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日本的《情报公开法》,凡是期满30年的政府档案(除涉及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的)均应公开。2002年,日本外务省公开了30年前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有关档案,其中包括周总理与田中角荣首相的四次政府首脑会谈记录,姬鹏飞外长和大平正芳外相的三次会谈记录,以及以“竹入笔记”而闻名于史的周总理与日本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的三次会谈记录。在此笔者依据日方公开的会谈记录,回顾30多年前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谈判过程。分歧:战争状态何时结束在1972年7月29日举行的第三次周总理与竹入会谈中,周总理开宗明义地就中日间结束战争状态的问题提出了中方的方…  相似文献   

2.
巴黎「义勇军报」在评论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匆匆离开日内瓦返国时说:杜勒斯是遭到在他一生的事业中「最轰动一时的失败以后」回到美国去的。大家知道,杜勒斯到日内瓦去,并不是准备通过协商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而是要进行旨在阻挠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扩大印度支那战争的阴  相似文献   

3.
一举世瞩目的日内瓦五五国会议不久就将开幕了。日内瓦会议的议程之一是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其任务是要帮助朝鲜在民主的基础上恢复国家统一,并使朝鲜从停战转入持久和平。我们知道,朝鲜曾为日本的殖民地达三十五年之久。日本帝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失败后,朝鲜从日本帝国主义的锁链中解放了出来。大战结束至今已将九年,可是朝鲜却至今还处于分裂状态与不稳定的停战状态中,朝鲜的国家还没有获得统一,朝鲜的人民还不能享受和平的生活。这种情况是怎样造成的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必须回顾一下九年来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国际札记     
听其言而观其行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10月21日启程前往欧洲参加日内瓦四国外长会议以前发表了一篇声明,声明中说:外长会议的目的“是要把日内瓦最高级会议取得的一般协议变为具体协议”,“这是需要真正的和解,需要双方作出一些让步的。美国代表团将本着这种精神行事”。杜勒斯还就外长会议将要讨论的议题表明态度说,美国将设法“寻求德国在一个欧洲安全体系内的重新统一”,美国“将设法推进联合国正在处理的裁军问题”,美国“愿意促进东方和西方间的接触”。不能忘记的是:不过在十一天以前,这同一位美国国务卿在美国退伍军人团年会上发表过另一篇演说。在这篇演说里,杜勒斯攻击和诽谤苏联的和平外交政策,表  相似文献   

5.
由外交部外交史编辑室编写的《新中国外交风云》第一辑自1990年出版后,深受社会各界读者的好评与欢迎。现在,该书第二辑又与广大读者见面了。第二辑《新中国外交风云》共收集了21篇文章,主要内容有:回忆毛泽东主席第二次访苏的经过;1956年匈牙利事件发生后不久,周总理访问匈牙利的有关情况;回忆1954年召开日内瓦会议前后的情节;基辛格秘密访华内幕和中美建立“巴黎秘密渠道”的前前后后;1964年曾轰动世界的“九人案”事件的介绍,等等。文章的作者都是这些涉外事件的经历者或当事  相似文献   

6.
日本政府和南朝鲜傀儡当局,为了签订《日韩基本条约》,从一九五一年开始,前后一共进行过七次“会谈”,历时十四年。这七次会谈的主要情况如下。一九五一年十月二十日,在美帝国主义的撮合下,双方派出代表,在东京举行了预备会议,就所谓“会谈”的议程问题交换意见,并约定“会谈”的主要议题应为讨论“邦交的正常化”。一、一九五二年二月十五日,开始举行第一次会谈。轻过两个多月的讨论,双方商定“会谈”的议题为:(一)“日韩建立正常邦交”问题;(二)日本在南朝鲜的产权问题;(三)渔业问题;  相似文献   

7.
自美方在去年十二月十二日片面中断了关于朝鲜政治会议的双方会谈后,朝鲜的停战形势就被迫处于更加不稳定的状态中,为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增加了不少困难。直到今年二月柏林会议达成召开日内瓦会议的协议,才打开了在和平解决朝鲜问题上由美国一手造成的僵局,提供了使朝鲜从停战转入持久和平及在民主的基础上恢复国家统一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日内瓦     
一提起日内瓦,人们就自然会联想起: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曾在一九五四年和一九六一年至一九六二年,分别率领中国代表团到过这个城市,参加日内瓦会议。日内瓦也是中国人民熟悉的城市。湖光山色“湖光晴最好,轻鸥款款飞。雪峰直似玉山堆,看她素装淡雅让人窥。”这是陈毅同志一九六二年《西行》中的两句诗。诗人妙笔传神,日内瓦一带的湖光山色跃然纸上。日内瓦市濒临碧波荡漾的莱蒙湖,四周为群山环抱。西迎汝拉山,向南可远眺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最高峰勃朗峰。在风  相似文献   

9.
朝鲜半岛四方会谈第二次正式会议3月21日在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心结束。四方会谈是在中、美、朝、韩四方经过三次预备会议于去年11月21日在纽约确定的。四方会谈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朝鲜半岛新的和平机制,取代停战机制,缓和当地紧张局势,促进半岛持久和平与稳定。四方会谈第一次正式会议于1997年12月9日在日内瓦举行。根据那次会议抽签确定,中国是第二次正式会议的轮值主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陈健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出席并主持了本次会议。美国助理国务卿罗思、朝鲜副外长金桂冠、韩国外交部次长宋永植分别率各  相似文献   

10.
26日,日内瓦会议在国联大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联的所在地)隆重开幕。参加会议的很多是当时活跃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赫赫外交家,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英国外相艾登、法国外长皮杜尔、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外务相南日和南朝鲜、以及参加“联合国军”的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伦比亚、阿比西尼亚(即埃塞俄比亚)、希腊、卢森堡、荷兰、新西兰、菲律宾、泰国、土耳其等国的代表。会议同意在讨论朝鲜问题时,由泰国、苏联、英国三国首席代表逐日顺序轮流任会议主席;在讨论印支问题时,由苏联、美国轮流担任会议主席。日内瓦会议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讨论朝鲜问题,于6月15日结束;第二阶段是6月16日开始的,举行了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限制性会议。大会于7月21日结束。  相似文献   

11.
时事概览     
朝鲜副外相访美 两国关系正常化?3月6日,美朝关系正常化工作组在纽约结束了为期两天的会谈。六方会谈美国代表团团长、助理国务卿希尔和朝鲜副外相兼六方会谈朝鲜代表团团长金桂冠均对会谈给予了积极评价。希尔说,他与金桂冠就两国关系正常化以及美国将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名单上删除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他同时对朝鲜履行2月13日共同文件中规定的基本义务,即朝方关闭并封存宁边核设施以及朝鲜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人员赴朝进行一切必要的监督和验证的前景表示乐  相似文献   

12.
杜勒斯在演说中还谈到二月二十三日举行的曼谷会议。他说这次会议将讨论“三个实质问题”:“军事安全、防止外界指挥的颠覆活动的安全以及经济福利”问题。这三个问题实际上就是组织在美国控制下的马尼托条约国家统一的武装部队的问题,镇压亚洲国家民族解放运  相似文献   

13.
半月述评     
遵循四国政府首脑日内瓦会议所规划的道路,建立国际间的信任,并通过协商方法来解决悬而未决的国际问题以进一步缓和国际局势,是以苏联为首的爱好和平国家和人民努力以赴的共同目标。最近在日内瓦举行的中美大使级会谈,在莫斯科举行的苏联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之间的会谈,已分别取得了成就,这些事实足以说明:在国际和平力量的主动努力下,国际间协商的气氛正在日益增长。然而,国际局势的发展还有它的另一方面。只要举出在华盛顿举行的美日会谈就够了。从这次会谈的结果可以清楚地看到,有些国家的有势力集团还在遵循着与“日内瓦精神”背道而驰的道路。它们不要缓和国际局  相似文献   

14.
一杜勒斯的律师事务所的小(?)计、流氓律师迪安在一九五三年十二月十二日悍然地片面中断了关于朝鲜政治会议问题的双方会谈。十二月十三日,他公然发表谈话,扬言要迫使中立国遣返委员会在一九五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终止解释工作,尚未行使被遣返权利的战俘要在一九五四年一月二十二日恢复平民身份,二月二十日自行宣告解散。这样,美国统治集团通过迪安的嘴,透露了它们决心强迫扣留战俘的阴谋。  相似文献   

15.
日内瓦会议开幕的日子越接近,杜勒斯也越忙碌起来。忙什么?这还用说,忙着破坏日内瓦会议!杜勒斯三月二十九日向美国海外记者俱乐部发表演说,四月五日向群议院外交委员会就一九五五年度“共同安全计划”发表演说,四月七日在共和党妇女协会百年纪念会上发表演说。演说的中心内容只有一个:破坏日内瓦会议,维持并制造国际紧张局势。艾森豪威尔也免不了演说一番。他在四月五日通过无线电和电视向美国全国发表演说,吹嘘着美国的实力,也还是制造国际紧张局势。政客如诺兰之流,更是卖力帮腔。美国统治集团在日内瓦会议前夕这样露骨地进行破坏,这表示了美国今日的地位是何等地弱!美国这样做法,并不会使美国的地位由弱变强,而只能使美国的地位更削弱!  相似文献   

16.
第二批中国外交解密档案中,日内瓦会议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虽然这是一次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但在此期间,中美两个处于敌对状态的国家,在没有正式外交途径的情况下,开辟了官方沟通的渠道。  相似文献   

17.
在日内瓦会议即将举行的前夕,美国统治集团力图在各方面制造紧张气氛,以破坏日内瓦会议的顺利进行。美国最近举行一系列的原子武器试验(其中头两次氢弹爆炸试验已先后在三月一日和二十六日在太平洋马绍尔群岛举行),其目的就是想以早已破产的“原子讹诈”,造成国际紧张气氛,以便在日内瓦会议上增加讨价还价的资本。据合众社透露,与美国举行原子武器试验的同时,“西方拥有原子能的国家——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法国——已在举行紧急会谈,以准备在日内瓦会议上和莫洛托夫讲价钱”。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2月28日是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同中国领导人实现“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双方举行历史性的会谈,中美关系随之解冻,世界格局开始出现积极变化。5 0年后的今天,在世界大变局和中美战略博弈之际,我们能更深理解这次访问和这个公报的历史意义,也更需汲取当年两国关系打破坚冰、实现和解的智慧与勇气。  相似文献   

19.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理事会巴黎会议于1956年12月11日开始,14日结束。会前,这个集团的主要成员美、英、法、三国之间的关系空前紧张。美国在苏伊士运河问题上的两面三刀,引起了大西洋彼岸一片指责声。在英、法,人们公开质问所谓“英美联盟”和“大西洋政策”到底对谁有利。美国对这种情况不能无动于衷。解铃还是系铃人,美国代表杜勒斯行前说将设法“消除分歧,保证团结”。会议结果,杜勒斯为自己规定的这个任务究竟完成了多少? 一面要扩军备战,一面是力不从心杜勒斯这个任务并不轻松。这并非由于杜勒斯缺少才能,或者因为这位美国代表手不辣、心不狠,而是因为美国和它的大西洋“盟友”之间存在着难于调和的矛盾。杜勒斯的第一个任务,是如何阻止这个集团向非军事化方向的发展趋势。换句话说,就是怎样对付这个集  相似文献   

20.
回顾日内瓦会议的进程和平解决朝鲜问题是日内瓦会议的两大任务之一。全世界人民密切注视这个会议的进展,希望认真地研究如何最后解决朝鲜问题,帮助朝鲜在民主的基础上恢复国家统一,并使朝鲜从停战转入持久和平。日内瓦会议关于朝鲜问题的讨论,到五月二十八日止,已举行了十二次全体会议和一次秘密会议。四月二十七日,开始讨论朝鲜问题的第一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外务相南日就提出了关于恢复朝鲜国家统一和举行全朝鲜选举的具体建议,这个建议得到了周恩来外长和莫洛托夫外长的完全支持。全世界公正舆论认为它是公平合理的和切实可行的。可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力图保持亚洲和世界紧张局势的势力,不想解决任何问题,既没有提出任何新的建议,同时又用完全站不住脚的理由来反对南日的实事求是的建议。在此后举行的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