶基因重组质粒 ,从而为突变核酶的转基因及进一步研究核酶在转基因马铃薯中表达引起的抗性及机理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设计一个抗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的锤头状核酶为构建它的基因表达载体选择靶点,以便用于肿瘤的基因治疗。从GenBank寻找缺氧诱导因子-1αmRNA的全序列,用RNA结构分析软件预测HIF—1αmRNA的二级结构并选择合适的核酶作用靶点,从而设计相应的锤头状核酶。HIF-1αmRNA的577位含有GUC三联体,可以作为核酶的切割靶点,设计的核酶包括22nt的催化活性中心和16nt的侧翼序列。计算机辅助预测证明此位点为合适的靶点,用Basic Local Alignment Search Tool(BLAST)筛选以确定的靶点序列的唯一性。成功设计抗HIF—1αmRNA锤头状核酶基因表达载体,为进一步运用核酶切割HIF—1αmRNA基因来抑制肿瘤生长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1.
端粒酶是一种具有逆转录酶特性的DNA聚合酶,临床检测发现在很多恶性肿瘤中都能检测到端粒酶的活性,端粒酶可以作为诊断这些肿瘤的生物学标志.在某些肿瘤中,端粒酶表达会随着肿瘤的进展而上调,因此又可以作为肿瘤恶性程度评价的一个指标.而化疗后端粒酶的变化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因此也可作为临床疗效及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13.
14.
端粒酶是一种RNA依赖的逆转录酶,其激活是细胞永生化和肿瘤形成的关键步骤。在妇科肿瘤的发生过程中,端粒酶活性和hTERT的表达与肿瘤的进展具有相关性。端粒酶及其催化亚单位成为妇科肿瘤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生物学指标。因此,抑制端粒酶活性有望成为妇科肿瘤治疗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5.
端粒酶是细胞内常见的一种逆转录酶,其功能在于维持细胞内染色体末端端粒的长度。端粒酶活性的异常升高通常与肿瘤细胞的产生以及生长相关。端粒酶的活性已经成为了癌症诊疗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因此,对于端粒酶活性准确且高效的定量分析检测方案是当今分析科学,临床医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随着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超高性能的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案。总结了近5年来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案的发展全貌并且预估了端粒酶活性检测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端粒酶基因表达与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及其端粒酶活性关系。方法 :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端粒酶基因 h TR和 h TRT在 1 1 5例癌组织 ,2 3例癌前病变 ,2 0例良性病变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1 1 5例癌中 h TR阳性率为 83.5 % ,h TRT阳性率为 80 .9% ;2 3例癌前病变中 h TR、h TRT阳性率分别为 39.1 %和 30 .4% ;2 0例良性病变中除 1例有 h TRT弱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癌组织 h TR和 h TRT的表达与癌前病变、良性病变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1 ) ,而癌组间无差异。h TR、h TRT表达在淋巴结转移癌组明显高于无转移组 ,端粒酶基因表达随肿瘤分化程度降低而有增高的趋势。结论 :端粒酶基因 h TR和 h TRT在多种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均为高表达且有很大相关性。端粒酶的激活发生在癌变早期 ,提示与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 TR和 h TRT对恶性肿瘤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细胞增殖、分化与端粒酶激活及抑癌基因p16失活(缺失突变)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应用TRAP、多重PCR、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甲状腺癌与16例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P16基因外显子2缺失、P16蛋白表达。结果甲状腺癌组端粒酶活性90.48%,高于癌旁组织(P〈0.01);甲状腺癌p16基因外显子2纯合缺失率28.57%,相应癌旁组未检出(P〈0.01);甲状腺癌P16蛋白表达缺失率40.48%,高于癌旁组(P〈0.05);甲状腺癌P16蛋白表达缺失率高于p16基因外显子2缺失率。结论端粒酶激活与p16基因失活以及P16蛋白表达下调可能是甲状腺癌变过程中的重要分子事件,甲状腺癌中p16基因失活可能是端粒酶激活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