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受试药硝酸益康唑阴道片的药效学治疗作用。方法通过家兔阴道感染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模型,以用药后动物阴道分泌物的白色念珠菌转阴率和阴道粘膜组织炎症恢复程度为指标观察药效。结果硝酸益康唑阴道片23.5mg/kg、47mg/kg、94mg/kg剂量均可抑制家兔阴道内感染白色念珠菌的生长,有效地消除阴道充血、水肿、糜烂、分泌物增多等病变,用药后阴道接种菌转阴率及阴道局部病变恢复程度与克霉唑阳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与基质片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传统的念珠菌检测方法存在耗时长、阳性率低的缺点,本研究将PCR技术应用于妇科念珠菌检测中,寻找出一种能够快速、准确、有效检测妇科念珠菌的方法.方法:收集临床妇科阴道分泌物样本100例,科玛嘉显色培养基进行培养,同时应用PCR方法对100例临床样本进行检测鉴定.结果:在100例样本中,传统培养方法的阳性率为41%,PCR方法检测的阳性率为72%.传统的念珠菌检测方法耗时长,尤其是培养法,至少需时48 h;应用PR方法对念珠菌进行检测,只需要5 h,且阳性检出率和准确性较高.结论:相对于念珠菌传统培养方法,PCR方法是一种更加简便理想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大理地区妇科女性患者阴道分泌物念珠菌检出状况、菌群分布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取有自觉阴道症状到妇科门诊就诊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念珠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192份标本中念珠菌阳性标本55例,检出率28.6%,汉族和少数民族妇科门诊女性患者阴道分泌物念珠菌检出率分别为32.2%和25.7%,差异无显著性(P=0.324);56株念珠菌中白色念珠菌32株、光滑念珠菌12株、克柔念珠菌5株、热带念珠菌4株、其它2株。56株念珠菌对KETO、FCZ、5-FC和Amb的耐药率最高的是KETO,达73.2%;最低的是Amb,无耐药株。结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妇科门诊的常见疾病,白色念珠菌仍是主要致病菌,光滑念珠菌感染逐渐增多。本地区妇科患者阴道异常分泌物检出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酮康唑存在普遍耐药现象,对两性霉素B基本无耐药株产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小鼠肝炎病毒(MHV)为例,研究两种常用小鼠感染MHV后粪便中病毒核酸检测量与血清特异性抗体的变化,探讨实验动物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检测设计。方法用MHV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脏垫料持续饲养C57BL/6和BALB/c小鼠(n=20) 28 d,进行脏垫料接触感染。之后所有小鼠使用无菌垫料进行单笼饲养,每周收集新鲜粪便和血清样本,经Taqman荧光定量PCR(qPCR)和ELISA法检测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于BALB/c小鼠,采用qPCR法检测时,在实验第21天即有阳性检出(阳性率20%),第28天阳性检出率达到最高,为80%,第42天阳性检出率为50%,至第56天无阳性检出。血清ELISA检测发现,实验第42天才有MHV特异性抗体检出(阳性率为50%)。对于C57BL/6小鼠,采用qPCR法检测时,在第28天和第42天分别从20%小鼠粪便中检出MHV。而采用ELISA法在整个实验期均未检出特异性阳性抗体。结论在隔离检疫和常规病原检测中,建议选用BALB/c小鼠作为哨兵鼠,替代C57BL/6小鼠。由于qPCR法具有早检出和更高检出率的优点,建议在隔离检疫早期采用基于分子生物学的粪样核酸检测法替代ELISA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agA阳性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胃炎等胃及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对Hp阳性(~(13)C-呼气试验为阳性)、胃黏膜快速尿素酶联免疫法阳性的512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及80例对照者(健康体检:~(13)C-呼气试验为阴性、胃黏膜快速尿素酶联免疫法阴性)行血清CagA抗体检测.512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中慢性浅表性胃炎(CSG)18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120例,十二指肠球溃疡(DU)100例,胃溃疡(GU)108例.结果 CagA抗体阳性检出率对照组为30%,慢性浅表性胃炎组阳性率为61.96%,慢性萎缩性胃炎组阳性率为63.33,十二指肠溃疡组阳性率为68.00%,胃溃疡组阳性率为74.07%.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CagA阳性总检出率为66.0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十二指肠疾病Hp阳性感染者中CagA抗体阳性总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CagA抗体阳性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密切相关;两组胃炎患者CagA抗体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CagA抗体阳性感染与胃炎密切相关;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CagA抗体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CagA抗体阳性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SPF级实验动物中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感染现状和规律,为防止绿脓杆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参照国家标准,对SPF级小鼠、大鼠、豚鼠和兔进行检测。结果在2008~2011年中检测的SPF级动物中,PA感染的阳性率为8.9%(267/2988);不同动物感染率无显著差异;不同时间(不同年份和不同季度)PA阳性检出率无显著差异;其中,免疫缺陷动物的PA阳性检出率为32.5%明显高于免疫功能正常动物的7.6%;PA检出率随着送检单位和动物数量的增加逐年升高;不同动物群体间感染率相当,且保持稳定。结论北京地区SPF级实验动物中PA检出率较高,应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研究101例HIV/HCV共感染患者念珠菌检出情况,分析其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采集101例HIV/HCV共感染患者口腔、皮肤、指甲标本,采用CHROMagar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培养、45℃生长试验及API-20C-AUX鉴定系统鉴定到种,同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101例HIV/HCV共感染患者中有44例(43.6%)检出念珠菌,所分离到的44株念珠菌中,有19株白念珠菌(43.2%),9株近平滑念珠菌(20.5%),8株季也蒙念珠菌(18.2%),1株为热带念珠菌(2.3%),1株克柔念珠菌(2.3%),5株涎沫假丝酵母菌(11.4%),1株产朊假丝酵母(2.3%).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该人群念珠菌检出率的CD4计数、病毒载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IV/HCV共感染患者念珠菌主要菌种是白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季也蒙念珠菌;检出率与CD4计数、病毒载量高度相关;检出率可能对HIV/HCV共感染患者判断临床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念珠菌性阴道炎是一种妇科阴道炎症中常见的疾病 ,大多数由念珠菌中的白色念珠菌所致 [1]。孕期妇女阴道感染念珠菌的发病率大约是非妊娠期妇女的二倍 ,我院应用单剂克霉唑 (商品名凯妮汀 )治疗孕期妇女阴道念珠菌病 5 2例 ,疗效显著 ,同时能预防新生儿念珠菌感染 ,特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2 0 0 0年 3~ 9月在我院妇产科门诊及住院部确诊为念珠菌阴道炎的妊娠妇女 82例 ,用药组 5 2例中早期妊娠 6例 ( 1 1 .5 % ) ,中、晚期妊娠 46例 ( 88.5 % ) ,未用药组 30例均为晚期妊娠。年龄 2 2~ 46岁 ,平均年龄 34岁 ;病程最…  相似文献   

9.
研究Xpert MTB/RIF检测技术用于肺结核病诊断的价值。选择2019年1月~2020年2月期间于景泰县人民医院就诊的疑似肺结核病患者17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收集痰标本,均应用涂片镜检法、固体培养法、Xpert MTB/RIF检测技术、比例法药敏试验进行检测,以固体培养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测方法结合分枝杆菌检出情况;以比例法药敏试验结果为金标准评价Xpert MTB/RIF检测技术检测利福平耐药性情况。(1)178份痰标本均采用不同检测方法实施检测,涂片镜检法:阳性痰标本共48份,阳性率26.97%;固体培养法:阳性痰标本共72份,阳性率40.45%;Xpert MTB/RIF检测技术:阳性痰标本共98份,阳性率55.06%。固体培养法痰标本阳性检出率高于涂片镜检法(χ2=7.241,P=0.007);Xpert MTB/RIF检测技术痰标本阳性检出率高于涂片镜检法(χ2=29.028,P=0.000);Xpert MTB/RIF检测技术痰标本阳性检出率高于固体培养法(χ2=7.611,P=0.006)。(2)以固体培养结果为金标准,Xpert MTB/RIF检测技术检测的灵敏度94.44%(68/72)明显高于涂片镜检55.56%(40/7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037,P=0.000);Xpert MTB/RIF检测技术检测的Kappa值明显优于涂片镜检。(3)Xpert MTB/RIF检测技术检测利福平耐药率20.59%(14/68)与比例法药敏试验耐药率22.06%(15/6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037,P=0.000);Xpert MTB/RIF检测技术与比例法药敏试验符合率98.53%(67/68)。Xpert MTB/RIF检测技术适用于肺结核病诊断。  相似文献   

10.
探讨3种检验方法在阴道细菌检验中的应用对比分析。收集甘肃省庄浪县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妇产科收治的阴道细菌疾病120例住院患者的分泌物进行研究,分别应用细菌培养法、革兰染色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法给予检验,并以多次检验结果作为标准,记录3种检验方法对阴道细菌疾病的总检出率。3种方法对分泌物总检出率分别为细菌培养法91.67%、革兰染色法70.83%、PCR法87.50%,细菌培养法与PCR法总检出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细菌培养法、PCR法的总检出率与革兰染色法总检出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从3种检验方法的总检出率可以得出:细菌培养法和PCR法对阴道细菌疾病的检验结果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灵敏度,而且操作过程方便及迅速。  相似文献   

11.
阴道加特纳菌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采用酶标葡萄球菌A蛋白(HRP SPA)检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血清中阴道加特纳菌抗体,并与细菌培养相比较.方法 HRP SPA测定法.结果 70例临床标本阴道加特纳菌抗体阳性检出率为65.7%;细菌培养检出阴道加特纳菌阳性检出率为30.0%;两种方法比较P<0.01.结论 本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和不需要特殊仪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适合临床实践的常见致病真菌的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真菌的保守基因设计不同的特异性引物,对152例临床标本进行PCR检测,与传统检验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真菌培养阳性46例;真菌PCR检测阳性57例,分别为白色念珠菌感染30份、烟曲霉感染9份、黄曲菌感染8份,其他真菌感染10份。两种方法比较,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CR法可快速、特异、灵敏地检测致病真菌,适合临床实验室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3.
应用Dot-ELISA法对丰产鲫败血病病原菌豚鼠气单胞菌CSS-4-2菌株的全菌抗原进行检测,其最低检出水平为105 cells/mL.Dot-ELISA法对人工感染CSS-4-2菌株濒临死亡或有明显症状丰产鲫的肝、脾、肾组织匀浆上清液的阳性检出率为97%;而对未显症状丰产鲫的肝、脾、肾组织匀浆上清液的阳性检出率为25%.同时发现当感染浓度较高(≥109 cells·mL-1)时,攻毒3h后在脾脏中就能检出病原菌.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四川部分地区肉牛呼吸道病例中支原体的带菌情况及种类,从四川部分地区6个牛场的54头有呼吸道症状的肉牛鼻腔采取的棉拭子,经支原体属特异性PCR方法检测,并对特异性PCR产物克隆测序后比对分析鉴定支原体的种类;用牛支原体、牛眼支原体、殊异支原体和牛鼻支原体的特异性检测引物对这54份样本进行了检测,调查支原体感染情况.结果从54份肉牛鼻腔棉拭子样本中检出23份支原体阳性样本;鉴牛支原体(12/54)、牛眼支原体(6/54)、殊异支原体(3/54)和牛鼻支原体(2/54)共4种支原体.4种支原体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牛支原体的感染率为57.3%,殊异支原体的感染率为29.63%,牛眼支原体检出率为20.37%,牛鼻支原体的检出率为16.67%.在两种支原体混合感染中,检出率相对较高的是以牛支原体+殊异支原体模式的混合感染,检出率为16.67%;三种支原体混合感染的情况有出现,而四种支原体混合感染的情况没有被检出.结果表明,四川省肉牛呼吸道疾病样本中支原体感染较为普遍,且种类较多,其中牛支原体检出率最高,首次在国内牛中检出牛眼支原体,研究结果丰富了国内牛呼吸道疾病的病原谱.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标本中分离鉴定出的念珠菌,总结其临床分布情况和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为临床科室提供治疗真菌感染的依据。方法:统计本院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取自各类患者的不同标本中鉴定分离出的188例念珠菌,对其耐药性、种类及在各类标本中的分布进行分析;在标本来源方面痰液占第一位(71.3%),尿液占第二位(17.0%),引流液占第三位(5.3%),胸腹水占第四位(4.3%),血液占第五位(2.1%)。结果:经分离鉴定,188株念珠菌种类主要为白色念珠菌(66.0%)、热带念珠菌(14.8%)、光滑念珠菌(9.6%)和克柔念珠菌(9.6%);白色念珠菌主要对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耐药性低(0.0~1.1%),热带念珠菌也主要对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耐药性低(0.0~1.1%)。结论:188株念珠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感染部位的标本以呼吸道感染的痰液和泌尿道感染的尿液为主,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对白色念珠菌具有较低的耐药性,临床疗效明显;伊曲康唑对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的耐药性较高,应引起临床的注意,因此监测念珠菌的耐药性对临床用药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阴道内主要优势乳杆菌以及阴道常见致病菌进行体外苦参总碱干预实验,观察其对细菌体外生长影响,明确苦参膜对阴道微生态恢复作用。方法:通过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不同浓度的苦参膜主要有效成分苦参总碱对阴道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白色念珠菌和阴道常见优势乳杆菌卷曲乳杆菌、加氏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牛津杯法测定对致病菌抑菌活性;直径法测定优势菌菌落生长直径变化。结果:苦参总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IC为12.5 mg/mL,对大肠杆菌MIC为25 mg/mL,对白色念珠菌MIC为50 mg/mL,对卷曲乳杆菌MIC为12.5 mg/mL,对鼠李糖乳杆菌及罗伊氏乳杆菌的MIC为100 mg/mL,对加式乳杆菌的MIC为6.25 mg/mL。当苦参总碱浓度低于MIC值时,对阴道常见致病菌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对鼠李糖乳杆菌具有促进增殖的作用,对卷曲乳杆菌、加氏乳杆菌及罗伊氏乳杆菌具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临床给药剂量下,苦参膜能抑制阴道常见致病菌生长但不抑制阴道优势乳杆菌生长,可作为天然抗生素用于阴道炎治疗,并调节阴道微生态失...  相似文献   

17.
冯红玉 《甘肃科技》2023,(3):89-91+94
探究不同性别和年龄小儿急性腹泻的常见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选取2020年3月—2021年5月临洮县中医院收治的急性腹泻患儿,在患儿以及患儿家属同意下和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下选取了90例,根据年龄不同为患儿进行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年龄1~2岁,共45例)和对照组(年龄5个月至1岁,共45例),对其实施粪便细菌学培养鉴定,并针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2组不同年龄层患儿经过检查之后,发现实验组患儿的阳性检出率达到了66.67%,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虽然2组志贺菌、沙门菌、大肠埃希菌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实验组患儿的A群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达到了51.11%,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从实验结果看到不同性别检测情况,并没有明显差异(P>0.05)。针对小儿急性腹泻患儿实施常见病原微生物检验时,其结果同年龄相关,但与性别无关,检验结果以轮状病毒为主,需根据实际情况为患儿实施针对性的诊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机体微生态环境紊乱状态下酵母菌(条件致病菌)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菌种分布特点。方法:常规真菌培养、分纯、鉴定。结果:258株酵母菌中念珠菌属251株,占总数的97.2%,且以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埃切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白球念珠菌为主,共239株占95.2%(239/251)。结论:临床酵母菌为主的真菌泌尿生殖道感染以念珠菌居首且日趋增多,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白色念珠菌菌龄、预处理剂、酶解温度、裂解酶种类、酶解时间等不同因素对白色念珠菌SC5314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确定了其原生质体制备的条件:选用菌龄为12 h的菌体,用50 mmol/L EDTA+5%巯基乙醇(体积比)+50 mmol/L Tris (pH=8.0)的复合预处理剂进行预处理,用0.7 mmol/L的NaCl作为渗透压稳定剂,1%的蜗牛酶+1%的纤维素酶+1%的溶壁酶在30 ℃的条件下酶解120 min.在此条件下,其原生质体制备率高达98%.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血流感染的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收集酒泉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2019年的血培养分离菌株,采用自动化仪器法或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2017年版标准判断结果,使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共分离细菌28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80株,占28.6%,革兰阴性菌200株,占71.4%。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的(MRSA和MRCNS)检出率分别为13.0%和78.6%,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耐药菌株。肠杆菌科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未发现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菌株。酒泉市血流感染的分离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趋势不容忽视,应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及院内感染防控措施,微生物实验室应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及时向临床通报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