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浙江玉环披山省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布设5个岩相潮间带断面,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8月,分季度对潮间带大型底栖藻类进行了采样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岩相潮间带共有大型底栖藻类43种,其中,红藻16种、褐藻5种、绿藻5种、蓝藻1种。春夏秋冬四季的大型底栖藻类的平均生物量为167.97 g·m-2,其中春季最高(337.49 g·m-2),夏季最低(99.76 g·m-2)。根据其适温性分析,该调查区域的大型底栖藻类以暖温带种类为主,占总种类数的63%;其次是亚热带种。鼠尾藻是四季唯一共有优势种。大型底栖海藻类四季物种丰富度指数(D)总平均值为0.50,均匀度指数(J′)为0.32,多样性指数(H′)为0.43,三者数值按季节从大到小排序均为春冬秋夏。 相似文献
2.
1997年4月至1999年9月,进行了北麂山列岛岩礁相潮间带贝类的生态调查研究,经整理、鉴定,共得出相潮间带贝类86种,其中多板类8种,双壳类27种,腹足类51种,主要经济种类21种。本文对其种类组成、定量样本的出现频率、采样断面的种数分布、各断面不同季节不同潮区(站点)的贝类种类、生态特点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以定量样本中的出现频率来作为群落生物优势种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2011年7月15日和8月1日,在浙江省岱山岛岱西镇舟山海天船舶工程有限公司(A3采样点)、浙江海舟修造船有限公司(A2采样点)和岱山东沙古镇附近(A1采样点)滩涂潮间带进行大型底栖动物资源调查与采样。经鉴定、测量及计算,得3个采样站位的生物丰度由大到小排序为A1(63.73ind/m2)〉A3(23.19ind/m2)〉A2(8.54ind/m2),生物多样性指数由大到小排序为H'Al(2.24) = H'A3(2.24) 〉H'A2 (1.81) ,总生物量从大到小排序为Al(51.27g/mZ)〉A3(45.36g/m2)〉A2(8.48g/m2)。由此可知,Al采样点的生物量稍高于A3采样点生物量,显著高于A2采样点生物量,A1采样点物种多样性则与A3采样点相等,二者均高于A2采样点物种多样性,表明修造船业对附近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危害,有荒漠化的趋势。建议舟山船舶修造业发展必须遵循科学论证、合理规划和布局原则,科学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使船舶工业和生态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才是舟山船舶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夏秋汛浙江渔场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1991—1993年夏秋汛浙江渔场浮游动物的调查结果,初步研究了该渔场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结果表明。该海区的主要种类为暖水种,少数为近岸种,暖温带种,共46种,隶属于27科32属。其中水母类12种,上层鱼饵料生物34种。主要种类为浮游甲壳类、毛颚类。1991—1993年,生物量分布不规则。总趋势是:6月—9月,高生物量区北移,调查区北部内侧高于南部。渔汛期间,浮游动物较丰富。1991年属丰富年景。1992年属中等年景,1992年属偏低年景。 相似文献
5.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
根据2008年4月至2009年5月在苍南近海海域(27°00′~27°32′48″N)鱼类资源调查资料,对鱼类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以及优势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苍南近海海域鱼类种类203种,这些资源品种中,既有洄游性鱼类,又有近岸性、河口性种类,以及岩礁定居的岛礁性种类。隶属于鲱形目、灯笼鱼目、鳗鲡目、鲇形目、鳕形目、刺鱼目、鲻形目、鲈形目、鲽形目等9目,优势种的有鲳鱼、带鱼、鳓鱼、马鲛鱼、棘头梅童鱼、海鳗等。三个季节为优势种的有皮氏叫姑鱼、龙头鱼。两个季节为优势种的有红狼牙鰕虎鱼、日本鳀鱼、中华小公鱼。不同季节出现的种类变化趋势是春季(53种)秋季(43种)夏季(42种)冬季(36种)。鱼类各种类的渔获率季节变化趋势为夏季(34.04%)﹥春季(29.09%)﹥秋季(22.88%)﹥冬季(13.99%)。而由于地理位置和环境因素的不同,两岛区渔获量的季节变化有明显的差异,南关的季节变化与全海区相似,为最高值出现在夏季的单峰型变化,官山为双峰型变化,即春季为最峰值,秋季为次高峰值,夏、冬两季为低谷值的变化,同一岛区一年中渔获量最高和最低相差悬殊,二者之比,官山和南关都为3倍左右。从全年平均密度来看,本次调查B区的南关最高,其次为A区的官山。 相似文献
6.
闽江口梅花港潮间带贝类动物群落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江口梅花港潮间带共发现贝类15种.优势种为短拟沼螺(Asimineabrevicula),群落的季节性变化明显受其动态影响.群落的结构特征是低多样性和低均匀度,而有大的优势度.除了冬季之外,该群落结构的季节性变化不明显.优势种短拟沼螺的个体空间分布为群聚型.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导了六横岛潮间带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经鉴定,六横岛泥沙滩潮间带共有底栖生物27种,其中软体动物占40.8%,多毛类和甲壳类各占29.6%。泥沙滩底栖生物密度(除沙滩节肢动物外)均以高潮区→低潮区逐渐降低,不同潮区生物量均无明显的变化规律,但不同生境潮间带决定着不同底栖生物种类组成,泥滩以多毛类占优势,沙滩则以软体动物占优势. 相似文献
8.
张路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3)
海产贝类在海洋资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何利用海洋为人民提供更丰富的美味食品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潮间带贝类生态学研究可以为发展滩涂养殖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为了对发展贝类滩涂养殖做点滴贡献,笔者于一九八一年五月至八月对大连营城子湾潮间带贝类的生态进行了初步的调查。本文阐述了该地区潮间带贝类的垂直分布规律,栖息密度和生物量等,现将调查结果整理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海岛潮间带生态学研究 Ⅱ.数量组成与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浙江省岛屿与潮间带平均生物量为804.48g/m^2,生物密度为698.89d/m^2。生物量以甲壳动物居首位,软体动物次之;生物密度以软体动物居首位,次为甲壳支物。生物数量的分布与种类多样性分布的规律基本上一致。生物数量海区的分布是浙南海区>浙北>浙中;不同类型底质的生物量分布是岩礁>砂泥滩>沙滩;不同生境的生物分布是开敞海岸>屏蔽海岸>河口。不同潮区的生物量分布是中潮区>低潮区>高潮区;生物密度是中潮区>高潮区>低潮区,季节分布是春季>秋季。 相似文献
10.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5)
根据2015年5月和10月在长乐海域开展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对该海域的鱼类种类组成、区系特点以及数量分布的季节变化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共捕获鱼类67种,隶属12目28科53属;其中鲈形目鱼类最多,有28种,占鱼类种类数的41.8%。调查海域鱼类以底层和近底层种类居多。春秋季鱼类渔获率分别为4.38 kg/h和10.05 kg/h。春季优势种有条尾绯鲤(Upeneus bensasi)、窄体舌鳎(Cynoglossus gracilis)、丝背细鳞鲀(Stephanolepis cirrhifer)、叫姑鱼(Johnius belengerii)、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宽体舌鳎(Cynoglossus robustus);秋季优势种有丝背细鳞鲀、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短吻三线舌鳎(Cynoglossus abbreviatus)、红狼牙鰕虎鱼(Odontamblyopus rubicundus)、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鲬(Platycephalus indicus)、红牙?(Otolithes ruber)。 相似文献
11.
金海卫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0(1):27-31
根据1997年11月至1999年8月要样资料结果表明,漩门港的浮游植物共存6门59属150种,其种类组成和细胞数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更替和变动现象,年数量高峰表成于夏末秋初的8月(10^7个/m^3),低谷出现在早春2月(10^4个/m^3).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湄洲湾顶太湖浅滩潮间带8个站位表层沉积物总磷、无机磷、有机磷及弱吸附可交换磷的含量,并由此得到无机磷在沉积物总磷中平均占59%,贝类养殖(筏式吊养)区总磷、无机磷的含量高于无养殖区,而有机磷含量相当.表层0.3cm和3cm沉积物磷比较表明,0.3cm层的总磷高于3cm层,高出的部分主要是有机磷. 相似文献
13.
金海卫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0(1):27-31
根据 1997年 11月至 1999年 8月采样资料结果表明:漩门港的浮游植物共有 6门 59属 150种。其种类组成和细胞数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更替和变动现象。年数量高峰形成于夏末秋初的 8月 (10~7个 /m~3),低谷出现在早春 2月 (10~4个 /m~3)。 相似文献
14.
嵊泗列岛岩相潮间带底栖生物种类组成及区系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3年4月至1994年1月,对嵊泗列岛岩相潮间带底栖生物进行调查。对该区域内的生物种类及区系特点做了概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海岛潮间带生态学研究Ⅰ,生物种类组成与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浙江省海岛潮间带生物调查,共获潮间带生物769种,以软件动物(231种)居首,次为甲壳动物(139种)。生态类群以广温广布性种和亚热带性种为主,种类多种样的分布是浙南海区>浙中海区>浙北海区;不同类型底持的分布是岩礁>沙泥滩>沙滩;不同生境的分布是开敝海岸>屏敝海岸>河口,不同潮区的分布是中潮区>低潮区>高潮区,季节分布是春季>秋季。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岛屿潮间带平均生物量为804.48 g/m2,生物密度为698.89 d/m2.生物量以甲壳动物居首位,软体动物次之;生物密度以软体动物居首位,次为甲壳动物.生物数量的分布与种类多样性分布的规律基本上一致.生物数量海区的分布是浙南海区>浙北>浙中 ;不同类型底质的生物量分布是岩礁>砂泥滩>沙滩;不同生境的生物分布是开敞海岸>屏蔽海岸>河口.不同潮区的生物量分布是中潮区>低潮区>高潮区;生物密度是中潮区>高潮区>低潮区,季节分布是春季>秋季. 相似文献
17.
浙江洞头岛潮间带软体动物的生态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在历年的海滨动物采集中,整理出洞头岛潮间带贝类108种。不同底质条件下,以岩礁相的种类、生物量、栖息密度最高;砾石块石相次之;泥滩中生物较贫乏,沙滩中最少。本文还就贝类在潮间带的生活类型、在不同潮区的分布及数量分布作了描述,对几种经济贝类的利用、资源保护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经近10年的实地采集,结合相关文献查阅,总结出浙江海域鱼类共734种,分属于3个纲、42目、220科、488个属。本文在重点分析了浙江海域鱼类水平分布区系特点,并根据资源特征,将其划分为记录种、罕见种、少见种、习见种及优势种,并对习见种及优势种进行了现状分析。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06年8月和2007年1月、4月、10月福建沿岸海域底拖网调查结果,对福建沿岸海域蟹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时空变化做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福建沿岸海域调查海区中蟹类有43种,隶属10科、21属,其中以梭子蟹科种类最多.蟹类优势种的时空分布差异明显,春季有2种优势种,夏季有3种,秋季有5种,冬季有2种;双斑全... 相似文献
20.
张掖地区湿地蓟马种类组成及数量季节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张掖湿地蓟马群落组成及发生规律,为防治蓟马对湿地植物的危害提供参考。对张掖湿地蓟马种类、主要寄主植物、优势种群及种群消长规律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张掖湿地蓟马共有11种,分别属于3科6属,即蓟马科Thripidae 4属7种,管蓟马科Phlaeothripidae 1属2种,纹蓟马科Aeolothripidae 1属2种。其中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Trybom)、烟蓟马Thrips tabaci Lindeman和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为优势种,优势度分别为23.32,20.59,15.67。蓟马种群动态调查结果显示,3月下旬蓟马开始出现,5月中下旬虫口数量开始显著增加,7月中旬至9月下旬为发生高峰期,11月中旬蓟马进入越冬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