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英国思想家霍布斯和洛克从各自的人性观出发,演绎出人类不同的自然状态.在霍布斯看来,人性本恶,自然状态下,由于缺乏公共权力的制约,贪婪、自私的人性使人们之间处于战争状态;而洛克却认为,人是有理性的,人天性并不恶,自然状态下人们是一种自由、平等的关系.二人的思想折射到后来的国际关系理论中去,使国际关系向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自然科学兴起并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神学、神权的影响逐渐缩小,人的地位被提升到一个很高的位置。此时期的霍布斯同其他早期启蒙思想家一样,摆脱了神学观点的束缚后,用人的观点观察社会,并试图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社会事物,从理性和经验中总结出某些规律。人性论是霍布斯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因此分析一下霍布斯的人性论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学术界一直断定霍布斯是一个无神论者,认为他已否定了上帝,鬼神和精灵的存在,他对宗教的保留只是把它作为约束人民、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工具而已。按照这种观点,霍布斯本人在理论上已经达到了无神论的水平,他对宗教的保留只是一种现实的策略。我认为,这种观点并不符合霍布斯学说的实质。  相似文献   

4.
以埃里克·霍布斯鲍姆的《民族与民族主义》为解读文本来阐述霍布斯鲍姆的“民族”概念 ,力图由此把握霍氏的民族问题研究的思维脉络和学术倾向。  相似文献   

5.
刘自学 《科技信息》2010,(20):I0040-I0041
依照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建构的政治实体是一个专制国家,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需要改造,洛克完成了这一历史使命.在洛克的社会契约论中,他提出了政府的使命与目的并指出了政府权力分置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霍布斯的<利维坦>被称为理解近代国家主权的圣经.文章从霍布斯政治哲学基础开始,阐释霍布斯在第一部分<论人类>中前几章的写作背景和意图,并借助于施特劳斯和剑桥学派的相关解读,论及霍布斯新的政治哲学基础,即在自然状态下关于权势欲与恐惧之间的对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精致构建的主权理论,并指出霍布斯为利雏坦所塑造的两张完全不同的面孔.  相似文献   

7.
霍布斯政治理论的性质是专制的还是自由的,在其生前身后均是争论的一个热点.从霍布斯政治思想的内容及其产生背景来看,他不完全是在为君主专制辩护,但其构想的国家"利维坦"的主权是不加限制的、绝对的,因而"利维坦"无疑是专制的.另一方面,霍布斯政治思想的个人主义的理论基础,工具主义、消极的国家观等又使其政治思想成为近代西方自由主义的先驱.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比东西方关于国家起源的学说,以霍布斯的政治思想介绍为主线,寻找对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的借鉴意义。霍布斯认为法治社会是以保障权利为基础,为结束社会秩序混乱而产生的。法律的本质是维护社会的正义。他的思想是先贤们留下的宝贵遗产之一,值得今天的人们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9.
人性观是对人的基本看法和哲学假设,是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石。心理学的历史表明,对人性看法的逐渐改变带来了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同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流派基于不同的人性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模式。从各流派所持的人性观的不同可以洞悉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发展和转向:从“物化”到“人化”;从主体到存在;从现代到后现代;从一元文化到多元文化。  相似文献   

10.
在拉丁语中,“Civilis”(文明)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作为一定社会成员的公民所特有的素质和修养;二是指对公民有益的教育和影响。在西方,英国启蒙思想家托马斯·霍布斯于1651年写就的《利维坦》一书,首先提出了“文明社会”的概念。他当时所说的“文明社会”,是指与战  相似文献   

11.
表现人性是沈从文小说创作的中心。他在小说中讴歌优美、健康、自然的人性,表达对美好人性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对边民扭曲变形人性的忧患以及对都市现代“文明人”人性沦丧的批判。作者有意让这几种人性形成对比,以“乡下人”的眼光来歌颂人性的美好,批判人性丑恶。  相似文献   

12.
荀子在批判孟子人性善的基础上提出人性恶的观点,但人性恶的提出却似乎是性之发用,而非人性之本身。即如此,如何得出人性恶的结论呢?该文试图剖析看似悖论的问题及何以形成隆礼重法之思想。  相似文献   

13.
苏童小说以其叙述的优美、精致,想象的奇特和舒卷的美学气韵而引人注目,他的小说开阔了当代学的视野。从苏童小说女性形象塑造的角度,思考其创作中人的注入和女性意识的凸现,不仅能洞悉苏童小说的女性世界,而且能了解其独特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4.
伊尹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其以烹调技术为名,行治国平天下之道的思想独树一帜,他提出的条件不具备时不可强为,得天下必先行仁义之道,具备仁义之道方可教化别人等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管理思想史。  相似文献   

15.
前苏联吉尔吉斯作家艾赫玛托夫以其犀利的笔触剖析了物性压迫下人性的扭曲与沦丧,通过展示人性与物性抗争过程中悲剧性的历史结局,振聋发聩,唤醒我们秉持自由选择的权力,勇敢地捍卫道德的纯洁性,与精神空虚、消费主义、物欲主义及其不良现象作斗争,走向人性复归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亲情是成就伟大杜甫的重要人格基石。品读杜甫的赠亲、怀亲诗,可以看到诗人对亲情、宗族血缘和亲戚关系的理解,可以还原诗人的生活处境和心情,可以分析其思想人格中的责任意识、伦理意识和家国意识,可以走进诗人真实的心灵世界并透视其伟大的人性光芒。  相似文献   

17.
神向来被人们看做是公平、公正、仁慈、宽容的化身,他能给人带来光明,驱走黑暗;带来和平,驱走战争;带来希望,驱走绝望;带来幸福,驱走痛苦。神的形象极其光辉灿烂,但这种认识却实在失之于片面,在这背后,神性形象还有其不大为人所知的另一面,比如不公、残忍、贪婪、虚荣等。  相似文献   

18.
神向来被人们看做是公平、公正、仁慈、宽容的化身,他能给人带来光明,驱走黑暗;带来和平,驱走战争;带来希望,驱走绝望;带来幸福,驱走痛苦。神的形象极其光辉灿烂,但这种认识却实在失之于片面,在这背后,神性形象还有其不大为人所知的另一面,比如不公、残忍、贪婪、虚荣等。  相似文献   

19.
教学过程是一个学习者寻求真理,养成人文精神的认知和实践相统一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者心理成熟的过程。在新时代,社会发展要求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职能向以培养能力和养成人文精神为主的现代教育转变。教育职能的变化要求作为教育行为主体的教师改变自身的角色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列举教师在专业英语语篇能力形成过程中的十一种角色,阐述建构教学模式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茅坤作为明代著名散文批评家,其散文观体现了明中期散文观从理性到感性、从教化到人情化的过程.其中,对情与物之关系的阐释尤能显示他对古代散文学的独特贡献.无论是"万物之情,各有其至"的理论提出,还是<唐宋八大家文钞>的评点体验,或是其自身的创作实践,"情与物"的内在关联性皆是其散文观的核心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