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渡鸦的脚     
在北极的一些生物群落中,渡鸦是一个常见的景观,即便在冬天也是如此.渡鸦是十足的机会主义者,这就是说,无论何时何地,哪里能找到食物,它们就会在哪里出没.渡鸦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意识到,它们能够飞往靠南的地方,然后在气温暖些时再飞回北边,年年如此,在北极越冬就会变得相对容易些.  相似文献   

2.
漫说北极熊     
一说到北极,人们就会想到北极熊,就像提起南极必定会联想到企鹅一样.它们都是地球上这两块神秘地域的代表生灵,所以凡写极地的报道都不会不提到它们.  相似文献   

3.
为了拯救地球,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设想出了十大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的"怪招". 给格陵兰岛盖张"毯子" 科学家们警告称,北极冰连续融化,将会使海平面上升,从而在全球引发大面积的洪水.诺贝尔奖得主、美国俄亥俄州大学伯德极地研究中心科学家贾森·波克斯教授相信,可以通过一种最简单的方法来防止冰河融化,那就是用巨大的毯子将它们盖住,不让它们照射到太阳光.事实上,一些阿尔卑斯山滑雪胜地为了防止积雪融化,已经在使用类似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听说,有一种特殊的‘极地微生物’,它使你一旦踏上北极地区,就会染上‘北极热’."这话是30多年前,苏联极地动物学家乌斯宾斯基说的.对于这段话,我曾抱以不屑.但万万没想到,一踏上"北极领土"的瞬间,我就知道,我疯了!没有人催促,每天几乎20小时的工作,采集样本、观察记录……完全沉浸在一种莫名的极度亢奋之中.  相似文献   

5.
正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北极地区的气候变暖将怎样影响生活在那里的动物呢?科学家将目光对准了生活在北极的典型动物——北极熊。那么,北极熊的未来会怎样呢?①冰上的北极熊它们注定灭绝还是存续下去?少有动物能够像北极熊那样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和意见分歧。②努力求生的北极熊气候变暖,海冰融化,海豹减少,北极熊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6.
在北极,和松鸡在一起 为了拍摄北极斯瓦尔巴德群岛所特有的植物群落,我终日就那么在地上趴着,趴着,用我镜头的微距端记录着我身下的矮小生命.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正在朗伊尔宾小镇以西2千米的一个僻静的山坡上趴着,手里端着镜头,眼前是一小片儿长得十分茂盛的苔藓.我让这片内容十分丰富的小群落给迷住了,细细地欣赏着,午后的光辉晒在背上暖洋洋的,使人忘记了这里还是北极.由于趴着的时间长了,动物们也就认为我是个只会慢吞吞挪动身体的"爬行动物".雪鹀——北极夏天极其快活的小鸟,就在距离我不到两米远的地方起落、飞舞.  相似文献   

7.
北极巨变     
积冰消融、冰架坍塌、湖泊消失……北极正在发生巨变。毋庸置疑,全球变暖已经影响到了北极。那么,北极的变化会给人类和其他生物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8.
家制鸭菜     
鸭肉具有大补虚、消热毒、利小便、除水肿、利肝脏、退疮肿、定惊痛的功效.在<本草纲目>及<食疗本草>等古书籍中都有明文记载. 可是人们不太喜欢吃鸭,其原因是制作手续比较麻烦,处理不当会带有鸭臊味.其实,只要烹调方法得当,割掉尾部末稍,即能减少或除去其臊味. 秋令,正是新鸭上市,也是吃鸭的季节,现在介绍几种家庭制作鸭菜的方法,供您选择.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来,新闻媒体中频频出现一些与北极有关的事件,如俄罗斯将一面钛金属国旗插在北极点下4000多米洋底、全球气候变暖加速北极海冰融化、北极油气资源开采、北极航线开通、国际极地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实际上说明了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拉近了世界各国与北极的距离,引发了北极地缘政治的快速变化.  相似文献   

10.
"真正的人" 与无永久定居者的南极不同,北极有许多人居住,北极是人类在地球上的最后一个定居点.最早的北极主人大概是西伯利亚的狩猎民族.  相似文献   

11.
北极偶极子异常与中国东北夏季降水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揭示了夏季北极大气变率的偶极子结构异常, 70°N以北夏季月平均海平面气压经验正交分析的第二模态可以刻画该偶极子异常的时-空变化特征, 该模态解释了总方差的12.94%. 该偶极子异常显示出准正压结构, 两个相反的异常中心分别位于加拿大北极地区和波弗特海以及喀拉海与拉普捷夫海之间, 夏季北极大气偶极子异常不同于冬季, 反映了夏季极涡中心位置在北极东、西部之间的交替变化. 当北极大气偶极子异常处于正位相时, 对应北极极涡中心位于北极的西部, 导致中国东北夏季降水增多. 夏季北极大气偶极子异常有6 a优势变化周期, 并在近几十年来表现出年代际变化.  相似文献   

12.
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北极地区的气候变暖将怎样影响生活在那里的动物呢?科学家将目光对准了生活在北极的典型动物——北极熊。那么,北极熊的未来会怎样呢?  相似文献   

13.
<正>科学是一个移动的标靶,科学研究热点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除了回顾过去一年的重大进展,《科学》杂志"年度重大科学突破"栏目的工作人员也对可能在未来几个月成为新闻的科学进展进行了预测。北极海冰随着世界气候变暖,对北极海冰减少的长远后果的研究也在升温。科学家已经知道,随着开放的海洋从太阳吸收更多的能量,海冰减少会加剧北极地区的气候变暖。但是变暖的北极对较低纬度地区的影响是什么,以及它是否该为过去十年从亚洲季候  相似文献   

14.
正一提到北极,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浩瀚的冰雪世界。不错!北极格陵兰冰盖、斯瓦尔巴群岛上的冰雪地貌、格陵兰冰盖四周奇特形状的冰山、北冰洋上的浩瀚浮冰……都是北极冰雪世界的代表。然而,北极与南极的重要不同点之一,就是北极冰雪世界里还生长有高等植物和茂密森林的绿洲,而南极地区不仅没有森林,也没有高等植物,只有苔藓和地衣。  相似文献   

15.
周舒  张录军  周玮佳 《科学通报》2019,64(18):1922-1929
近40年来,北极太平洋扇区8~10月海冰面积显著减少,其减少速率几乎是大西洋扇区的3倍,且该扇区海冰面积年际变率显著,标准差达6×105km2.基于ECMWF提供的再分析气象数据和NSIDC提供的海冰密集度、海冰运动及气旋资料,分析了外来气旋活动对北极太平洋扇区海冰面积年际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每年7~9月的外来气旋异常偏多(偏少)时,北极太平洋扇区海冰面积明显减少(增多),二者负相关最显著的区域位于楚科奇海、波弗特海、东西伯利亚海及中央海区.深入分析其作用机制发现:外来气旋活动加强时,受其对地表能量平衡和温度平流等综合影响,北极扇区大部分地区气温都明显上升,从而促进了该扇区海冰消融.同时气旋活动带来的大风会驱动海冰运动,使得边缘海区易形成更多开阔水域,海水显著增暖,加剧边缘海海冰融化.除此之外,气旋大风还会造成东西伯利亚海海冰向东和向南更暖的区域输送,也利于海冰的消融.总体来看,北极太平洋扇区海冰消融主要与气旋的热力作用有关,其动力作用主要影响边缘海域.  相似文献   

16.
正科学家最近表示,约200万年以来,北极海冰消融首次让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连通。多条新的船运路线已在北极开启,这或许为开采北极天然资源和促进跨海贸易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商船经常会在不经意间携带入侵物种——来自之前港口的生物可能附着在船底,或者被压进船体内的巨大压舱水箱里——而气候变化则赋予了船只新的和更短的跨洋贸易路径。因此,外来物种大规模入侵北极的风险飙升。过去  相似文献   

17.
北极生物圈     
《知识就是力量》2014,(2):24-25
正在北极地区的最南部,植物作为初级生产者,每年只有不到半年的生长期;向北进入北冰洋腹地的岛屿上,植物的生长期就会短至几天,甚至完全没有,生产者们在这里处于常年"冬眠"的状态。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在北极,无论是一级消费者还是高级消费者的种类,都会比地球上其他温暖地区少一到两个数量级。尽管像北极旅鼠这样的种类数量庞大,但其种群生存的稳定性也会因寒冷的气候而大打折扣。在食物链的环节中,生产者和消费者都  相似文献   

18.
暗战北极圈     
北极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刺骨的寒冷,这片位于地球最北端的地区大部分被北冰洋占据,海面上覆盖着厚厚的冰层。对于生命而言,北极是一片很难被征服的禁区,但就是在这片禁区中,美俄两国展开了一场暗战,而且这场暗战有愈演愈烈之势。举足轻重的北极为什么俄罗斯会为了北极特意建立一个战略司令部?这与北极巨大的经济、军事及政治价值是分不开的。从经济角度看,看似荒凉的北极蕴藏着大量的自然资源。据估计,在海底的地层深处储藏着全球13%的石油和30%的天然气,此外还有铁矿石、煤炭等矿产资源。随着全球变暖,北极圈内冰盖融  相似文献   

19.
北极地区是指北纬66°33’北极圈以内的地区,面积约2100万平方公里,其中大洋占1300万平方公里,陆地占800万平方公里。地处北极的国家沿纬圈方向自东向西依次有俄罗斯、芬兰、瑞典、挪威、冰岛、丹麦、加拿大和美国。2003年9月至10月,中国科学家对北美极地作了一次大穿越。  相似文献   

20.
鉴于两极冰川的迅速减少,多数科学家相信,北极很可能会在50年内消失,而不是过去估计的100年。北极动物大多会在冰原消失前消失,尤其是北极熊。近半个世纪以来它们的数量已经锐减了30%。而且不断有人亲眼看到它们因浮冰的减少而溺亡。可能是惺惺相惜的缘故,人类从未像现在这样关注它们。因为在某种意义上,北极熊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