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室内高效除湿方法的探索及装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常用的室内空气封闭循环除湿方法后期除湿效率较低这一缺点,提出了非混合式室内空气除湿方法,并对其装置进行了设计.在用此方法进行除湿时.室内形成了干空气区与湿空气区.除湿机处理的湿空气始终为湿度较大的湿空气。因此除湿效率较高.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可提高单位能耗去除湿空气中的水分量(或节能)20%-1.00%.  相似文献   

2.
针对不同风力发电机组的机械结构、冷却方式、运行原理等,探讨多种防潮防凝露方案,吸取传统方法的经验和教训,研究解决潮湿凝露问题的根本方法——设置良好的带干燥设备的除湿系统,对循环空气和新风进行除湿处理,降低除湿区间大气湿度以防凝露.并以典型风机为例,通过对其运行参数及温湿度曲线进行分析对比,验证最佳的风力发电机组防潮防凝露方案及其应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悬索桥主缆现有防腐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主缆内部通干空气进行除湿的新型除湿系统,干空气的送气压力是除湿系统设计的关键参数.通过试验测试了除湿系统干空气输送过程中的压力损失,并结合龙潭长江公路大桥主缆防腐设计,对该桥除湿系统设计所需的送气压力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在螺旋弹簧内设置波纹管能有效降低送气管道的阻力系...  相似文献   

4.
蓄冰柜在密闭空间中的降温除湿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保证密闭空间内环境的温湿度在人员可接受的范围内,参照矿用救生舱降温除湿技术,基于fluent数值模拟与理论计算,研制了一种新型蓄冰柜降温除湿装置。该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负荷的变化调整蓄冰模块的数量,电力中断情况下可取出蓄冰模块进行自然对流降温除湿,融化后的水可以供人员饮用。通过实验,得到了蓄冰柜在强制对流工况下的降温除湿特性及其保温性能,结果表明:相同环境温湿度条件下,入口风量越大,总降温除湿量越大,但出风温度升高,相对湿度降低,单位质量空气降温除湿效果下降;进风量相同条件下,环境温湿度越高,单位质量空气降温除湿效果越明显;总传热量与进风量近似成正比例关系,而且环境温湿度越高,比例系数越大;在进风量大于420m3/h的工况下,蓄冰柜降温除湿量可以满足容纳15人的应急密闭空间形成的冷负荷。  相似文献   

5.
基于空气增湿-除湿海水淡化技术,采用曝气管将热空气曝入到太阳能热水器水箱中的增湿方法,设计了以太阳能为热源的小型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实验研究表明,该曝气方式具有很好的加湿效果,在各种工况下出口湿空气的相对湿度均可达95.5%以上。出口湿空气的温度及相对湿度主要取决于热空气的曝气速度,选取合适的曝气速度可以使装置获得较高的淡水产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空气的除湿处理技术为研究对象,对空气的除湿处理设备及陛能进行分析。望对通风空调系统的性能分析和设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蒸发式过冷水制流态冰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过冷水制流态冰的方法(蒸发式过冷水制流态冰):水在低含湿量的空气中喷淋并蒸发降温到过冷状态;利用溶液除湿循环与制冷循环联合运行来保持蒸发过冷时空气的适宜温度与湿度;制冷循环的冷凝放热被回收利用于驱动溶液除湿循环.该法不仅避免了传统过冷水制流态冰的管内冻结堵塞的问题,而且可通过对内部废热的运用降低对电能的依赖从而提高了运行效率.在系统的各部分进行建模的基础上进行了热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工况下,与传统过冷水制流态冰的方法相比,该方法的制冰性能系数更高,最多可提高98%.  相似文献   

8.
研究回收排风潜能的新型液体除湿空调装置,通过回收排风潜能,降低系统中直接蒸发喷淋水的温度,使除湿处理后的空调送风得到降温加湿,达到空调房间所要求的送风温度.同时,空调排风的利用降低了再生空气介质的温度和含湿量,提高了再生溶液的浓度.实验证明,在上海湿热的夏季里,该装置用温度为80℃左右的热源驱动,可以直接获得18℃、相对湿度90%的空调送风;系统的热力系数为0.8,电效比为8.6,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传统高压开关柜一般通过加热器提升柜内温度的方法防止凝露的发生,但空气中包含的水分并没有降低。本文设计了一种采用半导体制冷技术的自动除湿装置,该装置能使空气中的水分不断在冷凝板表面凝结成水珠后排出高压开关柜外面,快速降低柜内的湿度,有效解决变电所高压室因潮湿而影响开关柜正常运行的难题,避免因湿度过大而造成高压带电体相间或相对地放电,从而引发恶性事故的发生,提高供配电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溶液除湿技术,通过数值模拟,分析除湿器/再生器入口空气参数对空调机组性能及运行能耗的影响,提出溶液除湿空调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节能措施.结果表明,随着除湿器入口空气温湿度降低,吸湿溶液的流量呈非线性下降趋势,再生能力随再生器入口空气含湿量的降低而增强,所依赖的再生热源温度也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11.
结合超声雾化技术的液体除湿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传统的填料塔式除湿方式进行改进,引入超声雾化技术,建立数学模型,对此新系统所需雾化量进行计算;对除湿过程中的颗粒沉降过程进行数学分析,得出气液混合管道中粒径、管径、管长的组合原理;对除雾器进行选择,使其能同时满足除雾和低压降的要求;分析此系统与其他液体除湿系统相比所具有的优点。研究结果表明:结合超声雾化技术的液体除湿系统达到同样的除湿效果,液气比(即液体与气体的质量比)大大降低,是Fumo填料塔式实验中液气比的1/5;推荐气液混合管道的长度为2~4 m,雾化颗粒粒径为20μm左右;除雾器推荐选用丝网除沫器;与填料塔式相比,相同的除湿剂通过雾化作用产生的反应表面积是填料式的几十到几百倍,减少了除湿剂用量,降低了动力消耗;与喷淋塔相比,超声雾化方式能够产生粒径和初始速度都很小的优质液滴,同时,能够有效保证空气的除湿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2.
针对MG400/951-WD型采煤机装煤问题,采用离散元模拟方法研究其前滚筒抛射及推挤装煤.主要研究滚筒转速、牵引速度、截深及颗粒大小对装煤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保证产能工况下,滚筒抛射装煤率要高于挤压装煤率21.9%,所以采用抛射装煤较好;抛射装煤时,滚筒转速从301.59 rad/min增加到427.26 rad/min,装煤率呈非线性上升;牵引速度从6 m/min增加到10 m/min,滚筒装煤率先增加后减小,当牵引速度为7.8 m/min时装煤率达到最大;当截深从600 mm增加到800 mm,滚筒装煤率逐渐降低.颗粒大小对滚筒装煤率影响不大;采用正交实验对滚筒转速、牵引速度、截深进行最优匹配,表明该型采煤机在滚筒转速、牵引速度、截深分别为427.26 rad/min、8 m/min、600 mm时,装煤率达到最优为74.5%同时既增加了过煤空间,又达到了装煤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降低输煤系统中产生的小粒径粉尘质量浓度,采用空气辅助喷雾技术进行除尘.利用fluent软件建立数学模型,对空气辅助喷雾技术进行相关的数值仿真.利用多相流理论,对影响空气辅助喷雾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空气速度.研究结果表明:空气相对液体的速度越大,则雾滴速度越大、喷雾角越大;空气相对液体的速度越大,则雾滴粒径越小、雾滴破碎越剧烈、液滴分布更均匀;雾滴破碎粒径与空气速度的1.14次方成反比.将确定的最佳技术参数应用于现场,降尘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两级双溶液除湿系统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两级双溶液除湿系统,其核心部件是采用氯化钙溶液预处理空气的第1级除湿器和采用氯化锂溶液的第2级除湿器,并利用数学模型对其除湿效果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与采用氯化钙和氯化锂混合溶液(CELD,氯化钙与氯化锂质量比1:1)的系统相比,双溶液除湿系统的除湿效果更佳且能量利用率更高;在温度30℃、绝对湿度16.2 g/kg的工况下,双溶液除湿系统能够使空气的绝对湿度降至7.93 g/kg,系统的热力性能系数(COP)达到1.08;若采用太阳能驱动系统,当集热器出口的热水温度为87℃时,该系统性能最佳,COP值达到1.08;当热水温度为75℃时,基于太阳辐射的COP最高,其值为0.51.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线阵CCD空间滤波技术无法直接测量滚筒颗粒流速度场的整体分布,并且难以准确测量颗粒流中具有复杂速度变化的单点区域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面阵CCD空间滤波技术的滚筒颗粒流测量方法。通过对采集图片进行分割,模拟子滤波器,对每个模拟子滤波器区域分别进行空间滤波测速,最终得到滚筒颗粒流速度场整体分布。对于滚筒颗粒流中具有复杂速度变化的边壁区域采用正交算法进行速度矢量和运算,避免了角度测量的误差,从而提高了对单点位置速度测量的精度。最后,搭建了实验装置,对测量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并分析了方法时空分辨率,标定了方法精度。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测量滚筒颗粒流速度场整体分布,测量误差小于2%。  相似文献   

16.
根据南方热湿地区室外气象资料,分析了其室外气候特点,提出了南方热湿地区新风除湿的要求与条件.以重庆地区为例,根据土壤能的特点分析其在4~10月的部分时间有除湿能力,将其用于新风除湿是可行的.同时,试制了土壤能新风除湿通风装置,并进行了夏季运行实验,在实验新风量120m3·h-1时,装置出口空气温度在23℃时,含湿量稳定...  相似文献   

17.
以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定律为基础,提出液体除湿空调系统理想除湿效率的概念.建立数学模型并结合已有实验研究,对空气和盐溶液的质量流量、入口温度及入口含湿量、入口浓度等因素与系统溶液除湿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单一增大溶液质量流量或减小空气质量流量都可以增大系统液气比,但这两种情况中系统除湿效率的增长规律是不同的;在不同液气比下,理想除湿效率均随空气含湿量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液气比越大,理想除湿效率变化转折点所对应的空气含湿量越大;除湿效率将随溶液入口浓度增大而增大,而空气入口温度及溶液入口温度对除湿效率无显著影响.文中结果校正或拓展了已有的研究结果,并更加精细、合理.  相似文献   

18.
溶液除湿系统在生产和生活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提高溶液除湿系统节能优势的关键措施之一是提高其再生子系统的效率.本文采用已得到实验验证的填料塔模型和逆流换热器模型,分别描述再生塔中溶液—空气传热传质过程和空气—空气换热器中逆流换热过程,然后用正交设计法安排数值实验.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方差分析,确定了各运行参数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的相对重要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以再生塔内水份蒸发速率作实验指标时,重要参数包括溶液入口温度和浓度、干空气与溶质之间的质量流量比率、再生空气入口温度;以再生塔再生效率作实验指标时,干空气与溶质之间的质量流量比率以及溶液入口温度是重要参数;参数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再生塔内水份蒸发速率和再生效率都没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电力系统中,保证电网供电稳定和用电安全既是基本的又是必须的.目前,一般来说,开关柜除湿装置普遍采用安装加热板的形式,往往容易产生凝露,造成电力系统安全隐患的出现.因此,针对目前开关柜除湿装置中存在的问题,该文首先就其应用环境和使用特点进行介绍,然后分析常规开关柜除湿装置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开关柜除湿装置开发的内容和目标,最后对研发工作进行总结,并就本次研究取得的成果进行汇总分析和进一步地探讨.  相似文献   

20.
基于液化天然气冷量的液体空分新流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了空分装置中应用液化天然气(LNG)冷量的优势.从流程设计和现有流程改造的角度,分别提出了采用LNG冷量冷却循环氮气的液体空分装置的新方案,并采用Aspen Plus软件对其进行模拟计算.研究表明:与传统流程相比较,新方案采用LNG作为冷源冷却循环氮气后,可以代替氟利昂制冷机以及氮透平膨胀机组,取消了氮气外循环,系统得到简化,所需循环氮气量明显减少;系统最高运行压力由传统流程的4.2~5.0 MPa降低到2.3~2.6 MPa;液态产品的单位能耗从1.05~1.25 kW.h/kg降低到0.317~0.384 kW.h/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