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建立适用于盐水喷雾蒸发数值模拟的单液滴蒸发模型,开展了NaCl溶液的单液滴蒸发析晶研究。首先,搭建了可同时测量液滴质量、温度、粒径的单液滴蒸发可视化实验平台,基于液滴的流致振动特性,提出了利用低通滤波改善振动信号对质量测量影响的方法;其次,开展了初始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液滴蒸发实验,明确了盐分析出对液滴温度、粒径和蒸发率的影响规律;最后,基于实验数据,获得了相对活化能和无量纲粒径随液滴干基含水率的变化关系,并建立了NaCl溶液液滴的反应工程法模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预测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小于8%。该实验平台可为含析出性溶质液滴干燥过程中的质量测量提供重要借鉴,所提出的反应工程法模型也可用于NaCl溶液喷雾干燥的大规模高效数值计算。  相似文献   

2.
实际水汽压ea是Penman-Monteith公式中计算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重要过程参数.为了研究在湿度缺测条件下,露点温度法替代相对湿度法计算ea在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适用性,选用江苏南通2000~2004年的旬气象资料,采用FAO推荐的相对湿度法和露点温度法两种方法计算了实际水汽压ea和旬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分析了这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的误差及其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计算结果间误差较小,有98%以上的计算结果其误差小于20%;实际水汽压间的误差差异与最高最低温差相关关系最强,旬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间的误差差异与最低温度的相关性最强;在湿度缺测条件下,可以采用露点温度法替代相对湿度法计算ea并进一步计算ET0.  相似文献   

3.
实际水汽压еa是Penman-Monteith公式中计算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重要过程参数.为了研究在湿度缺测条件下,露点温度法替代相对湿度法计算еa在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适用性,选用江苏南通2000~2004年的旬气象资料,采用FAO推荐的相对湿度法和露点温度法两种方法计算了实际水汽压еa和旬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分析了这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的误差及其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计算结果间误差较小,有98%以上的计算结果其误差小于20%;实际水汽压间的误差差异与最高最低温差相关关系最强,旬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间的误差差异与最低温度的相关性最强;在湿度缺测条件下,可以采用露点温度法替代相对湿度法计算еa并进一步计算ET0.  相似文献   

4.
在本文中讨论了一种电离计管的灯丝结构和寿命、电离计管导管的选择等问题。介绍了电离计管特性和灵敏度测量的方法和结果。介绍了电离计电源设计的改进经过,提出降低直流放大器暗电流的方法,并给出两种电源的全部线路,其中一种可以测量低至2~3×10-19mmHg的压强。在本文的最后,给出有关本电离计管出气和吸气的实验数据,和正确使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分离式热管倾斜布置蒸发段传热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分离式热管倾斜布置蒸发段的传热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获得了倾斜蒸发管的壁温特性及换热规律,分析了其传热机理;着重研究了倾斜角度、热流密度和充液率等因素对传热的影响;由试验数据回归整理了相应的平均换热系数无量纲准则关系式,其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分别与垂直蒸发段和大空间池沸腾的传热进行了比较,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倾斜蒸发管具有更好的换热性能.研究结果为分离式热管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升整体式微通道换热器的整体性能,建立了整体式微通道换热器的稳态换热模型,研究了结构参数与运行参数对其的影响规律。整体式微通道换热器以R245fa为工作工质,并在实验验证模型准确性的基础上,利用该模型模拟研究了换热器风量和换热器热管间距对系统整体热阻和空气侧压降等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微通道换热器的蒸发段风量为0.41 m3/s、冷凝段风量为0.21 m3/s时,换热器的系统整体热阻为0.038 0 m2·K/W;随着冷凝段和蒸发段循环风量的增加,微通道换热器空气侧的压降增加,整体热阻均降低;微通道换热器的整体热阻的下降趋势随着风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得出在本研究范围内,蒸发段风量取0.45 m3/s、冷凝段风量取0.69 m3/s为宜;随着整体式微通道换热器热管间距的增加,微通道换热器整体热阻呈上升趋势,微通道换热器在蒸发段空气侧的压降呈下降趋势。当换热器热管间距为6 mm时,微通道换热器综合性能达到最佳。研究结果对通信基站冷却设备设计及微通道换热器结构与控制参数优化...  相似文献   

7.
利用硅压阻式力敏传感器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介绍了测量原理,讨论了测量值最佳读数的选取时间、拉脱过程,分析了实验结果的误差,给出了对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8.
利用硅压阻式力敏传感器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介绍了测量原理,讨论了测量值最佳读数的选取时间、拉脱过程,分析了实验结果的误差,给出了对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9.
电位差计因独特的电位补偿设计,避免了由于电源内阻产生的误差,从而具有精确度和灵敏度高的优点。本实验先设计制作了交流电源改进UJ36a型电位差计直流电源的缺点,后利用改进好的电位差计测量了低电阻的电阻温度系数和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结果与理论值符合好,误差极小,同时电位差计工作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0.
不同eα计算方法对Penman-Monteith公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际水汽压eα是Penman—Monteith公式中计算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重要过程参数.为了研究在湿度缺测条件下,露点温度法替代相对湿度法计算eα在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适用性,选用江苏南通2000-2004年的旬气象资料,采用FAO推荐的相对湿度法和露点温度法两种方法计算了实际水汽压ea和旬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710,分析了这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的误差及其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计算结果间误差较小,有98%以上的计算结果其误差小于20%;实际水汽压间的误差差异与最高最低温差相关关系最强,旬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间的误差差异与最低温度的相关性最强;在湿度缺测条件下,可以采用露点温度法替代相对湿度法计算eα并进一步计算ET0.  相似文献   

11.
航天器泄压过程中水分蒸发在低于2 k Pa时对气闸舱泄压速率影响较大,并且影响泄压时间这一出舱活动指标,而检索后未见泄压条件下多孔材料水蒸发的研究。文中设计实验研究了航天器内壁铺设的绝热多孔材料在泄压条件下的水蒸发速率。实验参考目前气闸舱的地面试验方法搭建泄压环境,将试验舱分为主副舱,通过将主舱抽真空,副舱向主舱泄压来模拟超临界泄压状态。同时,为了与泄压工况进行对比,实验还进行了不同定压下的绝热多孔材料的蒸发实验。定压工况各压力间隔设置为10 k Pa,低压状态设置为2 k Pa到0 k Pa的中点1 k Pa.通过测量放置于舱内的吸水多孔材料的质量,实验获得了不同工况下多孔材料的蒸发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泄压工况下,泄压全过程中水的蒸发速率均为定值,为2.171 g/(min·m2),与压力值等因素无关。在定压工况下,在10 k Pa向1 k Pa转变时会出现拐点,拐点两边的蒸发速率均为定值,分别为0.870和2.141 g/(min·m2).实验结果可为研究水蒸发对气闸舱泄压时间的影响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三维姿态测量系统的安装误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倾角仪相对于电荷耦合器件的倾斜安装误差的标定方法和补偿技术.运用旋转矩阵描述了传感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并由此定义了3个安装误差参数,通过旋转矩阵的复合变换推导了测角系统因倾斜安装倾角仪而造成的测量误差的表达式,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分别分析了3个安装误差参数对系统测量误差的影响,最后给出了3个安装误差参数的标定方法并进行了基于高精度三轴转台的安装误差补偿实验.实验证明所提方法有效地减小了倾角仪的倾斜安装误差对角度测量的影响,使系统获得了更高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3.
循环流化床排烟脱硫系统中浆滴蒸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对循环流化床排烟脱硫 (CFBFGD)过程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利用微元分析方法建立的数学模型 ,对 CF-BFGD系统中浆滴的蒸发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 ,讨论了循环流化床排烟脱硫过程中浆滴蒸发作用 ,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相当一致 ,误差在 7%以内 ,表明此模型可以应用于计算循环流化床排烟脱硫效率沿床高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聚酰胺酸溶液成膜过程中的传质行为,采用自制液膜干燥实验装置在线测定聚酰胺酸溶液质量的变化.假设气、液两相传质通量相等的条件下,计算了溶剂气相传质系数和液面蒸气压.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干燥温度、液膜厚度、溶液相对分子质量对液膜表面蒸气压的影响.结果表明,成膜过程中存在溶剂蒸发与聚酰胺酸溶液亚胺化反应的相互竞争.干燥初期溶剂蒸气压迅速升高,液膜表面溶剂的扩散为控制步骤;而干燥后期溶剂蒸气压较小,溶剂在膜内部扩散成为控制步骤.同时随着液膜厚度的增加、干燥温度的升高及溶液相对分子质量的减少,液面蒸气压的最大值呈现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5.
在输送压力高达3.0 MPa、差压1.2 MPa的实验台上,进行了不同粒径、不同种类物料的高压密相气力输送实验,研究了物料种类、物性和倾斜角度对倾斜管阻力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剪切实验研究了实验物料的流动特性,并结合剪切实验与输送实验的结果研究物料的流动性和倾斜管阻力特性间的关联.结果表明:在相同粒径的条件下无烟煤的流动性比石油焦好;在相同表观气速下,倾斜管压降梯度随着质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的表观气速和质量流量下,平均粒径大的同种物料倾斜管压降梯度大于平均粒径小的物料;在相同输送条件下,相同粒径的石油焦颗粒倾斜管压降梯度低于无烟煤,流动性对倾斜管压降梯度的影响不显著;在0°~60°范围内、相同表观气速下,倾斜角越大,倾斜管压降梯度越大.  相似文献   

16.
微加速度计     
本文论述了微机械系统(MEMS)的发展,介绍了电容式微加速度计和压阻式微加速度计的结构,分析了它们的工作原理,以及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17.
给出了矩孔平面相对系统光轴倾斜时的夫琅和费衍射的理论计算公式和实验观测结果 ,并由此与通常矩孔平面垂直系统光轴的情况作了比较和讨论 本项工作在一些光学技术应用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探讨中和热实验中酸碱加入顺序的不同对结果的影响,多次重复实验进行验证,发现实验值小于理论值,相同条件下将NaOH溶液加入到HCl溶液中测得中和热值略大于HCl加入NaOH溶液的中和热值,该实验要将准确浓度的酸液加入到碱液中,并利用酸溶液浓度计算中和热值,能减少误差,测量结果和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19.
文章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典型曲线法的予计误差。首先从现行规程出发,讨论了“实测曲线”的误差,在此基础上,从得到下沉典型曲线的过程,逐项分析了各种误差,得到了典型曲线的分布系数的误差公式,使用了理论分析和实测资料分析两种方法,求出参数的误差。以峰峰矿区为实例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求得峰峰矿区所用予计参数的误差。最后,推导出矩形或近似矩形采区的情况下,典型曲线进行主断面上予计的误差公式,提出了予计值的置信区间,并用部分实例验证误差公式的正确性。文章对“三下”采煤的生产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了氧弹式量热计的改进方法,并对仪器装置和实验原理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仪器改进前后部分实验结果的比较,从中可以看出,实验准确度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