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研究表明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ucleatum)对CRC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促进CRC发生的重要机制有慢性感染形成炎症环境、F.nucleatum表面特征性因子和免疫细胞之间相互作用、激活多条信号通路、免疫抑制和免疫逃避.但F.nucleatum促进CRC发生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所有已知的机制进行总结,为进一步研究F.nucleatum促CRC发生的机制以及CRC的治疗提供资料.此外,F.nucleatum的特征性因子FadA,Fap2,LPS在CRC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靶向这些因子做疫苗或药物将有望治疗CRC.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HP)是多种胃肠道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一直以来认为胃部是其主要聚集地,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人类口腔中也存在一定数量的HP,一定条件下会引起某些口腔相关性疾病,并且与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具有某种关系,可能是胃部HP复发再感染的来源.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中国低纬地区扩展F(SF)的发生时间和季节特性以及行星波扰动对其影响,利用2013年海南三亚综合观测站DPS-4D数字测高仪观测到的电离层频高图数据,统计分析了扩展F的开始和持续时间及其季节变化;提取了电离层虚高,从虚高的逐日变化中获取了F层上抬时间和行星波扰动特征,并对上抬期间电离层F层最小虚高(h'F)、临界频率(fo F2)等参数进行了小波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地区扩展F类型主要为RSF,其季节性最大值(51%)出现在分点季,RSF在日落后和午夜后均有发生,而FSF主要在夏季午夜后出现;海南地区电离层虚高在日落后反转增强(PRE)期间有明显上抬现象,电离层特征参数中存在周期为准2d、5d以及10d的行星波扰动,它通过调制电离层F区发电机电场的方式激励扩展F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人类syndrome疾病基因编码区碱基突变(BMCRs)特征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syndrome疾病基因密码子的突变类型倾向于C→T和G→A的突变;碱基突变发生类型是转换显著地大于颠换(F=9.02,P=0.013 30.05);密码子三联体的第1位和第2位碱基突变在syndrome疾病基因的发生中起主要作用.此外研究结果也显示:syndrome疾病基因的外显子长度及其GC含量与BMCRs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各自为r=0.228 74,P0.000 1和r=0.067 0,P=0.033 30.05),并且外显子中顺式作用元件ESE的突变个数也与其相应外显子的BMCRs的个数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r=0.200 5,P0.000 1),表明外显子长度、GC含量与ESE元件等特征对人类syndrome疾病的发生有重要影响.最后全部syndrome被划分成8个与医学分类相关的系统疾病,结果揭示BMCRs更容易发生在代谢与免疫相关的疾病系统、神经系统、心功能相关疾病系统以及机体畸形相关疾病系统当中.  相似文献   

5.
发酵乳杆菌 B44 是一株分离自保加利亚家庭手工制作酸奶的乳酸菌株. 体外实验发现: 发酵乳杆菌 B44 具有较强的疏水性(79.67%)和低酸高碱的静电作用, 可耐受 1 mg/mL 溶菌酶, 在口腔中具有较佳的黏附和存活能力; 此外, 具有较高的自聚率(13.34%)以及与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的共聚集作用, 当与变形链球菌共培养时能抑制变形链球菌生物膜的形成, 其抑制率可达 63.43%. 实验表明, 发酵乳杆菌 B44 对人类龋病的防治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是一株潜在的口腔益生菌, 在人类口腔健康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蛋白酶体激活因子REGγ属于蛋白酶体激活因子REG(又名11 S)家族的成员之一,主要是通过激活20 S蛋白酶体以非泛素化和非ATP依赖的方式降解蛋白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REGγ在多种肿瘤中出现了异常表达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REGγ主要是通过降解多种靶蛋白并调控相关的信号通路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本文综述了REGγ在肿瘤中发挥作用的靶蛋白,旨在进一步了解REGγ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并揭示其作为人类多种肿瘤的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潜在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对鱼类黏液细胞的影响,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吐温80组及0.125,0.5,2,8mg/L的DEP组,对鲤鱼染毒20d,采用阿利新蓝和过碘酸雪夫氏(AB-PAS)染色方法,分析DEP对鲤鱼鳃及消化道黏液细胞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空白对照组鳃及消化道各部位黏液细胞密度与吐温80组相比无明显性变化.0.125mg/L组鳃丝、口腔上皮及0.125,0.5mg/L组前肠、中肠、后肠黏液细胞密度与吐温80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0.5,2,8mg/L组鳃丝、口腔上皮及2,8mg/L组前、中、后肠黏液细胞密度与吐温80组相比,差异显著或极显著.DEP对Ⅰ,Ⅱ,Ⅲ,Ⅳ型黏液细胞密度的影响因DEP质量浓度不同、鳃丝及消化道部位不同而异.鳃丝、口腔上皮、前肠、后肠黏液细胞密度的降低主要是由于Ⅱ,Ⅳ型黏液细胞密度的降低所致,中肠黏液细胞密度的降低主要是由于Ⅲ,Ⅳ型黏液细胞密度的降低所致.  相似文献   

8.
转运蛋白颗粒(TRAPP)是一种高度保守的多亚基蛋白复合物,参与囊泡运输、细胞自噬等过程.细胞自噬是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降解和循环通路,在维持细胞稳态和应对环境压力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TRAPP复合物与自噬关系的研究较为广泛,研究表明多个TRAPP复合物亚基参与自噬过程,且TRAPP复合物不同亚基的突变或缺失也与多种人类疾病有关.对TRAPP复合物参与调控细胞自噬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了解一些人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检测口腔鳞癌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的表达,探讨其在口腔鳞癌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MIF在42例口腔鳞癌和10例口腔正常组织的表达情况,并通过SPSS14.0统计软件包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MIF主要表达于口腔鳞癌细胞中,其阳性表达率(73.81%)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肿瘤组织中MIF的表达在性别、有无淋巴结转移、Ⅰ-Ⅱ期与Ⅲ-Ⅳ期的比较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年龄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IF在口腔鳞癌细胞中呈高表达,且可能在口腔鳞癌的发展和转移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魏宏琳  宋宇峰  冯红超 《贵州科学》2007,25(Z1):390-394
目的:研究口腔鳞癌(OSCC)和口腔正常黏膜中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 TF)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了解OSCC中TF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为OSCC的研究及其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方法,检测了42例OSCC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中TF的表达情况和CD34抗体标记的MVD值.结果:(1)在OSCC组织中TF的阳性表达为64.29%,显著高于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10.00%;P<0.01);(2)TF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3)TF的表达与MVD值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0.611,P<0.001).结论:TF在OSCC中参与了肿瘤的血管生成,对OSCC的生长、浸润和转移有促进作用,但其是否可作为反映OSCC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仍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1.
姚军 《海峡科学》2007,(8):67-67,69
人类牙齿从发生到发育萌出,以至最后的建(牙合),经历的是一个十几年的漫长过程.其中,遗传、营养、外力、体温、习惯、口腔卫生等等多种因素都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对儿童牙列的发育产生不同影响.其表现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但是结果都是一个--影响了健康咬(牙合)的形成.而健康的咬(牙合)就是牙列行使咀嚼功能最有效率最无损伤的硬件保证.  相似文献   

12.
用荧光法研究了香豆素衍生物CND_(500)在β-CD水溶液中和在乙醇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Saf)Triton X-100等胶束溶液中的荧光特性,发现CND_(500)在β-CD水溶液中的荧光强度(F),荧光偏振度(P)、相对量子效率((?))、荧光寿命(τ)均比CND_(500)在水溶液中增大,表明CND_(500)与β-CD发生络合,测得络合常数为1 560 L·mol~(-1),还观察到CND_(500)在β-CD水溶液中与在乙醇和n-Saf中的F,P,(?),τ值接近.这些事实可以推断β-CD空腔极性与乙醇极性相类似.  相似文献   

13.
人体口腔微生物群落由700余种细菌、真菌、病毒等构成。口腔微生物与龋病、牙周病、牙髓及根尖周感染等多种口腔疾病及心血管等口腔以外部位疾病密切相关。传统观点认为口腔关键致病优势菌是相关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随着"人类微生物组计划"的实施及宏基因组学相关项目的开展,加深了对口腔微生物群落的认识,支持了群落结构的生态失衡学说。将口腔微生物群落大数据信息转化为具有实际运用价值的临床诊疗手段,具有重大意义。从常见口腔及相关系统性疾病微生物群落研究进展入手,介绍了口腔微生物群落与疾病的关系,指出了建立基于微生物群落信息的疾病诊疗系统,实现疾病个体化诊疗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PTEN和FHIT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检测抑癌基因VIEN、FHIT在正常口腔黏膜上皮和口腔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肿瘤组织学类型的关系。方法:采用SP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2例口腔鳞癌中和12例正常口腔黏膜中FHIT、PTEN的蛋白表达。结果:在正常口腔黏膜中PTEN均为强阳性表达(12/12),在口腔鳞癌中24.2%(15/62)表现为PTEN蛋白表达的缺乏或减少;而FHIT在正常口腔黏膜中也均为强阳性表达(12/12);在口腔鳞癌中17.7%(11/62)表现为FHIT蛋白表达缺乏或减少。结论:PTEN、FHIT在口腔鳞癌的发生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JAK2作为JAK家族的一个成员,有JH1~JH7七个结构域, 分为FERM区(JH3~JH7)、V617F假激酶区(JH2)和激酶区(JH1)3个部分.JAK2与STATs所构成的信号途径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骨髓增殖性疾病的发生、白血病的发生和创伤脓毒症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其具体的作用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AG490等JAK2特异性抑制剂和姜黄素等非特异性抑制剂能有效地调节JAK2的异常活性,控制与JAKs/STATs信号途径相关的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医专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问卷对368名医专生进行调查,并将结果与全国青年组进行比较.结果 (1)医专生在F2(强迫症状)、F4(抑郁)、F5(焦虑)、F6(敌对)、F7(恐怖)、F8(偏执)、F9(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青年组;(2)男生与女生比较,F3和F7两项因子差异显著;(3)新生与老生比较,在F2、F3、F6、F7、F9等因子差异显著;(4)在F2、F3、F4、F、F6、F9等因子上,高职高招生得分显著高于高职单招生.(5)农村生在F3、F4、F8等因子上显著高于城镇生.结论 医专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总体上低于全国青年组.并在男女生、新老生、高招生与单招生、城镇生与农村生之间存在某些症状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医专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问卷对368名医专生进行调查,并将结果与全国青年组进行比较.结果 (1)医专生在F2(强迫症状)、F4(抑郁)、F5(焦虑)、F6(敌对)、F7(恐怖)、F8(偏执)、F9(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青年组;(2)男生与女生比较,F3和F7两项因子差异显著;(3)新生与老生比较,在F2、F3、F6、F7、F9等因子差异显著;(4)在F2、F3、F4、F、F6、F9等因子上,高职高招生得分显著高于高职单招生.(5)农村生在F3、F4、F8等因子上显著高于城镇生.结论 医专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总体上低于全国青年组.并在男女生、新老生、高招生与单招生、城镇生与农村生之间存在某些症状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代谢是细胞和有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之一.细胞和有机体通过感应系统实时监测代谢过程中的物质和能量状态,并不断地通过错综复杂的代谢调控途径来维持其稳态.代谢调控一旦出现紊乱,机体代谢就会发生异变,从而导致如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乃至肿瘤等多种人类重大疾病的发生,并影响发育、生长、繁殖、衰老等生命过程.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作为在代谢调控中起核心作用的激酶,自其被发现以来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对AMPK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为揭示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探索其治疗和预防的策略提供了重要的新思路.围绕近年来国内外AMPK研究领域取得的进展,重点阐述AMPK在体内的激活机制以及本课题组在该领域中的一系列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9.
正引言丙烯酰胺是一种不饱和酰胺,别名AM,是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原料,也经常作为医药、染料、涂料行业的中间体~([1])。由于其在化工领域广泛应用,常在废水和地表水中检出丙烯酰胺。丙烯酰胺具有潜在的神经毒性、遗传毒性和致癌性,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丙烯酰胺列为"2A组可能人类致癌物"~([2,3,4]),丙烯酰胺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黏膜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饮水是一种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人血清白蛋白(HSA)是人类肝脏功能的重要生物标志物.本研究旨在发展一种具有高度种属特异性和灵敏度的HS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HSA-CLIA)定量检测方法.通过HSA免疫小鼠,制备了6株HSA鼠单克隆抗体;使用间接化学发光检测(Indirect-CLIA)和West blotting检测方法评价单抗对HSA的反应活性;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IHC)和West blotting检测方法评价单抗的种属特异性;选择最佳的包被抗体和检测抗体配对;确定HSA-CLIA的定量线性和范围.West bloting和IHC方法中,4F5和5D2抗体反应性最强,且不与小鼠、大鼠、牛、兔、山羊、猴、鸡等常见实验动物血清白蛋白交叉反应.以单抗5D2配合单抗4F5建立的HSA-CLIA,线性范围达到122~31 250pg/mL,可适用于多种样本的HSA定量检测.本研究发展的单克隆抗体和检测方法为HSA的特异性检测提供了重要工具和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