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气相法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装置中,通常需要三个规格的蒸汽,即0.3~0.5MPaG的低压蒸汽,1.0MPaG的中压蒸汽和3.8MPaG的高压蒸汽。由于高压蒸汽用量较小,部分装置没有设置高压蒸汽凝液设施将闪蒸的二次蒸汽进行回收利用。考虑到高压蒸汽凝液能位仍然相对较高,其产生的低规格蒸汽可以被装置利用,同时又能降低用于冷凝常压闪蒸汽的循环冷却水用量等情况,在对气相法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装置蒸汽系统设置高压蒸汽凝液设施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给涉及到此部分改造和设计的装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设计建立了一套以水为工质的分离式热管系统实验台,系统冷凝端采用水冷套管式换热器.在此实验台基础上研究了不抽真空、有大量不凝性气体存在于分离式热管的凝结放热问题,测定了在不同的入口蒸汽温度、循环蒸汽流量、冷却水进口温度及流量条件下混合气体在圆管内凝结换热的情况,分析了这些参数对换热过程的影响.同时,还对套管内含高分压不凝性气体——空气——的水蒸汽凝结换热物理模型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模型中除了质量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和界面控制方程外,还增加了流动扩散和凝结控制方程.模型结果显示蒸汽放热量与实验测定值基本吻合,偏差在8%~15%之间.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有限通道内高速蒸汽与过冷水直接接触凝结换热(DCC)过程中汽液相界面的演化规律,搭建了具有矩形截面结构喷嘴及通道的可视化实验台,获得了入口蒸汽压力为0.1~0.45MPa、入口过冷水压力为0.1~0.4MPa以及入口过冷水温度为30℃条件下DCC过程的凝结形态,得到了基于入口参数的流型图。研究表明:矩形通道内DCC过程的典型流动形态可划分为蒸汽区、过冷水区、汽液混合层、回流区和均匀泡状流区,蒸汽区与汽液混合层之间有清晰的相界面;在不同的入口参数下会出现泡状流、界面振荡射流、尾部振荡射流、稳定射流和发散射流等凝结形态。获得了各种流型的下壁面温度分布规律,并通过计算,得到稳定射流的换热系数为5.2~9.0MW·m-2·℃-1。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了兰州石化公司东区蒸汽主干系统的基本概况,并对蒸汽系统排空排凝损失进行分析了。指出目前存在着一些"瓶颈"问题和流程不合理问题,造成蒸汽系统损失较大。本文针对蒸汽系统排空排凝损失原因,进行了重点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非凝性气体对蒸汽冷凝具有重要影响作用,能够大大增加蒸汽冷凝过程的传热热阻,减小传热系数。为研究非凝性气体对竖直管道内蒸汽冷凝的影响,基于Nusselt理论建立了强迫循环条件下蒸汽冷凝的传热传质类比模型。将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准确地预测竖直管道内蒸汽冷凝传热系数。模型中非凝性气体为空气,空气的入口质量分数对蒸汽冷凝传热系数具有较大影响。当入口空气的质量分数从8.73%到22.45%变化时,入口处冷凝传热系数从4.8kW/(m~2·K)到1.2kW/(m~2·K)变化,且沿着管道轴向冷凝传热系数逐渐减小。当入口温度从100℃到140℃变化时,传热系数逐渐减小。该研究表明非凝性气体的种类、质量分数和入口温度为影响蒸汽冷凝传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高温铝液在水中沸腾蒸发瞬变运动会引发蒸汽爆炸. 为研究高温熔融铝液在水中的传热规律,对不同工况下铝液进入冷却水的传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不同的入口速度及铝液温度时各观测点的温度变化曲线. 研究结果表明,入口速度越快以及铝液温度越高,传热则越快.  相似文献   

7.
刘嘉彤 《甘肃科技》2004,20(8):47-49
利用TDS - 10X型系列红外分光测油仪 ,采用限定波长扫描范围 ,通过“特征吸收”扫描测量的谱图结构判定蒸汽凝液中是否含油 ,同时定量分析蒸汽凝液中油的含量。此方法具有检测限低 ,灵敏度高 ,测定结果准确 ,操作简单的特点 ,易于控制利用。  相似文献   

8.
主要介绍了利用Foxbro I/A'S 50 DCS的CALCA模块在冷凝液回收系统中创建泵的逻辑控制系统,结合出口调节阀的控制,对凝液储罐的液面进行控制.通过对系统进行改进,可以实现对液面的稳态控制,弥补了单个调节阀由于出口流量压力和入口流量压力的不稳定,而导致的液面大幅频繁波动.  相似文献   

9.
蒸汽热力管网节能措施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炼油、石化企业中,蒸汽作为各生产环节的主要能源之一,发展和优化蒸汽热力系统,对降低炼油企业的加工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总结石化公司蒸汽系统概况和蒸汽系统损失原因的基础上,对蒸汽计量损失、主干线散热损失、排空排凝损失等有针对性的分别采取了措施,建立了气动式排凝回收站和凝结水排汽加压站(CVP)以及蒸汽系统实时数据采集及在线智能监测优化离线模拟系统。这些技术的实施,对炼化企业蒸汽凝结水的回收和二次利用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高压汽液两相流为工质,采用γ射线衰减技术,在西安交通大学高压汽液两相流实验台架上进行了水平管顶部破口入口蒸汽含汽率的实验研究,对高压饱和水的γ射线衰减规律的标定表明,其质量减弱系数基本上为常数,获得了破口入口蒸汽含汽率与无量纲数h/hb的关联式。发现在水平管破口入口区域,由于两相工质的加速引起的Bernoulli效应,导致破口入口压力有较大的降低,这一点对预测流过破口的临界质量流速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为了获得泄压系统中蒸汽直接喷射冷凝过程两相流特征的变化规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结合VOF两相流模型和冷凝相变模型,通过控制变量的方式研究了过冷水温和蒸汽入口压力对蒸汽喷射直接接触冷凝过程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的冷凝两相流场特征。结果表明:过冷水温和蒸汽入口压力均对喷射水箱中的蒸汽羽流特征具有显著影响,更高的过冷水温和入口压力均会导致更大的蒸汽羽流长度和影响区域;当过冷水温较低时,沿喷射轴线方向上蒸汽温度逐渐减小,而在过冷水温较高时,蒸汽温度先增加然后快速降低,这是因为来不及冷凝的蒸汽滞止在两相混合区之前;随着蒸汽入口压力的降低,纯蒸汽区越短,且两相混合区的蒸汽体积分数下降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12.
针对超声速气液两相流升压装置内高速蒸汽射流凝结现象,在蒸汽质量流率为200~600kg·m-2·s-1、入口过冷水质量流率为4~18t·m-2·s-1、入口过冷水温度为20~50℃的条件下,使用矩形截面蒸汽喷嘴和混合腔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采用热平衡相变模型计算了蒸汽射流凝结的换热面积,给出了换热面积随汽水参数的变化规律,并建立了预测归一化换热面积的实验关联式。研究结果表明:蒸汽喷嘴截面形状对射流凝结流场结构影响不大,气液两相区是蒸汽凝结的主要区域,蒸汽在气液两相区内以小气泡的形式与过冷水完成能量交换,换热面积随蒸汽质量流率和过冷水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随过冷水质量流率的增加而减小。实验中测得的换热面积在2.4×10-3~7.8×10-3 m2之间,换热面积实验关联式预测值与实验值的误差在±10%以内。本文研究结果对超声速气液两相流升压装置的优化设计和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朱仰梅 《科技信息》2010,(19):39-39
本文针对Sulfolane工艺的芳烃抽提装置污水排放问题,提出了负压劣质溶剂再生工艺、溶剂比设计操作、电动真空泵设计、系统水内闭循环、蒸汽凝液循环利用等优化措施来解决装置无油污水零排放的技术难题,并对优化后的节资、节能、环保等效果做了简述。  相似文献   

14.
在直径80mm、高度8000mm的液固循环床提升管中,采用脉冲磷光示踪技术对颗粒停留时间和扩散特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表观液速和颗粒循环速率对颗粒停留时间分布和扩散特性的影响,并对液固循环床提升管和气固循环床提升管中颗粒停留时间分布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液固循环床提升管中,颗粒停留时间分布为-尖而窄且对称无拖尾的单峰分布,颗粒停留时间分布相对均匀,颗粒扩散相对较小,液固流动接近于平推流;颗粒轴向扩散从入口到出口逐渐增大,而颗粒径向扩散从中心到边壁较为均匀;颗粒轴向Peclet数随表观液速和颗粒循环速率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5.
HTR-10 蒸汽发生器密度波不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0MW高温气冷实验堆(HTR-10)的蒸汽发生器为直流型、小盘管组件式结构,盘管弯曲半径小,工作压力为中压范围,由此而带来两相流体流动的不稳定性问题是HTR-10蒸汽发生器研究的主要问题。介绍了用Khabensky等方法分析HTR-10蒸汽发生器的密度波不稳定性。分析了入口欠热度、入口节流度、加热功率、质量流量、系统压力、热负荷及出口蒸汽干度等对HTR-10蒸汽发生器密度波脉动的影响。分析表明在HTR-10蒸汽发生器设计工况下不会发生密度波脉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蒸汽与氮气混合物在垂直圆管内表面冷凝换热的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凝性气体对蒸汽冷凝换热的影响,给出了含不凝性气体的蒸汽的Nusselt准则方程.结果表明,不凝性气体的存在使得纯蒸汽的冷凝效果下降.  相似文献   

17.
在直径80mm、高度8000mm的液固循环床提升管中,采用脉冲磷光示踪技术对颗粒停留时间和扩散特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表观液速和颗粒循环速率对颗粒停留时间分布和扩散特性的影响,并对液固循环床提升管和气固循环床提升管中颗粒停留时间分布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液固循环床提升管中,颗粒停留时间分布为-尖而窄且对称无拖尾的单峰分布,颗粒停留时间分布相对均匀,颗粒扩散相对较小,液固流动接近于平推流;颗粒轴向扩散从入口到出口逐渐增大,而颗粒径向扩散从中心到边壁较为均匀;颗粒轴向Peclet数随表观液速和颗粒循环速率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8.
液-液循环流化床制冰过程的(火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水与另一种非相溶载冷流体直接接触换热结冰的液液循环流化床是一种新型动态制取流体冰方法.针对该方法建立了研究床内多相流动与传热过程的数值模拟平台,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为基础提出了液液循环流化床制冰过程的火用损失计算模型.采用数值试验方法探讨了水滴直径、载冷液体入口温度和速度对系统的制冰能力和火用损失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减小水滴直径和入口温度可以不断提高循环流化床的制冰能力,但减小入口速度的作用有限,而减小水滴直径是兼顾制冰能力和过程火用损失的最有利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不凝气体存在时水平单管外膜状凝结换热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查明不凝气体对水平管外膜状凝结换热特性的影响规律,建立了水平单管的气、液双边界层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气、液膜之间的质量连续及能量连续特征,对于不同的壁面过冷度,用数值方法首次求解并分析了边界层内局部不凝气体质量分数、温度和速度的分布规律,计算结果表明,从主流蒸汽到气流界面,不凝气体含量和气膜速度逐渐增加而气膜温度降低,平均凝结换热系数值解与实验解符合较好 。  相似文献   

20.
炼油厂常减压装置减压抽真空系统一直采用蒸汽喷射泵抽.这种形式的抽真空系统除装置规模受到局限外,还存在蒸汽质量要求高、供汽稳定困难,蒸汽消耗量大、操作费用高等缺点.本文以兰州石化炼油厂新建5.5Mt/a常减压蒸馏装置采用液环式真空泵来代替最后一级蒸汽喷射泵为例,介绍了液环式真空泵在常减压抽真空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分析了兰州石化炼油厂新建5.5Mt/a常减压蒸馏装置采用液环式真空泵的公用工程消耗量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常减压抽真空系统中蒸汽喷射抽空器和液环式真空泵的组合使用,具有设计合理、运行平稳、节能降耗和效益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