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原始技术创新与创新团队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的原始技术创新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进入WTO以后的国内企业已经开始感受到基于企业原始创新竞争压力。为应对这一压力,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应从技术引进、模仿创新为主的技术发展向以原始技术创新为主的技术发展转变。为实现这一战略转变,企业原始技术创新团队的建设是关键。企业原始技术创新团队应由原始技术创新的策划人才、创新源选择人才、创新研发人才、创新产业化人才与创新支持人才组成。在企业原始技术创新团队的管理中应该抓住核心人物建设、创新队伍的合理组合、一致的行动纲领建立、团队的协调和持续激励。此外.还需要为企业原始技术创新团队营造合适的环境,使企业原始技术创新活动能够获取更多的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2.
正一、杂志介绍《创新科技》(月刊)创刊于2001年,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厅主管、河南《创新科技》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出版的公开出版物。杂志紧扣科学、技术与创新的内涵,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尤其是针对"卡脖子"技术突破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实现面临的战略、政策和管理等问题,致力于创新科技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科学预测与把握技术创新方向、设计最新的科技政策、探析新型举国体制下的科技管理模式,为国家、区域、各类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战略指导。  相似文献   

3.
正一、杂志介绍《创新科技》(月刊)创刊于2001年,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厅主管、河南《创新科技》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出版的公开出版物。杂志紧扣科学、技术与创新的内涵,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尤其是针对"卡脖子"技术突破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实现面临的战略、政策和管理等问题,致力于创新科技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科学预测与把握技术创新方向、设计最新的科技政策、探析新型举国体制下的科技管理模式,为国家、区域、各类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战略指导。  相似文献   

4.
正一、杂志介绍《创新科技》(月刊)创刊于2001年,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厅主管、河南《创新科技》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出版的公开出版物。杂志紧扣科学、技术与创新的内涵,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尤其是针对"卡脖子"技术突破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实现面临的战略、政策和管理等问题,致力于创新科技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科学预测与把握技术创新方向、设计最新的科技政策、探析新型举国体制下的科技管理模式,为国家、区域、各类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战略指导。  相似文献   

5.
正一、杂志介绍《创新科技》(月刊)创刊于2001年,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厅主管、河南《创新科技》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出版的公开出版物。杂志紧扣科学、技术与创新的内涵,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尤其是针对"卡脖子"技术突破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实现面临的战略、政策和管理等问题,致力于创新科技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科学预测与把握技术创新方向、设计最新的科技政策、探析新型举国体制下的科技管理模式,为国家、区域、各类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战略指导。  相似文献   

6.
正一、杂志介绍《创新科技》(月刊)创刊于2001年,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厅主管、河南《创新科技》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出版的公开出版物。杂志紧扣科学、技术与创新的内涵,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尤其是针对"卡脖子"技术突破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实现面临的战略、政策和管理等问题,致力于创新科技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科学预测与把握技术创新方向、设计最新的科技政策、探析新型举国体制下的科技管理模式,为国家、区域、各类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战略指导。  相似文献   

7.
边哲 《创新科技》2004,(10):16-17
<正> 在刚刚结束的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授牌、颁奖暨创新成果交易签约大会"上,河南省又有安彩集团、郑州宇通、郑州三全食品公司3家企业获得"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称号,许继、新飞与海尔、华为、中石油、上海宝钢等著名企业一起受到国家表彰,获得"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成就奖"。企业是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产业的竞争力最终体现在龙头企业的创新能力上。为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推动产业技术进步,今年河南发展改革委通过加强考核评价、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措施,大力推动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积极培育代表产  相似文献   

8.
正一、杂志介绍《创新科技》(月刊)创办于2001年,是由河南省科技厅主管、河南《创新科技》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出版的公开出版物。2020年《创新科技》将紧扣科学、技术与创新的内涵,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尤其是针对"卡脖子"技术突破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实现面临的战略、政策和管理等问题,致力于创新科技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科学预测与把握技术创新方向、设计最新的科技政策、探析新型举国体制下的科技管理模式,为国家、区域、各类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战略指导。  相似文献   

9.
正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是依托大中型企业建立的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是承担国家重大技术创新任务和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安徽省系统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推荐一批"的思路,梯次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引领全省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一、企业技术中心已经成为推动创新型强省建设的重要动力源1.安徽省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已进入全国第一梯队  相似文献   

10.
<正>马建红,河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主促进会河北工业大学支部副主委、河北工业大学CAI软件研究所所长、国家技术创新方法及实施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核心成员、科技部TRIZ创新方法培训师。培训与咨询TRIZ培训咨询:承担基于TRIZ理论的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培训,应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帮助企业进行创新,培训100多场,培训学员6 000余人次。并将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软件平台植入到企业创新管理平  相似文献   

11.
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新形势下我国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高校作为人才、成果集聚的战略高地,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高校科技管理角度,重新审视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定位,提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背景下培育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2.
正主办:贵州省科技厅/省经信委/省教育厅/省总工会承办:贵州省技术创新服务中心活动目的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精神,打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企业自主创新必须实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必须让自己的创新团队树立现代科技观念,使企业科技人员掌握和应用科学思维法则和科技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与人力资本团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在当前科技创新和知识积累迅速增长的背景下,以团队为基础的人力资本研究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的重要作用,评述了企业中人力资本价值及其实现、团队的形成机制与基本理论、团队的绩效以及团队报酬激励机制等研究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和作用,并就这几方面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国家技术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由与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或组织构成的系统网络。其核心机构是企业,主要功能是组织科技攻关力量创新技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因为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有效整合产学研各方资源,切实增强国家竞争力;只有产学研结合,才能更有效配置科技资源,激发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并使企业获得持续创新的能力。企业主体缺位、技术创新能力不高,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健全.技术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政府职能发挥不足,没有形成良好的技术创新文化是我国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障碍。因此,需要切实巩固企业主体地位,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大学和科研院所创新源与知识库的作用,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机制,完善技术创新的基础服务设施,建立和优化技术创新的宏观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技术预见与创新发展在战略规划、网络建设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关联性。技术预见在企业层面上可以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规划提供依据,为企业技术创新的质量提供保证;在区域层面上,可以有效引导区域产业的创新方向,实现区域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在国家层面上,可以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高效运行提供有利方式,促使创新主体的衔接与合作、创新网络的整合与集成。  相似文献   

17.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需求、代表国家水平的"科技王牌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是"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的重点任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既包括以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为代表的狭义的科技创新平台,也包括大学、科研院所、企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孵化器等创新主体和载体.本文从国家...  相似文献   

18.
踩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鼓点,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从姗姗学步正逐步走向成熟,迎来了蓬勃发展春天。成立于1996年11月18日的成都高新区技术创新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是成都高瓤区管委会下设的公益性科技事业服务机构,是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创新中心一路走来,取得了沉甸甸硕果。以"国家‘863’软件专业孵化器—四川基地"和"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成都产业化基地"的批复、建设和运行管理为标志,创新中心已拥有国家级牌子达9个。  相似文献   

19.
《今日科技》2014,(7):12-13
<正>建好研究院,加强研发与创新,是企业做大做强,走在行业技术创新前列的基本前提与保障,自超威电源研究院建立以来,始终以引领行业技术创新为己任,不断加大研发经费投入,积极引进国内外技术创新人才,建设了一个技术先进、行业领先、管理完善、善于创新的科研团队。为确保企业始终走在行业技术创新的前列,超威电源研究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立有效的信息收集与分析系统,以达到信息领先、研发起步早、研发产品新的目的。我们采取的做法是广泛联系、设立"科技信息员",随时收  相似文献   

20.
<正>近几年,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方针的强力推动下,在国家和地方科技创新优惠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广大企业开展自主科技创新的动力和活力空前增强,涌现出了大批依靠自主创新,加快企业发展的创新带动型企业或者创新主导型企业。这些企业技术创新意识不断强化,技术创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