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较保温护理和常规护理对全身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应激反应和麻醉复苏的影响。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行全身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保温组和常规组,每组32例。保温组患者给予保温护理,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应激反应和麻醉复苏状况。保温护理组患者低温、躁动和寒颤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保温护理组患者C反应蛋白、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两组患者苏醒时间和恢复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将保温护理能显著降低全身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
王永明 《甘肃科技》2016,(5):129-130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及胆囊息肉样变的疗效。将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乌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胆囊炎及胆囊息肉样变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四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实验组采用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术中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中转开腹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等术后恢复情况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减少手术时间,术后恢复较快,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3.
探究腹腔镜用于胆囊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选取甘肃省永昌县人民医院于2014年11月份至2015年7月份所接诊的100例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麻醉处理,实验组患者在腹腔镜辅助下给予硬膜外麻醉,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对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以及麻醉效果进行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差异,实验组患者在气管插管的时、CO2气腹时、插管拔出之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要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患者在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烦躁反应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中给予胆囊切除术患者硬膜外麻醉,能够稳定患者呼吸,降低烦躁率,提高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应用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90例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后临床治疗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治疗情况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7.8%)明显低于对照组(42.2%),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3%)明显优于对照组(73.3%),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疗效显著,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对临床应用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采取舒适护理模式加以护理干预,探究此护理模式所能收获的临床效果。选取在甘肃省静宁县人民医院接受诊治且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86例患者,依据护理方案的不同随机将8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43例患者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43例患者舒适护理加以护理干预。比较2组各项康复效果观察指标,对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满意度加以统计。研究组康复效果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满意度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采取舒适护理模式加以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动态监测对全麻老年患者腹腔镜肝脏切除术后麻醉苏醒质量与安全的影响,为麻醉苏醒安全提供参考。选择2017年2月~2019年11月我院行全麻下腹腔镜肝脏切除术患者80例,40例术后常规监测生命体征为对照组、40例常规加用PetCO_2监测为观察组,观察组22例65~74岁患者作为低龄组、18例75~85岁患者作为高龄组。获取患者进入复苏室1、15、30、45 min常规生命体征(BP、HR、SPO_2)、PetCO_2监测指标[PetC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PetCO_2和PaCO_2差值]、苏醒质量指标(PetCO_2异常率、苏醒时间、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苏醒期并发症发生率),Pearson相关分析PetCO_2、PaCO_2相关性。2组BP、HR、SPO_2组间、组内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进入复苏室1、15、30、45 min时刻PetCO_2、PaCO_2呈递减趋势(P0.05),PetCO_2、PaCO_2差值无显著差异(P0.05)。高龄组进入复苏室1、15、30、45 min时刻PetCO_2异常率均高于低龄组(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苏醒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肝脏切除术全麻后老年患者麻醉苏醒期动态监测PetCO_2可了解机体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处理并发症,有利于提高苏醒质量和保证恢复期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7.
许登平 《甘肃科技》2012,28(16):162-163
探讨了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体会.对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采取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方式,麻醉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监测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以及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2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麻醉苏醒平稳,时间短,全身麻醉后大多数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只有少数患者出现了应激反应.对于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术前麻醉医师只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术前访视,详细阅读病历及各项检查,询问病史及既往史,和患者沟通解除其手术顾虑,和手术医生协商,针对原发病给于治疗,提高患者的心肺储备功能,合理使用对呼吸循环影响轻微的麻醉药物,术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加强呼吸、循环监测,及时准确地处理术中出现的并发症状,对基层医院来说,气管插管麻醉是安全有效的首选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清胰汤治疗早期胆源性胰腺炎的效果。回顾分析2016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所治疗的90例早期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资料,根据90例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两组,分别是研究组(n=45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清胰汤治疗)、对照组(n=45,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研究组白细胞水平、血尿淀粉酶、胃肠通气、进食、症状缓解、总住院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同时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及清胰汤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早期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实施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清胰汤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促进患者康复,临床可采用此种方法治疗早期胆源性胰腺炎。  相似文献   

9.
分析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中所能收获的效果。选取在通渭县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切除术的阑尾炎患者96例,依据护理方案的不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48例患者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48例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统计2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满意度进行调查。研究组住院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组满意度比较结果显示,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中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利于患者更快恢复健康,使得住院费用降低,更好控制并发症发生情况,提升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杨秀花 《甘肃科技》2014,30(16):130-131
探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应用价值。随机抽取甘肃省山丹县人民医院2010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各96例分为两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组(PR)和丙泊酚芬太尼组(PF)各5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麻醉前、插管后5min、手术开始后10min、拔管后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术后麻醉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呼吸恢复、意识恢复、拔管时间等。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佳,拔管后血压、心率比麻醉前有所降低(P0.05)均在正常范围内;PR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短于PF组,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血流动力稳定,术后恢复迅速,与芬太尼相比更具优越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求适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效麻醉方法.方法同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325例,随机分为3组,应用异丙酚、乙醚酯、硫喷妥钠诱导麻醉,其他诱导药物相同.术后48h内双盲法收集麻醉中知晓资料.结果 3组知晓分别为13%,5.2%,12%(P<0.05).无痛知晓异丙酚优于其他2种.结论异丙酚麻醉作用时间最短,知晓发生率最高,乙醚酯麻醉作用时间长于异丙酚,遗忘作用最强.硫喷妥钠苏醒类似乙醚酯,术中知晓与异丙酚相似.  相似文献   

12.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用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的作用。研究对象为74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诊疗时间均为2017年5月~2019年5月,依据自愿选择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n=36)均行开腹胆囊切除术,研究组(n=38)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统计手术相关情况,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水平,同时对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研究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上升(P0.05),且术后研究组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用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在胃肠功能恢复、术后下床活动、体温恢复正常、维生素使用、住院时间等方面时间更少,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水平更低,更好预防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探究纤维胆道镜下保胆取石术对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6年3月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240例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经腹腔镜下切开胆囊后应用纤维胆道镜保胆取石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对比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消化、腹泻情况、生活质量,并随访观察组1年内复发情况、胆囊收缩功能及胆囊壁厚度。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饮食恢复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50%显著低于对照组9.17%(P0.05);观察组饱食后腹胀、腹部不适及腹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FACT-G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1年内无复发,胆囊收缩功能及胆囊壁厚度优于术前(P0.05)。纤维胆道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效果较好,术后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复发率低,且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探析腹腔镜子宫次全切手术应用于子宫肌瘤治疗的效果。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在天水广济医院妇产科接受相关治疗的92例子宫肌瘤患者,依据患者接受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分组,对照组46例接受腹式子宫次全切除术,研究组46例接受腹腔镜子宫次全切手术,对比分析2组术中术后情况。对照组术后镇痛泵使用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明显多于研究组(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长于研究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长于研究组(P0.05)。子宫肌瘤临床治疗采用腹腔镜子宫次全切手术,有助于减少术后镇痛泵使用与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并且还可加速肛门排气与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5.
探讨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选取武威肿瘤医院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74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并结合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7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护理模式,实验组则采用快速康复外科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情况,术后康复情况以及两种护理模式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SAS)和抑郁(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焦虑(SAS)和抑郁(SD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应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中能够使患者的负面情绪降低,缩短住院天数以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提早康复,同时也能增进医护对患者的全面了解,并提高治疗、临床护理服务水平,使患者对医务工作者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对老年全髋置换术(THA)患者术后效果影响.方法选取70例择期行THA治疗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观察组加用盐酸右美托咪定(剂量1μg/kg),再以0.2~0.6μg/(kg·h)维持到手术结束.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进入麻醉复苏室(术后)、术后6,12,24 h疼痛程度;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d及7 d的认知功能;采用酶联反应吸附检测法(ELISA)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0 min、12 h、24 h血清中CRP,IL-6,TNF-α水平;采用流式细胞学检查(FCM)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0 min、12 h、24 h血清中CD3~+,CD4~+,CD8~+,CD4~+/CD8~+含量.结果在术后6,12 h时间点VAS评分比较中,观察组患者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3 d,观察组患者MMSE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30 min、术后12 h、术后24 h的检测时间点中,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CRP,IL-6,TNF-α含量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30 min、术后12h、术后24 h的检测时间点中,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CD3~+,CD4~+,CD4~+/CD8~+含量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CD8~+含量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常规全身麻醉可缓解THA术后疼痛,改善术后认知功能,提高患者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对150例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依据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n=75)和安全管理组(n=75)两组,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安全管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联合安全管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手术时间、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安全管理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76.0%,P0.05),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4.0%)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25.3%,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风险包括压力性损伤、跌倒坠床、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安全管理能够减少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还能够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探究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的麻醉作用。选取行LC治疗的118例患者,并划分成两组,将术中单纯应用丙泊酚维持麻醉的5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的59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对比两组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意识状态、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术后恢复情况。两组建立气腹后心率(HR)、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测定值均有升高(P0.05),且对照组升高幅度高于治疗组。术毕,治疗组上述指标均降至诱导前水平(P0.05),而对照组仍高于诱导前(P0.05),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拔管时、拔管后5min、拔管后10min意识状态(OAA/S)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6.78%较对照组的20.34%低(P0.05),睁眼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止痛时间较对照组少(P0.05)。对LC患者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其麻醉效果优于单用丙泊酚麻醉,可有效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9.
比较内镜保胆取石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囊结石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甘肃省秦安县陇城中心卫生院治疗的184例胆囊结石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内镜组(92例)和腹腔镜组(92例),内镜组患者采取内镜保胆取石术,腹腔镜组采取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并比较两种术式治疗患者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镇痛药物使用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内镜组患者其除手术时间之外,在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疼痛评分等方面显著优于腹腔镜组,两者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患者其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腹腔镜组,两者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相比,内镜保胆取石术不仅有助于减少胆囊结石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疼痛,还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该方法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20.
探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外伤重症监护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外部重症患者76例,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8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干预的护理方式,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的整体情况及肺部感染情况。通过观察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总的感染率(P0.05)。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外伤重症监护患者护理中应用,不仅护理效果显著,同时对控制患者肺部感染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