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汉中银杏栽培历史悠久,生产发展较快,已形成了较好的资源优势和产业规模。作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汉中银杏资源现状及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银杏产业的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类对银杏的认识,研究的深入,天然银杏资源愈来愈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人工栽培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为进一步发展银杏资源,提高银杏品质和产量,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银杏优质高产栽培,并向银杏栽培推广嫁接、人工授粉等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同时对各地银杏栽培技术,先进经验进行了全面地总结,提出当前发展银杏资源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以河南省银杏资源为对象,通过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对河南银杏主产区10种优良银杏栽培品种的种核形态、种核性状、各性状之间的相关系数进行比较分析.对河南观赏银杏和古银杏进行实地踏查和资料整理分析.结果表明:河南优良栽培银杏品种的主要产量性状表现与国内主要栽培区的其他品种相比并不低;性状的变异系数和出仁率高于国内主要栽培区的品种.河南银杏观赏品种资源主要有塔形银杏、垂枝银杏、裂叶银杏、斑叶银杏、黄叶银杏、壮枝银杏、大叶银杏、柱冠银杏和异叶银杏等9种.河南省有古银杏5153株,其中新县和嵩县是河南银杏古树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占全省总数的90%以上.在已知性别的银杏古树中,雌株占85%左右.树高最大为46.0 m,最小为7 m;树龄最长为2800年;胸径最大为3.8 m,最小仅为0.3 m;平均冠幅最大为40.0 m,最小为4.2 m.对河南银杏资源的特点分成进行良种栽培银杏、观赏银杏和古银杏3大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况、银杏资源简况 ,保护和发展银杏的意义 ,保护区发展银杏具备的条件 ,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银杏资源的保护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珍贵树种银杏在铁岭地区引种栽培过程及成功经验,从而使银杏成为适宜在铁岭生长的树种,打破了银杏在浓阳以北没有栽培的记录,使银杏的栽培从浓阳向北推移了100多km,银杏可以作为行对在铁岭进行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生态旅游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甘肃生态旅游资源的主体情况,对甘肃生态旅游资源从景观主体角度进行了分区,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战略性思路。  相似文献   

7.
作者通过十年时间对安徽省银杏资源分布相对集中的大别山区、皖南山区和江地区进行了品种资源的调查研究,现发掘有银杏地方实生品种19个,其中优良品种10个,进了品种性状的比较.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甘肃生态旅游资源的主体情况 ,对甘肃生态旅游资源从景观主体角度进行了分区 ,并提出了今后发展生态旅游的线路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
银杏病害种类的调查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银杏病害在广西各栽培地区普遍发生,经研究鉴定有8种。它们是日灼,茎腐病,根腐病,轮纹病,黑斑病,叶斑病,炭疽病,黄化病(病原待定)。这些银杏病害在广西均是首次报道,其中银杏叶斑病菌、银杏轮纹病菌为广西新纪录。  相似文献   

10.
银杏类药物是植物药开发的热点之一.银杏叶中的有效成份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被广泛用作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药物.我国的银杏资源占世界总量的70%,主要来源为人工栽培银杏叶.  相似文献   

11.
新疆节能日光温室发展中的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新疆节能日光温室的实践、研究和调查分析,从栽培区划分、结构设计、规模与生产技术等三个方面对新疆节能日光温室发展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今后稳步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根据恩施州林业局三次全州银杏资源报告,对恩施诈古银杏资源及品种进行了综合、归纳总结,发现恩施州古银杏资源分布广泛、品种优良,并提出了古银杏树龄,品质的鉴别过程中尚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建议合理控制发展银杏资源,大力开发深层次产品。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贵州主要药用蕨类植物的野外调查、资源搜集和引种栽培试验研究,介绍了贵州丰富的药用蕨类植物资源,阐明了其地理分布、形态特征、栽培特性等状况.采用植物分类法、物候观测法、资源调查和引种栽培等方法,探讨和试验研究贵州药用蕨类植物的保护与利用技术,为药用蕨类植物的资源保存以及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向准  向应海 《贵州科学》2001,19(1):48-58
同已有的调查相反,本文涉及的调查区域较大,含1线3点15个自然村和3个县的地域。着重研究银杏的区域地理分布特点。但其调查研究的方法和内容是相同的。包括快速踏查、目测、实测、记录、绘图及摄影等。对一些“多代同株”的银杏大树、则快中有慢、粗中有细。经6次进出终于掌握了较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取得三大系列数据:“320国道贵阳昌明至景阳段及其邻近地区银杏调查总表”、“320国道调研地区的银杏种群物候型成分表”及“320国道研究区村落及银杏分布示意图”等。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地区内至今还存在着一个树龄极大已处于濒死木阶段的古银杏群体。该群体至少出现于2000-3000年以前的西州(原始农业初期)至三国时代,远远早于已知的银杏始种于宋的历史。因此,该古银杏群体应该是野生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其他小于该古树群的大量个体,应大部为该古银杏群的查接后裔。凭借自然繁殖的能力和人民群众的习俗爱护,野生或半野生地生长,发育和延袭至今。根据已发表和即将发表的资料得知:320国道贵州昌明至景阳地区的古银杏群,应属贵州野根分布中心南缘古银杏群的一个残存部分。该残存部分以近村落、链珠状分布式集中分布于山谷盆地边缘,或呈斑点状或独株分布。其诸多特征表明,它同园艺学人工栽培银杏无缘。此外,本文还报导了“瓮城新寨性变枝银杏”和“瓮城老察古银杏雄树群”等资料。  相似文献   

15.
浙江西天目山天然林及银杏种群考察报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完成国内多处同类型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对西天目山双清溪沟谷天然林及其银杏进行了专题考察,所获第一手资料包括:双清溪森林古道样带式路线考察立木分布平面图;天目山双清溪天然林中银杏及伴生树种调查总表;双清溪天然林中银杏种群调查明细表;“5代同堂银杏”的树木形态学调查研究;禅源寺古森林群落的成分、结构及性质考察等。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作者认为,双清溪天然林原应属於典型“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群落,现已进入  相似文献   

16.
为给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样地调查与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在编撰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名录的基础上,对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价值资源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及珍稀濒危和优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结果表明,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药用植物种类共有35科、87属、116种,其多样性特征明显,在科属种、地理分布、生活类型、药用部位、药效等方面均表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保护区内有珍稀濒危药用植物8种,隶属6科、7属,重点介绍5科6种具开发利用价值的主要优势药用植物,并就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问题提出了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17.
银杏为银杏科落叶乔木,其叶、果实、种子均有较高药用价值,且为我国特有孑遗树种。阐述银杏的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药理、临床应用和栽培管理,为更好的利用和栽培银杏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数据,采用了野外资源调查、标本采集、栽培类药材调查、数据汇总与分析等方法对市中区野生中药资源的物种构成与分布、重点药材蕴藏量及栽培类药材情况等进行整理分析。通过对36个样地、1 080个样方的调查,汇总中药资源206种,隶属于64科、162属,其中侧柏叶、柏子仁和酸枣仁等重点野生药材蕴藏量较大,栽培类药材以丹参、何首乌、桔梗和金银花等为主。加强野生中药资源保护、对中药资源进行区划分类指导、开展栽培类中药与作物间作套种的生态种植是市中区中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栽培银杏历史久远,银杏也是安徽省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安徽省委、省政府对发展银杏十分重视,将发展银杏作为调整优化林种结构,提高林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和农村致富奔小康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制定了《安徽省银杏发展规划》。据不完全统计,安徽省有成片银杏林1330hm~2,散生四旁银杏树180万株,涌现出不少银杏村、银杏乡镇。但随着栽培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正确引导银杏生产,以何种栽培模式为主,前景如何以及如何发挥经营优势,搞好  相似文献   

20.
云杉播种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忠俊  刘江林 《甘肃科技》2010,26(3):153-155,82
在对迭部林区云杉育苗技术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试验。系统总结了云杉播种育苗的经验,包括种子处理、育苗技术和苗期管理,对云杉今后在甘肃的引种栽培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