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功率平衡法测试汽车的滚动阻力系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用滑行试验等方法测试汽车滚动阻力系数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功率平衡法测试汽车滚动阻力系数的原理,并提供了用功率平衡法测试汽车行 驶工况滚动阻力系数f值的实例。  相似文献   

2.
依据汽车滑行测试相关的标准,对被测车辆进行滑行阻力分析,利用能量守恒法构建被测车辆的能量耗散关系,并从中推导出被测车辆滑行试验中的空气阻力系数;根据最新发布的汽车行业标准对被测车辆进行道路滑行测试,对采集到的滑行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出空气阻力系数的数值解析式;以实验数据和国Ⅵ计算方法作为参照,验证所得空气阻力系数计算式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数值计算空气阻力系数所得的道路载荷与试验测试结果相比,相对误差控制在5.4%之内,且道路载荷的数值计算结果能有效逼近试验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3.
汽车空气阻力系数的二次滑行测量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与论述国内外测量汽车空气阻力系数常用试验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二次滑行试验方法测量汽车空气阻力系数,并对实车进行了相应的滑行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与比较,证明了二次滑行法可有效地提高空气阻力系数测量的精度,误差范围控制在5%左右;同时简化了试验条件,缩短了试验路段长度,提高了试验可靠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降低载货汽车空气阻力系数对等速燃耗影响的分析方法,结合实车试验结果和模拟计算,重点分析了降低空气阻力系数在EQ1092F载货汽车上所能产生的节油效果.  相似文献   

5.
空气动力学阻力是汽车行驶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汽车能耗的重要来源。汽车在真实道路环境中行驶受到道路自然风的影响,为了准确计算和评价汽车在真实道路环境中行驶的气动阻力特性以及能源消耗,提出了循环工况风平均阻力系数计算方法。首先,通过分析气象数据获取近地区域自然风的分布特征,进而分析不同地形条件下汽车的偏航角概率分布特征,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分析汽车气动阻力系数随车速和偏航角的变化规律,并基于偏航角的概率分布特征计算获得了给定车速的风平均阻力系数,最后,提出循环工况风平均阻力系数的计算方法,并分析了不同地形条件和速度区间对汽车气动阻力的贡献量。结果表明,对于本文研究的车型,循环工况风平均阻力系数高于零偏航工况的阻力系数9.2%和7.3%,城市工况对气动阻力系数的贡献量小于5%,40 km/h及以上车速区间均对气动阻力系数有较大的贡献量。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大口径机枪双头弹空气阻力系数的 2种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采用模型风洞测试和实弹射击的方法获得了大口径机枪双头弹弹头飞行的空气阻力系数 ,对 2种方法所得的阻力系数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2种方法所得结果基本接近 ,双头弹前弹头所测得的阻力系数跟风洞测试攻角为 0°时的测试结果接近 ,后弹头的阻力系数与风洞测试攻角为 4°时的结果相近 ,说明前弹头对后弹头具有一定的空气干扰 ,实弹射击更能体现各种综合因素对弹头飞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游梁式抽油机电机功率测试越来越普及,如何利用功率曲线数据信息指导抽油机节能运行变得更加重要。以抽油机平衡准则为基础,开展了利用功率曲线数据进行曲柄平衡抽油机调平衡方法的研究。研究中,结合生产现场实际情况,利用电动机功率与传到曲柄轴上的扭矩的关系,建立了曲柄平衡块位置改变量与电机输出功率改变量的关系,依据不同的抽油机平衡准则,分别建立了峰值功率法曲柄平衡块调整量计算模型和均方根功率法曲柄平衡块调整量计算模型。计算表明,与平均功率法和峰值功率法相比,均方根功率法能耗最小,有利于进一步挖掘抽油机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8.
汽车空气动力学性能是车辆重要的性能之一,其阻力系数直接影响汽车的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通过CFD仿真与实车风洞试验研究了SUV车型轮眉凸出结构对风阻系数的影响,研究表明CFD仿真对阻力系数变化量的预测准确度可以满足工程开发需求。通过车辆表面压力系数分布及车身侧面流场信息,分析了轮眉凸出结构对阻力系数影响的原因,以期为相关车型轮眉结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在道路与底盘测功机上,汽车质量、轮胎充气压力对汽车滚劝阻力系数影响的试验研究,采用滑行法或反拖法测量底盘测功机的系统阻力,其偏差不大于4%。  相似文献   

10.
基于遗传算法的潮流多根求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计及功率平衡和电压幅值约束的基础上提出约束遗传算法(CGALF),该算法采用动态群法、优化加速技术、节点排序技术,提高了算法的鲁棒性,选取了轻重载情况下的KK- 11 节点系统进行测试,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强化管在空压机后冷器中传热与流阻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空气压缩机后冷却器中采用横纹管、螺旋槽管及光滑管作为换热元件,以压缩空气、水为换热介质,进行了传热和流体力学性能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前两种强化管对压缩机后冷却器都有较显著的传热效果。但相比之下,横纹管比螺旋槽管的效果更好。本文还对两种强化管的传热和流阻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探讨了矿井风量调节过程中,风路风阻变化对网络风流的影响,并据按需供风网孔内是否可设调节措施两种情况,分别提出及说明了调阻风路调阻值的简易计算方法。图2,参2。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计算风管漏风及阻力损失的逐段递推计算法。该法既考虑了风压对漏风的影响,又考虑了漏风对风流阻力的影响。其结果比其它方法更精确、更符合实际。同时,还对局扇的串联运行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了风机间隔串联时避免风管内产生循环漏风的风机间隔距离以及风机集中串联时所需风机台数的计算式。  相似文献   

14.
通过计算 ,可确定各管段风阀的增阻值和开度 ,由此指导通风、空调系统风量调整工作 ,从而缩短风量调整时间 ,减轻风量测定工作量。图 3,表 1 ,参 5。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双角联网路为例,概述了某些平面复杂网路其风向不稳定分支的风向判别的推导方法:按风压平衡和风量平衡定律,列出所有独立网孔的风压平衡方程式和节点的风量平衡方程式,然后再根椐不稳定分支中风流的三个状态列出大于零、等于零和小于零三个方程式采取一定的技巧,用消元法消去方程组中的风量Q,得出一个纯风阻的关系式来。这个关系式就是所要求的判别式。并指出,在消元过程中,不能忽视正负根的问题,否则,所得出的判别式将是不完整的。文章纠正了以往在这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了双角联复杂网路不稳定分支的风向判别式。  相似文献   

16.
油料种子热风干燥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试验分析了热风温度对油料种子发芽率和干燥速度的影响 ,给出了不同温度条件下油料种子的水分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并确定了相应的参数 .分析了热风穿过一定厚度油料种子的阻力并与小麦做了比较 .  相似文献   

17.
用数值模拟结合实验方法研究了18-8不锈钢管多层对接焊时的应力分布规律,并指出在合适的焊接条件下,当冷却水的流量达到33L/min时,在钢管内壁获得双向压缩残余应力,将明显地提高18-8不锈钢管对接接头抗应力腐蚀破裂能力。  相似文献   

18.
19.
给出了物体在气轨上运动时的阻力公式,讨论了挡光片宽度的影响,给出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的修正公式。理论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20.
大气中生物粒子等效率直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大气中菌尘的相关关系,分析了纤维型滤料的菌尘效率曲线,提出了生物粒子“等效率直径”的概念。本文还依据空气过滤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计算,绘制了关于纤维型滤料的效率、阻力和各有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在此基础上,就如何选择专门用于滤除空气中生物粒子的滤材进行了定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