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意象是认知主体依据自身认知体验对客观物象认知加工而形成。意象的实现经历了由概念外延意义至内涵意义的转变。咏物诗的整个语篇表层主要体现为对一个主体客观物象的吟咏。同一客观物象,对于不同的认知主体具有不同的内涵意义。本文以咏物诗《咏蝉》为例,运用理想化认知模型和概念合成理论分析了咏物诗意象实现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2.
晚唐五代诗僧齐己的咏物诗有近200首,占《白莲集》诗歌总量的四分之一。齐己借用植物的形变、品行感怀以扩展诗歌内容;借动物的特征与习性寄怀以加深诗歌内涵。齐己的咏物诗的创作方式是对传统诗学命题"物感说"的实践与继承,在唐代诗学史有特殊的诗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参阅学者尚未使用过的《延寿徐氏族谱》,结合各种文献资料及徐寅诗作,考证徐寅科举事迹中的几大关键问题。明确了徐寅入京应试的最迟时限和登科及第的具体名次。  相似文献   

4.
明清鼎革之际,屈大均不满清廷,一生曾多次参与反清斗争,历经坎坷.他常借咏物以抒发自己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在某一特定时期的处境和心态与所选取的意象紧密联系,表现了他执著追求人格的理想;屈大均的咏物诗,许多是推己及物、推物及己有所感触而发,所以往往咏同一物,而前后寓意却很不相同.他的咏物诗,大都能使内情与外景融汇融合,形成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5.
参阅学者尚未使用过的《延寿徐氏族谱》,结合多种文献资料及徐寅诗作,考证唐五代著名文学家徐寅的名号及生卒年等相关问题,明确徐寅之名的正确用字及其生卒的具体年份,有助于徐寅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6.
郑谷诗歌的禅宗美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谷(851—910?)是晚唐时期的一位重要诗人,其诗作在唐末五代及宋初影响很大。但历来研究者对他持批评态度,远是不够全面的。本文拟从晚唐的社会背景、作者经历遭遇等方面管窥郑谷的禅宗思想,以期提示郑谷诗歌的禅宗美学内蕴。  相似文献   

7.
童玲  赵菁菁 《科技信息》2010,(3):138-139
以《玉台新咏》为代表的齐梁诗歌,为唐代文人的表达提供了借鉴的营养,《玉台新咏》所收的闺怨诗歌体现出的风格与追求,对唐代闺怨诗的影响贯穿有唐一代。唐代闺怨诗与《玉台新咏》中闺怨诗的因缘包括承与变两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唐代闺怨诗的题材内容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唐代闺怨诗对《玉台新咏》中闺怨诗的意象的传承与突破;唐代闺怨诗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的继承与突破。唐代闺怨诗在充分继承前代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又加以发展、壮大,与前代闺怨诗相比,又有了新的开拓。  相似文献   

8.
堪称诗歌里程碑的《草叶集》和《女神》有一脉相承之处。从写作特色、主题意象、意义与评价三个方面,对两郝诗作进行分析对比,以求对它们在思想内涵的时代性、艺术形式的独创性、文学功能的本土性方面的异同及对诗歌发展所产生的共时与历时的影响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赵孟頫《题桃源图》诗作于1286年受征召仕元至1292年力请外补任济南路总管府事期间。诗歌寄托了赵孟頫入仕与隐逸的复杂心态,其成因在于:所处社会情势存有开明宽松与黑暗野蛮的矛盾性,赵孟頫"特殊身份"影响下忽必烈对其存优容与钳制两种态度,以及赵孟頫集儒释道文化思想于一身。对《题桃源图》诗中的一人一时矛盾心态之研究,可以反观元初江南汉族士人群体的复杂心态,具有重要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六朝是咏物诗嬗变的重要阶段,相较于两晋和南朝时期,曹魏咏物诗无论是自身创作成就,还是学界的研究状况,都稍显沉寂。然而,曹魏咏物诗的创作自有其独到的特点。且作为咏物诗得以"备其制"的初期阶段,曹魏时期在咏物诗发展嬗变阶段亦有重要地位和意义。文章拟从作家作品概况、题材选择与立意、艺术表现方式三个方面对咏物诗在曹魏时期的发展情况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1.
李调元辑《全五代诗》百卷,首次对五代诗歌进行了断代的整理辑录。但该书收录的诗人中,有些则属于唐人或宋人,明显超出了"五代诗"的断限范畴。通过对该书误收的十八位唐代诗人和四位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进行考察,就其选目失误作出全面的辨正,应该说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魏晋南北朝是论诗诗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时期的人物品评之风以及诗歌赠答之风是论诗诗发展的客观条件。此时的论诗诗虽然主要以论诗诗句的形式出现,但已经能较深入地探讨诗歌的审美特征,主要在于对强调诗歌的抒情作用以及关注诗歌"辞"与"意"的关系等方面。魏晋南北朝的论诗诗对唐代论诗诗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陈燕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10):102-104
古代中日两国吟咏爱情的诗歌中,“秋风”一词时有所见。从日本最早的古典和歌大成《万叶集》中所记载的、由女歌人额田王所咪的“思近江天皇咏秋风歌”可知,它与中国六朝闺怨诗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秋风”语象在当时的中日诗歌中具有不同的意蕴。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古诗词,远从上古的讴歌吟呼,历经《诗经》、《楚辞》、汉魏南北朝乐府、唐诗、宋词均为合乐之诗。可见,音乐和诗词之间有着天然的姻亲关系。古典诗词吟诵在我国古代诗词创作和传播中生生不息地传承繁衍。  相似文献   

15.
唐宋牡丹诗与牡丹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丹是我国久负盛名的一种花卉,为历代人们所喜爱。在唐宋时期,更成为一种共同的民族审美风尚。诗人为此也写下了数量众多的牡丹诗。这些诗或直接咏叹牡丹的形貌之美,或借花抒怀,托物寓意。借咏牡丹来抒发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反映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内容丰富,风格多样。与其他艺术形式共同构成一种极富时代和民族特色的牡丹文化。  相似文献   

16.
六朝时期,诗人一味追求用典,导致诗歌内容空洞、文脉滞涩.鉴于此,钟嵘提出诗歌创作“直寻”说,认为诗歌贵在吟咏性情,抒发诗人切身体验.但从钟嵘选诗评诗的情况来看,其“直寻”说并不排斥用典,而是要求用典合理适当、贴切自然.  相似文献   

17.
李东阳的诗歌创作既沿袭台阁体的面貌,也展现出一定的转向,宗杜是他重要的诗歌主张,与七子派的文学主张相一致.其诗歌创作中别有一种倾向,即欣赏、学习宋代、元代诗人.作于不同年代的两批集句诗则印证了李东阳宗宋的诗学观念,说明其诗歌创作由唐宋元兼顾转向以唐为主,同时宗宋的转向.  相似文献   

18.
由于社会动乱的原因,相似的文人命运使唐末五代文人首先确立了杜诗“诗史”地位并效仿之作了大量的现实主义作品;又由于文人大多得不到重用,各个政权的腐败,杜甫的讽谕手法及寓议论于叙事的艺术手法也被唐末五代文人继续发扬。尤其突出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诗和韦庄对杜甫的接受和仰慕。  相似文献   

19.
商品经济在宋代日趋繁荣,商业贸易获得较为全面的发展。宋代诗人敏锐地捕捉到商人社会地位与作用的微妙变化,将自己的认识和感受融于创作的诗歌当中,向后世展示一幅幅有关商人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真实画面。宋代涉商诗描写的范围相当广泛,几乎涉及民众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宋代涉商诗中有一些作品反映商人们艰苦商旅生活和经营风险,还有部分作品反映商人的情感生活,其中尤以商妇诗描写得细腻精当。宋代涉商诗的产生源于宋代繁荣的城市经济。  相似文献   

20.
闽地开发较晚,但在五代至北宋初即已有蔡元鼎这样的《诗》学专家.至朱子兴学闽地,其所著《诗集传》在闽地影响深远.受其影响,闽地治《诗》者代有人出.黄道周浸淫于具有浓郁《诗》学氛围的闽南,一生治《诗》不辍.黄道周《诗》学著述散佚严重,但经过爬梳剔挟,还是可以发现其有大量的《诗经》学文献存世.梳理闽地《诗经》学传统以及黄道周的《诗经》学研究,可以引起学界对黄道周乃至闽地《诗经》学的关注和研究,以充分揭示其特点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