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国内单口掘进的长大公路隧道施工中施工通风的必要性,结合南厦高速公路石鼓山特长隧道施工通风,对施工通风的风量、风压计算及改善隧道施工通风的技术途径做了较详细的介绍,并且在隧道现场施工通风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长大铁路隧道施工通风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应明 《科技信息》2009,(21):I0029-I0031
多年来,在国内铁路长大隧道施工中,施工通风是一个难以攻克的技术难题。本文结合合武铁路大别山隧道施工通风,对施工通风的风量、风压计算、通风系统布置及改善隧道施工通风的技术途径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并且在隧道现场施工通风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佛岭隧道施工通风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永贵 《科技资讯》2009,(23):45-47
结合安徽佛岭隧道施工实际,通过对风量计算,风筒选择、风机选择及布置四个方面介绍施工通风系统在佛岭隧道施工中的设计。为有效利用资源,节约工程成本,提出了两阶段施工通风的方法。现场通风效果检测表明洞内空气质量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环卫标准,实现内燃作业、无轨运输,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随着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长大隧道的修建越来越多,长大隧道施工通风降尘问题是长大隧道施工必须解决的难题,本文详细阐述了某公路长大通风方案、通风设计计算和除尘措施,施工结果表明,该隧道的通风降尘是成功的,可供同类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5.
孙永丽 《科技信息》2010,(31):324-324,364
本文以连霍高速宝鸡至天水段大坪里特长隧道的施工为例,简要介绍了在施工过程中通风系统的设计方案及其运作期间的动态管理,隧道施工过程中,通风和粉尘治理是隧道施工中的一大技术难题,尤其是采用独头掘进的特长隧道的施工通风问题更是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本文对施工过程中的通风技术及通风设备的管理进行了概述,以期对类似工程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王健安 《工程与建设》2012,26(2):266-267,276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道路及交通建设也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在道路的建设工程中,隧道工程运用的越来越多。在很长、很大的隧道施工中,通风至关重要。文章分析了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如何运用合理的通风方式及方法来保证隧道内的空气质量,并且通过一系列的改进措施来保证机械通风的效果,合理配置通风系统。  相似文献   

7.
以干溪沟隧道为例,简要介绍了长大隧道施工过程中,通风量设计计算、通风设备选型及通风施工等经验,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长大隧道通风施工理论计算与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克智 《甘肃科技纵横》2009,38(5):110-111,65
随着铁路建设的飞速发展,高速已成为铁路发展的必然趋势,以桥梁、隧道等刚性路基代替填土段路基施工是采取的必然措施之一,同时长大隧道、特长隧道工程在选线设计里大量存在,施工中为保证文明施工和舒适的工作环境,所以长大隧道通风方案的选择,通风措施的采取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现场观察及总结多年的施工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上对隧道通风施工技术进行了计算,详细分析隧道通风对其施工本身产生的影响。阐明了只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通风计算,并采取相应的通风措施,隧道施工环境是完全可以改善的。天水至平凉铁路设计长大隧道三座,本文以唐杨隧道通风计算为例阐明隧道施工通风技术。  相似文献   

9.
针对宝天高速公路麦积山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通风问题,在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和进度的前提下,结合麦积山隧道的施工组织设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巷道式通风的特点,提出了麦积山隧道施工通风方案并应用于工程实践,给出了粉尘、有害气体含量的检测标准,取得了良好的工程应用效果,值得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0.
紫坪铺隧道长2550米,瓦斯最大涌出量1.48m^3/min。本文介绍通风系统巷道压入式通风技术,可为类似隧道施工通风借鉴。  相似文献   

11.
高瓦斯隧道施工通风处理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简称CFD软件)对紫坪铺高瓦斯隧道施工通风处理效果进行模拟,从瓦斯浓度降低方面来看,1m/s风速能满足通风要求,0.5m/s风速基本能满足通风要求,0.2m/s风速不能满足通风要求。通过现场风速与瓦斯浓度的监测,在掌子面风速为0.5~0.6m/s时,隧道内瓦斯浓度在允许浓度范围之内。数值模拟方法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2.
周洋  赵宇  张志强  蒲实  张恒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9):12718-12726
为了研究通风风管在瓦斯隧道施工通风中对瓦斯扩散的影响,通过CFD数值仿真,建立瓦斯在隧道内的运移模型,详细探究了不同风管直径、风管口距工作面的距离、风管悬挂位置以及风管贴壁间隙四个风管布设参数对隧道风流场及瓦斯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风管直径对于工作面上瓦斯体积分数场具有显著的影响,风管直径减小会导致隧道空间瓦斯体积分数增加,且瓦斯体积分数增加的程度远大于风管直径减小的程度。风管布置在拱肩处更有利于瓦斯的排出和保障隧道安全施工。随着风管出风口距离工作面距离的不断减小,隧道内瓦斯体积分数越低,并且隧道内部空间瓦斯分布越均匀,越不易发生瓦斯的局部积聚现象。风管顶端离隧道拱顶的距离越远,隧道内瓦斯体积分数越高,断面瓦斯分布均匀性也越差。在单因素试验情况下,可以看出风管的最佳组合方式为风管直径为1.8m,风管位置为拱肩,风管出口距工作面的距离为5m,贴壁程度为0.5m。  相似文献   

13.
特长公路隧道通风方式的选择不仅关系到隧道造价、建成后隧道运营费用,还必将影响隧道内司乘人员的心理和生理感受,而且与隧道的防火救灾直接相关;介绍了目前隧道的3种通风方式——-纵向式通风、半横向式通风和横向式通风,重点结合特长隧道的特点探讨了隧道通风方式,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铁路双线隧道通风的空气动力特性:射流风机的组合特性、活塞风的影响、有害气体浓度分布和稀释原理等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铁路双线隧道通风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双线隧道通风要受到列车运行方式、列车活塞风、机械通风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国内外对此类问题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本课题结合具体工程进行了动态模型试验,对不同能风方式下隧道内浓度场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最佳的通风配置方式及运行方式,为设计部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半横向通风方式隧道内风速、风压的分布特点,针对某海底隧道半横向通风方案,建立1∶9的缩尺物理模型与1∶1的三维数值仿真模型,研究了排风孔开启数量与排风孔开启位置对隧道内风速、风压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排风动力下,随着排风孔开启数量的增加,隧道内排风量增加,但增加幅度逐渐减小;开启事故位置下游2个排风孔,并固定距事故位置最近的第1处排风孔的位置,随着2个排风孔之间距离的增大,第1处排风孔的排风量增加,烟流扩散至第2处排风孔的行程增加,隧道排烟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17.
成都至自贡高铁白云山隧道全长13 340 m,为特长高瓦斯隧道,多工区、多阶段施工通风问题严重制约着隧道运营施工与人员安全。通过工作面最大通风量、最大供风量及沿程风压损失对不同工区施工阶段进行通风计算,设计单工区通风方案及隧道总体贯通顺序,并采用水气分离方法处理地下水及自动安全监控系统实时监测隧道瓦斯浓度。分析表明:施工的大部分时间内,2#~6#斜井的瓦斯浓度均偏低,说明合理的通风方案及工区贯通顺序可以有效降低隧道瓦斯浓度;采用水气分离方法对地下水进行处理,将地下水和瓦斯分别排出,可进一步降低隧道内瓦斯浓度;监控系统对2#、3#和6#斜井出现的瓦斯排放异常情况及时报警提示并断电保护,保证了隧道施工进度及人员安全。针对特长高瓦斯隧道多工区、多阶段施工通风,基于隧道通风方案、贯通顺序、水气分离处理及瓦斯监测等方面建立一套完整的通风监测设计方法,为类似工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在地下洞室群的爆破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染气体及粉尘,对地下洞室群施工通风污染气体及粉尘运移的认识有助于优化洞室群施工通风设计,提高洞室群通风方案的合理性。本文针对某大型复杂地下储油洞室群穹顶施工过程中的通风问题,采用CFD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的方法,对污染气体及粉尘在洞室内的运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气流在洞室内的发展过程分为涡流区、回流区和碰撞区,涡流区和碰撞区是通风过程中较不利的位置。多洞室的情况下,洞室内的污染气体容易在主通道内聚集。粉尘在洞室与连接通道交叉的位置以及主通道左侧转弯处浓度较高。洞室穹顶内污染气体及粉尘运移的速率较高,并且粉尘相对于污染气体的运移存在滞后性。  相似文献   

19.
城市轨道交通隧道事故通风网络动力匹配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交通隧道由于分流及辅助隧洞的存在,形成了通风网络。针对不同的通风任务,隧道事故通风系统有不同的通风量及动力的需求,其气流组织具有多样性,构成的网络系统非常复杂。如何设计一种合适的通风系统适用全部的通风任务,成了城市交通隧道建设中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基于通风网络理论,论述了城市轨道交通隧道事故通风系统动力匹配方法,并以某轨道工程为例,对轨道交通事故通风系统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